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歌∣九顶山徒步二日行记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四川
九顶山
彩虹歌



  每一道烟雨朦胧的背后,都有一道彩虹默守,就像你唱起那首歌的时候,我总在你听不到的地方轻轻地和。

九顶山
钢丝棉

  虽然走得地方也算蛮多了,但是纯户外徒步的形式尝试率几乎为零,不是不喜欢,是每次出行邀约的死党们基本都是喜欢吃喝玩乐的“懒”人,而双子座的“初见孤僻症”及被动选择性让自己不自觉就几乎和徒步圈无缘。
  所以,得知本次周边游的游小编线下聚会1.0选择的是九顶山二日徒步的时候,还有些小期待。成行后发现,团队里固然有徒步圈的大神,但是更多的却是走清新路线的小萌新,95后不少,大家大多没有徒步经验,穿着板鞋便穿梭进了原始丛林……
  而九顶山丝毫不给我们这些新人面子,一路的滂沱大雨,雾气弥漫到伸手不见五指的草原,虎视眈眈的牦牛,还有营地的大风和五月雪……九顶山的花海、银河星空、佛光与日照雪山几乎都与我们就此错过。
  但是爱好各种旅行的不同灵魂在这里碰撞,没有灯火的高原草地上画出奇异博士般光圈的钢丝棉,一路的跌跌撞撞,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般,清新又严酷,艰辛且美好。


九顶山
鸡爪坪

九顶山
鸡爪坪

  诚然,那一场朦胧的大雾遮住了整片的花海,但是那些花儿、那片星空却就在那里,只是看不见。
  烟雨过后总有彩虹,虽然看不见,但它就在那场雨雾之后,也藏在不所为人知的心底深处。
  心怀彩虹,在雨雾深处穿行,只要听到那阵歌声,虽然不能相见对视,但我会一直都在。
  忘了谁说过,最大的不幸,就是以前曾经幸福得要命。


九顶山
鸡爪坪

九顶山
黑龙池
行程线

  DAY1:成都(AM08:30,大巴车)—绵虒(AM11:00)—汶川(AM11:30)—茂县境内(PM12:00)—九顶山山门(PM12:15);九顶红羌寨农家饭店用午餐(PM12:30);(PM13:30)—九顶山白龙池(PM14:30,大巴车程结束);白龙池—黑龙池—鸡爪坪(PM18:30);宿鸡爪坪营地。
  DAY2:九顶山鸡爪坪营地(AM09:00,徒步)—立立爬(AM10:30);立立爬—太子坪(小巴车,20分钟);太子坪—九顶红羌寨农家饭店用午餐(大巴车,PM12:00);九顶山(PM13:10,大巴车)—绵虒(PM15:00)—都江堰(PM15:55)—成都(成灌高速郫都区收费站)(PM16:30)。
  成都至茂县九顶山总路程150公里+,路线:成都-汶川-茂县南新镇-安乡羌寨-九顶山。


成都至九顶山路线图

九顶山
燃烧的钢丝棉

九顶山
牦牛骨


开销

  人均500+(单位CNY)。
  自驾全程高速收费65+;九顶山门票70/人;九顶山户外团价格380+;鸡爪坪帐篷130/套;白龙池至鸡爪坪骑马单边300/人;用餐每餐人均30+;立立爬至太子坪小巴车10/人。


九顶山
野花

九顶山
九顶山


注意事项

  A 关于路线规划:一般徒步从白龙池开始,结束于鸡公山下鸡爪坪营地。共有两条线路,线路1是白龙池—黑龙池—鸡爪坪,线路2是太子坪—立立爬—鸡爪坪。线路1较好走,用时较长,需3-4小时,途中穿越4片原始丛林与5片草滩,黑龙池位于第四片草滩,风景较线路2更优。线路2坡势较陡峭,用时较短,需1-2小时,只需要穿越陡峭的立立爬,途中无海子。建议上山选择线路1,下山选择线路2。
  B 关于海拔:白龙池海拔3240M,黑龙池海拔3800M,鸡爪坪海拔3600M,鸡公山海拔3988M。
  C 高原反应:诱发高原反应主要原因包括剧烈运动、心情激动、寒冷、饥饿,所以在高原要避免激烈运动,同时注意保暖并尽量吃饱。轻微的高原反应表现为呼吸不匀、头疼、呕吐,重度的则表现为晕厥,出现重度高原反应必须在30分钟内进行抢救,主要形式为吸氧、保暖、休息。尽量避免服用药物。
  D 必备用具:(1)雨具。高原气候要做好百分百遇雨的可能性,所以雨披、鞋套必备,否则衣物湿冷后在营地露营时候非常难受,营地的柴火售价是300一捆,烤火也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2)登山杖。原始丛林和立立爬的泥泞路段较多,且坡度较陡峭,必须借力登山杖。(3)厚衣物。5月成都最高气温30°左右,而阿坝州境内20°左右,鸡爪坪的夜间气温甚至接近0°,甚至会遇到大雨大雪冰雹恶劣气候,最好带抓绒冲锋衣或者羽绒服。(4)50倍防晒霜及唇膏。如果没有遇到雨雪天气,高原的紫外线极易晒伤皮肤,防晒霜必备。(5)药品类。感冒药、肠胃药、晕车药、散列通或头疼粉、葡萄糖(粉剂或者口服液)、创可贴、有条件的可以携带氧气罐。(6)食物。高原物资匮乏,最好自带高热量小体积食物,如巧克力、压缩饼干等。(7)其它。杜绝皮鞋,最好穿防水登山鞋,备墨镜与帽子。(8)对讲机。多多益善。


