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徒步新藏线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老虫一号 于 2019-01-03 13:17 编辑

新藏线,喜欢藏区的人应该都有所了解,在此不赘述。这次徒步新藏,走的是从喀什叶城0公里到日喀则拉孜县查务乡2138公里219国道全程。
2008年因公务在甘孜德格一偏远草原呆过半年,景色大美,从此爱上高原。当时经常带几个兄弟爬住处附近一座山,别人爬上去要一两个小时,而我只需四十多分钟,发现自己心肺功能挺好,适合高海拔大强度运动。

当时3月底沿川藏北线进去时大雪纷飞,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大上坡见到两个骑行的,正埋头推车,天地苍茫,行人如蚊,那种在大山和冷风中的渺小感让人绝望。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有人骑行进藏,瞬间震撼,才知世上还有这么一群不一样的人类存在。12年时无意中在手机上看到有人徒步318,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越看别人的行走,就越问自己有没有这种可能性,而我最想走的是川藏北线,因为当时藏区半年就是从此进出的。

(川藏南线海子山的姐妹湖)

(觉巴山上看觉巴村)

怒江天路七十二拐)

(然乌湖)

(朝圣者。下安久拉山的一行四人朝拜队伍,左边喇嘛小伙肺结核治好后到大昭寺去还愿,中间老喇嘛是他导师,右边持磕长头木板双手合什的是他亲叔,他还有个弟弟开着三轮车负责保障。他们来自德格,正是我08年呆过半年的地方,听我把德格地名如数家珍,这让我们距离迅速拉近,产生不少共同话题。)

(朝圣者。过然乌后碰到的一支近三十人的朝觐队伍,从芒康过来,都是一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有。)

(朝圣者。下米拉山时遇两位从甘南迭部徒步去拉萨的喇嘛,跟他们一起走了两三天。从他们那里第一次听说宗喀巴之路,宗喀巴就是从青海家乡用时45天走到拉萨的,现在很多僧人重走宗喀巴之路,就象内地很多人重走长征路一样。)

2016年开始,我终于轻闲下来,可以随时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想走川藏北线,但自己从没背包徒步经验,决定先走川藏南线,人多,保障容易,适合新手练脚练胆练经验。说服家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老婆,主要是不放心路上安全问题。走了一段时间后,才彻底改变她的观念,现在支持我每年出去搞一次藏区长徒。她认为在安全的前提下,只要我喜欢,她就支持。

2016年的川藏南线徒步,5月16日一早从四川绵阳家出发,过德阳成都,走川藏线,于8月1日晚到达拉萨市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用时78天,行程2300公里,全程用脚走过去的。路上风吹雨淋,吃了一些苦,但因为喜欢,自己是甘之如饴。走下来后瘦了30来斤,走回了年轻最标准时的身材,感觉身体上脱胎换骨,体力出奇地好。

(2017年徒步九环线和色达。九道拐上去的甘海子。)

(甘海子)

(叠溪和雕楼。雨中走进叠溪,在这里住了一晚,20天后叠溪山崩,死了一百几十个人。)

(小西天尕咪寺的辛饶弥沃如来佛。苯教寺庙。苯教在嘉绒地区影响挺大,信徒挺多,寺庙也挺多。)

(尕咪寺苯教和尚在辩经。)

(金川观音桥观音寺。属宁玛教,供奉有莲花生和天成观音像,川西著名寺庙,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很多青海、甘南和川西藏人朝圣的目的地不是大昭寺,而是观音寺。据一位从甘南磕长头过来的汉传佛教僧人说,朝拜观音寺与朝拜大昭寺功德相等。在观音寺也见识到了从青海和若尔盖徒步过来的4位信徒请喇嘛为莲花生像渡金。观音寺是我见过的最漂亮最仙气的寺庙,青山耸峙之上红色庙宇在云雾中若隐而现,从山下看如浮在空中的神仙宫殿。)

(色达喇荣佛学院,属宁玛教,很多汉人心目中的圣地。)

2017年,跟老同事秦哥约伴一起走。秦哥和我一样,也是闲人一个。我们计划从绵阳出发,走九环线过江油、平武、九寨沟、松潘、茂县到汶川,之后从汶川走理县、马尔康到色达喇荣佛学院,再从色达走新龙、理塘、乡城、香格里拉到大理,目的是去大理看望一位老领导。5月18日出发,6月24日到达色达佛学院,38天走了1100公里。当年雨水多,九寨过后天天下雨,路上经常滑坡,过梭磨河谷时河水基本跟路面平齐,个别地方路面

都被水淹。一次滑坡离我不到十米远,一棵大树轰隆一声倒入江中,瞬间被激流卷走,感觉很危险。6月24日走到色达,而20天前曾住过一晚的叠溪发生山崩,死了不少人,当时想这也是对我们的警示,觉得躲过了这一难,说不定后面还有一劫在等着我们。我是无神论者,不信鬼神,但旅人是脆弱的,只要在路上就容易疑神疑鬼。故决定放弃其后行程,第二天看了佛学院后就坐车回家了。安全,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走得更久更远的保证。

2018年计划仍是川藏北线,但没找到队友,刚好网上有人约走新藏,没多想就过来了。研究新藏线已很久,总觉得自己走不下来,主要是顾虑无人区狼吃人的传说和背负及水,但还是抱着能走多远算多远的心态来试试。网上约伴4人,7月底到叶城集合,住白天鹅宾馆,在宾馆又捡1人,故队伍共5人。召集人阿来,辽宁人,35岁,10年前骑行过青藏线,在骑驴界是老前辈,但徒步经验为零。武警退伍战士根儿,湖北人21岁,入伍前途搭过

川藏线,纯徒经验为零。燕子,陕西人,38岁,看上去不到30,去年半徒半搭过川藏线,有一些经验。心自在,因姓房,故喊房自在,29岁,纯徒过滇藏线和另外什么线路,纯徒经验丰富,因没找到伴故独行新藏线,一个人走了三百多公里快到三十里营房时脚扭伤,搭车返回叶城,被我捡到,决定加入我们再走。我,在四川绵阳成家立业的湖北人,47岁,现为江湖散人,闲人一个。

