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谈OR GTX-PRO的防水和其它一些衣服的体验心得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有朋 于 2020-11-26 14:14 编辑

     潜水这么多年,偶尔浮出来发个帖子还被设了精,感谢支持!本着再接再励的态度,打算把帖子重新编辑,不断丰富下其它品牌体验的一些心得,请各位老司机们给予指点。

OR gtx-pro 冲锋衣   
出厂时间大约是2014年,2016年在闲鱼1.3K购入,全新带吊牌的海淘货。GTX-PRO三层压胶,除肩部70D外,其余是40D,腋下拉链可以一直开到底打开,像穿了雨披一样,所以透气性完全由自己决定。它属于OR三层压胶的次旗舰版,中文名字叫导师。
做工、质量、工艺之类的毋庸置疑,不输于一线大牌。黑衣配橙黄拉链也有点小骚气。总之,除了版型设计宽松的接近罩衣外,没毛病。

平时主要在下雨雪刮风的天气穿穿,有次在0度左右,三四级北风,夹杂小雨雪的湿冷天气穿着它,里面打底是美利侬羊绒长袖T恤+杂牌P200抓绒夹克,站在路边等姗姗来迟很久的公交车竟冻感冒了…我很生气!尽管它一再解释自己就是件防风雨的雨衣。平时穿着宽松像军用GTX罩衣显不出性感的体形,而且塑料般哗啦响的走路声贯穿始终,冬季少雨的东北爬山它又不保暖,不如OR北极星保暖透气,于是它被挂起来成了吉祥物,偶尔被拿下来欣赏下OR闷骚的制衣工艺和GTX-PRO三层压胶的严谨,仅此而已。

2018年摩旅才带上了它,毕竟一路上免不了风吹雨打吃土喝风。在整个内蒙古一直到宁夏中卫的路上,它属于镇雨吉祥物的属性,只要穿着它,甭管天阴沉的怎样像锅底也必定不下雨,只要脱了它肯定下雨。从宁夏中卫到甘肃天祝,再沿着祁连山峡谷到青海央隆乡开始,它不再是镇雨吉祥物了,经历了几场时速70公里几个小时的小雨,我相信防雨性能必须没有问题,而实际也确实没问题,里面很干爽。裤子是慕士塔格三层压胶的登天冲锋裤,大约有70D的样子,刚开始也没问题,只是后来裤裆里全是水,才发现因为裤裆的拉链是不防水的,而骑摩托车坐姿时水全灌进了裤裆里,那种感觉异常的难受,试想下蛋蛋们泡在阴冷的水里是什么滋味…痛定思痛,我用一块防水胶布把裤裆封死了,尿尿时需要先褪下冲锋裤到膝盖,然后再…尽管有点猥琐,但荒郊野外谁会在意呢。后来这条慕士塔格登天冲锋裤再也没闹幺蛾子,表现的如同劳模。(我回来后想着再买一条这裤子留着备份,因为它防水表现实在不错,但已经没了,只好买了条凯图巅峰的登天,但40D面料的强悍程度不如慕士塔格的70D)。

第一次真正的考验是从央隆乡翻过二指哈拉垭口到甘肃玉门东镇,全程190多公里,除了镜铁山矿区附近有个鬼影都看不到的汽车站外,基本都是无人区。刚到垭口时就下了大雨,一路时速30在崎岖山路冒雨前进,雨越下越大,想躲雨都找不到哪怕是一棵小树,只能咬着牙赶路。ORGTX攀冰手套全湿了,可能是雨水从袖口灌进去的,手指被冻的麻木,连捏离合器都力不从心。好在身上和腿都是干的,不然估计会被冻死。四个多小时后才出了祁连山区的烂路到达玉门东镇,又冷又饿!在饭馆吃饭发现冲锋衣里面有些潮湿但不漏水,只是衣兜里的烟被浸洇了,但还能点燃抽上几口。不知道是防水拉链的问题还是里面湿气的问题。总之,淋了这么长时间的中大雨,而且是时速30公里的速度,压强应该也不小,但OR冲锋衣的表现没让我失望。

第二次考验是狮泉河到、洞措、措勤一直到日喀则,感觉自打走上了阿里北线就天天下雨,时而中雨时而小雨下得没完没了,所有的错在连续的雨中都如同烂泥塘子一样的存在。原计划从狮泉河走阿里大北线到那曲,终于被雨淋得没一点脾气了。好在是一人一骑可以随时改变计划,从洞措下措勤到了日喀则。路上到处是山洪冲毁的路,雨也没休止的一直下。直到日喀则的青旅门前,顿时光芒万丈,雨特么停了!连祁连山那么大的雨冲锋衣都没事,这次理所应当更没有问题了。冲锋裤同样也没任何问题,只是在光芒万丈中确实有点闷……。