九顶山
鸡爪坪

九顶山
立立爬

·
  E 露营注意事项:营地条件简陋,不具备洗漱与厕所功能,一般都是野外自行解决;帐篷要扎在避风处且远离崖壁,另外选择在平地防止夜间滚落,应避开河谷地带避免大雨涨水;高原气压较低,水温大约70°便沸腾,食物要久煮熟透,避免引起肠胃病,不然夜间上厕所非常费劲。
  F 前进时注意事项:要严格跟队前进,如果中途与队伍走散必须紧跟自己队伍的路标前进。我们中途有跟随其他队的路标于是走错路径的情况出现,最后不得不艰难返程。而且高原景观类似,方向感错乱,凭感觉盲目前进迷路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百。


九顶山
太子坪

九顶山
羌家铜火锅


游记

★集结出发

  原定的早上8点半在成都西北角集合完毕出发,出门的时候才发现成都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今年的气候尤其反复,一时燥热一时阴冷,提前半小时到达集合地点,雨已下得颇有气势。
  这次参加活动的大约有30人,是我们这个团队的首次线下见面会,平时在群里看大家聊得嘻嘻哈哈,不过真在大巴车上首次遇到,还是都一副拘束模样,面孔和微信名完全对不上号。不过我还好,虽然平时话少,不过半个月前刚和强叔、癫师兄、猪猪妹、土拨鼠一起去过峨眉后山。
  领队是个年轻小伙,带着自己女朋友,集合完毕后告诉我们昨天茂县已经下雨下了一整天了,这样的天气,加上看到队里的大部分人都是穿着板鞋背着小包的小萌新,建议大家不徒步的话可以直接在白龙池扎营,不过虽然很多人是首次徒步到底还是不想就在下大巴的地方直接扎营,而且听起来3-4小时的山路似乎也并不那么可怕,所以最后大家还是一致决定按照原定计划前往鸡爪坪扎营。
  领队说,这样的天气,九顶山应该是大雾弥漫的,能见度不高,而且花海在6月底7月初最盛,所以大概也就只能体味徒步的乐趣,看不到太多风景了。
  前进途中,在领队带领下,各位开始做起自我介绍,虽然一次性没有办法把所有人都对上号,不过慢慢的总算大概知道谁是谁了,不过大家都是以奇怪的微信名相互称呼,感觉有种特工代号的既视感。

  Tips:九顶山得名于九座相连的顶峰,范围蔓延于德阳的什邡和绵竹、阿坝州的茂县境内,最高峰为4989M的狮子王峰,已被纳入“岷山山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同时也被列为“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走廊”的主体部分。09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 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以雪山峡谷、草甸湖泊及羯羌文化闻名,境内有大熊猫及珙桐等生物活化石,更有牛羚等珍稀动物。我们此次前往的鸡爪坪营地地处阿坝州茂县境内。

  11点进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在绵虒服务区小休,5月的阿坝州是车厘子的海洋,绵虒服务区里到处都是贩卖车厘子等水果的小贩,不过25元一斤的价格并不比成都市区便宜多少,而且领队说这里的车厘子大多来自汉源,并非阿坝州出产。
  11点半过境汶川,然后继续北上向着茂县方向前进,半小时后进入茂县境内,对岸的羌寨碉楼在大山之间显得格外古朴沧桑。


茂县
羌寨

  继续前进15分钟,在一处路口大巴车突然右拐,经过一座大桥,开始绕着盘山公路缓缓上爬,行至三分之一处时已是12点半的午饭时间,在一处羌家饭馆用过了午餐,然后继续前行,路边的树林里能看到拖着长长的漂亮尾翎的野鸡跑动。