队伍集齐更多了解后,说实话,心里对这帮人能否走得下去更没底了。阿来不必要的东西带太多,除水和干粮外估计得有四五十斤,他说他背得动,但有长徒经验的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燕子和根儿对新藏并无了解,以为跟川藏线差不多。燕子的态度是能徒就徒,不能徒就搭车,给人随时都可能搭车逃跑的感觉。根儿甚至没搞懂我们是来纯徒的,以为是出门就搭车,几天到拉萨的那种。房自在的加入给我增添了一些信心,但又担心他脚伤会复发。队

伍还没出发就感觉不是一支坚强的目标一致的团队。虽然队伍后来坚持走下来了,但当时确实超出我的想象。
第一次到南疆,天气挺好,没有想象中那么热。天黑得晚,快十点半还没黑透。水果便宜,十来块钱就能买一个大哈密瓜。饭菜丰富,价格不贵,份量实在。安检严格,处处设卡,虽麻烦,但让人安心。边防证在叶城城郊的锡提亚谜城办理,很快很方便,可到阿里,有效期3个月,到狮泉河后需再办证。

(一)0km叶城至160km库地。叶城是喀什下面的一个县城,因叶尔羌河得名,叶尔羌城,简称叶城。0km在叶城已成景观,有余秋雨题的“昆仑第一城,天路零公里”,头顶的0象悟空头上的金箍,金光闪闪,但寓意颇深,是否是走上天路就有没完没了的头痛?是否是外表华丽,内心苦逼?是否是眼睛在天堂,身体下地狱?第1天走了26km,天热,大量喝水,夜宿公路桥洞。根儿带了锅和茶叶,扎营后捡柴烧茶,5人对饮,假装悠闲。

喝完茶后开始减重,阿来丢了不少东西,根儿把烧茶的锅也丢了。第2天到60km处,借宿村委会,打地铺。村里每晚都组织村民学普通话,唱国歌。一群维族小孩在院子里玩,都能说普通话,很可爱,买的羊肉串都给他(她)们吃了。第3天到93km南京矿山。天热,有队友开始捡路边别人丢的矿泉水喝。磨合期,肩脚该痛的都痛起来,阿来背负最重,穿的还是硬底鞋,看上去最苦逼。我第一年徒川藏线时,开始几天全身无处不痛,生不如死,

其后大概是痛感神经适应了,第二年和第三年身上基本不痛,脚上起泡才稍有感觉。第一年脚底板前后起泡三四十个,出门第二天双脚就有大小八个泡,现在脚底板基本不起泡,只有脚趾会挤几个泡意思意思。在南京矿山旁边草地扎营,半夜被边防人员喊起,不准扎营,说是去前年有几个驴友在附近露营失踪,也不知是真是假,把我们带到100km处阿克美其特村委会打地铺。第4天到126km处阿卡孜道班,有警务站,在边防人员开的小旅馆住

宿。今天翻库地达坂,又名阿卡孜达坂,新藏线上第一座山,海拔并不高,垭口只3150米,但坡陡弯急,海拔落差很大。第5天,到160km库地。库地是库地达坂和麻扎达坂之间的一个小绿洲,有几家小饭店和旅馆。菜看上去贵,但份量足,大盘鸡是用脸盆端上来的。最幸福的是洗了热水澡,顿觉暖阳轻照,花开库地,看什么都美好。第6天,库地休整。

(二)160km库地到363km三十里营房。出门时怕路上背负重,带了个小拖车,第3天还没到南京矿山就破胎,拦了两位骑驴帮忙补胎,没走几步又破了,直接丢弃,改成背包。第7天,4人到180km废弃道班扎帐篷,燕子一个人走到190km处在一户游牧的维族人帐篷借宿。第8天,我、阿来和燕子在维族牧民家吃的午饭,一种半蒸半煮的羊肉包子,很好吃,给钱她家不要。她们从100多公里外游牧而来,漫山遍野都是她家的羊。

当天走到206km废弃道班扎帐篷。海拔一路上升,道班将近4400米。道班太脏,垃圾成山,人羊共住,一群牧民把羊圈在这里,说大羊1500元,小羊800元。第9天翻麻扎达坂到241km麻扎。麻扎达坂是新藏线上第二座山,垭口海拔4969米。早上出发时小雨,过垭口雨夹雪,下山五公里大太阳,快到麻扎时又大风冰雹。麻札海拔3800多米,是麻扎达坂和黑卡达坂之间唯一补给点。新疆手机信号确实太差,城市里3G,过库

地达坂后,基本没信号,只到各个补给点有微弱信号,可以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路上手机只能照相,不能它用。4G得进藏过日土多玛乡之后才有,几乎全程覆盖,才感觉进入了文明世界。第10天,到270km废弃道班。昨晚住板房小旅店,房间十来张床,雨下得很大,屋顶漏雨,队友床上被淋,半夜起来折腾。晚上在废弃道班扎帐篷,道班外一片湿地,为苍茫的新藏线增添了一抹亮色。前两处道班扎营时都能找到干净水源,今天湿地也有水,

但不敢喝。新疆境内从一个补给点到另一个补给点要三四天(库地到麻扎,麻扎到三十里营房,三十里营房到大红柳滩),最多的要六七天(大红柳滩到松西村),进藏后也有几段路如此(村西村到多玛乡,多玛乡到日土县,日土县到狮泉河),每次出发时带足干粮,尽量多带水,几天全是干粮和冷水。水不够时路上再想办法,或控制饮水,或寻找自认为干净的水源,直接装瓶饮用。水是徒步新藏线最大的难点,前1000公里长期忍受缺水的煎熬,

天天想办法找水,有时渴得冒烟,明明手里还有一瓶水,但没新的补充前不敢喝。第11天,到301km废弃房子。今天一路爬坡,大太阳,缺水。黑卡达坂山体呈黑色,山上建有铁矿,溪水清亮,但被重金属污染,不能喝。路上有边防站,都是政府安排的当地少数民族人员驻防,实行轮换制,每人每个月可领两三千块钱。进去要过水,他们的饮用水是从麻扎拉过来的,水缸里还漂着草屑,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生水直饮。301废弃房子搭帐篷,

