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半途而废的饕餮之旅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自驾游|摩旅
疫情一波又一波,从国内到国外,从 武汉 到全国,从 北疆 到首都,短期内是没有完全结束的迹象,往年从 海南 北归都是在3月左右,既躲过 海南 的初夏,又能体会 江南 的早春,而今年一拖再拖,已阔别半年的 北京 ,还是让人心念念的。进入6月, 海南 太热了,潜水、帆板能体验的活动都尝试过后,躲避终不是办法,该北归了。

由于家中琐事,LD临时先行北上,这次北归的就是我和娃两个人一车,还有就是全程的男主儿—桑多。

初步安排
基于娃在 广州 隔离的日子里对粤菜的深深思念,这次是计划在 广东开平顺德 一路吃到 汕头 ,重点是品 潮汕 的美食,顺便看一看 开平 碉楼和 潮州 古城,然后北上从 漳州泉州 ,闽南风格平时很少涉猎,看看 漳州 南靖 土楼、 泉州 古迹等,重温海派民风,夏日不宜户外山水,只能以吃为主了。小目标先到 江苏 南京 ,在这里打个尖儿就回皇城。因为第一次独自带娃和小男主,不敢停留时间过长,用10天左右到 南京 也就够了。

谁想 北京 新发地一鸣惊人,倍加感受到了想当初热干面的窘境, 福建 景区要求 北京 籍人员,无论大数据行程卡是否有疫区经历,都要求要核酸检测报告,唉~~没办法,按规定办吧,从 潮州 直接到了 南京福建 之行再次后延了,而且看来在 南京 怕要多耽搁几日了。

第一日:过海、赶路,初尝风味
金湾-150Km- 海口 - 徐闻 -420Km- 开平
原计划6月14日出发,因为台风过境 广东 ,推迟了一日,今天虽然是赶路的主题,但是毕竟也要跑近600Km,过海峡也需要3小时,15日早上不到7点就出发了。

8:30赶到了码头,早晨的 海口 秀英港还笼罩在台风过后的乌云下,码头和船上人车都不多,船票是网上预定好的,扫描车牌直接进港口,不到10分钟就登船了,口罩在 海南 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毕竟外来进岛的人员很少,本岛内病例极为有限,加之天气炎热,大家防范意识并不强。

11点左右到港 徐闻 ,今日的目标是 开平 ,后面还有400多公里,昨日过境的台风余威,不时的来一两场暴雨,好在时间很短,16点多就进了 开平 市界内,路旁的碉楼随处可见,碉楼作为 中国 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同时地处侨乡的原因,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多种风格。

今晚住在自力村碉楼群旁的酒店,但为了体现饕餮之旅本色,追求 开平 最具特色的黄鳝饭,我们特意驱车十几公里到 开平 市内,特色晚餐就是 开平 兴华黄鳝饭了,用去骨黄鳝和 台山 米做的煲仔饭,既有软糯的鳝鱼,也有焦脆的煲仔特色锅巴,鱼肠煎蛋和鳝骨豆腐汤,都很有特点,看!远处那个小小的渴望眼神吧。

我们住在距离自力村碉楼群不到2公里的塘口村,这里有个青创基地,有合适的民宿,安顿好后,随便在村内闲逛,从已空置的碉楼到大集体时代的百货店,加之南方多雨潮湿,给建筑外墙上遗留下的斑驳,都是很有久远时间的气息。随着时代变迁,现在大多人去楼空,村中见到的人很少,一片萧条,留下的只有斑驳的躯壳和遥远的回忆。

第二日:碉楼、惊艳的早茶,奔袭汕头
开平 -100Km- 顺德 -430Km- 汕头
开平 的碉楼有很多,立园碉楼、马降龙碉楼、 赤坎古镇 等,有些在整修,而且自己不做太多的研究,后续时间有限,就选择了最有名的自力村碉楼。

开平 位于新会、 台山恩平新兴 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历史上,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为防匪防洪,修建碉楼以求自保,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海外之子开始为家乡修建了从用材到外观上均颇具现代气息和异域风格的碉楼。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 开平 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也为华夏大地又增添了一处申移之所。

台风过后的天气就是好,一夜好雨后,洗刷湛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朵朵随风撕扯的白云,早晨尚且温和的阳光下,斑驳的碉楼与嫩绿的草地相遇,处处岁月静好。