九顶山
土豆烧鸡

九顶山
凉拌豆干

九顶山
蒸南瓜

  在一处检查站点,工作人员上车清点了人数,并收取了每人70元的门票费后放行,大巴继续前进了约20分钟,抵达一处空旷的草坪处,草坪上架着长长的观光木桥,旁边便是拖着长长的苔藓的原始丛林,而另一侧则是云雾缭绕的峭壁,一切恍若朦胧的神隐之境。
  领队说这里就是白龙池了,在鸡爪坪下还有一处黑龙池,黑龙池的水是黑色的,而白龙池的水在地震前是如同九寨沟的海子一般的湛蓝透彻。
  果然,一下车,九顶山迎接我们的便是一场不大不小却绵绵不绝的细雨,此时旁边已经有其他团队整装待发了,听当地向导讲我们前面已经有100余人的团队进入了密林。我们便也匆匆换上雨具集合完毕准备出发。

  Tips:雨具是必须的,尤其鞋套。出发点有当地村民贩卖一次性雨衣,20+一件,数量不多,质量一般,无鞋套出售。


九顶山
白龙池

九顶山


九顶山



★徒步前进:白龙池—黑龙池—鸡爪坪

  从白龙池开始前进,穿越第一片丛林的前半部分并不艰难,除了绕开那些错综盘杂的高大杜鹃树的树干和树干上缠绕的成片苔藓外,脚下的路也相对好走,基本和山道无异。
  高大的高山杜鹃此时并没有开出一片片的花海,不过偶然也能在枝头偶遇沾满水汽的花骨朵;盘绕而生的树干挂满长长的苔藓,看起来极其的原始,甚至让人有种身处世外异境的既视感,而丛林下方的厚厚落叶层里则又长满了好看的五叶草。


九顶山
苔藓森林

九顶山
山杜鹃的花骨朵儿

九顶山


九顶山


  向导是一名黑黑瘦瘦的羌族小伙,穿着皮鞋一个人走在最前面,每次有人问起还有多远抵达终点时,他都回以一脸神秘的微笑回答:马上就到了,还有十分钟。

九顶山
前进中

九顶山
满树的苔藓

九顶山
树林上空

  半小时后,短暂的轻松旅程宣告结束,就此开始穿越在原始丛林的陡峭马道上。路变成了树与树之间踩出来的狭窄而泥泞的山道,大家开始在陡峭的泥路上前进。
  其实当时整个团队大家基本都带了雨披,但是对于鞋套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最后只有我一个戴上了鞋套,结果就是4小时的徒步结束抵达鸡爪坪后我的鞋子基本干燥无泥,而其他人的鞋子基本湿透,连袜子也能拧出非常多的泥水来,而在鸡爪坪的微弱篝火前想要烤干鞋袜基本是很难办到的。
  15分钟时间穿越了第一片原始丛林,虽然路程并不长,但是由于已经是3000m以上的海拔,每多走几步便会有种无法呼吸的急促感压迫着自己,不得不停下多喘上几口气。


九顶山
第一片杜鹃林

九顶山
第一片杜鹃林

九顶山
第一片杜鹃林

九顶山
第一片杜鹃林

  第一片草坪开满了黄色的小花,一簇一簇尤其好看,而旁边的草丛里还隐没着许多的红色或紫色的叫不上名字的山花。
  同行的冬哥并不是第一次徒步九顶山,听他说起才知道,要抵达最后的鸡爪坪需要穿过五片草坪,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不过刚走了五分之一左右。


九顶山
第一片草坪

九顶山
山花

九顶山
山花

九顶山
第一片草坪

九顶山
山花

九顶山
山花


  第二片丛林依旧是一片密密的高山杜鹃林,穿过第二片杜鹃林抵达第二片草坪大约用了20分钟。而第二片草坪面积并不大,此时几乎都隐没在浓密的山雾里,看起来像极了西方魔幻片里的森林感觉。

九顶山
第二片杜鹃林

九顶山
第二片杜鹃林的山路

·
  第二片草坪的黄色小花不多,却在浓雾里隐藏了许多紫色的花丛。
  不过第二片草坪并不太大,但是因为我们的队伍已经拉得过长,所以大家都暂时在这里稍作休整。之前也讲过,团队的人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徒步的小萌新,对徒步的概念停留在景区山道上,所以队伍最后的人此时连第一片树林都还没有走完。


九顶山
第二片草地

九顶山
第二片草地(团友 布袋熊 拍摄)