太阳下山后挺冷。第12天,翻黑卡达坂到363km三十里营房。本计划这62公里分两天走,但大家想吃口热饭,想吃肉,早上临时决定今天一天走到。自叶城出发第一天26km桥底露营减过一次负后,第三天到100km村委会后又减一次负,丢了不少东西,今天出发前第三次减负,我丢了一个太阳能充电板和除午餐之外的所有干粮。因为沿途没信号,手机白天只能拍照用,晚上钻进睡袋后就关机,一个2万亳安小米充电宝能管好些天,太阳

能充电板没有必要,只会增加负重。出发就盘山路爬坡8公里到黑卡子达坂垭口,回头望去,上山路弯来拐去,作之字形爬升,很是壮观。黑卡子达坂,新藏线上第三座山,海拔4909米。库地、麻扎、黑卡三座山海拔并不高,但绝对爬升高,坡陡弯急,以至当地人说新藏线上只有这三座才叫山。新藏线的风大,天天上午风平浪静,下午三四点左右如期而来,今天最后24公里大逆风,有时吹得人寸步难行,到点后人都吹傻了。三十里营房现名赛图

拉镇,清代有哨所,现代有兵站。下山途中有个废弃道班住有一位汉族女人,精神有些问题,据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在这儿,驴友称她为“昆仑女神”,闻名新藏线。我和燕子想去看看她,给她一点钱,但走过了,完美错过。队友房自在和根儿见到了,昆仑女神还请他俩吃西瓜。阿来翻黑卡子山时扭伤脚踝,拦车回了叶城,我们4人天将黑时到达三十里营房,精疲力竭。第13、14天,三十里营房休整,店家自发电,可冲澡。

(三)363km三十里营房到486km大红柳滩。第15天,到410km道班改成的边防站。出三十里营房之后边境气氛更浓,直升机不时从头顶飞过,两两为伍,飞得很低。全天几个边防人员提着大棒,骑着摩托从我们身边来来回回,好象贴身保镖。天热,耗水量大,河谷宽阔,全程荒漠,无水补充。问边巡人员前方何处有雪山融水淌下,语言不通,比划半天,说前面三四公里就有一条小溪水可饮用,感觉新疆人的汉话水平比藏族人差太多。

(三队友在边巡站吃晚饭)
然而,走了十几公里也没见到一滴水。前人攻略410km有废弃道班,无人居住,但老远见红旗招展,便知水有着落。有红旗就有边巡站,这道班改成边巡站才一个多月,条件极简,一二十个维族和塔族汉子驻防,两女人做饭。虽是民兵,但动作紧张,令行禁止不输部队。本想在站外搭帐篷,但他们要求住站内,说在外出事他们要负责,要扣他们工资。给我们4人单独一间房,有床,晚上用自己睡袋即可。晚饭前巡边人

(溪边打水)

员在国旗前列队齐唱国歌,指挥人员应当过兵,口令不错,但不伦不类的是他抱个小孩喊口令。跟他们一起吃的晚饭,素菜肉汤就馒头,非常美味,秒杀干粮。
第16天,到436km新疆交建工地借宿。早上出来走三四公里一小桥下有小溪,雪山融水,清澈冰凉,马上把边巡站带的水换成这溪水。边巡站的水浑浊,沉淀后瓶里一层泥沙。康西瓦达坂是新藏线上第四座山,垭口海拔4269米,坡度很小,溜达几步就

上去了。康西瓦的风在新藏线上最烈,一路如鬼叫,队友的防雨罩被吹走两公里,想象一下一个晒焦了的男人跟一块塑料布在风中赛跑的形象,最后还是一块善良的石头帮忙压住防雨罩才捡回。康西瓦有纪念中印边境战争的烈士陵园,两队友在狂风中来回几公里去祭奠。晚上在工地板房打地铺。
第17天,到486km大红柳滩。
第18天,大红柳滩休整。大红柳滩海拔4200来米,洗不了澡。

(喜来登大酒店)

(四)486km大红柳滩到742km松西村。
第19天,486km大红柳滩到511km“喜来登大酒店”。大红柳滩到进藏第一村松西村256公里是新藏线最艰难的路段,号称“大无人区”,海拔高,除前20来公里之外,其余基本在4900米到5300多米之间,要翻过奇台、界山和松西三座高山,无信号,无常住人口,当地人都说有狼,据说前年有两旅客在544km厕所处被狼吃掉,一骑驴说他听一位男人

(根儿在喜来登大酒店煮茶)

说自己儿子就在无人区被狼吃了,我们姑妄听之,不敢肯定,但也不敢掉以轻心。前两年徒步背负一般三十多斤,超过四十斤就明显吃力,一直以为自己的能力就这样了,谁知今年前1000公里四五十斤是常态,也没觉得难受。今天出发背了7天干粮和12瓶水,将近60斤,创了记录。喜来登大酒店实为一废弃道班,驴友给重新命的名。酒店有简易门,有之前驴友留的锅,门前有清溪流过,根儿便用溪水煮茶,山

(房自在在奇台达坂垭口)

高天冷,一杯热茶,暖意入骨。
第20天,到553km边巡站。今天一路上坡爬奇台达坂,奇台是新藏线第5座山,海拔5170米。到垭口时遇到二三十个外国老人,男女都有,燕子说应是德国人,他们乘坐一辆红色的象消防救火车一样的旅游大巴,应是从欧洲一路开过来的,从新疆进西藏。我和燕子先上来,他们便围着我俩看稀奇、拍照。黑卡子山之前属叶城县,黑卡子到奇台属皮山县,奇台之后便属和田县。

(奇台达坂垭口外国老人们的旅游大巴)

和田的边巡站条件要好许多,崭新的集装箱,内部装修过,有暖气。553km边巡站在去天文台的路口,专门安排一间房子给过往旅人临时住宿,房内4张高低床,8个床位,有被褥。负责的是一名24岁维族正式民警,当过兵,请我们喝酒,说荒无人烟,寂寞难耐,何以解忧,唯有喝酒。
第21天,到594km废弃板房。两位骑驴跟我们一起住。小伙深圳出发,骑了小半年。69年的湖南人唐哥喜

(简易板房前的徒驴和骑驴)

