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西到藏东--2019年一家人在藏区的第五次自驾行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天高云淡1978 于 2024-11-16 20:04 编辑
2015年去了甘南、四川阿坝,2016年去了青海,2017年去了川西甘孜,2018年去了云南迪庆,近四年的旅行一直围着西藏转悠,该去这片神奇广袤的土地看看了。2019年的休假虽然来的有点突然,但我们的旅行地却早已注定。
自数亿年前开始,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方插入,青藏高原也随之大幅隆起,由海洋变成了世界屋脊,由此也形成了奇妙的地形地貌。几年来我们在欣赏这壮阔、瑰丽、雄奇的山与水的同时,也逐渐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宁静、安详和纯粹。
2019年8月17日至27日,本想用10天时间在西藏腹地画一个圆,但由于种种原因却只在川藏318和新藏219上往返奔驰。
本帖最后由 天高云淡1978 于 2019-9-1 20:52 编辑
Day 1 (8月17日) 济南--拉萨
老大哥听说我们要去阿里,给我们准备了钢制氧气瓶
8月17日下午3时,经西安转机后,一家人来到了西藏贡嘎机场,然后联系一嗨工作人员送车。考虑到西藏的特殊路况,这次我们没有租朗逸,而是咬牙租了辆现代suv,每天租车费用500,是往年的2倍多。
自从去年把小狮子卖掉后,我就成了无车一族,只是偶尔开一下同事的车,加之从未没开过suv,本来对能否熟练驾驭这辆suv还有些许担心,但当脚踩油门的一刹那,人车合一,瞬间感受到了自由驰骋的自信。

Day 2 (8月18日)拉萨-羊卓雍措-日喀则
一看到在山间蜿蜒的羊卓雍措,神圣感就油然而生
我们犯了一个认知错误,以为通过前几年的高原旅行经历,在拉萨这样海拔仅3600多米的地方,不会有什么高原反应。但事实却是,氧含量不仅仅与海拔相关,还和植被空气湿度等关系密切。在抵达拉萨的当晚,我和石头就有些高反,尤其是小石头,居然还出现冒冷汗、眼发花、手脚冰凉的情况,着实让我们吓了一跳。但事后证明,对于小伙子而言,没有什么不是好好睡一觉就能解决的。
羊卓雍措,西藏三大圣湖之一,面积67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位于拉萨西南70公里处,与纳木错号称拉萨游客一南一北的打卡之地。
早九点,从拉萨出发,沿着307省道驶向羊卓雍措。在经过严格限速30公里的长长一段盘山路后,羊卓雍措闪现在眼前。“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羊卓雍措,就让人感到有些神圣”,这是妈妈的感受。是的,站在观景台上从高处观望,她就像一条蓝色玉带蜿蜒在山间,美丽而不妖娆,端庄而不妩媚,雍容而不造作。
在每一个观景台,都有藏人摆摊设点,出售一些藏饰品,或是拉一头盛装的牦牛、威武的藏獒为游人提供拍照服务。但与内地不同,这些藏人通常不会主动去向游客招揽生意,只是静静在呆在那里等待生意。欣赏藏人骨子里的淡定和优雅!
离开观景台,车子继续沿着这条蓝色玉带驶向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山南是藏文化发源地,但我们这次没有留给山南太多时间,路过而已。
在浪卡子县某镇,到一川菜馆吃午饭。此行中不管海波多高,只要是稍大点的村镇,就有四川重庆人开设的饭店,哦,还有东北饺子。他们一般在三四月份来到藏地,在十一月份旅游季节彻底结束后再回家乡修整。
浪卡子县与江孜县之间有一路边景点—卡若拉冰川。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百米处。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外景。但不可原谅的是,《红河谷》拍摄时为了制造出真实的雪崩的情境,利用炸药在古冰川上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缺口,这个缺口将永远无法补上。
晚上六点多,到达日喀则市,入住7天酒店。吃完饭去超市采购了一些路上物资,水果、矿泉水之类。水果好贵,苹果15块钱一斤。





晚上7点,到达仲巴县。仲巴县城海拔4700米,只有一条长约几百米的主街,风大,冷,一家人加衣后去东北饺子吃饭。饭馆极小,只有四张小桌,中间有一烧木柴的藏式火炉散发着温度。老板娘是东北人,和她哥一起来藏区开饭店,他哥在神山脚下的小镇塔尔钦。要了两盘水饺,一份土豆炖排骨。刚开吃,一个满脸沧桑貌似比我还大的汉人小伙进店给手机充电,一看我们,就热情的攀谈起来。小伙子是当地乡政府的公务员,却是93年的,已在仲巴待了4年。问小伙子能适应这么高的海拔吗?小伙说,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但最受不了的就是这里的简单和寂寞。我笑着对他说,可以考虑娶个藏族姑娘,生上几个娃,再养上一群牦牛和绵羊,在此终老。
玛旁雍错的水很蓝很清,湖边湿地野花盛开,不知名的水鸟自在嬉游。当日光线极好,南面的纳木那尼峰和北面的冈仁波齐神山都露出真容,清晰可见。尤其是临近的纳木那尼峰,仿佛走上半小时就能到达。驱车开上湖边一高地远望,感觉一切都那么纯净。微风起浪的玛旁雍错和白雪皑皑的冈仁波齐仿佛在告诫世人: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开车游湖,不时能看到步行转湖的藏人。突然间从心底升起一种内疚感,觉得不该来打扰他们。彼时所能做的就是放慢速度,缓缓从他们身边驶过。
与玛旁雍错仅一丘相隔处,有同样美的令人心醉的拉昂错,但却被称为“鬼湖”。它的水微咸,人畜皆不能饮用,湖边也没有生气。
游湖二三个小时左右,打算出景区奔赴神山脚下,车子却遇到了管制。一小半小时后放行,正要出发时,一位老藏民来敲车窗,叽里咕噜说了一堆。虽然其他的没有听懂,但有一个词我明白了,“塔尔钦”,老藏民是要搭车去塔尔钦。我指指前排的空座,又问了两遍“塔尔钦塔尔钦”,老藏民高兴的点了点头。上车后,我指了指远处的冈仁波齐,说了声“冈仁波齐”,此时老藏民顺着我的声音看了下冈仁波齐,马上双手合手,原本的笑脸变得一脸虔诚。
玛旁雍错到塔尔钦很近,车程半小时。塔尔钦本是一个藏族小村落,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在漫长的藏民近千年转山传统中,这个小村落依然保持着原始的模样,因为藏人的转山不需要太多外来帮助,他们只需带上糌粑酥油。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外地转山客的到来,这个小村落慢慢发展成了热闹的小镇。因为外地转山客需要吃好住好,有的甚至需要背夫、骡马。
在塔尔钦吃完晚饭已然八点半,这让我们去神山脚下多亲近一会的打算落空。在小镇去往神山的道路上,看到了几位磕长头转山的藏人,按照妈妈的说法,他们一心一意的磕着长头,眼中完全没有路人的存在。是的,在那个时刻,我想,这些虔诚的藏人可能已经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
说一下塔尔钦的食宿,条件差却极贵。吃到了70元一盘的鱼香肉丝,四百多的所谓客房只是简易平顶房分割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