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最美岛屿之一南麂岛冬日风情两日一夜行 - 浙江 - 8264户外手机版

在景区门口还可以浏览一下由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题字“碧海仙山南麂列岛"的南麂岛大事记浮雕。然后乘坐景区门口的交通大巴回去。

10:30准时午餐在黄友动大排档准时开始,还是昨天晚餐时的十人和17号桌,11:30饭后步行回宾馆,洗浴后退房等待岛内大巴,12:15乘坐大巴车来到南麂码头。

站在观景台向前方看,海边这座高达20米的岩石,仿佛身披风帔、低垂两袖、眉目宛然的观世音菩萨,正专注地向东海海面凝视,好像正在观察出海的渔民是否都安全!观音岩脚下全是刀剑般的岩石,潮来时淹满海水,像是泥犁地狱!不远处,有5只耸立的礁石,其中最高的柱顶,酷似一只调皮捣蛋的小猴子,仿佛是在听观音讲经说法,又好像是在窥伺什么,十分有趣。这座风景是南麂岛最具代表性的著名景点,2007年7月1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特种邮票,其中一枚就是我们眼前的这道景观。

过了猴子拜观音的观景台,三盘尾的景点基本游览完毕,我们继续北上,走上一条新修的绿道,这条绿道长有2.4公里,是修建在山脊电力发电塔沿线上,一路上可以观看大风车,不过沿途的十个发电塔都停转了,不知道啥原因。绿道的出口在公路边,我们仨一直把绿道走完,在公路边等着岛上交通大巴接送我们回宾馆,好像走超两公里多了,本来还想沿着公路再走4公里回宾馆的,此时已经10:15分,离午饭时间10:30就差15分钟了,只能搭车回司令部吃午饭。

其实,刚踏进绿道处有个法治广场,从广场折向南行不几百米就可到景区门口完成活动任务了。


站在湾底向上看,只见一排排黄褐的风化巨礁,整齐的守卫在海岸边,直冲云端,颇为壮观。

而湾底却是一片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岩石,有白色、淡红色的,也有圆形,有椭圆形的。这些岩石是千百年来历经风吹雨打、相互撞击以及海浪冲蚀而形成的。浙江平阳籍著名数学家一—苏步青当年在此游览时,曾称之为“海上珍珠”,这些珍珠可真够大的吧?我得亮个像,饱揽珍珠顺带回家,深入宝山,可不能空手而归呀!

丛海湾处上来左行不远,这里有个观景台,是观看南麂岛著名景点“猴子拜观音"和夏天看日出的绝佳地点。

告别了虔诚的老寿星,在二百多米处海岸边发现一只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国宝熊猫",它正倾斜着头,竖起左耳,聚精会神地听着惊涛骇浪声,此为“熊猫听潮”景点了。


不愿去打扰到国宝熊猫的静修,继续沿着山脊石路往北走,不几分钟就来到一海湾处,我们踩着陡峭的石梯,小心翼翼的走到湾底,石梯每阶有二三十厘米高,好在边上有护栏。

从“天然壁画"下来,踏进一条半米多深的壕沟,这就是南麂解放前夕国民党军留下的战壕。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盘踞沿海岛屿,构筑起牢固的防御工事,负隅顽抗。他们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先进的战船,难以实现渡海作战,妄图以沿海岛屿为跳板,以期实现他们反攻大陆的企图。但经过解放军三军将士的浴血奋战,蒋军最终全线败走台湾。解放后,南麂是重要的海防前线,这些战壕也一度为驻守南麂的解放军官兵所用,现已遗弃闲置。

“吹倒树"——我自命名,一路上看见不少的这种树,可不是被风吹倒倒在地上的树,而是因每天海上大风不停的朝一方向吹来,使得树苗成横向生长,这可是岛上的一大植物奇观了。

顺着战壕走向东边离天然壁画的左侧不远处,只见悬崖边有一根海蚀石柱,高20米左右,很像一位老人,人称“老人礁"。又和传说中的南极仙翁差不多,故人们又称为“寿星岩"。这位老寿星正虔诚地向东海龙王祈求,保佑南麂渔民出海捕鱼能平安无事,满载而归。


在天然壁画右侧边不远,站在陡崖上不经意间往下一瞟,发现海水半淹处有块像似“多肉植物"的奇石,不禁为之赞叹,这石头好象是我首“发"的,没见到有景点介绍哦。其实三盘尾沿海礁石千姿百态,奇礁怪石无数,只要你用心去看,就有一份意外的收获。


从天然草坪过来,就是关帝山,也就是南麂岛绝景“天然壁画"所在地,这面天然石壁宽约40米,高约30米的由于受海风、海水的侵蚀,有风化的裂隙,条纹细致,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就像一幅天然的浮雕,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浮雕上有如神童朝天、干年古树、黄龙抢珠、鲤鱼跳龙门、水漫金山等图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此处景观被相关专家誉为“国宝”和“东海奇观”,是南鹿风景的一绝。左边的石壁象一幅淡黄和墨绿的山水画,构图、线条、层次都非常自然,画面上有奇树异草、参天古木、亭台楼阁和五彩云团,它与右边的浮雕相映成趣。景观专家把这幅壁画跟桂林漓江上的“九马画山”和广西西江上的“赤砂岩画”相媲美,堪称我国沿海天然壁画一绝。

继续沿着山脊线的石路过来,来到了三盘尾的制高点——百景亭,在这里可以居高临下,一览山海全景。

百景亭下来就是我们活动的第三个定向点“天然草坪"了,这片草坪大约100余亩,以结缕草为主,正值冬季,满目黄绿色,齐刷刷的约五六厘来长,仿佛经人工修剪过的一样,你可不要以为这里是人工栽种的,它是天然长成的。用力踩上去,也不会留下一个脚印,可见这些野草何等繁密、何等坚韧。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它像少女般妩媚多姿,你可以和她合影,带走她靓丽的身影,也可以躺在上面,感受大自然的心跳,消除旅途疲劳,或者在上面追打嬉戏,一定让心身愉悦。

这地方最适合露营了,地面平整又软柔,离百景亭不远,观日出更方便。


行走间,迎面飞来一块不规则圆形巨石,这就是南麂岛的“飞来石"。站在它的西侧,我们可以看见它的底部有一条形象逼真的金鱼,而东面却又像一只鸽子,好像刚飞来停在这块巨石上,有点摇摇欲坠,却又岿然不动。看到如此景观,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风力不足,巨石不能“自动”,不过无妨,只要找准方向,也能以一己之力将其摇动,然后再放手,巨石在惯性推动下,也会晃动不止。老吕禁不住诱惑上前去一试身手,你猜摇动了没,当然稳丝不动,方向没找对呢。在“风动岩"的右侧下面有条地下通道,似洞非洞,似路非路的,看起来有点危险,那就是“地下迷宫",而我们有点怕受伤,就没敢下来探险了。

过了风动岩,沿着山脊线过来,就到了我们活动的第二个定向点“石笋峰",石笋峰就在三盘的东首,只见三条破土而出的石笋,直插云天,高达三四十米,像是三位从天而降的天神,守卫着南麂的东大门。


从“石笋峰"石阶上来几十米,有个三叉口左转经过一大巨石,前面有个“天然凉亭",它由三块长石相撑而成形成金字塔状,亭底是一片平整而略有些倾斜的石壁,可同时供二三十人乘凉休息。坐在亭中,可以享受东南西北吹来的海风,若是在盛夏,南风轻轻吹拂,躺在亭中,暑气尽消,会令人精神百倍,真乃人间仙境也。此时乃冬季矣,寒风吹得游人冻,赶紧裹衣回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