登山,登过六千多米的雀儿山,下一步目标是七千多的慕士塔格峰。燕子今天在路上捡了两盒方便面,骑行小伙用他的炉具帮我们煮水泡面,味道美极。燕子和我每天都比根儿和房自在早到一两个小时,下午风大且冷,也就是说他俩比我俩每天多吹一两个小时的风。原计划6天过无人区到松西村,594km简易板房之后还有3天,他俩感觉体力跟不上,想把之后3天改成4天,每天少走点,但我俩想快点走出无人

(新疆最后一个边巡站——阿克塞钦检查站)

区,故决定分成两队,我们到松西后等他俩一天。板房有门,地上有门板搭的简易地铺,刚够我们6人住。有驴友说碰到过有人来收费,不给就威胁,不过我们住时没人来收钱。半夜冰雹大雨,板房漏雨,又是一番折腾。
第22天,到635km阿克塞钦边检站。今天队伍分开走,早上我和燕子剩水不到一小瓶,骑驴唐哥给了我们一瓶农夫山泉,万分感谢。出门走不远拐个弯有个兵站,兵站之后十多

多公里竟有手机信号,可以发短信、打电话,马上给老婆报平安。二十多公里处左手拐进去几公里有个老兵站,只有一位六十来岁汉人在此看守,他可为过往驴友提供住宿,自己也赚点钱,房自在和根儿就计划住这里,我和燕子前行到阿克塞钦边检站。这边检站比天文台路口边检站条件更好,今天刚好有领导过来慰问,带来了羊肉和鸡肉,晚上加餐,我们也跟着沾光。这群汉子在这5000来米地方驻守,无聊透顶,晚饭后一群男人在房间里跳舞。负

责的也是一位二十多岁民警,话少,谨慎,特认真,枪从不离身,白天巡逻时看见有4人徒步,晚上只见到两个,非要我陪着一起到老兵站去确认另两人在不在,为他这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点赞。
第23天,到685km死人沟。今天出疆进藏。663km处新藏分界,阿里立一巨大门楼,欢迎进入了西藏阿里。新疆西藏景色大异,新疆千里荒漠,寸草不生,鸟兽难觅,一进西藏界便绿草茵茵,湖泊碧蓝,藏羚羊随处可见,如换了天地。死人沟现名

(死人沟湖里的废弃房子)

泉水湖,海拔5180米,有武警边防检查站,有一对年轻藏族夫妻开的板房小旅馆,可住五六个人,有热水、饮料和方便面,一口气吃了两碗泡面。男主人瘦小个子,话少,女主人热情奔放,还抽烟,晚上两人把店托付给我们后骑摩托跑到其它地方睡觉去了。死人沟并不适合人居住,很多长期跑新藏线的大车司机都不敢在死人沟睡觉。死人沟的得名,传说是国军败退时一个骑兵师逃到这里,过一夜后仅剩一个骑兵连。

不过我们睡得很香,无丝毫不适。
第24天,到742km松西村。燕子脚踝自前天开始痛,昨天后半程疼痛加剧,咬着牙坚持走到了死人沟。他决定今天不走,搭车到松西村养伤等我,我一人独行,让燕子将我背包带到松西,轻装上阵。我的小米Note已用三年,前两年感觉不错,今年路上问题不断,昨天刚走到死人沟就彻底坏了,黑屏,打不开,成了板砖一个。今天翻两坐高山,一是界山达坂,垭口海拔5347米,新疆西藏的界山;再一个

(龙木错)

是松西达坂,垭口海拔5248米。路上藏羚羊特多,大群有几十上百只,主要是母羊和小羊,小群三五只甚至一两只,一般是公羊。藏羚羊不大怕人,离我二三十米也不会惊慌。一个山窝里只有一只公羊,它在我旁边不远处冲过来冲过去,两只利角挑战着什么并不存在的敌人,如塞万提斯的骑士。界山达坂和松西达坂之间有好几个湖泊,最大的是龙木错,公路绕湖足有十几公里,天高地阔,湖面湛蓝。今天全程57公里,中间只休息

午餐一次,用时12个小时,赶在天黑前到达松西村与燕子会合,至此,才算走出无人区。松西村是进藏第一村,海拔5218米,比死人沟高,但比死人沟适合人类居住。新藏线新疆段特别是红柳滩到松西这一段有点难度,主要是背负重,一路水荒。红柳滩之前因保护措施好,我没有晒得太严重。511km喜来登大酒店之后,海拔太高,蒙面就呼吸跟不上,不蒙面紫外线太强,到松西村后脸被晒焦,下嘴唇整个溃烂,看上去狼狈不堪,完全变了

模样。
第25天,休整。燕子脚还没好,我要买新手机。今天我俩搭车到日土,买了个OPPOr15。自三十里营房之后一直没法洗澡,日土有澡堂,进去狠搓了一把,酸爽。
第26天,休整。燕子留日土继续养脚,我搭车又赶回松西村跟房自在和根儿会合。

(五)742km松西村到842km多玛乡。
第27天,到769km牧民无人空房。今天开始又是我、根儿、房自在3人一起走。松西村一出门就爬坡翻红土达坂。红土达坂是新藏线上的第八座山,垭口海拔5380米,新藏线第一高点,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国道第一高点。我和根儿爬坡快,11公里上坡路没歇脚就上去了。房自在爬坡是弱点,但平路走得飞快,他步频特快,两只马达小短腿一经发动,一会儿就能把我们甩得老远。769km

左手草原土路进去几百米有一座孤零零的小房子,门被铁丝扣住,没上锁。坐在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主人回来,风大且冷,一小群藏羚羊从我们前面缓缓走过,都是母羊带着小羊,不紧不慢,稀稀落落。打开铁丝进屋,除了三张空床啥也没有,应是牧民转场后的空房。
第28天,到808km羌塘保护站前几百米桥洞搭帐篷。昨晚挺冷,睡袋包得紧紧的才睡安稳,而他俩冻醒过几次。早上收拾好房间,扣好房门,带出所有垃圾,又开始新的一

