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珠峰,除了堵车,你还知道什么?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伍成群
本帖最后由 17722426197 于 2019-12-17 10:49 编辑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叁仟问

----------------------------------------------------------------------------------------------------


1.无知无畏

今天看来,我在2018年之前,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登山”。
2016年7月,我只身前往坦桑尼亚的Moshi镇,在这之前,我已经在东非待了一个多月。

去Moshi镇的理由很简单——看尽了东非草原的“天国之渡”,“顺便征服”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

乞力马扎罗是世界唯一的“赤道雪山”;象群漫步在安博塞利(Amboseli)草原,远处矗立着正如它名字一般的乞力马扎罗山(斯瓦西里语中Kilimanjaro是“灿烂发光的山”之意)构成的唯美画面是标准的东非名片;而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更让它闻名于世,因此在坦桑尼亚的Moshi镇——离乞力马扎罗最近的小镇,那里搭建了完整的登山配套,甚至还有一座乞力马扎罗国际机场。

经典的非洲名片

我在Moshi镇选择了登山公司,六天时间登顶了非洲最高峰——作为送给自己30岁的生日礼物。

2017年,我抵达了遥远的南美与北非,至此,我几乎去遍了世界上所有我想去的地方。于是,我又把目光瞄准了高山。在看过几部高山电影后,我对此跃跃欲试,而此时,我的目标已经是珠穆朗玛峰了。

2018年,我认识了深圳的登山人姜华大哥,他于2017年登顶了珠峰。我们第一次见面约在深圳南山的万象天地。

2017年登山人姜华成功登顶珠峰

我说:“姜哥,我想登珠穆朗玛峰。”
他问我:“你有哪些登山经验? ”
我说:“乞力马扎罗。”
他说:“建议你先去几座其他的雪山,尤其是6000、7000米的山峰。关于登山,你一定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任。”
接着他问我: “你喜欢登山吗?”
我说:“我不喜欢登山。”

因为登山实在是太累了,可是比起创业,登山又简单得多。我已经创业六年了,我希望让自己走出舒适区,保持危机感,以应付创业期每天生死存亡的考验。所以我选择去登山。

他说:“你先去爬几座雪山,如果回来你能喜欢上登山,再去珠峰。”

我对此不屑一顾。

我们见面的时间很短,他本说要推荐我一家尼泊尔当地最好的登山公司,后来我在微信上问他,他也没再回复我了。

“这个人真高冷!”我心里想。

2.“那就去趟雪山吧!”


“那就去趟雪山吧!”我想。

2018年6月我去了云南,登哈巴雪山

哈巴雪山是一座入门级雪山,海拔5396米。

在报名的时候我以“非洲之巅登顶者自居”,不可一世。毕竟前往哈巴雪山的尽是入门级的登山者,很少有人有过“非洲之巅”的雪山体验。这种领先于人的骄傲让我踌躇满志,誓将“征服”哈巴。

从哈巴雪山大本营出发冲顶的那天凌晨,我整理好行装斗志昂扬地出发了。

不久后,天气突变,开始下雨。

我在越来越大的雨势中艰难跋涉,早上八点止步于海拔4800米——哈巴雪山的雪线边缘。

是时,我装备已经全部湿透,甚至连手套都已经进水。协作劝我放弃,他说再走很可能会失温。望着眼前的雪坡,我甚至不能再多走一步。残存的体力也理智地提醒我,以此状态前行,在关门时间前也抵达不了顶峰。

下撤。

山间气候多变,撤回到大本营时已是艳阳天,我把湿透的装备逐个摊开晒干。打开背包,全新的冰爪还未开封

我失落地坐在营地望着湛蓝晴空,竟有种甲午中日战争般的悲壮——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竟在日本海军前不堪一击,全军覆没。

其时,第二队攀登人马已经陆续抵达营地,言语之间只好勉强作答:天气之差,难以登顶。

不知道哪位协作帮衬我:早上雨太大了,没法登顶。他去过乞力马扎罗,要去登珠峰的。

哈巴雪山止步于4800米

3.再赴雪山

哈巴雪山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在雪山面前完全是个门外汉:不仅体能,甚至对于雪山装备都一窍不通——连“防水”这一最低的装备要求都视若罔闻,堪称无知。