第三次考验是从然乌到察瓦龙,从然乌出发就下雨,第二天从察隅出发又下雨,雨神离我竟如此之近……快到目若时,下雨烂路扰的心里不免焦躁,时速拉到了70公里时突然眼前一个弯道断头路,在砂石路面紧急刹车中,摩托车一个神龙摆尾把我掀了出去,然后自己来了个滑铲摔在悬崖边。我躺了好一会儿才爬起来,头盔侧面蹭掉了一块漆,但总算是保住了我那略具英俊痕迹的脸蛋。OR冲锋衣就惨了,左肩头撕开了好大口子、左腋下也撕开了口子、左袖口部位也挂了……总之我没顾上看看自己有什么皮外伤,只是一味的对挂掉的冲锋衣心痛不已。巨大的摔车声竟引来了山坡上两个洗衣服的臧女,我们三个人合力才把濒临绝境边缘的摩托车给拖到安全地面才敢把车扶起来。车子的风挡、后视镜全碎了,仪表盘摔裂了,护杠也摔变形了,好在一打火又欢快的轰鸣起来。到了察瓦龙我仔细检查了冲锋衣,完全处于报废状态,破碎的基布下面是扯得稀烂雪白的薄膜,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GTX-PRO薄膜。我只能用防水胶带又把衣服给粘了起来,这个地方没有卖厚实的雨衣,我又不可能没有雨衣,死马当活马医吧。但是从察瓦龙到丙中洛一路上又换频道变成了吃土模式。

第四次考验是从捧当大桥到德钦县,大雨瓢泼似的和祁连山有一拼,水塘、碎石、泥泞不堪的大修路配合大雨,直到我住进德钦县的宾馆大雨都没停的意思……衣服里很潮湿,衣兜里的烟又洇湿了,但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湿。

摩旅归来我在TB分别找了帐篷胶水、3M胶带、PU自粘基布等分别对衣服做了处理,但效果都不如意,只有三峰家的PU自粘基布还算凑合,我不敢肯定这件衣服还能不能应对下一次风吹雨打的摩旅?

后来在网上再也找不到这样的OR pro级别的冲锋衣了,要么太贵要么库存时间太长。后来购了件BD的尖端,衣服真是好衣服,工艺甚至比OR更精良,有点艺术品的赶脚。但S码对于身高173体重140的体型来说只能套进P100左右厚度的抓绒或BD60克棉服,再厚的衣服腋下就紧巴巴的拘谨,对我来说这是件鸡肋的衣服。最近频繁关注冲锋衣裤板块,打算再搞件摩旅当雨衣穿的三层压胶冲锋衣,透气性不大在意,毕竟用途主要是遮风挡雨。也考虑过骑行雨衣,但塑料橡胶材质的雨衣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里面会潮湿的一塌糊涂,所以暂时不在考虑范围,目前主要考虑千元左右的GTXPRO、凯图巅峰十周年、迪卡侬499冲锋衣或霉菌L6。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迪卡侬航海服没了解过,刚才去看了看,都是带保温的防寒款,没有单层防大雨的,也没介绍用的是什么防水膜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没错,都是轻量化惹的祸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有人说藏民骑125cc排量的车一样在高原放牛,但问题是藏民离家放牛才走多远,而咱们是走整个旅程。从接触过的几件骑行雨衣看,都是防中小雨的水平,而且袖口领口的设计上都钻雨,主要还是闷。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太过奖了!现在的衣服都走轻量化了,真不如以前的强悍。记得大约是2012年左右迪卡侬刚在大连开店,买了件249元的抓绒夹克,无比的厚实足有600克重量,单穿它一般的小风根本无视。现在迪卡侬的很多东西都不行了…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重新修补后的OR,破碎的部位先用胶水刷了一遍完全封闭,干燥后又用三峰自粘PU基布贴上。因为第一次干,活儿糙得很。不知把它当骑行雨衣靠不靠谱?一直想在花洒下淋个把小时试试防水性,奈何考虑到刚喷过大半瓶拨水剂有点舍不得。另外也有点心疼水钱…



坑坑洼洼的是胶水没涂好,搞得基本粘得不平整。


衣服破损的地方直接用防水胶带粘上,很牢固。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本帖最后由 有朋 于 2020-11-26 15:55 编辑

BD GTXPro尖端40D面料,面料的手感比OR似乎顺滑,不像OR有那么一点点的粗粝,这是一个耐操强迫症患者,这是不喜欢的。BD的前点倒是70D的,问题是价格太贵了。

这件衣服工艺比OR要好,很完美的存在,但依旧不能逃脱它走路哗啦啦的硬塑料感。如果穿着它爬雪山,我不确定它的噪音会不会触发雪崩。如果在夜晚通过一条熟睡的村庄,那么你会被整个村子的狗追咬。因此,GTX今后的研发重点除了防水、透湿外,更多的应该关注面料的柔顺静音。