天。虽才八月底,房后小溪和路边河流都结了厚厚一层冰,太阳没升起前很冷。下午七点来钟到808km羌塘保护站,想在他们食堂空地打地铺,但保护站领导不同意借宿,故再往前走点找了个公路桥洞搭帐篷,桥洞很小,刚够帐篷塞进去。
第29天,到842km多玛乡。晚上总体还行,只是背凉。我带的是两张锡箔垫,没带充气垫或蛋巢。早上起来风冷,收帐篷冻得手痛。公路左边就是广袤的羌塘,一块羌塘保护区的石碑静立于荒野的风中。

多玛乡前后都是湿地,草色青黄,与之前单调景色相比,让人眼前一亮。湿地里有三只簑羽鹤,之后路程湿地挺多,也常见簑羽鹤,一般就三两只,一公一母或再带只小鹤,没见过大群的,但见过死鹤,应是自然死亡,任何美丽都必将归于尘土。我们住乡尾,旅馆窗口外就是大片湿地。晚上请两位大车司机吃饭,他俩认识房自在,在无人区时给我们每人带过一瓶百事可乐,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了解可乐在当时当地的意义,房自在称可乐为“信仰”,由

此可见一斑。燕子脚伤已愈,今天也赶回多玛跟我们会合。
第30天,多玛乡休整。乡上有个澡堂,每周周末才开张,我们运气不好,没洗上澡。

(六)842km到942km日土县。
第31天,到866km公路桥洞。今天状态都不好,都走不动,感觉特别累,早早找个桥洞搭帐篷休息。今天见一父亲带二十来岁女儿反骑新藏,这是我们一个月来见到的第一个女骑友。新藏艰难,女骑驴更不易。自从见到首位女骑驴,后面好几天连续都有见到骑行女将。以为多玛过后沿途会有小溪,一路水会无虞,但实际上干旱非常,无任何可饮之水,班公湖前后有水,但都不能喝,一路仍然被水所困。

根儿和燕子拦车回多玛买晚饭、水和饮料,吃完已是银河高悬,星空璀璨,旷野之中,除了烈风,见不到其它生命。
第32天,到907km班公湖头废弃板房。今天状态恢复,但后半程水荒。路上好几个咸水湖,湖周草地都铺一层白碱,象刚下过雪似的。咸水湖折射太阳光线后更漂亮,但走近有一股浓烈的腥臭味。废弃板房离班公湖还有几公里,实际是在另一小湖边,湖边大片湿地,草地金黄,水鸟成群,夕阳洒下,点点铄金,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第33天,到942km日土县。今天全程在班公湖畔行走。班公湖面海拔4240米,有世界最高的鸟岛,三分之二属中国,三分之一属印度,印度部分咸水,中国部分淡水。三队友下湖洗澡,风大水凉,我做岸上看客。至此,他们仨做到了“死人沟里睡过觉,界山达坂撒过尿,班公湖头洗过澡”。快到日土时狂风急雨夹冰雹,全身湿透,迎风的半边身子被冻僵。日土县城全被挖开,尘土飞扔,但对我们来说,能洗澡,有肉吃,

这就足够。

(七)942km日土县到1072km狮泉河镇。
第34天,到974km日松乡。燕子说日松乡条件好,有吃有喝还有旅馆住,我们从日土出发时便轻装,只带当天补给。到达时傻了眼,整个乡都在一个院子里,啥都没有,幸亏找到了一家藏民开的小卖部,补充了干粮和水。进乡口有西藏道路设计院的板房项目部,他们志愿提供旅客临时住宿,晚上在项目部值班室打地铺,同时也有六七位骑友借宿,有一香港小伙,还有两位姑娘。
第35天,

到1012km搬迁房工地。出日松三四公里是边检站,边检站出来就是一大片草原湿地,大雁野鸭很多,还有鹤。日松藏布河流缓慢,朝阳洒在远山和河流草地上,光影明灭,梦幻漂亮,很遗憾的是没拍下一群肉嘟嘟的大雁从我旁边几米处飞过的画面。湿地尽头有一小块山崖被栅栏围起,里面是千年日土崖画。下午五六点到1000公里里程碑,徒步终于破千。天快黑时到1012km牧民搬迁工地,两个年轻藏民让出一顶帐篷给我们住,在工地旁

一藏民开的茶馆请他俩吃了碗咖喱饭。
第36天,到1072km狮泉河镇。今天60公里路,走了14个小时。出发时只留中午的干粮,多的都送给了藏民。今天翻拉梅拉达坂,新藏线上第9座山,垭口海拔5191米。垭口阴云密布,冷风飕飕。下午一阵小雨过后看到了两道彩虹,去前年徒步从没见到过,也是人品爆棚。晚上十点摸黑走进狮泉河镇,灯火辉煌,感觉重回人间。
第37天,狮泉河镇休整。重办了往日喀则和拉萨方向的边防证。

西藏以西,天上阿里。阿里是古象雄文化的主要传承区,是雍仲苯教的发源地,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发源地,琼隆银城在这里,冈仁波齐在这里,阿底峡也是先到这里传播佛法。狮泉河镇,既是阿里地区治所,也是嘎尔县府所在地,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据说只两三万人,但感觉应更多些),但城区规划整齐,两三层藏式小楼居多,街道宽敞干净,甚至绿化也搞得不错,整个城市显得小巧精致。森格藏布又名狮泉河,发源于神山冈仁波齐

北坡,由圣湖玛旁雍错流出,出国境后叫印度河。狮泉河穿城而过,水流舒缓清澈,河两岸打造得挺漂亮,红柳和班公柳成荫,格桑花盛开。
第38天,狮泉河休整。
第39天,狮泉河休整。

(八)1072km狮泉河镇到1313km塔尔钦。
第40天,到1106km公路桥洞。出城路两边有防护林,树还小,蚊子特别多,大且凶猛,长得象八爪鱼,也象战斗机。狮泉河达坂坡下是暗夜公园,号称北半球最佳星空观测点。狮泉河达坂是新藏线上第十座山,垭口海拔4785米。下山就是狮泉河湿地,草原辽阔,草势茂盛,蚊子更多,全身巴的都是,隔着手套都能咬人。房自在和燕子找了间草原空房住下,我和根儿在桥洞搭帐篷,我