一个月后,我购置了充足的装备,奔赴四川甘孜雀儿山

雀儿山冰裂缝

雀儿山海拔6168米,无论海拔、地形都堪称经典。在6000级别的山峰当中,它既有冰川裂缝,又有冰壁悬崖,甚至可以说,雀儿山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好的进阶型雪山。

在雀儿山大本营,我接受了梗概但系统的技术装备培训。安全带、冰镐、主锁、抓结、牛尾第一次在我手中得到使用。

从C1到C2的冰裂缝地带,我明白了结组与冰镐制动的非凡意义;

在C2到C3的冰壁上,望着一个个路过我的队友,我了解到我体能是多么的不足。

脑水肿紧急下撤的队员

临近C2时,一名他队登山者脑水肿紧急下撤,整个人完全被包裹在睡袋中,被硬拉下撤。我队的协作都赶过去帮忙,好在最后安全将他送回大本营。

站在雀儿山的顶峰,大雪纷飞。我艰难地站起来拍了一张照片便瘫倒在地。撤回到大本营,眺望雀儿山巍峨矗立,如此般已经数万年。

原来,我从来没征服过一座雪山。

从雀儿山回来,脸已经被晒得脱了几层皮,两只大脚趾也在下山时被顶掉了。可是我脑中尽是皑皑白雪的山峰,深邃的冰裂缝与几乎垂直的冰壁。关于登山,原本是要走出舒适区,后来就有了深爱和享受,但是山还是在这里,生活依然是危机四伏的,然而我的心里已经见过黑暗和黎明,被注入了新的勇气。

雀儿山之后我再不言“征服”。

回到酒店无法人脸识别

烂脸兄弟

4.登山计划两年前要登珠峰的豪言壮语在今天看来显得颇为好笑,正所谓无知无畏。

雀儿山之后我制定了周密地体能训练计划,现在,几乎每周都尽量保持在运动状态:有氧与无氧运动每日交替;周末晴好便约上驴友登山徒步练体能;广东无高山,自然更不消说雪山,便找来野山练技巧。

雀儿山回来后我又约了姜哥,这次他带上了一瓶酒。

他说第一次见我的时候我显然我没有想明白,而这一次我们相谈甚欢,总算明白前辈的良心用心。

这一次他帮我制定了下一个计划:跑个马拉松,攀登尼泊尔的玛纳斯鲁——海拔8163米,世界第八高峰。

此后关于登山的每一步我都一丝不苟:

2018年11月我完成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

2019年5月我去四川四姑娘山二峰攀登拉练,以便为10月的登山计划做准备。

登顶四姑娘二峰5276米

在深圳的日常训练

第一次参加马拉松

5.为什么要登山?

每一个登山者,心中都会有一个目标:登顶珠穆朗玛峰。
这几天,登山者的终极目标忽然被媒体推上各大头条——关于珠峰堵车致死的新闻甚嚣尘上。

珠峰“堵车”

其实这本是个客观事实,不算新闻。因为从南坡冲顶珠峰,一定要经过希拉里台阶。这段路是为了纪念1953首登珠峰南坡的人类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而命名的。在高山上,除了装备,维持热量靠的是持续运动,一旦静止的时间过长,热量会迅速丢失,人就会有失温的危险。珠峰每年的窗口仅仅数天,所以在窗口期的每天都会有人冲顶。而抵达希拉里台阶后,因为此处通路很窄,每次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每一个登顶者还要在珠峰顶部拍照,比如去年登顶的某深圳登山者,就准备了30多面旗子,导致希拉里台阶处等待的时间过长,所以在希拉里台阶,几乎每年都有登山者在此冻死。

可这个信息往年都是在登山爱好者中间传播,今年上了各大媒体头条,甚是诧异。

后来的舆论竟越来越偏,出现了诸如“只要有钱,夏尔巴人把你抬上珠峰”这种明显严重“仇富”倾向且无知的论调,并招来点赞无数。

没错,登山分为自主式登山与商业登山两种。我们称之它们为“阿尔卑斯式”登山与“喜马拉雅式”登山。

简单地说,区别的核心在于有无协作与补给。前者是真正的极限运动,往往两三人,甚至一个人,速攀高山,俗称“玩命”;后者是参加专业的登山公司,制定周密的登山计划,甚至气象服务,在补给充足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登山。比如雀儿山的登山周期差不多是七天,玛纳斯鲁是三十天,而珠峰则一般是五十六天。

