2018攀登慕士塔格峰纪实——UU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伍成群
本帖最后由 yxwyou 于 2018-8-3 16:17 编辑

这是一篇不太像游记的游记,只为写给那些即将攀登慕峰或者即将去攀登人生第一座雪山的朋友,也为自己做一份笔记。

写在前面:


关于攀登风险,每次到达大本营,队长或者苏拉(川藏队老板)都会讲解一些风险意识,其中最主要的几点:天气,或者其他如雪崩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另外:晒伤(紫外线,雪反射),雪盲,冻伤(极限低温下的四肢冻伤,身体失温)高山病(脑水肿,肺水肿等),这些基础知识不做详述,大家可度娘。这些风险就要求必须要跟专业的协作团队,还有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管是团队和个人都要懂得放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要安全登山也要理性登山。还在大本营的时候,就听苏拉说另外的队伍里面在这个窗口期已经出现两名手指冻伤的队员,现在面临截肢的可能,因为手指已经坏死。

还有就是吃喝拉撒睡的问题,大本营要啥有啥,唯一是洗澡只能冷水,4000多海拨,洗冷水还是要有勇气的,C1,蛋炒饭,原谅我吐槽,虽然是协作们辛苦从大本营快递上去,但饭实在是太软,加上高反,仍然是吃不了几口,C2,C3只能方便面了,每次吃也基本超不过5口,所以,最后一次登顶的4天来说差不多吃的东西当不了平时在大本营吃的一顿饭量,也是在这一次的攀登过程中,我学会了如牛一样的在体内储备食物和能量。在拉练和休整的10来天,拼命的吃所有能吃的东西,后面证实这样就对了,另外不要指望能量胶,我整个行程就冲顶的时候吃了一支,还是分两次吃完的,清茶(我老公)吃得过多,结果下撤的时候一直呕吐反胃。拉的问题,每个营地协作们都会提前挖一个雪坑,不过在风大低温,走一步都要吐几口气的情况下,蹲大号基本就不要想了,我在最后一次登顶,足足憋了4天,下撤到大本营才解决的,不过吃得少,也就还好。只是水喝得多,小号还是要解决的,男生很容易,晚上就脉动瓶子就搞定了,女生麻烦,所以睡前一定要先解决了再进帐篷,不过我还是在C3的晚上起来了一次,夜里冒着高反风险,卷曲着把脚死命的蹬进高山靴里,钻出帐篷,月黑风高,零下10-20度上厕所是需要鼓起平生最大的勇气,这里说一下我日常38的脚,为了好穿鞋,我买的幻影8000是42的,我158的个子,穿42的鞋,多恐怖,也幸亏力排众议,坚持换的42,让我穿鞋的时候没有高反。话再说回来,关于拉的问题,不得不提我们队里的梅川尚衣,也就是没穿上衣,全程重装的强人,拉练顺利通过,结果在最后登顶这趟从大本营一路拉到C1,拉了10多次的情况下最后还能成功登顶,实属奇迹!

关于睡,C1,C2,C3,海拨分别是5500,6200,6900,我的睡前症状主要是一旦动作幅度大,急促,或者卷曲侧卧情况下胸口会剧痛,有点绞痛的意味,半卧平躺一直不动就会缓解,甚至消失,这次最严重一次是在C2,基本一夜不敢侧卧,一侧就痛,好在睡一觉,第二天就消失了。另外最烦人就是头痛,头痛一般会在夜里11点左右发作,一直持续,直到完全睡着,第二天也会消失,如果没有睡着的话第二天还会有疼痛感,如果做事情或者开始行走的话也会减弱或者消失,这两样高反症状会伴随着海拨的增加而增加,严重的时候比如在C3,影响到无法睡觉,基本一夜没有睡到两小时,正如苏拉所说,高海拨能吃好一顿,睡好一觉就是赚了。