而作为景区是早晨8:30才开始正式对外开放,而临近端午的 广东 ,太阳热力四射的越来越早。自力村还有少量居住人口,住宿距离景区不足2公里的我们,自然没必要等待火辣的太阳与昂贵的检票,驱车直接开到村子里,呼吸着雨后的清新,徜徉在嫩嫩的清绿,偶遇自出觅食的鸭子,独享着如画般的静好。

太阳越来越毒辣了,逼迫我们奔向今天的主题,驱车100Km去 顺德 喝早茶!以前到 广东 多是在 广州 的工作关系,早茶没少吃,但一没有太多的闲暇,二也没有特意跑到更有特色的早茶店,十点半左右赶到寻味 顺德 的头牌网红店——珍之宝伦教店,一进大厅就被震撼住了,近百张餐桌几乎座无虚席。

拍的片子实在对不住这餐早茶,味蕾总是催促我快点下手,小满足后才想起辜负了那美美的品相。两人份实在太难点了,都想吃啊!金箔姜撞奶 鸳鸯伦教糕 竹炭麦香薄撑 珍宝虾饺皇 一品红米肠 豉汁蒸凤爪 蟹子鲜虾烧卖 珍宝叉烧 金汤野米烩花胶,嗝!喧闹声处想惊雷了!

慢慢品味早(午)茶后,12点多才从 顺德 出来,中途没再过多停留,400多Km到 汕头 一路顺利, 惠州 之前的高速路网密集,车辆虽说不上拥堵,但犹如城市快速路般的状况。从南沙大桥过了珠 江口 ,因为赶路,没有特意去看争议的 虎门 大桥。过了 惠州 后进入丘陵山区,车辆少多了,但限速厉害。17点多到 汕头 ,此次没有选住更高档位于 新城 区的酒店,而是选在老城区的海滨路,位置优越,环境优美,随意步行就能尝遍 潮汕 特色小吃。

汕头 小吃无论品种还是店家都非常多,各自的拥趸者互不相让,但有个特点就是各店太分散了,而且晚上营业者不多,晚上大餐实在是没有肚皮装了,便直奔 汕头 的网红点——富苑饮食去打卡,说实话,有点小失望,品种很全,但流于商品化,味道中规中矩。点了蚝烙有点油太大了、金不换薄壳肉(海瓜子)还不错,苦瓜响螺汤和石斛乌鸡汤味道尚可,一个大傻还是蛮新鲜的,明天还是继续找小店吧。

第三日:传统宜居的汕头
潮汕 是这次的主题,初步计划停留三天,这也是 潮汕 朋友给我说能初尝 潮汕 美食最短的时间了。清晨漫步在酒店对面的观海长廊,徐徐的海风把尚未完全晒透的空气搅动得尚且舒适,悠闲的市民在大榕树树荫下进行各色的锻炼,城市的节奏带回到以前怀念的时代。

上午到小公园踩点,还是很有时代感的, 汕头 1861年开埠以来,遗留下来不短的繁华时光,觉得上世20~30年代 汕头 好像更是全国关注的重点,以小公园的 中山 纪念亭为中心,幅射出升平、 安平 、国平等几条马路,其 巴黎 式格局为国内罕见。在几条街上的的鮀江旅社、 汕头 大厦、南生百货、老海关关署、老邮局都是满满的故事。

但现在老城区的老建筑,要么风格过于了沧桑,修旧如新的“古”街道,要么人气过于了凄凉,如何最大限度的保留旧有的风格,还能融入当代的商业与文化历来都是难题,就像这 汕头 ,作为最初的开放城市不断被后续城市赶超一样尚待破解,不过对于平凡人来说,却是个宜居城市,吃的好,空气好,城市大小适中,交通四通八达,海外有庞大的侨胞支持,可能这都是百姓的想法吧。

算了,不想了,还是吃吧,中午最要吃的是 潮汕 最著名的牛肉,八合里海记必须打卡,果然名不虚传,各色牛肉爽滑;肉丸筋丸Q弹;粿条(米粉)滑嫩不失有劲。这里吃牛肉火锅,和北方及大多数地方大不相同,首先是肉鲜,还会根据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其次是清汤涮肉,调料简单,仅沙茶酱,辣椒酱和 普宁 豆酱三味,根据个人喜好自行调节味感,这更利于尝出牛肉的本来味道,不像别的地方各种或麻酱或麻辣遮了食物的原味,就算是无辣不欢的娃,对这份新鲜的苛求和本味的执着,讲究“大味至淡”的美食赞不绝口。

