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克德徒步行記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文章很长,照片很多,感谢耐心阅读。

时间:2019.9.13(中秋)

地点:新疆 奎屯-伊宁

同行:晓冬、随风等23人

孟克德(孟克特)古道,是这两年才听说的一条新疆的线路,据说是古乌孙国西迁的通道。这条路线,如果翻达坂不是遇到大雪,如果走5天的话,真可以算是休闲路线了。

新疆著名的三条古道各有特色:狼塔(最虐)、乌孙(最美)、夏特(人文),另外还有重装环博格达(对我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是体能、装备和时间,我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去年金秋尝试了童话般的喀纳斯徒步,便期待着再次来到大新疆,看到孟克德古道这条路线不算难走,时间也合适,就不犹豫地参加了。

回头想想这几天的经历,最让我难忘的,不是天湖的另类之美,而是翻越孟克德达坂遭遇的大雪纷纷,是守望天山的感人故事。

去年金秋尝试了童话般的喀纳斯徒步,便期待着再次来到大新疆,看到孟克德古道这条路线不算难走,时间也合适,就不犹豫地参加了。

回头想想这几天的经历,最让我难忘的,不是天湖的另类之美,而是翻越孟克德达坂遭遇的大雪纷纷,是守望天山的感人故事。

此行一共6天,徒步4天,轻装扎营,虽然整体几乎没有强度,但是对体能还是有一点要求的,有的伙伴的体能有点让人一言难尽,长线经验也有些欠缺。此行虽比较顺利,也难免有小瑕疵。

我的装备清单,完全按照领队发布的准备,另多带了自己认为可能会用到的东西。(领队要求必带的,一定是必须的!户外毕竟有风险)

1.扎营装备:60L驼包、牧高迪冷山帐篷、黑冰G700羽绒睡袋、山之泉蛋槽防潮垫。
2.衣物装备:帽子(防晒帽、抓绒帽),手套、头巾,冲锋衣裤、抓绒衣、羽绒衣裤、速干衣裤、中帮登山鞋、徒步厚袜3双。

3.其他装备:登山杖、护膝、墨镜、雪套、冰爪、雨衣、头灯、保温杯、碗勺、手台。

4.洗漱用品、50倍防晒霜等。
5.药品:感冒药、胃药、跌打药。

D1. 全天乌鲁木齐集合

下午1点半到达,与伙伴一起采购路餐,品尝新疆美食。住宿在大巴扎附近,相约美食街吃饭,再带上两个馕当路餐。

本帖最后由 蓝色在户外 于 2019-10-9 10:28 编辑

D2. 乌鲁木齐-独山子-独库公路(坐车到达徒步起点)-营地

当日徒步全程约10公里,累计爬升约600米,最高海拔2200米。


这个植物,扎一下疼一天

早上出发,大巴到奎屯换乘越野车,双儿姐开车特别帅,给我们讲了守望天山的感人故事,经独库公路起点至625地标处,下午4点到达徒步起点(乌兰诺尔管护站)。独山子至库车,为著名的独库公路,因筑路的艰辛和沿途自然美景而闻名。

图片来自网络

被守望天山的真实故事所感动,虽然百度可以查到相关信息,还是想要写在这里。

陈俊贵曾是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的一名战士。复员后,他重返天山,守护着烈士陵园的168位牺牲战友,并为38位牺牲战友找到了家属。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陈俊贵17岁参军,1979年跟随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前往新疆,修建独库公路。那里人迹罕至。战士们一年四季与山、戈壁、白雪为伴。

1980年4月的一次任务改变了陈俊贵的一生。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老兵陈卫星和18岁的新兵陈俊贵,前去完成送信的紧急任务。90公里山路,计划一天一夜走完。不曾想暴雪骤降,越来越厚的积雪甚至让走路变得困难,最后只能爬着前进。

两天两夜后,班长郑林书拿出了最后一个被冻得硬邦邦的馒头。“我和副班长罗强是党员,陈卫星是老兵,这个馒头给陈俊贵吃!”大家都清楚这个“活命”馒头的意义。“如果这次你能活着出去,请你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几个小时后,体力不支的班长一头扎倒在雪里,牺牲时年仅24岁。

在乔尔玛烈士陵园,埋葬着168位牺牲战士,为他们找到家人,成为了陈俊贵毕生的使命。他努力找到了38位牺牲战友的家属。他的儿子是天山公路的第二代修路人,退伍后也成为了烈士陵园的第二代守墓人。”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