再来说说慕峰的难度,人都说,攀登慕峰,最后已经拼的不是体力,耐力,而是毅力!慕峰不像雀儿山,每一段形态各异,攀登方法也各异,慕峰就是雪坡,翻过一个还有N个,你总以为已经到最后一个坡了,走近了才发现,前面还有无数个等着你,再加上7546这个高度的攀登,拉练方法跟登珠峰雷同,需要反复的往返在几个海拨之间适应高度,两次拉练海拨变化,4500-5500-4500,4500-5500-6200-5500-4500,这就意味着,C1,我们前后要去3次,C2,两次,这已经不是登高看风景那么好玩了,枯燥,乏味,看不到头的绝望感是攀登慕峰最大的障碍,几次的适应,对我个人而言,高反的症状差异不大,但既然都是这样攀登的,也肯定有他的道理。

另外再简单介绍一下这次攀登我个人的体能情况,出发前的锻炼简单粗暴,背20斤的石头爬楼梯,结果因为各种耽误,和懒癌,可能总共锻炼了不到15天时间,最多一次也只是爬了80层楼梯,锻炼时间过短,强度不够,造成我心里一直没底,群里队友们每天发的跑步截屏,有氧无氧锻炼,让人紧迫感一天强过一天,回想着半脊,雀儿山登顶下侧后的崩溃,就越发紧张,人都说慕峰一定要有过硬的体力,这也是我最担心自己的一项,毅力我不担心,可没有过硬的体力,空有毅力又有何用?这样的担心一直伴随着我直到登顶的那一天。话说第一天从204(大本营附近一地名),徒步15公里到达大本营,背得不重,却在第一天就走崩溃,落在了队伍后面,甚至最后一段还把包给了泽勇(一可爱协作),那一天对我和清茶的打击是巨大的,这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这样了,后面该如何面对?后来我分析,那天主要是节奏没有掌握和控制好,一开始节奏完全处于被动的情况,造成了体能消耗过快,并且我们这次的队友确实都非常厉害,有从小体校长大的,有打羽毛球的,有部队里面的现役官兵,更有好多跑马拉松的,我和清茶在里面真的算是业余又业余了,好在后面的拉练节奏整体被协作们放慢,我们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步伐,每次的拉练总算能走在队伍的前面或者中间,这让自己的信心又重新回来,信心太关键了,即使最后登顶有一段前后左右都看不到人的时候,我仍然坚信我能登顶,没有怀疑过!没有这个信心,我肯定是熬不过最艰难的那段的。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步伐的节奏,很多时候,在队伍的最前面,都是协作,他们控制着队伍的整体节奏,这次慕峰,他们控制得很好,队员们总的来说步伐分两种,一种如我这种,一步一步很慢,有时两,三秒,也就是换两三口气一步,随着海拨上升,后面甚至4-5秒一步,也就是喘4口气一步的节奏,但是可以保持一直走不停的状态,另外一种步伐,就是较快速度的走几步,停下来休息片刻,再走几步,再歇,我以前也是这样走,这次发现对体力消耗很快,不适合我,于是改了。没有攀登过高海拨雪山的亲很难想象一步喘4口气的步伐是怎样的体验,比电影镜头里的慢动作还慢,海拨越高,氧气含量越发稀薄,连体服,高山靴,踏雪板,这些自身的重量,再加上背包,上坡,走一步都艰难。

部分行程记录:

D14天,C2(6200)-C3(6900)
最记得,C2到C3的路上,某一刻,抬头,望向前方,雪坡就像一张张起伏的棉被,雪白,刺眼,折射着阳光返到脸上,没有被强盗帽和肌肉贴遮住的嘴角处,隐约感觉到刺痛,棉被的尽头,几个小红点慢慢的在移动,脑袋一片空白,四周很静,队友们没有在聊天,也没有在讨论究竟还有几个小时的行程,因为都看到了那远处的几个小点,意味着营地还在看不到的某处,心随着踏雪板扑哧,扑哧的声音一点一点往下沉,大家的呼吸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急,这时棉被由远及近,在不到一分钟时间,迅速的变暗,不再雪白。阳光被突袭而来的乌云遮住了,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狂风乱作,不知是雾还是风吹起来的雪弥漫在我们的四周,前面的雪坡已经淹没在雪雾里,能见度越来越低,这时,天空下起了冰雹,不大,打在身上却哒哒响,我把连体服的帽子拉了起来,不知怎么,此时却没有刚才那么绝望了,与其走得艰难却看不营地的路程,我更愿意什么前方都看不到,也不去看的一步步前行,因为未知,才能有去探索的兴致,这样一来,才容易忘却眼前的无望。话说这场冰雹还是雪是出乎我们意料的,这之前,苏拉一直跟我们说,一路都是好天气,这个好天气,却在A组顺利登顶下撤后就结束了,上天要给我们考验呢,雪一直到我们到达6300的C3营地,一直到我们吃了两口泡面后钻进帐篷还在继续。。。

