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
驴友心中神一样的化身,特殊的地理位置,极端的气候条件,苛刻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国内死亡率最高的穿越线路之一。
何谓鳌太,就是鳌山和太
白山的简称,都是秦岭中部相对高的
山峰。秦岭山脉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脉,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及气候的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鳌山到太白山一线,为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终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猝不及防……他还是宗教的源头,人类信仰的灵魂。
鳌太线,是驴友们的称谓,即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太白山的主峰拔仙台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峰,海拔3767.2米,第二大高峰是鳌山(也被称为西太白)标志塔海拔3476米。鳌山以爬升难坡度陡,沿途没有补给点著称,太白山则以路线绵延、景色绝妙著称。鳌太穿越,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从鳌山穿越到太白山直线距离40余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的鳌太线,成为中国五大最艰难的
徒步线路之一,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
资料显示,这条线路穿越的难点,不仅在于需要长时间穿越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途中需翻越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峰多达十几座,且气候多变、路况复杂,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之间,遇到恶劣天气就十分危险。据《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鳌太线穿越事故的发生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至2017年夏季,不足五年,已累计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
以上是百度正式的资料,但对于我而言,准备穿越之前并没有查找这些资料,只知道很牛逼的一条线路,不想知道太多,怕自己会胆怯?怕自己会退缩?说不清楚……
鳌太为何方神圣?听名字就觉得是很凶不好惹的感觉,就像一位脾气暴躁性格多变的大爷,但越是这样,越想去了解它,于是带着神祕带着好奇义无反顾的奔向了它~
这次同行的有14位小伙伴,3女11男,路线为反穿,从太白山景区开始,反穿到鳌山下撤。
一路前行成功穿越下来,给我的感慨太多,与我之前的预想相差甚远,说实话,来之前是怀着一颗勇敢壮烈的心做了很多挑战比如冰雹下雪迷路等等各种极端天气的准备的,也当作是一次挑战生命之旅,但上苍垂怜,可能因为我钟情于山水,所以山水也格外钟情于我吧,这次很幸运,鳌大爷待我不薄,它带给我的感觉是温柔的,是善解人意的……
第一天天气不冷不热,太阳也不大,这对于坐缆车直接上行到3000多米海拔的山顶来说,徒步还是有利的,经过一段舒适的陶醉于美景的徒步后,鳌大爷似乎要考验一下我们的诚意和毅志,经过了大爷海后刮起了能吹倒人的大风,掀起了大雾,经过雷公庙,大风大雾越来越严重,一直持续到晚上,能见度也就十米,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打着
头灯几乎是排队手拉手艰辛的走到了晚上十点,到达东源营地扎营。
似乎鳌大爷知道我们走了25公里挺辛苦想让我们休息一下再走,于是善解人意的半夜下起了雨,第二天一直不停,于是我们领情的在营地呆了一天,这一天的休息对于我来说极其重要,因为到了后半夜亲戚提前不期而至,搞得我措手不及,过后想想之所以过后几天能坚持背着30+的
背包带着亲戚不拖后腿的走下来得益于这一天的休整,感谢鳌大爷~
过后的三天,都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一路上虽然经过无数的石海,爬过无数的山脊,虽然虐到几尽崩溃,但好天气保有了我们欣赏沿途风景的好心情,也极大限度的保障了我们的安全~
顽皮的鳌大爷在最后一天的下午,保证我们所有的打卡点打卡完成后又和我们开了个玩笑,让我们带的雨具不能白带,似乎要检验一下我们的装备而下了一阵阵雨,也让我们充分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泥里滚水里躺的感觉,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深刻记住它……
仿佛一切都配合得那么默契,整个穿越是完美的~
第一部分 关于几个重要的地点
1、太白山。太白山目前已经开发成了景区,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大爷海及大爷海附近的拔仙台,还有途中穿越经过的雷公庙。
在这之前经过了小文公和文公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