俩更喜欢住桥洞。
第41天,到1142km那木如村。早上收帐篷时几乎没有蚊子,可能早上太冷,蚊子都躲起来了。朝阳下,草原更美,昆莎机场就建在草原上,应是我国最美机场之一。晚上住那木如村小旅馆,女主人很胖,但特勤快,卖东西、烧水做饭、给我们换被套床单,全是她一个人。离村两三公里有室内温泉,本想去泡,但吃完晚饭都十点多,满天星星,没月亮,风大,怕黑暗中被狗咬,故没去。
第42天,到1172km江布村。

今天翻雅切拉达坂,新藏线第十一座山,垭口海拔4636米。山下有一小湖,碧绿如一滴翡翠,映衬着苍茫大山,美得让人心颤。下山后草原上飞舞着无数小虫子,不是苍蝇,也不是蚊子,不咬人,但随时在你脸前飞的就有上百只,很烦人,弄得人筋疲力竭。晚上江布村蚊子太多,我就在旅馆房间里搭帐篷。
第43天,到1202km巴尔兵站。今天全程仍被小飞虫骚扰。巴尔兵站正大搞建设,只有一家藏民小旅馆可住,老板是位驼背老太太,会

微信支付,比我强太多,我才刚让队友教会如何微信支付款,长期以来只带现金。
第44天,到1254km门士乡。旅馆卫生条件太差,床上不少沙子,晚上队友被跳蚤咬得没睡好,不过我没感觉,路上我睡觉除了外套,其它衣服都不脱。今天一路美景惊艳,主要是草原草更茂密,颜色更深些,牛羊突然多起来,时不时能看到几百头牛羊撒满整个草原。遇一摩旅陕西小伙,在拉萨铁路上班,年假45天,准备219出,再骑新疆和甘宁及东北,回

老家呆一个星期,又川藏骑回去上班,现在年轻人真有想法。
第45天,到1279km公路桥洞。看到两次藏野驴,第一群四只,两大两小,想过公路,见我们在路上就扭头走了;第二群两只,在草原上追逐,就在我们面前跑来跑去。在桥洞扎营风特大,不拉住的话瞬间就能把帐篷吹飞,压了一堆大石头才把帐篷搭稳。
第46天,到1313km塔尔钦。昨晚太冷,帐篷里冰凉,我用的是黑冰G1000的睡袋,垫子是三层锡箔,背部凉,多次

被凉醒。根儿的睡袋稍差,他冷得半夜三点才睡着。房自在睡袋最差,棉的,不知道他这一晚是怎么捱过来的。早上起来寒风刺骨,桥洞外水坑里结了厚厚一层冰。今天全程右边是拉木那尼,阿里最高峰,左边是冈仁波齐,藏区神山之首。一直想到冈仁波齐转山,没想到第一次来就是走过来的,心里颇激动。1313km拐进去3公里才到塔尔钦,塔尔钦位于神山脚下,因转山而兴盛,酒店、饭店、商店特多,消费比藏区其它地方都贵,除了藏人和汉

人,还有很多西方人、印度人、尼泊尔人等。住处有一位来转山的重庆人,十年前就从拉萨走到过冈仁波齐,他信佛,这次走的是内圈的一条秘道。
第47天,冈仁波齐转山。冈仁波齐是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的居所,佛教的须弥山,耆那教创始人大雄悟道之处,雍仲苯教沃摩隆仁的核心。千山之祖,世界中心,人类宗教的终极精神家园。冈仁波齐是这两年我最想到的地方,原计划明年过来,没想到今年就来了。燕子没有冈仁波齐情结,不想去转山。

房自在今天生日,他想今晚住在神山上看星空,过一个特别的生日。我和根儿想一天转完,明天好休息。六点出发,天黑乎乎的。出门就碰到塔尔钦一对藏族小夫妻,小伙子说他转过六七十次山。转山人很多,几十百把米就有手电光在闪烁,可以保证不迷路。转山人主要是藏族人,男女老少,拖家带口。先到德斯西方礼拜台,经幡飘扬,对面就是水晶般透明的冈仁波齐,藏族人在这里跪拜。有一石头,说是格萨尔王的马鞍,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仰卧在

上面磨蹭几下,我和根依样学样,估计是除病祛灾之意。后面路上有好几个类似的圣迹,有闭眼食指能否伸进小洞看你是否孝敬父母的,又有帽子式石头要以头抵石的。根儿今早换了一双硬鞋,说是好登山,结果几公里之后就脚痛。四个小时就到止热寺,大雄修行的石洞据说就在止热寺背后山上。其后便是翻卓玛拉山,上山大概5公里,很陡,但我感觉不太吃力,藏族人爬得快,我比他们更快。半山腰有个小湖,垭口下又有个小湖。垭囗海拔以前说是

5630米,现在说是5723米,是我人生新高度。山上到处是经幡,垭口更是被经幡覆盖,只留中间窄窄的一条过道。很多人在这儿朝拜,一个二十多岁的汉族姑娘跪在过道上,面朝神山失声痛苦,不可抑止。还有个汉族男人跪在这儿一直在念经。下山也是5公里左右,乱石嶙峋,有些坡度得80度左右,看上去象垂直的。有很多印度人转山,据说他们办手续花费是一万元起。印度人好些雇背夫或马匹,背夫帮背包,每人每天630元,马匹把人

送到接近垭口处,一匹马一天1500元。印度人男女都有,穿得都不错,估计在印度算有钱人。好多藏族小孩也在转山,好几个还在襁褓里背在大人身上,最小的一个才三个月大,两三岁以上能走路的全是自己走,在凛冽的寒风里爬山,都泰然自若的样子,只在快到垭口时见到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被父亲牵着边爬边哭。磕长头的很多,都满面灰尘,严格三步一磕,路上石头坑坑凹凹,很多地方有水有冰,特别是上山和下山,无法想象这一趟磕下来要

付出多少艰辛。用时11个半小时转完山,实际上可以用时更少。听说有人住在这边长期转山的,有人连续转山几十上百圈,这得必须有副铁膝盖,感觉下卓玛拉山很费膝盖。
第48天,塔尔钦休整。

(九)1313km塔尔钦到1467km马攸不拉检查站。
第49天,到1353km霍尔乡。塔尔钦是个神奇的地方,左边是神山冈仁波齐,宗教的终极精神家园;右边是新藏线1314(一生一世)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是神山在看护人世间的一生一世,还是立碑于此向神山祈祷一生一世?希望美好的一切,都有神山守护,都能一生一世,不离不弃。老巴嘎位于往札达土林去的岔路口,走这边能近距离看到神湖玛旁雍错和鬼湖拉昂错。遇一