晚上继续在老城区内转悠,恰逢 汕头 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老城区的小公园和红亭等地搞文艺演出,本想体会一下“潮剧”,一种用 潮汕 方言演唱的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特意跑到红亭演出点来看,不料今日节目是现代歌舞,算了,用美食来补偿一下小失望吧。下午吃的晚,大餐是吃不动了,事先买的老妈宫的粽球,五花肉、仙贝、海米、蛋黄等多种馅料让粽球味道异常丰富;最后再上一杯用料扎实的水果冰,走在徐徐小风中的滨海长廊中,娃脸上只有满足二字,脑海中盘算着明日吃喝计划。

第四日:畅游在山水间之前继续补卡
汕头 -50Km- 南澳岛
今天准备到 南澳岛 上去住一晚,因为过去并不远,1个小时多就到,而昨天小吃的打卡太少了,决议今日补上一些。

早晨一场暴雨中赶到广场老牌豆花店去打卡,第一次品尝甜豆花,这里豆花不完全是豆腐脑,掺入了糯米面,所以更韧些,再加上豆面花生糖粉,完全秒杀加白砂糖的豆腐脑,还有就是草粿,有点像烧仙草的龟苓膏;雨中继续前行,糖葱薄饼被误认中间卷着烤鸭了;春梅里的鹅肉真心棒!切后打包的卖相丝毫不影响味道的传神,唉,时间还是短啊,太多的美食还是没有尝到,留些遗憾作为下次来之动力吧。

离开市区前往 南澳岛 ,经过建设中的2021青奥村,无论是否正常举行,建设还在有序的进行中。全长11Km的南澳大桥还是非常壮观的,可惜中间不能停车,没敢中间压线行车拍照,题图是用无人机拍的也不太理想。

岛上可看的景点不多,很多在利用疫情期间修整,路上只看了一个“宋井”,离海边也就5米远的古井,神奇的涌出甘甜的 淡水 ,做出来的海石花饮料还是很有味道的。我们住在青澳湾,19层的阳台外俯视海湾,不过从 海南 过来,对大海沙滩已经没有太多的感觉。傍晚时,散步到旁边的北回归线标志广场,本想抓光线照到半球时,可惜日期不对,太阳就落下去了,图中添加了一位五毛钱的剪影模特,哈哈,凑合看吧。

当地餐饮特色是海鲜,但无论是品种还是价格都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唯一能吸引来自 海南 潭门渔港的我,只有这道海胆炒饭,算是唯一亮点了。因为户籍和车辆,今天入住开始检查健康码和行程单数据了,经查确实是来自 海南 ,最近没有品尝过炸酱面,才算过关,种种不祥预感,但愿后续顺利吧。

第五日:古城、古味
南澳岛 -60Km- 潮州
上午在岛上继续逛逛,计划晚上住到 潮州 古城里,从 南澳岛潮州 并不远,但高速太绕,国 道因 施工改建等不太好走,好在 潮州 景点集中,时间也算宽松。

早晨的清醒,是从一碗鲜香的牛杂粿条汤开始的,本以为岛上青澳湾,作为旅游景点,旁边的餐饮定是中规中矩。谁知传统的底蕴,只是一碗常规的早餐,依然造就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南澳作为唯一的海岛县,环岛公路也就60Km,其实也是不小,又处于粤、闽、台三省交界海面,素有“粤东屏障 粤闽咽喉”之称,当初作为边防前哨,岛上住有 海防 团,好友的老父亲就曾把青春贡献在这 南澳岛 。岛上的总兵府等景点都在利用疫情人少期间进行关闭整修,只有看看自然风光,山上的雄镇关也只有这一座小小的関门了,但你看!依旧有那同样小小的身姿扼守在关门正中!

