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 从慕尼黑到柏林,读懂德意志的过去与现在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本帖最后由 荒梁 于 2020-6-17 17:20 编辑

絮絮叨叨的前言

说来也怪,在 欧洲 进出多次,却一直没机会正儿八经地仔细看过 德国

堆积在我脑海里的 德国 关键词,非常的复杂。一方面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啤酒,香肠,猪肘子,德甲(足球联赛),汽车,现代工业2.0,rimowa……亏我还是个对 德国 车有浓烈好感的车迷,惭愧。

另一方面,对 德国 人的印象,之前也严重受到周边舆论的影响:极其严谨,甚至刻板无趣。但却盛产让人容易血脉偾张的啤酒,还有不限速的高速,也曾在二战被狂人带偏方向——这种矛盾的特性,一直让我想去了解这个民族到底什么样的性格。

德国 不喝酒的人实在太少了,啤酒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是喜闻乐见的『可乐』。

而且, 南欧北欧 我都去过,有种感觉:越往北走,人的性格越冷静克制。 德国 处于中间位置,又是怎样的光景呢?我决定要亲自来这里补一次课。

8月底,从南部名城 慕尼黑 出发,一路搭乘火车北上,经过 斯图加特纽伦堡莱比锡德累斯顿 ,最后抵达 柏林 。步履虽然匆匆,但还是情不自禁地醉倒在它典雅别致的城市景观和源远流长的人文风情里。尽管时间受限,但依旧有不少好看的照片出炉,欣慰!

另外,为何选择了这么一条线路?

原因既简单,也特别。第一,前面这五座城市是 德国 1955年成立的魅力名城联盟在东部的闪亮亮的代表,它们常住人口都在50万以上,城市规模和历史的厚度都在 德国 排前列。也许没有小城市的静谧,也难见壮阔的自然风光,但却不失为初次探访和快速了解 德国 的好途径,并且从南到北近千公里的跨度,足以感受不同区域的城市性格和人文特点;其次,我之前从事汽车相关的传播工作,算是个车迷,这条路线上正好聚集了奔驰、宝马、保时捷、大众等品牌的博物馆和工厂,岂容错过?最后再用首都收尾,perfect!


自知此次行程匆匆,所以对每座城市都提前做了一点功课,尽管如此,一路的惊喜和意外还是随时随地扑面而来。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例子一:

以前总觉得,像下面这样格局的建筑,才是现代 德国 带给我们的印象,谁叫它率先喊出工业2.0时代啊……


▲空中无人机航拍的 宝马世界

结果遇到易北河上的“ 佛罗伦萨 ”—— 德累斯顿 这样的风情,真让人捶胸顿足:哎呀我错了我错了,太肤浅了太肤浅了……

例子二:

大家都觉得 慕尼黑宁芬堡宫 集中彰显了它曾经 巴伐利亚 公国的显赫身份和这座城市宁静的一面……

但在 慕尼黑 大街上,遇到主动给你摆夸张大pose的长腿阿姨,死活要拉着合影,嘿, 巴伐利亚 的矜持在哪里,在哪里?

而我在 慕尼黑 最最喜欢逛的地方是—— 艾斯巴赫之浪 !这群人竟然在大市区的石桥下面冲浪!OMG!


例子三: 斯图加特
都说 王宫广场斯图加特 城市的地标,尤其是下面这个角度所看过去的新王宫和国王威廉一世纪念柱,成为 斯图加特 的打卡照片。

但是你见过斯特加特市立图书馆吗?目瞪口呆以为进了盗梦空间的片场......

例子四:

德国 大香肠,很多人听过吃过,但是为什么 纽伦堡 的香肠就是独特的小香肠呢?这个典故我先卖个关子……


而我在 皇帝堡 得花园邂逅一次深情浪漫的求婚,旅途中这样的奇遇真不多见!


原本一到周末到处都关门的城区,却因为红牛2017街区极限大赛的到来,万人空巷!


例子五:

巴赫简直就是 莱比锡 的首席代言人,我开始以为古典乐的悠扬高雅就是这座音乐之城的主基调……

结果在 莱比锡 的保时捷工厂,官方试车手David亲自驾驶911 GT3带我赛道漂移,简直是……头晕目眩的幸福!这根本不是古典乐,是摇滚乐!