位三十来岁的途搭小伙,去年他到塔尔钦就高反,没转成山,今年背着一堆氧气罐又跑来,结果在卓玛拉山脚又高反,吸氧也没用,又铩羽而归。霍尔乡挺大,但游人稀少,生意冷清。
第50天,到1379km路口帐篷旅馆。霍尔出来就是圣湖玛旁雍错,号称万水之源。圣湖是淡水湖,湖边有很多藏野驴,感觉进藏后野生动物不怕人,经常活动在人类聚居区附近。景区门口有藏民卖圣湖产的鱼干,说是鱼自然死亡后,他们拣来晒干的。有人跟我们

说,藏族人不吃鱼的原因,一是因为鱼属于龙族,二是在西藏有五种处理遗体的方式,水葬就是其中之一,但有一种情况他们会食用鱼类,就是妇女难产或狗及其他动物难产时,玛旁雍措的鱼干可以起到催产的作用。很神奇,但不知是否真实。路遇一个叫跑者熊熊的小伙子,计划四年环跑中国边疆27000公里,前年上海呼和浩特,去年上海至昆明,今年是第三年,昆明拉萨到喀什。他和一位二十来岁姑娘每天跑三四十公里,他哥哥开辆房车负责

沿途保障,很有想法的一群人。
第51天,到1422km马攸木拉山脚下公路桥洞搭帐篷。昨晚很冷,睡藏民帐篷,帐外围着十几条大藏狗,一有野生动物经过狗就狂叫。半夜出帐撒尿,风已停,狗已睡,一轮明月,甚是冷清。早上起床时帐篷内碗里的剩茶都结成了冰,一堆狗趴在帐外互相取暖,身上白花花的一层霜。晚上又在桥洞搭帐篷,风大,桥洞外都结了厚厚的冰,冷。
第52天,到1467km马攸木拉检查站。马攸木拉山是新藏线

第十二座山,垭口海拔5211米。今天上山感觉没劲,下山泻了几次肚子,幸亏带了药,吃了两次后及时止住。马攸木拉检查站是阿里最后一个检查站,明天再走两公里就走出阿里,进入日喀则了。

(十)1467km马攸木拉边检站到1802km萨嘎县。第53天,到1510km拉诺铁桥牧民休息点。今天走出阿里,进入日喀则仲巴县。一只大黑藏狗跟了我们20多公里,一直默默地走在离我三四米远的地方,午饭时给它吃了鸡腿后又消失不见。一群德国人开着十几辆老爷车自新疆去拉萨,后面跟着保障拖车。房自在今天生病,打摆子,跑到桥洞里狂做俯卧撑给自己增温,竟然也神奇地好了。据说马攸木拉山冬季雪深可达两米,感觉它应

是藏西的南北气候分界线,其北一直晴天,而昨天马攸木拉山后25公里下山路全程飘雪,今天又全天冰雹,不过偶尔云开雾散阳光洒下时又能看到不一样的草原,金黄耀眼,彩虹高挂。仲巴是进入日喀则的第一个县,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杰玛央宗冰川就在这里,杰玛央宗实应为杰玛雍仲,典型的苯教遗存。进入仲巴境后感觉牛群和羊群明显增多,可能是草场更肥美的原因吧。
第54天,到1563km霍尔巴。今天燕子走到1571km帕羊镇。房

自在病还没好,走得慢,后18公里搭车到帕羊买药休整,准备病好后再回来补走。我走到霍尔巴住宿,离帕羊还有8公里。路遇一绵阳骑友李大哥,65年生人,竟跟我好几个老同事很熟悉。住的是藏民茶馆,女主人名叫卓玛,咖喱饭和面片汤做得很好吃,晚上我和他父亲睡一个房间。
第55天,到1571km帕羊镇。上午慢悠悠两个小时走到,与他俩会合。下午休整,可洗澡。帕羊镇挺大,前后足有两公里多。今天中秋,在小商店买了几个月

饼,准备晚上到楼顶赏月。夜黑后,圆月高悬,我们仨爬上楼顶,寒风呼啸,冰冷彻骨,马上扭头钻进房里,还是在被窝里吃月饼暖和。
第56天,到1607km珠珠村村委会院子搭帐篷。雅鲁藏木江从马攸木拉山下草原上的小溪流,到这儿已是宽阔的大河,河流总体平缓。江边草地大片沙化,有些地方完全象沙漠,沙丘起伏,风过迷眼,很难想象西藏还有这种地方。当地也在进行封沙固丘活动,已初见成果,估计再搞十来年应会变成青青草地。

珠珠村有大片整齐修建的小楼房,规格相同,都带个小院,应是政府给藏民修的,但基本没人住,大概都到别处游牧去了。借宿村委会,在院子里搭帐篷,一只小猫就趴在我的外帐和内帐之间睡觉。这是新藏之行我们最后一次睡帐篷。
第57天,到1637km仲巴县。今天遇到一位湖北小伙子,踩滑板经河西走廊进新疆,又从新疆骑车进藏,准备经过尼泊尔到印度去骑行,我们徒完新藏线回家两个多月后他还在印度玩,已在外旅行大半年了。仲巴

县城离G219线还有6公里,县城不小,不知为何住宿点特别,除了几个大点的酒店很难找到小旅馆住。
第58天,到1658km老仲巴。上午到县城邮政局将背包连同帐篷睡袋都寄回家了,只有个小布包带了很少的必须品,准备轻装疾进,尽快走完后面路程。我和燕子两人离开帕羊的,房自在计划在帕羊再休整一天,其后重走他搭车的那18公里,然后再追我们,后来他也在仲巴县城将背包寄回去了。老仲巴是以前的仲巴县城,县城搬到新仲

