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临潼骊山华清宫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古典控 于 2020-5-5 15:12 编辑
4月12日早一零八户外一行(雷方、风、CJW、冬雨、金山、老顽童、古典控)七位驴友驱车骊山,游西安临潼区骊山景区,唐华清宫(华清池)。我们找了一个当地向导直接驱车奔骊山老母宫,我们在这里游玩之后兵分两路,雷方带金山和老玩童三人经兵谏亭下山去华清宫,我和冬雨、CJW夫妇先登骊山的最高处烽火台,瞭望临潼全城风貌,然后下山经兵谏亭下山去华清宫。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由东西绣岭组成,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骊山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文物胜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有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上善湖、七夕桥、尚德苑、遇仙桥、三元洞等众多著名景点。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骊山是中华民族历史脉络的见证。
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设施。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来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的狼狈样,果真扑哧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西周至此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这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陕,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位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后,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经过三年多的发掘,在4,600平方米发掘区内,清理出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莲花汤”、“海棠汤”、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汤”以及”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同时出土的还有三彩脊兽、莲花纹砖和新石器、秦、汉等时期的文物3,000余件。御汤遗址的发现是我国隋唐考古的又一重大成果,为研究我国沐浴史、封建等级制度和唐代宫廷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本帖最后由 古典控 于 2020-5-5 15:36 编辑
以下畅游临潼骊山的图片是相机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