例子六: 德累斯顿

对于这座有着“易北河畔 佛罗伦萨 ”美誉的城市,很多人可能将参观重心放在河边以及周围几个重要宫殿里……

而我却因缘巧合认识了一位定居工作在此的 中国 留学生王维,在大学教跨文化课程的他不仅对当地和 欧洲 历史了如指掌,还走后门带我免费溜进塞帕歌剧院,为我讲述里头一砖一瓦的幕后故事……

此外,我跟着当地50多岁的旅行书作者Jan Hübler一同骑行易北河和 德累斯顿 新城 区,在这位“中年土著”的带领下,见识了 德累斯顿 最美的一栋别墅竟是婚姻登记处,吃到了当地人最爱的蛋糕,看到下雨会唱歌的蓝房子……

例子七:

都柏林 ,跟其他五座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样貌和气质,一方面是当地人用最时髦的方式享受着生活。


另一方面则是无数国际游人来此,仍然在街头巷尾寻觅二战后到1989年 柏林 墙倒塌这个时间段里的蛛丝马迹。


自知这篇游记冗长,那就赶紧开始吧,做好准备噢,梁叔要开始暴走啦!

另:
- 签证机票交通住宿等实用性攻略信息放到游记最末尾介绍,以免它们打断了我微醺的写作节奏,见谅。
- 写作时有自己记忆里的知识,也借鉴了一些参考资料,并不见得都准确,所以如有纰漏,还请看官们包涵,多交流。

没从逗比的柏林入境,有点小怀念
上海 浦东机场一大早坐 阿联酋 的航班到 迪拜 转飞 慕尼黑 ,那是我第一次坐 中东 土豪航班的经济舱被吓了一跳,787客机前后排间距真心让人舒爽,娱乐系统功能异常强大,电影就好几百部。当然纯中文字幕的不是特别多。


如此舒适的环境倒让我一上飞机就开始意淫,此次 德国 会遇到什么事和什么人来,会有美女吗……对了,我想起年初去 冰岛 时,途经 柏林 机场转机,遇到一群逗比的 德国 人。

第一个出场的逗比,是 柏林 海关的警察。我排的队是一位基本要秃顶的大叔,面相……不好说。身上穿着整齐的警察马甲,腰上别着枪。在我前面过关的一对母女就花费了颇长时间才过去,然后轮到我,我以为大叔应该考虑到刚才已经耽搁了那么久,会动作快一点。结果他看着我的签证和护照发呆,然后开始严肃地问我:
“你来 德国 干什么?”
“我只是在 柏林 转机,我要去 瑞典 。”
他看了半天我的 申根 签证,似乎没搞懂我到底是哪个国家给发的签证。
“你去 瑞典 干什么?”
“我去 瑞典 转机,我目的地是 冰岛 。”
他显得更加迷惘:“你就是来度假的?”
“当然,我来旅游的。”我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不过我听到身后排队的人群还是议论纷纷了。额。说实在,我开始有点冒汗,靠,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真TMD热。
“那你怎么这么复杂的飞行路线?”大叔还是不理解!!
“因为买的机票就是这样,便宜……”
“请你给我看看你回程机票。”
我说我机票只有手机APP有显示,然后我打开携程(必然是中文版啊),一条一条航段给他解释,我知道他很懵逼地看着那些字符,但他表示出很懂的样子。
“啊哈,你这趟旅途真漫长啊!”大叔表情终于变轻松,然后对我说:“你知道有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人困在机场的故事吗……?”
我心想,靠,要怎样?是要把我困在这里吗?我很淡定和略微表现出兴奋地附和他说到:“我知道,电影Terminal嘛(汤姆汉克斯的幸福终点站)!”
“对对,就是那部电影!”大叔已经完全站起来,手肘支在桌子上,盯着我,说:“你知道吗,上周我遇到一个家伙,从遥远的 墨西哥 来这边旅行,也是转机吧,结果不知道什么悲催的原因,在机场待了1天半!”
靠,大叔!你是要跟我聊天吗?!这是海关通关窗口啊!求你放我过去吧!
大叔说完那个悲催 墨西哥 人的事,心满意足在我护照上盖个章,然后跟我热情道别。我觉得他差点就要从柜台出来跟我拥抱合影了。这反转的热情,让我有点慌啊……

第二个逗比,是 柏林 航空柜台的一位跟我年纪相仿、风流倜傥程度相当的暗金色头发的帅哥。我找不到转机柜台,于是直接去 柏林 航空的柜台询问转机事宜。这帅哥接过我的护照和在 北京 打出来的登机牌,一看是 中国 人,立马张口来一句日耳曼口音的中文:你好,欢迎!
我笑了,说:你会中文啊?
他很正经地用英文说:You know, airport Chinese(机场场合的中 文水 平)。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这个词“Airport Chinese”,顿时乐得不行。
他很准确地说出了“再见,一路顺风”的中文。