D15,C3(6900)-登顶(7546)-C3-C2-C1-大本营

我,清茶,媛,我们三人一个帐篷,头痛了一夜,也理不清是否睡着,凌晨一点,清茶叫醒我们,我知道,出发前(2点半出发),还有几个难关,要把羽绒服抓绒裤穿在连体服里面,要穿两双羊毛袜,并且中间贴暖宝宝的情况下穿进高山靴,光是这些,就会耗费掉我大部分的体力,帐篷太小,意味着三个人只能轮着穿这些东西,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带的暖宝宝带错了,我带的只能在特定的所谓蛋壳里才能加热,媛把她的暖宝宝给了我们几个,我贴了袜子,没有贴手套,清茶贴在了抓绒手套上面,折腾完一番后已经两点,队长阿牛催促着大家,我们加好水,麦片喝了两口,喝不下去,这时队友们踏雪板都已经穿好,我们的帐篷在最边上,意味着,走的话也会在最后面,迅速的穿好,背上冲顶宝,清茶背摄像机,动作快了些,气有些喘,有些后悔,这几口气可要许久才能恢复过来,夜里风高,雪停了,风不算大,跟着队伍开始前行,清茶受不了节奏,从旁边超了过去,到了队伍的前面,我要控制好自己,一直等到协作说休息,队伍停下来的时候,我迅速的到了清茶后面,呼吸有些急促,还好,能缓过来,走在队伍最后的那个心里压力我是无法承受的,那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节奏来走,我到了队伍中间靠前的位置,这样即使我偶尔按照自己的节奏慢下来,也能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位置决定了信心,信心决定了冲顶的基本保障。

我们两点半出发,苏拉跟我们说过,登顶这天是所以行程里强度最大的一天,所以,我不愿再去关心走了多长时间,还有多远的路,我的头灯不算亮,一开始走的时候只戴了抓绒手套,而羽绒手套被我挂在了手腕上,一路跟队伍走着,清茶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到了前面去,我心里只有一条,坚持自己的节奏,完全是拿生命在坚持,我的前面是一名协作,这是我跟着他走了好久才发现的,事实证明,高海拔,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都会大大下降。知道他是协作后我安心了不少,虽然他是走几不步歇一下的节奏,和我刚相反,但是我还是能跟上他,也不知走了几个雪坡,手虽然一直有动,但是有点扛不住,于是赶紧带上了羽绒手套,跟我们同时出发的,似乎还有其他队伍,一盏盏晃动着的头灯的光,给这漆黑无星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温暖,却也让人陷入一次次的绝望,因为,最远处的那只灯光真的好远好远。。。

不知过了多久,风伴着雪越来越大,拍打在脸上,好像被人不停的扇巴掌,我死命的做着很多奇怪的表情,似乎已经变得不太利索,连张口,都变得异常怪异,羽绒手套太大,大到我都握不住登山杖,总感觉手指那里是拧的,这一段,我无比的忙,脚在一步4口气的节奏拖着踏雪板缓慢的移动,脚趾不停的在高山靴里两双超厚袜子包裹下上下活动,手指也一个劲欢快的在羽绒手套里跳舞,大拇指最委屈,在最外面却要死劲的往里掰,把手杖牢牢的抓住,脸也没有闲着,不停的在强盗帽,登山镜后面做着各种怪异的表情,我可不想变成僵尸脸。当我搞着这些有的没的动作,耗着体力和脑力的时候,我这才发现,我的前面已经没有了我们的人,协作也消失不见,周围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了大雾,在我的前方不远处,有四个还是5个人,从他们的衣服来看,不是我们的队伍,这时候,我依稀还能听到身后还有熟悉的脚步声,这点让我心安,我的队伍仍在,但我却没有往后看,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回想起,那天出发,一直到登顶,我都没有往回看过,不知是为了节省体力还是什么,即使最后王起同学和我说话,我仍然没有回头。再来说当时,风大雾大,前面没有队友,我便想着那就跟着这几个人吧,他们应该知道路的,一路再盯着小红旗,准没错,于是,前面的队伍前进,我就前进,前面的队伍休息,我们就休息,但是一直礼貌的保持着三米远的距离,这算是友好的跟踪吧。我的身后除了呼吸和脚步声,无话。

