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ankston 于 2019-5-12 14:40 编辑
3 图片的故事
❂路途:超出预期的堵,天亮出广东,近24h的车程抵达第一个地点
全队人员集齐后,车上没其它事,迷迷糊糊睡了会觉,只记得车是缓缓前进(虎门二桥是缓解了虎门的压力,却塞在了顺德片区),进了几个服务区,休息时跟旁边的队友开玩笑说:“咱们天亮出广东”,没想到“愿望”还真实现了

高速路上见一地上写着“天香谷”几个大字
------坐标:N 25。54’50” E 109。17’49” (仔细看earth,你会发现他们在天香谷几个字旁边,还写着北纬25。好像很自豪的样子)
------地处黎平县(侗疆腹地、三省接边)
------园区由贵州宏宇侗乡香药产业有限公司承建和运营
------芳香特色农业旅游园区,香种植、香贸易、香加工...

平原地带的马路就是豪,erath或灰机上或许都可以识别到
❂肇兴侗寨:
回想4年前来这里的时候,似乎正门还在装修,如今已完全整顿好了,其商业气氛或许又浓了几分;
为了回忆那年的贵州行,又跑去将那年朋友写的游记给阅读了一遍,自己的经历都是经历呀。

算是第一张完整的合影了,新建的建筑没读懂....
❂镇远古镇:
风雨桥?边上拍完集体照后,各自玩耍,找吃的;阿赖来过这里三次了,就让他做导游,路上馋妞儿也加入其中,三人行穿梭在古镇里,看着暖光的灯光,擦边各路客,一家又一家的酸汤鱼,感受着这里的一切,体味这个古镇给人的感觉



这就是那同一建筑三教聚集的地方
*镇远古镇和三教合一的青龙洞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a8ad2950102e84s.html
*镇远古镇:中国唯一的三教共存之地 http://finance.ifeng.com/city/dhcs/20090421/563079.shtml



吃-古镇里的美食
*阿赖带我们来的这家豆腐脑是袁氏味的,还可以
*那个丸子,一咬,里面是肉馅,那种咬时瞬间口感吸引了我;
*除了糍粑,它们这有个东西叫“蕨粑”,一吃就觉得是小时候的味道
(后期向老妈确认,果真是,原材料是红薯粉)
古镇之印象
- 古镇深处于峡谷,高速盘山下底,火车鸣笛声回响,S形沿江地形
- 酸汤鱼,酒吧,特色小吃是这里的标配
- 听说端午节的赛龙舟比较热闹(毕竟舞阳河好长一段)
- 那一夜的“宾馆”的确是省钱了,洗澡洗到一半,跑了出来,只因热水没了...
- 用着自己的睡袋,带着一丝疲乏,秒级入睡,也算舒适
❂梵净山游览
*因为东门门票已售罄,我们切至西门,进山门后,就被执勤人员说:山里不准露营
*售票处同时有上下山的摆渡车可坐,票价虽不贵,但有捆绑销售的意图,跟其理论半天,还厚着卡脸皮说“没有单程票可卖”(旁边的的价格表上明明写着单程多少,双程多少,这明显就是不公平销售)
*上山摆渡车下车处的炒土豆挺好吃的(荐),刚好填补早餐
*终于开始了负重的梵净山之旅,走了一段,发现这些水泥路,木栈道明显是开发出来的,有些还是架空,山区较大,如果上山野路的话,对于路线和体力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想明白了,就顺着走了,看看风景,拍拍照,带着新金顶的那一丝期盼前行




*几个小时后,终于可以看到金顶啦

没错,那云雾中的一条线,正在排着队上山的人:)
听说要2h,就没云凑新金顶的热闹,转去看蘑菇石了,反正全都是云海,直到15点过,天气也没有好转,还变本加厉下小雨了;
*没事,也就补补能量,吹吹水,等着后队抵达
*与看守人博弈、团队分散、存放行李、打发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跟阿姨问问天气、景区,
买鸡蛋跟小姐姐聊聊天,
买纪念品吹吹水,
.........
略去若干字
*今天天气不怎么好,进山的人反到比昨天更多一些;
*此刻看着路上的人越来越少,一四七、强哥,兰顿三人跑去金顶下面探了探,眼看没什么人了,入口似乎也没人管,就临时决议一起登顶,这个攀登到底陡的程度怎样,下面这张图或许可以给点答案
ps: 有人是负重大包上去,体验一定爽歪歪

登顶最后的一段,偶得下面这张图,特别喜欢强哥的这个动作

*到了新金顶,一看表,加上拍照
的时间,累积用时10min;
*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时间管理应该这样做;
(攀登新金顶,普通排队上下2h;临近天黑人少我们拍照+登山10min;看山的执勤小伙2min)
❂金顶的风景
*释迦殿、弥勒殿 http://wap.bytravel.cn/Landscape/32/shidianmiledian.html
*弥勒与梵净山无以量说的因缘 http://www.gzfjs.gov.cn/2013/0902/mile40.html
*457)梵净山-释迦殿弥勒殿 https://media.weibo.cn/article?id=2313501000014238595354452374&jumpfrom=weibocom
*下山的风景


❂索道处的争吵(看栏大叔、警务、索道工作人员)
[没有提前广播通知,也没有工作人员清山,到是不让走路下山,不上山里露营或住宿,仅留下不可选的索道下山]
略去千字
❂得之不易的日出


❂探秘佛顶山
因为看日出的小伙伴未吃得一口热饭,决定要吃个午饭,在乡村公路发现了一家饭店(还是折返回来,因为前面未找到更多的饭店);电话联系老板,老板返回店里现做包饭,切菜,开火,在小伙们的协助下,还真就做到了承诺的30min上饭菜。
*事实也证明这顿饭的时间很值得等,因为穿越佛顶山的路,的确需要不少体力
*下面的这个长廊据说是为开发佛顶山而服务的
*借做饭时段,我跑去旁边的村里走了走,云贵川真的方言差异不怎么大,这地直接上方言,沟通完全没压力,对方也不会觉得很陌生(了解下村民的生活,佛顶山的路线、路况、时间等)



佛顶山的精华在于陡坡、山腰线、云海、映山红、珍稀动植物等,因此不要在乎那无聊的机耕路

机耕路走完,恰好遇到反穿的越野跑队伍,他们从山顶下到机耕路用时40min,而后来我们知道从机耕路上到顶,用时51min,可以猜测其实在那近200m海拔的快速上升路段(反穿是下),为了安全,他们可能耽误了不少时间
(如果你是一位sky runner,可能你也会去跑一跑这一座山)
或许这也正是其列入十大非著名山的原因




亦是艰难的路,好的风景当然少不了



饥饿补给点应急干粮,凉了喝口保湿杯里的板蓝根,很快就到顶了

风太大,时间也不早了,不宜久留;下山,下山,下山



整个佛顶山的路线,前后均为机耕路,中间的山野路为精华段;
山野路段海拔上升&下降400m左右,其中200m左右的爬升路段略陡;

*佛顶山虽是6h的轻装,但运动完的拉伸还是很有用的,借等待老板做菜时,左三圈一下,右三圈一下;
*晚上在x溪村吃完简餐+炒粉后,就直接发车返深了
*半夜里,车上每个人都打瞌睡厉害,包括司机;我把眼镜都撞了好多次;
(没人帮司机提神,想想都后怕,这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