巴后它便慢慢冷清了。扎东寺位于老仲巴,是我们新藏线上进的第一座寺庙,号称是冈底斯神山之门,转寺及寺旁的卓玛拉山十三圈相当于转冈仁波齐一圈。传说是文成公主所建镇压罗刹女左膝的寺庙,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藏地最古老寺庙之一。现较破败,已无住寺僧人,由藏族俗人管理。老仲巴有一家重庆开县人开的饭店,老板50几岁,在西藏当过兵,跑过车,现娶了一位藏族女人。这女人汉语说得很好,竟然听出了我的湖北口音,让我很

吃惊。
第59天,到1715km拉藏乡。老仲巴出来十来公大雾,雾里看草原别有风味。今天57公里,摸黑进的拉藏乡,住扎西旅馆。旅馆女主人见我们是徒步过来的,坚决不收我们的房费,还免费送了一壶酥油茶,这也是徒步以来第一次碰到。她听说还有队友过两天到,嘱咐我们让房自在到时过来也免费住宿。今天翻了第十三座山突击拉山,垭口海拔4920米,垭口过后便走出仲巴,走进萨嘎。
第60天,到1774km达吉岭乡。今天

公里,离达吉岭乡还有三四公里时天就黑透。现在白天变短,早上8点天亮,晚8点天黑,只有12个小时,超过55公里就要走夜路。走夜路感觉不安全,一是有大车,二是怕遇到狼。今天路上有几个残破的废弃雕楼,只剩下面一小截,应是古人在要隘处设卡驻兵打仗的,很有年代感。
第61天,到1802km萨嘎县城。今天翻查藏拉山,第十四座山,垭口海拔4797米。在垭口遇到骑驴郭少宇,他右手右腿截肢,骑行新藏线,一路自己做饭

搭帐篷,每天骑行距离跟健全人一样。在路上,你总能遇到一些神奇的人,一个拐角,一处河湾,一座山巅,不期而至,突然遇见,并总能打破你对神奇的想象上限,而我辈者,只有仰望。今天开始国庆假期,游客多,萨嘎房费很贵,我俩找了家黑店(因办不下消防证只得偷偷接待游客),便宜好几倍。洗了澡,买了个小背包,这样比小布包好背,还可多装点补给。

(十一)1802km萨嘎县到新藏线G219终点2138km拉孜县查务乡。
第62天,到1912km22道班。进萨嘎县时里程碑是1802km,出县城时直接跳到1846km,跳过了44公里,实际到1912km22道班只66公里。叶城到萨嘎公路养护是武警交通部队负责,养护及时,路况较好。萨嘎之后就由地方道班负责,道路相对要差些。为不赶夜路,平路上搭车十几公里。今天爬愧拉山,新藏线第十五座山,海拔5089

米。没走盘山路,直接斜插到山顶,山顶回望,满眼荒凉。新藏线就是这样,从头到尾都是又冷又硬的粗犷苍茫感觉,不象川藏线那么秀美细腻。见到22道班修补路面,人不少,大小车辆机械出动了十来台。最后几公里的湿地风光很美,有水有草,夕阳下,金子一样耀眼。
第63天,到1961km17道班。今天翻索白拉山,新藏线上第十六座山,垭口海拔4840米。遇到一位途搭的独行小伙子,拄根木棍,背个几十斤的大背包,蓬头垢面,

从装束上看他象纯徒,而我俩象搭车的。17道班一排破房子,早已撤消,现在是一户藏民在此开小旅馆,我们感觉还行,但两天后房自在来住说被跳蚤咬得够呛。
第64天,到2025km桑桑镇。17道班出来就是一座湖泊,成群的水鸟在湖边结队飞翔,画面很美。翻结拉山,垭口未标明海拔,有驴友说是4936米。今天64公里,下山后坐了二十来公里车到桑桑镇。桑桑是个大镇,商铺林立。
第65天,到2087km卡嘎镇。今天翻两

座山,嘎拉山和帮拉山,新藏线上第18和第19座山,帮拉山垭口海拔4710米,但嘎拉山垭口未标明海拔,驴友说是4890米。帮拉山下山途中满山都是老白菜一样的植物,就象摘了菜花的花菜,我看估计是雪莲花,只不过不见花,只剩叶,故我和燕子把帮拉山叫做雪莲山。今天62公里,翻完两座山后搭车二十来公里,故前后三天共搭车六十来公里。卡嘎镇有一尊汉白玉雕塑,没注明是谁,但看他手拿有长须面具,应是藏戏鼻祖唐东杰布,

这儿好象是唐东杰布的家乡。住藏民旅馆,老板夫妻把旅馆和茶馆交给我们后,带着两个小孩开车去十多公里外洗温泉去了。
第66天,到新藏线终点2138km拉孜查务乡。新藏线最后一天,翻最后一座山昂拉山,第20座山,海拔4517米。又有最后一措,浪措,浪措挺大,我们在湖岸边走了十几公里。今天50公里,只在浪措边吃午饭休息一次,全程疾行,10个小时就走到。2138km是国道219最后一块里程碑,其后在查务乡与

国道318会合,直行到日喀则和拉萨,右走到中尼边境樟木口岸。至此,66天的徒步新藏线之旅结束。出发时150多斤,到点后120多斤,瘦了30来斤,减肥效果实在太好。但我知道回家三个月后会恢复原形,不过这不是问题,2019年我会再出来,肉还会减下去的。
第一次写游记,不太会用这东西,也不喜欢写内在感受和心灵鸡汤,简要记录,以作留念!


纠正一下 死人沟的传说不是国军 是我人民解放军,而且是全军覆没。   拉藏乡的扎西茶馆老板人很好,不知道扎西老爹现在身体是否康健。
真实经历,真实感受。路上的酸甜苦辣,抵不过一路风景。寻找孤独的朝圣者!

旅途艰辛,但是人生的美好经历,每每忆及,暖意满满!

听过两种传说,一个是国军,一个是共军,但我估计共军之说是跟新疆进藏的先遣骑兵连混淆了,先遣骑兵连应在改则附近出事的,故没写。扎西旅馆只跟女主人接触过,男主人没留意。我们到得晚,见有两三个男人在那边烤火喝茶,其中应有扎西老爹吧。
很强,徒步新藏线成功,祝贺,谢谢分享
太牛了,看了一个多小时,二天,才看完,牛人!佩服!
就是有一点不解,2个多月,瘦了30斤,怎么又涨回去了呢?应该不会吧,反弹不会那么厉害吧?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