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新疆深度游,第一站:吐鲁番坎儿井、火焰山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1-2-23 16:08 编辑

     听过“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歌的朋友们,都对新疆充满了憧憬。去年10月12日,我们户外驴友16人相聚新疆乌鲁木齐,对新疆进行了13天的深度游,满足了多年的愿望。第一站,我们驱车先到了东疆的吐鲁番的坎儿井,还游历了火焰山。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1-2-18 11:23 编辑

      10月12日下午,淮南13位驴友到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另有三位驴友将从山西太原武宿机场前往乌鲁木齐。       17时15分,我们乘坐的山航SC4706准时从机场起飞。这次我特意选了靠窗的座位,可以看到机翼下辽阔的江淮大地。        夜幕降临,滚滚云海上的落日十分的绮丽,云中的夕阳红彤彤的,特别的耀眼醒目。

  从飞机上看晚霞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最美的落日余晖,犹如玫瑰色的梦幻的童话世界, 让我徜徉沉醉。

       经过近5个小时的飞行,到达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上空。漆黑夜色中大地上的迷幻的灯光召示着:新疆,我们来了。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1-2-23 15:35 编辑

      第二天一早,我们分乘一辆商务车和一辆大奔,从乌鲁木齐出发,沿连霍高速前往200公里外的吐鲁番市。终于看到蓝天白云下的天山和广埂的戈壁滩,虽才10月,可以看到是寸草不生。说到天山,就了解一下天山。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腹地,天山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2500千米,南北平均宽250—350千米,最宽处达800千米以上。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千米,占新疆全区面积约1/3。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在其东部两支之间。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这也就是天山南坡植被少的原因。        到达盐湖服务区,进行休息“唱歌 ”。时光不老和她的爱女小敏。         美女柠檬酸甜。        进入吐鲁番境内后,可以看到许多这样土黄色民族特色的民居。由于没有机会到院中看看,只能从外面看。二层的小楼,上面是晾葡萄制做葡萄干的房子。葡萄房四面的都是砖砌的花格墙面,通透着干燥的空气。据说在葡萄成熟晒葡萄干的季节,满街都流动着葡萄香甜的味道。吐鲁番是中国葡萄种植的主要基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形成了高品质的葡萄,无核白,是一种葡萄的品种,无核呈奶白色,非常的甜,皮很薄,吃起来多汁,含糖量非常高,它的含糖量可高达22%-24%。吐鲁番现有葡萄品种有无核白、红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种,仅无核白葡萄就有20个品种,堪称世界葡萄植物园。可惜,我们来的不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否则也要到新疆有名的葡萄沟看看。        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距离吐鲁番市3公里的坎儿井民俗园景区。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1-2-19 10:53 编辑

     真是遗憾,由于疫情的原因,坎儿井景区闭园,我们不能这凝聚着勤劳与智慧的人间奇迹,与都江堰齐名的古老伟大的水利工程      已经到了,既然不能走进坎儿井地下工程,那我们就看一下地面上建筑吧。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修建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民俗园就是让大家了解坎儿井是如何引出了地下河水,使沙漠变成绿洲的。      坎儿井民俗园包括坎儿井、坎儿井博物馆、民俗街、民居宾馆、葡萄园等,它将具有悠久历史的坎儿井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庭院式民居宾馆融为一体,既能让人们参观有400多年历史的坎儿井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又能了解维吾尔族民俗情况,是当今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集参观、观赏、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点。走进民俗园,在品尝淳正的民族风味小吃的同时,还能欣赏到浓郁风情的维吾尔歌舞表演,步入坎儿井博物馆,可以通过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感受这凝聚着勤劳与智慧的人间奇迹。       我们对面这座建筑就吐鲁番坎儿井博物馆,于2007年6月落成开放,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坎儿井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地上和地下部分,包括100多米长的地下参观通道、500平方米的地面陈列馆、坎儿井分布图、剖面图、葡萄长廊和葡萄干晾房等,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模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游客展现了坎儿井的结构、分布区域、功能和研究成果,让游客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地下长城"的历史变迁、修建过程

    既然不能进去参观,大家纷纷在博物馆这具有坎儿井特色的建筑前面拍照,打卡“到此一游”。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1-2-18 22:32 编辑

     下面是美女们在坎儿井前的留影倩照。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1-2-22 21:45 编辑

    在写这个贴子时,我特意上网查了资料,系统地了解了坎儿井的起源、分布(不光新疆有,中亚许多国家也有)、坎儿井的类型、结构和施工方法、坎儿井的价值等。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坎儿井与长城、运河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7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这里体现了古时候新疆人的一种智慧,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当地人民!