告别南澳,来到 潮汕 的最后一站——古城 潮州 。古城中有不少古迹,有 中国 四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有全国历史最长的纪念韩愈的祠宇——韩文公祠;有国内罕见的宋代民居建筑许驸马府;有集 潮州 木雕之大成、堪称一绝的“己略黄公祠”;有始建于唐朝的开元寺。疫情期间什么都是特殊的,虽然古城里戴口罩已是稀少现象,但处于室外景点的广济桥,进门时还是必须带口罩的,而城中的开元寺等,更是自疫情以来就闭门谢客,不免令人遗憾。

古城最令人兴奋的还是它的原汁原味,在城中主要的牌坊街虽然牌坊大多是 新建 的,但是无论古城住户还是经营店家,基本都是本地人,经营范围也多是生活必须和本地特色,绝少网红和廉价旅游品。这可能与相对的交通位置偏居东南一隅有关,游客也多是省内人,没有太多被旅游资本浪潮大规模顾及,这算是古城的万幸吗?

潮州 小吃与 汕头 有同有异,胡荣泉的鸭母捻说是掺杂有绿豆百合莲子红枣的糖水中的汤圆也不完全对,尤其是鸭母捻的馅料别具特色,配上 潮州 特有的腐乳饼,芋头饼,特别馅料的春卷,只恨自己的胃太小;无米粿的馅料用的是去掉豆皮的绿豆沙,体现了南方小吃的精细;多汁多味的韭菜粿和笋粿也弥补了 汕头 没吃到的缺憾。晚上本想体会一下 潮州 最酷具特色的鱼生,虽然是塘中草鱼为主,在当今的氛围中,还是暂时远离生食吧,留点遗憾待下次重整行装再来 潮汕 吧。

住在老城里,民宿总台是个兼做茶台的小 鱼池 ,别具一格。更可贵的是可以名正言顺的让我们进门,很是难得,站在案头,也是被那游动的活物,深深的吸引了。

第六日:哑然而止前的饕餮
潮州 -1200Km- 南京
原本计划今天北上 福建 ,到 南靖 土楼和 泉州 看看,昨天晚上预定云水谣景区内的酒店时,因为细节要咨询一下,就电话打到店家,人家一看是 北京 号,善意提醒别忙着订酒店,还是先咨询景区能否让进吧。

具体联系 漳州南靖 土楼管委会得知,当地已收到最新规定, 北京 来的,一律需核酸证明, 北京 籍的要么提供其他省市的暂住证原件、行程卡、健康绿码三项一个都不能少。否则不接待!暂住证我是有的,可是谁能知道还要随身携带呀?!没办法,此次饕餮之旅怕只能哑然而止了, 福建 如此,不敢说 浙江江西 会怎样,要真是到住宿地出现这情况,才真的措手不及呢,算了,决定不停留今天直接北上 南京

本着善始善终的原则,依旧要来一次早茶才能圆满,早晨在韩江的江心洲上,当地称凤凰洲,吃韩上楼的早茶,店家规模很大,东西也算精致,参汤虾饺皇、黑金流沙包、蒜香排骨、杨枝甘露、荔湾艇仔粥、金沙红米肠,但感觉终不如 顺德 早茶地道,在 潮汕 是不是早晨依然该选择粿条汤呢?

早茶已经算很快很早了,早上9:20出发,历时近14小时,1200余公里,23点顺利到达 南京 ,匆忙中结束了这趟旅行,此次直接感受就是时间太短、胃口太小,还要再来!所有的一切都不妨碍,甜憩中的小主。

这次旅行之前,外出拍照时,被海水大浪湿身,单反轻微进水。在 海南 有没有及时维修,形成后续损害,利用短时回京的机会,才发现维修费用偏高,再加上是10年的老尼康D3,索性直接出了,因为镜头等原因,现在还在D6、D850或者微单之间犹豫,现在所有照片都属于手机拍摄。下面的照片是没法在游记中体现,有觉得有些特色的。

潮州 广济桥,到现在每日17时,依然会把这些浮船拉开,保证韩江航道通航。

碉楼前的一片荷塘、小径

早晨站在 南澳岛 上远眺金银岛。

矗立在时间长河中的沧桑。

潮州 老城中,下班时节采购的主妇们。

杨枝甘露,我的最爱!

中规中矩的蒜香排骨。

被戳破的流沙包。O(∩_∩)O哈哈~

富苑饮食的美味靓汤,唉,吃不到啊。

韭菜粿混搭笋粿,就是用糯米皮包的煎饺子。

无米粿,无皮绿豆馅,咸鲜口,很不错。

天也太热了!可惜桂花酸梅汤与荷叶马蹄水不是我的爱。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