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随笔----《仓央嘉措》 - 河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北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知道仓央嘉措这个名字,还是十来年以前,那时候喜欢读一些诗词,在属于情诗这一个范围,偶尔看到了仓央嘉措的诗词。也顺便知道了在雪域高原有这样一位多愁善感的情诗作者,更叫我不能理解的,他竟然是六世达赖喇嘛,相当于清朝住在紫禁城里的皇帝。虽然也有康熙乾隆那样的风流皇帝。但真的不能理解,一个戒律森严的藏传佛教圣地最高一位圣主,怎么能成为了一个流世百年,到了二十一世纪仍然影响了几代人的诗人?还是一位情种。
    这次既然有机会去西藏,有机会寻找一下这位情诗皇帝的历史遗迹,就无时不涌上我的心头。虽然在网上也经常循着他的足迹查找,但那毕竟是第六感应的一点认知。要能在拉萨亲眼寻到仓央嘉措的痕迹,那该是多么庆幸的啊?
    在漫步布达拉宫的时候,随着游客前行,穿梭在感觉很阴暗的各个殿堂里,导游虽然也喋喋不休的讲解着各个殿堂的用处和历史,但一点也没有听到有关六世达赖喇嘛的信息。虽然这个在西藏历史上继位很短的活佛,据说基本上是一个傀儡,没有什么真正的权利。但是他的诗词,却流传甚广,特别是在现代的年轻人里,知道仓央嘉措的要比了解其他几位达赖喇嘛要多得多。
    在参观大昭寺和八角街的时候,我好奇的寻找着那充满浪漫气息的玛吉阿米小店,寻觅着几百年前这里昏暗的夜晚,微服出游的仓央嘉措,坐在这八角街转角的小店里,等待着自己心爱的玛吉阿米,,,,,据说在那三百年前的一个夜晚,月色如水,坐落在八角街东南角的一个小酒吧来了一个小伙子,岁数不大,但是一脸的高贵,正要独自慢斟,忽然门帘掀处,有一个娇美的姑娘往里张望,那一瞬间,姑娘的娇容震撼了小伙的心房。他赶紧追了出去,可是姑娘已经不知去处。小伙怅然的坐在小店里,除了失望就是茫然。从那以后,小伙子经常来这个小店里,独自慢斟慢饮。期待着与姑娘的重逢。思念的痛苦,点燃了他的赋诗激情他也就在这里留下了好多诗篇。这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最著名的诗作;《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每当升起那明月娇颜,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会冉冉浮现在我心田。》。就写在这里。还有那首仓央嘉措最著名的写给玛吉阿米的情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流传至今。成了情诗的典范。至于我这篇日记的片头那几句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至今还有很多争议,可能是后人把别人的诗句硬给这位情歌活佛按上的。据说几百年来,硬给他按上的情诗有好多。从这里也能感受到这位活佛在历史上情诗范围的影响力有多大。
   如今历史已经淌过三百多年,仓央嘉措这个西藏历史上最短的活佛。却用他那几十首情诗,流芳百世。虽然在布达拉宫里,仓央嘉措的痕迹少得可怜。除了有一座塑像,连给各个活佛的灵塔,唯独没有仓央嘉措的。



    仓央嘉措1683年出生在藏南一个贫穷的农奴家里 ,从小聪明伶俐,而西藏历史上最强盛的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按藏传佛教的戒律,寻找五世达赖转世灵童,鬼使神差的竟然落到了这个藏南农奴家里。从此也改变了这个奴隶孩子的一生。十四岁那年,到布达拉宫继位,开始了他如蹲监狱般得生活。唯一能做到的,也就是每到夜色降临,他巧扮出宫,来到八角街闲逛。也成就了他和玛吉阿米的这一段佳话。几年后,他被清朝皇帝废,在押送去京城的路上,死在青海湖边。年仅二十四岁。也有一种说法是他没有死,一直隐姓埋名行走在青藏高原,直到六十四岁圆寂。他的悲惨命运,成为藏传佛教历史上一段无法抹去的传奇,圣城拉萨内一道艳丽的伤痕。
    我们漫步在八角街的石板路上,两旁是充满藏族特色的各种门店。这里已经成了拉萨最繁华的地方。这里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排队进入大昭寺参观,不时地有那五体投地跪拜的藏民经过。而就在这八角街的转角处,这座黄色的玛吉阿米酒吧,因为仓央嘉措而

盛名,玛吉阿米,也成为了一种象征。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八角街,都会在这小酒楼前驻足。仿佛也期盼着有那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藏族姑娘前来?






你的片很好,多发。你的文章太精彩了。
有一本叫【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书,就是描述的仓央嘉措的传奇一生。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