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登顶珠峰南北坡的华人女性,给玉珠峰写了一份攀登测评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伍成群
本帖最后由 凯途高山 于 2019-9-30 17:14 编辑

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韩子君


她迄今为止加上本次 珠峰她攀登过的雪山已达27座


登山滑雪是她的爱好之一

是首位登顶世界之巅 珠峰南、北坡——的华人女性


背着滑板登山也成为她的典型标志

图 / 子君带滑板攀登玉珠峰

珠峰攀登测评

测评人:韩子君

服务单位:凯途高山

1.接近性:⭐️⭐️⭐️⭐️⭐️

全国各地飞机/火车到格尔木,格尔木到西大滩登山基地车程2小时左右,西大滩到大本营车程1.5小时。

组图1 / 西大滩登山基地

图2

/ 玉珠峰大本营


2.食:⭐️⭐️⭐️⭐️⭐️

大本营马师傅每天四菜一汤,荤素搭配,餐后水果给满分。各种干果零食、十来种冲饮饮料不限量。

C1营地自热米饭、面包、饼子、各种冲饮汤、饮料。路餐十几种自己选择。

图 / 大本营美食

3.宿:⭐️⭐️⭐️⭐️

大本营队员每人住双人帐,宽敞舒适,东西可以全部放进帐篷里面。美中不足晚上下雨我的帐篷漏水。据说最新的单人可直立大帐正在发往大本营。期待升级为凯途慕士塔格雀儿山同等级帐篷。

图 / 玉珠峰大本营的昼·夜

C1:两个人睡一个双人帐,另有餐厅大帐篷一个。

组图 / 玉珠峰C1营地

4.休闲:⭐️⭐️⭐️⭐️⭐️

超级大圆帐篷,桌椅板凳,晚上投影仪看电影,傍晚发电可以充电,白天冲顶出发前有需求师傅也会给发电充电。

5.厕所:⭐️⭐️⭐️

露天旱厕,铁皮围起来的防风墙,区分男女厕。

6.向导服务:⭐️⭐️⭐️⭐️⭐️

敬业、专业、周到,特别赞向导队长王红。

了解凯途向导请查阅:

7.南坡路线难度:⭐️⭐️

(与雀儿山、Amadablam、岛峰、罗布切我爬过的6000+比)

BC-C1

5公里,夏季全程沙石路面,徒步鞋攀登,需要4-5小时。

C1到顶峰

全程雪坡2公里,夏季雪面较硬,冰爪很好走,登顶时间4-7小时(7小时为关门时间)。建议有一座5000米攀登经验再来。除非体能特别好、高反适应特别好的新手,可以考虑作为入门山峰(这次几位队友擅长重装徒步,这个强度都让他们不那么轻松)。玉珠峰十分干燥(C1晚上两次起来喝水),所以比其他山峰更容易高反。

注:玉珠峰虽然只是6000米级,但登周期是8天就是为了更好适应

8.滑雪:

夏季C1之上开始上雪线,雪硬,似壳,或者表面有几厘米软雪,下面是冰。午后随温度升高融化,雪变湿、粘。所以这次只在C1玩耍了一下,背着板子登顶又背着板子下来...

9.其他:

返回格尔木有庆功宴,颁发登顶奖牌有仪式感,好评。

凯途可以提供全套技术装备租赁羽绒服租赁,方便。


大本营有鼠兔和土拨鼠做邻居,可爱~

(有一只在一个队员帐篷地下有洞,每天进进出出)

图 / 玉珠峰大本营厨师-马师傅

视频 / 闲来打架的鼠兔-马师傅

最后,附上测评人韩子君攀登履历

视频 / 玉珠峰纪录片

剪辑 / 大川玉珠精选

[media=x,500,375,1][/media][media=x,500,375][/media]

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哦,入门级6000米雪山玉珠峰,真的很适合初级登山者啦

是的,遵从内心,不急不缓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简直太酷了

哈哈,我们前两天也去参加了凯乐石的攀登者观影活动,强子还专门到场做了一些活动发言呢,都很中肯~~真正的攀登者!

个人认为,登山排除金钱堆积,很多时候也是一件自我挑战,自我突破的事情。每一座山,也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追名逐利是某些金钱玩家的游戏,敢于承受这样的风险,挥霍自己的钱财并不觉得就是非得有个高下的东西,商业登山的兴起也是为了让更多的普通人也能完成自己的雪山梦想,享受到登山的乐趣。而不是束之高阁说这永远只是一小拨人的娱乐。况且,商业山峰还如此有限,多的是户外大神不断挑战自我,去攀登更有挑战的山峰,开拓别人未曾登顶的路线。非要新的一代人,新的一代向导都贬的都如此的一文不值,个人认为还是过于以偏概全了。敢问排除喜欢和热爱,跟投入的风险和回报比起来?登山是理想中最赚钱的行当吗?
但是你看到你的世界,我们也看到了我的世界,我身边的同事,和下面的向导都还是保有初心,怀着一腔热情的,实在是无法接受这样无端扣下来的帽子,我想更多的还坚持这做户外,不断开拓的年轻向导们也一样不能接受~~

有的人求名,有的人求财,有的人求得到自己~
有的人登山玩儿,有的人登山是信仰
有的人把登山当体验生活,有的人登山就是为了生活
如若不妨碍别人,无非是各自的选择而已,我认为都各得其所,并没有什么差错~
ps:如若能守得住初心,倒是能多得几份勇气

既然是路人,又何必装出行内人的样子,站的位置那么高,俯视的角度看过来,脖子不会酸痛么?

我说行外人的意思是,很多东西,如果只看到局部,根本资金连全局都没有看到过,就开始发表长篇大论,可能确实会有太多的偏见或者说个人的主观感受在里面。有偏见并非坏事儿,但有时候看到问题,大家毕竟是要坐在一个比较一致的高度上来讨论可能会更合适一些呢

明白,那当然也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公司也鼓励我们的向导能有更多的突破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