紧接着就到了安检处了。我所有东西都没拿出来,直接过检,然后他们才说,咦,你是不是有手提电脑?
我说是。
一位男性工作人员拿起我登机牌看了一眼,问:你从哪里来?
中国
“啊,你好(中文)!”那个男子瞬间表情变得真的像个上帝派来的猴子,对着我又说中文!
嘿, 柏林 机场人员的中文培训还真不错啊…… 中国 旅行团太多了吧!?
然后,他逗比完之后,叫我拎着手提箱去小房间单独检查。额(一脸黑线),要怎样。
我跟着另一位男子进入一间小屋子。他让我开箱,然后我一看,噢,拿着测试爆炸物的纸片呢。我笑着问他:干嘛单独检查我爆炸物啊。
他表情立马逗比起来,对我说:挽留你多待一会啊。
……
汗! 柏林 机场这都是些什么人!? 德国 人不是说刻板无趣的嘛??我遇到的怎么都是上帝派来的猴子啊!

跑题了跑题了,滚回来。

相比之下,这次我从 慕尼黑 入境时最大感受就是:从 中东 国家转机进入欧盟啊,入境检查问询乘客的时间好长好长……幸亏出机场后迅速找到进市区的S bahn轻轨站,抵达市区后倒了一趟地铁就抵达我住宿位置。初抵 慕尼黑 安顿完毕,已近晚上11点,懒得出去闲逛了。

外地游客可以从infomation center可以拿到一大堆关于 慕尼黑 最新的景点介绍、活动指南,也可以买到博物馆卡和交通日卡,这样进出市区就很方便了。我花了半个小时消化这堆东西……然后头疼欲裂地赶紧歇了。

【机场入城的TIPS】
慕尼黑 机场进市区,可以坐大巴或者轻轨S bahn。我选择坐S bahn,进入市区之后转乘地铁U bahn会很方便。在 德国 ,S bahn相当于轻轨,U bahn是地铁,两者在市区部分同站或者重线,但整体上只要拿着谷歌地图,在 德国 坐轨道交通和大巴都非常方便。没有检票口,请自觉在上车前买票,或者购买日票。理论上 德国 是在车上由流动检票员查票,但我在S bahn上仅仅遇到一次查票,U bahn上没试过被查票,城际火车我试过是100%查票。

慕尼黑:有人更爱唤你作“暮晨”
朋友小虎牙曾说, 慕尼黑德文 名字München最悦耳,听起来像“暮晨”,我总觉得有无数的愉悦 和美 好蕴含其中。


München的 德文 意思,最早指八九世纪时这里是“僧侣之地”,当时这里聚集了很多从南方而来的天主教僧侣。如今的 慕尼黑 依旧跟其他 欧洲 城市一样,保存了天主教的重要痕迹(敲黑板:宗教是 欧洲 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但今时不同往日,它还成为 德国 南部最大的城市,整体规模排在 柏林汉堡 之后,是政治金融、文化艺术的重镇,工业和足球的强人,这些种种都是它繁多头衔的一部分。

说来也怪,这一路我参观的5座城市(其实加上最后的 柏林 ,应该是6座)都各自拥有一长串的头衔,这一方面反映的是 德国 一二线城市都具有水准极高的繁华程度,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艺术;但也造成一种错觉,从字面上我看不出它们各自的特色。这恐怕才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就是去感受那些历史、地理书上字面之外的东西。

补充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点:
我这一路游览的 德国 城市,都有老城区和 新城 区之分,大部分的经典景点都集中在老城里,当然老城也是二战后重建的。这里大家要明白一个很重要的点:大部分 德国 大一点的城市都在二战时被盟军炸掉,因此古城景观基本都是战后复原重建,样式尽量仿效古时的老款式,虽然建筑层面显得崭新,但这不意味着它们缺乏历史,相反,这成为它们历史面貌上意味深长的一笔。也让我对于 中国 国内的古迹保护工作感到深深的遗憾。

我第一天主要集中在市区干掉了下面粉色的区域,核心景点包括: 慕尼黑 王宫、 圣母教堂玛利亚 广场、 谷物市场音乐厅 广场、 老绘画陈列馆英国 公园(含 中国 塔、 艾斯巴赫之浪 )等。

▲第一天的 慕尼黑 行动区域图

第二天我则主要解决了市区之外的 宝马博物馆宁芬堡宫 。奥林匹克公园和全市最高的塔我没时间……仅仅路过。

▲第二天的行动区域图

——————————————————————————————————————————
先不谈景点,就在街头闲逛,是否可以看出 慕尼黑 的风情?

