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北自驾之旅(北京-西蒙-新疆-青海湖-甘北)——新疆篇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本帖最后由 骆驼小白 于 2010-10-23 23:44 编辑

西行计划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和准备工作,终于启程。此行北京出发,行程16000km,主要目的地西蒙,甘北,新疆青海湖。历时34天。草原,沙漠,戈壁,雪山,湖泊……最高海拔4216米,最低海拔负154.6米,是我人生一次新的体验,一路美景,忍不住拿出来晒一晒,和大家分享。
D9,哈密一日游
今天作为调整的一天,上午去了离哈密几十公里的鸣沙山,开始步入山道,看到不同的风光,有点小兴奋。
山上的植被很有特点。
这里的气温明显比市里低,空气好,视野好,车不多,路很好走。
看到放牧的了,牛羊成群,很是安逸,仿佛到了草原。
鸣沙山,可以响的沙子。天空很蓝,沙子很烫脚,本来还打算光脚爬上去。有点陡,爬到一半的时候看到老大正在照相,就给老大抢了一张。
值得一提的,鸣沙山下有个自制酸奶,是当地牧民自制的,母女两人。女儿还在上学,我们去的时候还在放暑假,所以看到她帮妈妈一起做生意。酸奶味道很好,一个大铝锅就直接放到地上,凉凉的,像放到冰箱里的一样。中午回到宾馆休息,这里的日照很严重。中午,最好在室内活动。经过大家的商量,我们决定晚上去魔鬼城照日落。这里的日落时间大约8点半,比北京晚两个小时。早餐也通常是8点半开始。
6点半出发去魔鬼城,导航搜不到景区,只能一路打听,一路前行。有一段修路,不太好走,眼看8点了,我们疯狂的往景区赶。到了景区大门,买了门票,一问才知道,真正的景点离大门还有20公里。有点崩溃,太阳已经快到地面了,门票都没顾上拿,上车开始狂奔。路不太平坦,几次都有飞起来的感觉。借着太阳最后的余晖,抢拍了几张。
返回景区大门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
11点返回到市里,来到昨天吃烤肉的地方。最后证明,新疆一圈下来,这里的囊坑肉是最好吃的。
西北的景色就是美啊!
现在回味起来,真是挺美的,各种风光,应有尽有……
D10,哈密——乌鲁木齐
我们问了不少当地人,还有跑长途的大车司机。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决定,不走寻常的G30,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国道。这里的沿途风光更好,而且车很少,收费和限速也少很多,几乎没有,只是要穿过几个镇子。
在天山山脉上行走,遇到大群的骆驼,是整个行程中,遇到骆驼最多的一次。
虽然还没到秋季,但是山上的植被已经颇有秋天的色彩。
途经一个叫三泉子的地方,已经是大片的废墟,估计是泉水没了,大家都迁徙了。
中途遇到养路修护,小耽误了一会,虽然天气很热,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太阳实在是太毒了。
下午到了乌鲁木齐入住,晚上在一个很有新疆特色的餐厅,边吃边看表演。真正体会到这个民族的能歌善舞。用餐的客人,会随着音乐的想起,很自然的就到台上随歌起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气氛十分的好。
D11,天池
车行进了5000公里了,上午在乌鲁木齐做保养,下午终于来到天池。进了山,很凉快,绿树林荫。
终于看到天池了,湖水蓝绿色的,我们去的晚,游人也很少。
清澈的湖水在雪山的映衬下,更加美丽。
水流湍急,很壮观,还遇到马群下山,
西北的景色就是美啊!
D12,五彩城——可可拓海
清晨一上路,就被天空的美景吸引。
一路找五彩城的路标,打听了半天。先看到了火烧山,火红火红的,而且就这么一小座,很是奇特。
进了五彩城,真是不看不知道,不由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差,不亏是上天的五彩画卷,色彩浓烈丰富,像置身于梦幻世界。
不知道在五彩城拍了多少片子,最后不得不赶路,前往可可托海。下国道进入山道,翻过山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湿地,虽然天有点阴,却还是盖不住这美景。
D13,可可托海——布尔津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这里是全国第二冷极。
三号矿坑,不得不看,据说当年偿还前苏联外债40%出自这里。“三号坑”世界上最大的矿坑,深100多米,长宽数百米,坑内有76种矿共生。
可可托海景区,是个很适合背包扎营的好地方。有大片的白桦林和松树林,植被很茂盛。     
这里是额尔齐斯河的源头,河水清澈,色彩丰富,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颜色呈现。
  
坐景区的游览车可到达钟山脚下,再往里行走,可以到达温泉和原始森林。
这是当地哈族人的居所,仍以放牧为主。
D14,布尔津——五彩城——禾木
清晨一大早赶到五彩滩,结果下雨,日出没拍成,还冻的够呛。五彩滩的地质跟五彩城相似,但又不同。这里有河有胡杨,虽然山体没有五彩城的伟岸,但是色彩似乎更浓烈,在河水的映衬下,美不胜收。这里适合拍夕阳,后悔头天晚上没有赶到这里。    拍了会照,由于下雨没有多逗留,向贾登峪进发。一路的风光都很美,只是山道很崎岖,不知道拐了多少道180度的弯。由于下雨,原本想先进入喀纳斯,但是这样的天气湖面肯定视野不好,大家一致同意先到禾木入住。
进入禾木,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云雾缭绕,小木屋很有特色。当地以蒙古族图瓦人居多,但是夏季他们都在山里放牧,他们只有到了深秋下山入住木屋。禾木村里的木屋多由外地人包揽做住宿生意。
上山等着拍火烧云,俯览禾木。

终于看到火烧云。如同熊熊烈火,从未见过如此强烈的火烧云。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