身高173体重140,经常运动的标准体形,穿S码呢,里面只能塞进P200抓绒衣但腋下太紧,打开腋下拉链又怕进水。换个方案,里面穿薄抓线+100克乞丐级的P棉,有点挤,但也勉强能接受。M码呢,没货,而且没漏可捡,最关键是穿着又太大了。

尖端真的是件好冲锋衣,但对我更像吉祥物的存在。买过BD的B.D.V软壳,一层单薄的舒乐面料,既不防水也不保暖,蓝色配上白色的大LOGOU像工作服,令逼格一泻千里,没什么卵用,去年环海南除了在海口穿了下之外,一直绑在自行车货架上。

BD60克棉服,好像叫渐进,整个腋下拼接的是舒乐薄抓绒,保暖一般透气不错,穿着修身且挺拔,无论通勤还是冬季骑行爬坡非常给力,但问题是太修身了有点紧。衣长也有点长过头了。

BD黎明巡逻软壳裤,S码,舒乐面料内里植绒,带雪崩发射的那种,算是比较满意的软壳裤。透气性弹力真不错,适合冬季骑行,里面能塞进两条羊绒裤。但摩托骑行就差了不少,太透气了冻腿。而且不太容易再塞进一条速盟的防风骑行裤。

关于BD的体验,我想我应该告别这个牌子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BD这个牌子是为攀冰而生,根本不是给我这种大小都要通吃的野路子。OR呢,我曾经很粉的,但代理商不给力,大众不认可,没落了!只剩下些陈年老货发出阵阵腐朽的味道。而鸟象之类的牌子呢,价格太贵,感觉穿着它都不敢乱动,生怕刮个口子,毕竟败的玩意儿太多导致财政吃紧。另外,亮闪闪的牌子也不适合我的闷骚情节。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BD B.D.V软壳,舒乐四面弹力面料,单层结构,防风不如贴膜类的硬软壳,保暖不如神衣,透气不如皮肤衣,感觉应用场景有点类似OR弗莱溪的意思,夏末时节的夜晚套在速干长袖的外面,而且必须是长袖,因为它的面料接触皮肤的体感发凉。蓝色搭配胸前醒目的白漆logo总被外行人误认为是送外卖的小头目,令我不胜落寞感慨……于是经常把它打入冷宫。现在想想,抛开蓝色和白LOGO这两个让我烦躁的bug,它可以套在P100抓绒、60克P棉服的外面,因为它足够耐磨且具有一定的防风防泼水能力。洗了很多次后它的荷叶效果依旧,官方介绍是加持了什么纳米斥水科技。
摔车最重的一次,在弯道上压弯过低导致滑倒,人车一起滑铲出去,在光滑的柏油路上滑行、摩擦,直到怼在马路牙子上才停下来。脚踝骨折错位住了医院,但这件衣服只留下了一块浅浅的擦痕,裤子是OR的单层软壳,也只磨破了一个小洞。匪夷所思!可能是光滑路面的滑行阻力小的原因,而那件破损的OR硬壳则是在和粗粝的摩擦阻力极大的碎石路面硬刚,再一次为它感到难过!


BD60克棉服,好像叫渐进。外面料是20D的pertex quantun,充的是P棉的银级,腋下和内臂部位是拼接的软壳面料,透气性不错,软壳内部刷了层薄薄的绒面(如果单层的B.D.V里面也刷了这层薄绒的话就可以吊打神衣了,因为B.D.V比神衣更有型,防护性更好)。这个棉服利用率的最高,适合3度以上风和日丽天气的通勤、户外有氧骑行运动、装逼,因为它比较修身挺拔,而且还保暖并有一定的透湿性,0度左右有风的天气可以作为中层保暖。不足的地方就是衣摆有点过长,向下坐的时候有点拘束,不得不提下摆。袖长也不短而且不能撸袖子,好在我有点长臂猿的属性加持。
感觉BD是把目标用户定位在长臂猿的身形矫健人群中,因此衣长、袖长有点过分。而且上装的手兜开口普遍太大,不拉上拉链很容易掉东西出来。


BD黎明巡逻软壳裤,十分适合伸展的舒乐弹力面料,手感粗粝耐磨且厚实,带雪崩发射器,里面刷了层薄绒,有五个裤兜,是我最为满意的BD产品,没有之一。平衡了防风、保暖、透气、耐磨和腿部做大动作的伸展,无论是通勤还是有氧骑行或是爬个野山什么的,简直如同万金油般的存在,是我的冬季绝对主力裤子,没有之一,也是我买了还想再买的软壳裤。对我而言的缺点,就是S码的裤管和腰围还是有点局促,里面只能塞进两条羊绒裤或一条P100厚度左右的抓绒裤,再多的话,首先是扣不上裤扣子,裤裆拉链也有点吃紧,其次是影响腿部的伸展。


前点好像是BD的旗舰版,70D的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冲锋衣这东西因为是压胶的工艺,备份时间久了真要拿出来应付恶劣环境,搞不好就不大靠谱了。冲锋衣纯属烧钱的吉祥物。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