九顶山
第二片草地(团友 布袋熊 拍摄)

九顶山
山花

·
  第三片杜鹃林和前面几片几乎没有区别,不过路程不算太长,10分钟不到便能穿越出来,但是在出林子的地方横倒了一大片杜鹃枝丫,在湿滑的枝丫上攀爬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不然就会不小心被蹭破皮。


九顶山
第三片杜鹃林

九顶山
折倒的山杜鹃树

·
  第三片草坪变得开阔了许多,而且也开满了黄色和紫色的山花,在山花和厚重的露水之间,有许多的高原鼠兔悄悄地跑来跑去,它们长着一副兔子的模样,却有着老鼠一般的圆耳朵,瞪着呆萌的黑豆眼睛,看起来无比萌。


九顶山
第三片草地

九顶山
山花

  走到第三片草坪的时候面前出现了两条路,冬哥和领队说按照他们的印象应该是向左的一条路,而但是他并不太确定,而直行的一条路路口的树枝上却悬挂着红色的路标。此时向导已经落在了后方,我们是第一梯队,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我们打算抛弃不笃定的记忆,而选择跟着其他团队的路标前进。
  这一片树林并不太宽,穿过以后又是一片大草坪,然后便是向上的攀行,抵达了一片长满紫色小花的灌木丛的山顶。冬哥和领队对眼前的景色感觉越来越陌生,于是大家停留在了山顶等待后面的队伍。


九顶山
第三片草地

九顶山
第三片草地

迷路

九顶山
迷路上行

九顶山
山花

  等待的时候山顶的浓雾渐渐散开,可以看到不远处山脚的树林和草坪,领队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开阔的草地说那里就是我们出发的白龙池,看起来我们似乎并没有走太远。

九顶山
山脚的白龙池

九顶山
九顶山

九顶山
迷路之巅(团友 布袋熊 摄)

  这时候对讲机响起了后面队伍的声音,向导告诉我们走错了,需要原路返回第三块草坪。听到这样的消息还真是让人沮丧,毕竟筋疲力竭地走了那么长一段结果还得原路返回。
  回到第三片草坪的时候和之前队尾的团员汇合后,走上正确的道路后继续穿行在错综盘杂的高山杜鹃林里。
  半小时后穿出树林抵达了第四块草坪,这里的景色越发的开阔,翻过一座小山丘后,黑龙池陡然出现在眼前,虽然被浓雾遮住了大半部分的容颜,但高原湖泊的美还是让所有初见的人感到震撼。
  黑龙池地处海拔3800m的山凹处,水面面积40余亩,因海子的水色呈黑色所以得名黑龙池,池边的山地上满是悠闲觅食的牦牛,它们披着厚厚的皮毛倒是不怕寒冷,而我们在白龙池换上的衣物已经不足够御寒,纷纷冻得瑟瑟发抖。此时队伍再次拉开距离,绕着黑龙池的右侧逆时针前进半个池子的距离,耗时大概20分钟,而同行的30多个团员此时进入眼帘的不过二三。


九顶山
山雾

九顶山
第四片丛林(团友 布袋熊 摄)

九顶山
黑龙池

九顶山
黑龙池

九顶山
黑龙池

九顶山
黑龙池

九顶山
黑龙池

  越过黑龙池顶端的山丘,前方又是一片呈下坡路趋势的草地,只是此时被浓浓的山雾笼罩看不出远近,从黑龙池到鸡爪坪要下降200M的海拔,虽然前后都看不到同行的团友,但是估摸着也只能顺着山势向下前进,只是在浓雾里这样行走着还真是有点瘆人,而且自己并没有携带对讲机,也无人可以询问方向,感觉自己就此迷失在了这一场望不到边的大雾里。
  记得向导说过,如果找不到方向,只不要不钻进树林里就还有希望能原路返回正确的路程上等候同行的人,而且黑龙池到鸡爪坪的确也是下坡路,加上隐约能听到看不见的前方山坳里传来话语声,所以只能鼓足勇气继续前进,不时便能看到路边完整的牦牛骨架。


九顶山
随处可见的牦牛骨

九顶山
随处可见的牦牛骨

  在浓雾的草原上前进了30分钟左右,渐渐能看到前方浓雾里出现了一排规律的颜色点,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成排的帐篷,心里一阵雀跃,有种恐怖片里逃出鬼打墙的秘境重获新生的感觉。
  下午7点,耗时4个半小时,总算顺利抵达本次徒步的终点站鸡爪坪。


九顶山
鸡爪坪营地

九顶山


九顶山
鸡爪坪营地

九顶山
鸡爪坪营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