“阿式”的登山者代表着人类极限,正如博尔特百米记录9秒58,着实值得敬佩;“喜式”登山则是为普通登山者实现了高山梦想。尽管后者是在协作的协助下进行的登山运动,但是仍旧需要你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体能训练、装备使用、意识磨砺。

在高山上,任何一个小问题都会被成倍放大,诸如一个小感冒,一个技术装备操作的不留神,都有可能使你丧命。

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登山,只要尊重登山精神,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因为登山者挑战的并不是别人,恰恰正是登山者自己。

今天,一则《攀登珠峰背后的巨大的产业链》以近乎偷窥式的口吻向世人揭底般地讲述攀登珠峰是原来是多么地不齿。

其实,把原文中的“攀登珠峰”替换成“微信公众号”或者“手机壳”:《微信公众号背后的巨大的产业链》,《手机壳背后的巨大的产业链》,如此这般照样说得过去——哪个行业背后不是巨大的产业链呢?

不过看这语气,跟宣扬“攀登珠峰只要有钱就可登顶”应该是同一拨人。

今年因堵车命丧珠峰的登山尤其多,除了无良媒体不负责任地宣传外,登山者自身的急功近利准备不足是主因,正如几年前的我无知无畏那般,一股脑门儿就要去珠峰。

6.真正爱上登山才是登山的开始。


敬畏雪山,是我们每一个登山者最执着的信仰。

我们登每一座雪山都带着虔诚的心,沉着,冷静,期待被高山接纳;作为高素质的登山者,我们带走的垃圾永远比带上去的多。

诚然,登山运动非常昂贵:珠峰的登山费用在30-50万人民币不等,除此之外还有交通费、保险以及装备购置费用;而在攀登珠峰前还需要有其他几座雪山的经验(例如玛纳斯鲁登山费用在15万人民币左右,雀儿山登山费用在1.5万左右)。总体算下来的确价格不菲。

但由此说它是“富人的运动”是不合理的,“登山运动”仅是“富人”的充分条件。或者我们可以说“登山运动需要你有经济实力”。但是,“有经济实力”这件事本身并不可耻。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有一项运动,它能够使你获得至高无上的殊荣,但是它要求必须严苛自律,保持运动,要求你有最好的身体状态与精神状态;同时要求你积极地创造财富,以支付昂贵的费用。那这项运动,算不算好?

2017年深圳大学团委采访姜华时曾问到:“很多人说,登山不过是有经济实力的人花钱找刺激罢了,对于这些评价,你是怎么看的?”

姜华答:我觉得他们这样说也不全是错的。但首先我不是富二代,我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的财富。我做企业创造财富,也还有足够的时间。我身边很多有钱有时间的人多数选择就喝喝茶,或打打麻将消磨时间。我选择更健康的或者说更有挑战性的东西。

7.为什么要登山?

“Because it’s there!”(因为山就在那儿)

这是1924年英国登山家马洛里在珠峰脚下回答记者的话。

我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要登山?

登山运动充满魅力

我深爱登山

爱登山时一直不断被摧残又重建的过程

爱看不到目的地的绝望与每一步都更靠近终点燃起的希望

爱在峰顶时“身在地狱,心在天堂”的满足感

更爱登山下撤之后的“重返人间”

我对此,虐恋情深。

8.为什么是南坡?

许多人问我,珠峰不是关闭了吗?据网络消息,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管理局确实限度关闭了北坡,但是绝大多数的登山者也并不会选择从北坡登顶珠峰而是会选择尼泊尔的南坡。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地理、政治等原因导致的南北坡攀登人数多寡从而南北坡产生的登山商业化程度不同,继而直接影响了珠峰南坡的攀登综合难度小于北坡(南坡有完善的补给、气象、协作服务,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就是户外之都)。此外,南坡攀登珠峰的可选择的登山公司更多,费用也更低。

珠峰攀登线路汇总(图片来自:磨房)

南坡大本营(图片来自:子君)

北坡大本营 (图片来自拍摄/刘政)

更多精彩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叁仟问


全篇读完,只看文字都能感受到楼主的激情,反观自己,本来想着带儿子走玉龙雪山东坡,仅仅希望能走到雪线,结果都没坚持下来,看来登上雪山的梦想还差的很远很远……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