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 三峰 十小时速攀是怎样的体验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其实是10.5个小时。

二峰顶看三峰、幺妹峰。图/心洛
总体来讲,
如果速攀三峰的前一天我没有去大二峰一日连登,
如果速攀三峰的当天大本营以后的天气没有突变,
那整体感觉应该是愉快且满足的,
可惜没有如果,所以,除了上述感觉外,
还多了一份无与伦比的酸爽。
这是篇游记。
可能会有攻略隐藏在字里行间。
也可能没有。
因天气原因,速攀当天基本没有拍照。
文中除特殊注明外,图片均为其他几次去三峰时拍的。
欢迎关注公众号:旧时纸短情长
⛰️ 喇嘛寺 ⛰️
5:20出发 海拔3400米

图/心洛
早上五点多的四姑娘山天色依旧昏暗,略带寒意的长坪沟栈道上只有我和勒吾哥两个人。天气很好的样子。在六月底这川西的绵绵雨季里,今天的四姑娘山意料之外的没有下雨。“应该是个好天气,非常适合速攀”,心里一阵窃喜,脚步欢快的从栈道转向了潮湿泥泞的马道。

图/心洛
速攀三峰是临时起意,没有太多的计划与预谋。否则我也不会在前一天刚虐完大二峰一日连登后跑来登三峰。但准备一定是充足的。
出发没多久便到了大石头,顾名思义,这里有块大石头。稍事歇息,打开mountain-forecast,天气预报显示顶峰早上9点到12点都是晴天,下午1点以后会开始下雨。勒吾哥粗略估计了一下,我们的登顶时间应该在十点半到十二点之间,变天前刚好来得及下撤。于是又一次窃喜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出于对mountain-forecast一些历史原因的信任,和对好天气的期许,所以从这开始到冲顶,我都没有再查看过天气预报。

遥望长坪村。图/心洛

速攀当天,清晨六点的婆缪峰。图/心洛
🏔️ 牛棚子 🏔️
6:30到达 没有停留 海拔3900米
牛棚子有个小石屋,登山者多的时候,会有当地人在这里供应热水和食物,就像海子沟的打尖包一样。三峰如果安排两日行程的话,第一天早上九点半喇嘛寺出发,十二点左右刚好能走到牛棚子吃午饭。

图/心洛
牛棚子最不缺的当然是牛了。石屋旁边有个牛圈,但牛圈通常都是空的。
牦牛们喜欢闲散的躺卧着,零散的分布在偌大的山坡上。躺累了就晃着尾巴,迈着不能更慢的步子在高山草甸上溜达。

日月宝镜、五色神山,到大本营前全程可见。图/心洛
🏔️ 马背梁 🏔️
7:20到达 7:35出发 海拔4200米
过了牛棚子后,路开始变的有点陡了,为数不多的队员会在这段路上走崩溃。不过3000m+以后的高海拔运动,任何路段走崩溃都可以理解。对于很多初上高原的山友,除了要克服恼人的高反外,还要不可避免的经历倍速衰减的体力消耗。
我也在等一段让我崩溃的路
就像在等一座让我高反的山一样
希望它能出现,又害怕它出现
怎么说的跟乔燃对方茴的暗恋似的…

图/心洛

图/心洛
7:20准时到达马背梁。这里是从喇嘛寺到大本营这段路上我最喜欢的地方了,每次路过我都会和勒吾哥念叨念叨对这里的喜爱。后来听多了,师父直接提议,以后帮我在这里修个小屋,他上山路过的时候给我送点补给。
我:“那万一有段时间你太忙没时间上山,我岂不是就被饿死啦?”
师父:“对啊,不然呢。”
我:“→_→”

图/心洛

图/心洛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
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图/方俊

图/方俊
🏔️ 三峰大本营 🏔️
7:50到达 8:10出发 海拔4400米
出发两个半小时后到达三峰大本营。截止目前天气都很好,没有看出要下雨的迹象。在这多情而又多变的川西雨季里,我们都忘记再看一次天气预报。
勒吾哥:“不下雨的话雨伞就留在大本营了哈。”
我:“好啊好啊,背着怪沉的。”
清点装备,整理背包,补充能量,准备出发。
大本营出发十分钟便到了观景台,转过弯的横切路段开始飘起了小雨,天色渐渐阴沉。小雨开始淅沥沥的不停下,快走到大平台的时候,我们都开始一边想念那把被遗忘在大本营的雨伞,一边埋怨着mountain-forecast的不准确信息。

图/泽朗伦布
🏔️ 小平台🏔️
到达9:00 海拔4800米
爬到小平台时,抓绒手套已经湿透了,换上第二双厚手套,简单补充了能量。此时的我还在天真的期待着天气的好转。都说高原的天气善变,那你倒是再变一个给我看呀!
这里的雪面有落石滚过的痕迹,安全起见我们迅速通过。
二十天前的三峰小平台
“哎呀,不行走不了了,没地方踩。”
“怎么没地方踩,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踩呀。”
“……,没想到你还挺记仇的!”
“那是!”
当初攀冰时挂在冰壁上,我冲下面大喊没地方落脚的时候,勒吾哥和伦布哥无情的回应我所有的地方都能作为踢冰点。如今及腰的大雪里,前面开路的勒吾哥被我小小的反击了一下,甚是开心。
那所谓及腰的大雪有多深呢?
👇
这是一张我跳进雪里的照片,双腿几乎是站直了的
我们当时就是在这样的大雪中一路趟到了垭口
那是我目前玩儿过的最大的雪
刺激且酣畅淋漓

图/德诺勒吾
🏔️ 三峰垭口 🏔️
到达10:20 海拔5100米
翻上垭口后,雨渐渐小了一点,但风开始肆意的吹了,吹散了些许弥漫的雾气,也吹的我浑身发冷。渐渐快要扛不住的冲锋衣让我们都不敢在这里停留太久,我以最快的速度换上背包里最后一件衣服—排骨羽绒服,继续前进好让身体热起来。吃东西?拍照?根本不存在的,真的是多一分钟都不想耽误,多一寸皮肤都不想暴露出来。

二十天前的垭口回望。图/心洛

二十天前的大雪里的垭口。如今只有大风和大雨了。图/德诺勒吾

图/德诺勒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