我的酒店位于火车总站和 卡尔门 之间,紧靠 卡尔门 广场和地铁站,进出便利。于是我就从 卡尔门 开始了市区的游览。没想到这倒是歪打正着。因为 卡尔门 被誉为进入 慕尼黑 老城最重要的关口,穿过古老的 卡尔门 ,你就翻开了 慕尼黑 历史的扉页。

卡尔门 外的地方法院,哥特和巴 洛克 风格的混合体

卡尔门 的三个门洞

卡尔门 为路易四世在十二世纪所建古城墙的西城门,其名字源于卡尔广场的建立者卡尔-特奥多尔。几经受损,如今看到的重建版其实已被简化,唯一不变的是,它依旧是整个 慕尼黑 老城区最繁忙的要道,每天的日落时分人头涌涌,游客和当地民众都从这里穿行城中,并且围绕在它门口的喷泉周围嬉戏玩乐。

卡尔门 外喷泉边上戏水的小朋友


卡尔门 内侧墙上的雕像。 德国 众多公共区域的雕像都用网格包裹,除了防止坠落伤人,也是带有防盗的意味吧

迈过 卡尔门 ,就进入了 慕尼黑 最繁忙的商业区和老城区,各种商店琳琅满目,从高端的百货店Hirmer到全球连锁的H&M,只要你钱包够,那就足够你折腾。


▲跨过 卡尔门 ,进入商业区和老城区

▲专门卖高端男士服饰和用品的百货商店


▲左侧的tiffany蓝色的墙壁的楼房,是 慕尼黑 警察局,这个颜色是他们这里警局的标准配色

有心人很容易会发现Hirmer百货大楼的侧角上,镶嵌了一座雕像。雕像上是一位老翁背着一座钟楼(下图)……

其实这有一典故,故事大意是:传说中世纪时这位老翁是一位名气很大的珠宝首饰工匠,一位 巴伐利亚 皇后或者女贵族将自己的宝石交给他加工,结果宝石失踪了。大家当然以为是老翁故意弄丢的或者偷了,于是判处他死刑,压在钟楼之下。而最后发现真相是有只鸟把宝石叼走,跟老翁无关。愧疚的人们保留了钟楼位置纪念老翁,也以此警世。下图用卵石围出的方形图案,就是当年钟楼的位置,很多来过 慕尼黑 的人都没留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地面图案。

▲纪念被冤枉的珠宝工匠的钟楼遗址地形图

这一条Neuhauser Str.步行大街上一直向东,连接到考芬格大街(Kaufinger Stade),是古城里步行街的核心主道,既有众多不起眼的古迹, 比如 理查德·施特 劳斯 喷泉和圣弥额尔教堂,也满布各类商店、咖啡厅和餐馆。宽敞的街道中央还时不时有街头表演的艺人,引来大家的围观。


▲圣弥额尔教堂

▲理查德-施特 劳斯 喷泉柱

孩子跟街头艺人合影



▲在老市政厅旁还有一座有一尊朱丽叶的雕像,传说抚摸雕像的右胸便有好运,我真想不出是谁出的馊点子,于是你看……我可没有摸,大庭广众之下干这种事太丢人,我通常都是关起门之后才干。

▲这个角度这个感觉,很像 意大利

老城里的 慕尼黑 并没有泛滥着陈旧的气息,反而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而我特别喜欢古城里这些恰到好处出现的光影和路人,每一个画面都像画框中的故事,有着难忘的瞬间。



慕尼黑 慕尼黑
▲一座教堂的钟楼,就是一个故事,一片老时光。那如果城里有很多座钟楼呢?废话,那就是很多故事很多时光的记忆啊

走出老城的区域,进入 新城 后的感觉也并没有『现代』到什么地步,风情还是依旧,只是建筑样式开始显著变化。

▲小伙子们看到我的相机,眼睛都挪不开了。最左边那位估计是睁不开了……

大家还记得我在前言里提到的,大街上遇到两位长腿阿姨 和美 女,看见我的镜头,竟然主动摆起pose,还跟我闲话家常、合影,让我一时之间感觉 德国 人民是不是太……不矜持啦!!