这样一直走着,走着,渐渐我仿佛到了梦境,前后,左右,天地万物都一片白色,就我一人,仍然机械的仍按照自己的步伐走着,除了风雪声就听到我一人的呼吸和脚步声,我好困,真的好困,很想睡一觉,像队友他们一样跟在别人后面边走边睡着,可我前面没有一人啊,我不能睡的,现在想来当时应该害怕的,可我没有一丝的害怕,队友们不是在前面就是在后面,隐约还能看见那些沿路的旗帜,还有脚印,我已经分不清自己是睡着还是醒着,也分不清周围这些白茫茫是现实还是幻境,只感觉好像电影里那些异次元空间,进去后周围什么都没有,天地没有界限,都是空的,这样的情景,是让自己跟自己对话吧,我也搞不清自己是否跟自己对话,也搞不清这种状态过了多久,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UU,看见你太好了。这声音我知道,是王起的,我心里也说着:太好了,总算有队友了,也在这时,前方出现了两名协作,我似乎又回到了人间,那种感觉太爽了,心里估摸着,现在是3点,还是5点?忍不住,问了协作,究竟还有多久到啊?“快了,还有1个多两个小时”“真的?太好了!”喝了两口水,拿出能量胶,吃了一半,脚步没有了开始的沉重。这时,看前面有一个人,停在那里,走到跟前,才发现是清茶,一起走了两步,他又往前去了,这时,地势开始变得平坦起来,一阵大风刮过,云还是雾迅速的向一侧移动,光线越来越亮,越来越亮,久违的太阳露出了半张脸,一瞬间,映入眼前好大一个平台,望不到头,再没有坡,满地的雪被风吹起,伴着雪逆着光,缓缓升起,像玄幻大片里的仙境,那么美,美得一点不真实,就在这大漠飞烟中好些穿着艳红色连体服的人儿在风中移动,有往前的,有回走的,一张张挂着冰雪的笑脸那么灿烂,那么耀眼。这时,有队友还有协作到达顶峰回来的,协作罗基掏出手机:“我跟你拍一张照片吧”“好啊”“一张特写,一张全身”“没问题,感谢感谢”“哇,好漂亮,回去发我大图哦”“好”“UU吗,清茶在顶峰等你”“马上就到了”“恭喜恭喜,你也是”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互相恭喜着,亲切的打着招呼,在那个美轮美奂的平台上,愉快的经历着那一刻,仿佛前面经历的多少日夜艰辛,多少绝望,多少的寒冷与疼痛,都伴随着那雪雾消散在风里。

片刻,顾不得所谓的呼吸,步伐,节奏,一路加紧步子往前,相遇来接我的清茶,一起到达,慕士塔格的顶峰,其实太不像顶峰了,不如半脊或者雀儿山会经过一个又陡又险的山脊上去才是,慕峰就是在很大一个平台的边缘,有两个小雪堆,其中一个上面堆了些石块和挂了些经幡和哈达,这就是顶峰了,海拨7546,这就是我们经历了大半月到达的高度,其实当下那一刻,哪里有时间去考虑这些,差不多6级大风刮着,慌乱的拍了冲顶照,清茶拿出摄像机准备给我拍视频,瞬间手指无法动弹,我本来准备好的旗帜,结果穿着羽绒手套根本没有办法打开,于是作罢,更紧急的是清茶的手指一旦冻伤后果不堪设想,告诉协作后,协作立即帮他暖和以及拍打,大家在拍着各种登顶照的时候,我们在旁边狼狈的折腾着,稍微好点后,我们开始下撤,大概9点过的时候我们登顶,清茶如果不等我又回来找我的话应该会比较早些登顶,这些都不重要了,11点的关门时间,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任务,并且安全到达。

