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扶手电梯上了几层教学楼,突然发现我穿越到教学楼的楼顶,还有几处小小的楼顶花园,还有不少的雕塑。 在郑裕彤教学楼下面的水池里,还有不少的锦鲤和小龟。

因为香港大学大楼都是建在山坡上,楼顶的花园也与山连在一起,有时候感觉就是在地上,有时候觉得是在教学楼的楼顶上。一色的红砖步行道,有休息的长椅,还有树和植物。站在楼顶上,还可以远眺海景,不过是从高楼林立的夹缝中看大海。在邵逸夫教学楼下,还有一处香港大学的老房子,邵逸夫苑(Run Run Shaw Heritage House),一栋1924年的花岗岩小洋楼,现在是香港大学出版社的书店,在邵逸夫教学大楼下,几乎被人所忽略。它的对面是香港大学访客中心,可以买一些学校的纪念品等物。


郑裕彤教学楼已经是百年校园的顶端,我们往回走去到香港大学的食堂,严格说在香港大学的餐厅吃午餐,必须是学生家属或者以前的校友,但是不在最高峰的时候,少数游客也是可以吃饭的。我点了一个叫做“两送饭”的套餐,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和肉片,一个是银鱼蒸肉饼,加上一杯热柠檬水,是22港币,折合人民币19块钱,这个价格比起内地大学也许差不多,但是比较香港的快餐店四五十港币的饭菜,那是超级的便宜。

吃完午餐,返回到黄克兢楼,顺着学校街往左手边走就是本部的校园区。在邵逸夫楼,上面都是老师的办公室,如果是内地的学校一定是参观禁止入内了,而这里竟然没有禁止的牌子,于是跟好多家长一样,带着好奇心走进去了,因为周末的缘故,偶尔会见到一两个老师。

2018年统计,清华大学的教师人数为5597人,2013年统计,香港大学全职、兼职与客座教授的总人数为7065人,从经济收入来看,香港大学的教师地位很高,香港大学校长年薪660万至675万港币,月薪约55万港币,香港大学年薪超过180万港元的教师有382人

香港大学有两栋建筑物最有名气了,那就是仪礼堂和梅堂,位于香港大学内,1814年建造的香港历史建筑物,小说家张爱玲、台湾作家龙应台都在这里住过, 现在是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等。这里是香港人最喜欢的婚纱拍摄地。

沿着仪礼堂的台阶拾阶而上 ,就是1914年的老房子,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线条,使得这个景色成为香港的一个明信片的景点。后面就是梅堂,再往上走便是上山的台阶,我一直顺着阶梯爬上去,经过柏立基学院,发现已经在龙虎山的大学道出入口了,汽车也可以从这里进入香港大学的。


从山上返回香港大学校内,在经过梅堂和仪礼堂,便是庄月明文娱中心。这是以李嘉诚的发妻庄月明命名的,关于鬼神的传说最多的也是这里。庄月明196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她是李嘉诚的表妹,后来嫁给他,成为商业上的助手,李泽楷、李泽钜两兄弟的亲妈,后来心脏病发作去世。 庄月明文娱中心 有三层楼,里面有月明剧院、百佳超市、快餐店、琴房和舞蹈室。

再往山下走就是著名的香港大学荷花池,荷花池的一侧是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因为孙中山先生是香港西医书院的首届毕业生,所以算起来是香港大学的校友。在荷花池边上遇到有人带着一队小朋友,在那里讲解孙中山的故事。


沿着中山台阶继续往下行,便是中山广场,左边是香港大学的图书馆,右边是纽鲁士楼和梁銶琚楼。没有学生证是无法进入香港大学的图书馆的,我只有站在门外探头探脑一番,回忆一下我们当年在学校可以静心看书的日子。

香港大学最美的景点还有大学堂,就是香港大学的本部大楼,电影《色戒》还在这里拍过。因为我遇到两位内地的大学生,跟他们聊天之后,直接区找东闸的老校门,结果竟然忘记去拍照,不过也好,我就留个念想,以后还会再去,让我们看看香港大学老照片的大学堂是个什么样子,而现在站在本部大楼,看到的香港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很多人一直想问,香港大学真正的校门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在东闸有一个小小的门,在冯平山楼的边上就是。我比较欣赏香港人的节俭,不一定非要像内地大学那样修建豪华的大门,但是这个门确实让我失望,平淡无奇得有点对不起那么高声望的香港大学了。

不过走到这里,并没有让我失望的是冯平山楼,好多人就在门前拍照就走了,我走进去一看,竟然是香港大学的美术博物馆,里面还有些香港的古董文物,里面经常举办画展和摄影展,都是免费的。冯平山楼是1932年香港富商冯平山捐建的,当时是香港大学的图书馆。


香港大学的校区,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一个小时就可以走完,如果像我一样,无所事事地慢慢闲逛,也花了大半天时间。香港大学的校区没有像内地一些古老大学那样惊艳的风景,近年还有负面的新闻发生,但在2018年,香港大学在世界排名上升到了25名。

暑期游也好、亲子游也好, 在珠三角地区的家长, 未必非要带着孩子奔赴北京的清华北大,平时找个周末,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不用过于破费,一样能能体验一下世界顶尖大学的校园文化,感悟一下与内地教育有点差异的教育方式。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也越来越多,也是内地学霸最爱去的大学之一,如果你的孩子想考香港大学,不妨带着去旅游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