新城 区的格局更大,一下子放大了老城里的那份闲适,又融合了更现代的生活方式,让人感觉到莫名的舒适。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更愿意在 慕尼黑 老城里闲逛,在光影之中发现如诗如画的趣味美景。这座城市绝对适合来拍照,也适合在随处可见的户外咖啡馆和啤酒里放空自己。

梁叔只是先放了一波古城区扫街的图,让你们初步撸一撸对这座城市的感觉。尽管二战摧毁了大部分的它,但按照古典风格重建的它反而获得了独特的城市面貌,非常非常不像一座以工业和制造闻名世界的都市,骨子里依旧荡漾着十足的 欧洲 风情。我在想,战争要是没摧毁它,那它如今会是什么模样?

下面我集中火力,介绍古城里的几个著名景点。原谅梁叔腿短,你们跟着我能看多少看多少吧,别嫌弃。

古城制高点+魔鬼的脚印: 圣母教堂 (Frauenkirche)

老城的建筑高度都不高,更没有什么摩天大楼。因为按照 慕尼黑 政府规定,老城的建筑高度不能高于 圣母教堂 的高度(99米),呐,请看,图右侧那座拥有双塔的建筑,就是 圣母教堂 。仅此一条,已经可见 圣母教堂慕尼黑 市区内的崇高地位。它跟 玛利亚 广场( 新市政厅 大楼)、宫廷啤酒坊 (Hofbr?uhaus) 一起,被称为 慕尼黑 三大象征。

▲老市区内建筑高度不能高于 圣母教堂 的99米高度

城市里多个角度都能看到这座“双塔”教堂,光芒四射,骚气十足。教堂长109米、宽40米,双塔高达99米,其中一座比另一座高12厘米。有人说它的双塔像洋葱头,对,挺有东正教洋葱头的感觉,但别误会,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天主教 慕尼黑 - 弗赖辛 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整体具有晚期哥特风格,至于它为何长了个东正教塔楼的样子,故事是这样的……

圣母教堂 于1468年开始动工,1494年落成。咱们的洋葱头塔楼直到1525年才建成,当地还有一个传说,说它效仿了 耶路撒冷 圣殿山上的圆顶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的圆顶设计,真巧,我还去过,请看下图,就是我在 以色列 时候拍的圆顶清真寺。


耶路撒冷 圣殿山上的金顶清真寺

为什么会仿效一座穆斯林风格的建筑?这里头的曲折缘由有点复杂,从建筑学上来说,穹顶首先发源于古 罗马 帝国,但是西 罗马 被灭了之后,东 罗马 (拜占庭)帝国继续发扬和改进了穹顶的设计,并且衍生出大量的洋葱头设计,运用在自己东正教的教堂设计里,穆斯林世界的清真寺后来也是自己从东 罗马 帝国的建筑中吸取了灵感发展出自己的穹顶设计。说 圣母教堂 仿效清真寺不对,反而应该是沿袭了东正教的风格。

而从历史渊源上来说,当年 耶路撒冷 被东 罗马 帝国和 中东 的穆斯林王国门反复占领,公元七世纪时候穆斯林的一位国王首先在上帝的居所圣殿山上建了这座圆顶清真寺,后来被东 罗马 帝国占领统治时,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也懒得拆毁它,而是将它稍加装潢,变成天主教的祈祷场所。所以在讯息封闭的中世纪,有的人会以为那座建筑是天主教建筑,大家互相混淆了概念。这跟如今 伊斯坦布尔 的圣索菲亚教堂是一样的道理,最早圣索菲亚教堂是东 罗马 帝国的东正教堂,后来被修改为穆斯林教堂……

大家更愿意听到的说法是:当时文艺复兴之风传至 巴伐利亚 ,教堂尖顶被改为青铜色的意式钟形圆顶,教堂内部也曾按照文艺复兴风格改建,只是1858年再次改回哥特风格。反正这种穹顶风格在一众 巴伐利亚 教堂里并不罕见。

这座教堂在一战也被炸过,二战期间盟军飞来轰炸 慕尼黑 70多次,因为这里有宝马啊,当时重要的军工厂。 圣母教堂 基本被毁,双塔中的一座也被严重损毁。 最后于1994年被复原。走进 圣母教堂 ,会看到一幅对比图,显示了1945年前后被轰炸后的 圣母教堂 模样,今昔对比,时也命也,还是 和平 好,世界 和平 最好!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