一路下撤到C3的途中,清茶因为能量胶吃多了,路上出现几次呕吐现象,原本计划登顶当天下撤到C2,住一晚,第2天再到大本营,到了C2后,发现时间还早,而且体力还行,念想着大本营的西瓜,我们和其他3名队友共5人当天直接到大本营,到达大本营9点半,天色还早,当天大表哥除了准备充足的西瓜,哈密瓜以外还有肉汤,喝着汤,泡着脚,一切都感到那么的不真实,我是真的登顶了吗?真的成功了吗?只有晒伤的香肠嘴一阵阵的刺痛告诉我这一切的真的。

一切事情都有得必有失,当我们提前一天享受西瓜肉汤的同时,却无法享受第二天其他队友下撤时看到的云海美景盛宴。但,我们5个不后悔,哈哈哈!

后话,我们这次的登顶日,遭遇了2018慕峰攀登季最恶劣的冲顶天气,大风,大雾和极限低温的环境跟2016年那次几乎一模一样。不一样的是2016年全员因为怕失温,迷路,找不到旗帜,GPS失灵,无法辨别方向等因素,为了安全全体下撤,止步在7400,这一次,我们19名队员,1名到达7100,其余18名全部成功登顶,所以,虽然我们遇到了恶劣的天气,但却是幸运的,队伍没有走散,路旗很多,没有淹没,在最后的时刻大雾散去,慕峰就这样,接纳了我们。感谢川藏队的付出,感谢队友们的帮助和陪伴,咱们有缘山上再见!


备注:文中观点与感受只代表我个人,不具备引导性,中间如果有些许记录错误欢迎指正。

人生总是要去一次雪山的,要不然真的少了点什么~~~~
图片我依次按照顺序来发,有点多,有部分照片是队友或者协作们拍摄的,如果有不便的话私聊我撤下来。
达瓦昆沙漠(这次6号集合,3号傍晚到喀什,所以有了几天的闲逛时间,因为有拍摄任务,所以包车到了达瓦昆沙漠,有沙漠摩托和水上项目,也还算值得一去,另外如果说是拍摄,可以给车买门票,便可以开车进去,省了很多时间)











喀什与老城喀什呆了好几天,在各种各样的羊肉里穿梭,老城去了几次,旧的那边墙体基本开始垮塌,有老人和孩子,新的这边比较商业 (晚8点的喀什阳光明媚)

.
. .
.. (老人家很热情的招呼我们过去参观他的手艺)
.

. .
. .
. .
. .
.

我们B组集合,22名队员,出发前大家都如此水灵 .
. .
.
喀什到塔县,差不多10个小时的车程,却是一路美景相伴,很遗憾的是在白沙湖没有停留,想着回去的时候一定去看看,没有想到最后因为连夜赶路,所以再次错过。
.
. .
. .
. .
.
本帖最后由 yxwyou 于 2018-8-3 16:45 编辑

.
. .
. .
. .
. .
. .
.
..
本帖最后由 yxwyou 于 2018-8-3 16:46 编辑

这就是白沙湖,实际看到更震撼,只可惜就在车上匆匆而过
.
. .
. .
. .
.
.
. .
.

塔县,停留了两次,风景不错,石头城因为太晚已经关门没有去成,但是那边的川菜很地道,还有牛肉火锅,现在想来塔县我更怀恋的是吃的 .
. .
.
塔县——204——大本营
(204看到的慕士塔格,那样安静,那样美丽)
.
.

.
. .
.
.
. .
. .
(徒步15公里到达大本营)
大本营,我们呆了很多天很多次,除了美景外,还有西瓜,还有羊肉串,还有欢声笑语,还有各种摆拍,这些就不一一发了,当登顶下撤的那天,本来是露营C2,可有种很强的动力驱使着我早些下来,那就是有种回家的感觉,那么多天,已经把大本营当成了一个家庭,当然还有西瓜也是我动力之一. .
. .
. .
. .
. .
. .
. .

大本营到C1
.
. (上去滑雪的老外)
. .
. .
.

下面几个营地的照片都集中在一起了,C1,C2,C3,营地的角度,风景都差不多,只是海拨不同 .
. .
. .
. .
. .
. .
. .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