  下面是坎儿井结构示意图。坎儿井大体上由竖井、地下渠道(暗渠)、地面渠道(明渠)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坎儿井的水源来自高山雪水的潜流,先按一定的间隔,打出深浅不一的竖井,再依山势的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用来将各竖井连通,便可引水下流。由于水源是雪融化后由高向低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又与地面渠道相连接,不需要任何动力,地下水就被引到了地面。因为坎儿井是在地下的暗渠输水,不受季节和风沙的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实现常年自流灌溉,这种因地制宜的特殊灌溉方式,不仅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也使沙漠变成了绿洲。但由于雪水冰寒,不能直接用于灌溉,因此在流入良田之前有一段坎儿井是露天的,必须经过太阳的暴晒,让水温正常后才可用以灌溉万亩桑田。       从空中鸟瞰广袤的吐鲁番盆地戈壁滩上,矗立着一座座、一排排蜿蜒交错、星罗棋布的土堆,错落有序地伸向绿洲深处,似一部交响乐的五线谱,这就是吐鲁番大地的音符――驰名中外的坎儿井,那清澈的生命之水,从古流到今,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火洲人民。       据统计,全新疆已查到的坎儿井数量为1784条,其中仍然发挥着功用的有614条。坎儿井暗渠长度之合为5272千米,故此人们把坎儿井的主体埋藏于地下的坎儿井暗渠称为地下长城”或“地下运河”坎儿井不仅与长城和大运河比美,还与四川的都江堰和广西的灵渠一道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坎儿井的龙口是坎儿井明渠、暗渠与竖井口的交界处,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每道坎儿井的龙口清澈的井水流出,如龙在水道上溅起生机盎然水花,从而构成了沙漠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1-2-23 15:22 编辑

    离开坎儿井民俗园景区,吃过午饭后,我们又赶往吐鲁番火焰山景区。远处山色红艳的山,就是火焰山。俗话说“看山跑死马”,从看到它,就感觉到火焰山山没有尽头。想起小时候看“西游记”,迷惑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遇到火焰山受阻为什么不绕过去?这次火焰山之行,才得知火焰山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如此之大,难怪唐僧师徒无法绕过火焰山了。       到达火焰山地质公园景区。火焰山地质公园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以东30公里,邻近连霍高速公路二堡乡出口处。火焰山地质公园是以火焰山自然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为主要特征,辅以多样生态景观和丰富人文景观的一个综合性地质公园。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其实,火焰山是由侏罗纪、白垩纪及第三纪砂砾岩和红岩泥构成的,年龄距今有两万万岁了。           火焰山因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2018年火焰山景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现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传说,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被太上老君丢进八卦炼丹炉,用三昧真火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当煽火童子打开炼丹炉时,已炼成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一脚蹬倒炼丹炉,两个煽火童子惊恐万状,金丹散落一地,有几块火炭从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鲁番,就形成了火焰山。而在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天山深处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杀。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因此,维吾尔人把这座山叫做红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火焰山。         火焰山景区分为地下景观和地面景观两部分,地下景观区建筑面积9000平米,它包括西游文化长廊、火焰山地理文化厅、高昌历史名人厅、巨型温度计展示厅、国家领导人留影展厅及酒吧、休闲购物中心等。地面景区就是火焰山的主峰——海拔851米的赭红色的胜金峰。地面景观区还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铁扇公主及牛魔王的大型铜雕。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1-2-23 11:14 编辑

      火焰山特色大门前的美女们的“到此一游”照。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1-2-23 13:14 编辑

       经过火焰山景区入口处,上面是孙悟空脚踩祥云遨翔的造型。       地下景观区的核心是地宫,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游览。来到进入地宫的通道,这里是“西游文化长廊”,长廊长50米、宽6米,两壁有24幅取材《西游记》的浮雕,生动的再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艰辛,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五位美女在此合影。         来到地面景区,在火焰山大字前留影。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1-2-23 15:08 编辑

       地上部分的景观主要是火红的岩石和山崖地貌,十分壮观,非常适合拍照。地上的广场上有很多西游记主题的雕塑、地宫的围墙,还有名为金箍棒的巨大温度计。     在地宫内圈的中心,高高伫立着一根巨大的温度计,这根落成于2004816日的立体造型温度计,名叫金箍棒,曾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巨型温度计直径0.65米,高12米,温度显示高5.4米,可以实测摄氏100度以内的地表温度、空气温度。环巨型温度计的墙壁,高达4米,墙壁的浮雕,描绘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及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关入炼丹炉并蹬翻炼丹炉炭火形成火焰山的系列故事。       三位美女在此留影。       地面景观区北面,就是孙悟空、铁扇公主及牛魔王的大型铜雕,其造型出自《西游记》中唐僧取经路过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神话传说。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八百里火焰山,唐僧望着熊熊大火打坐求佛祖保佑,猪八戒直喊热,沙和尚则垂头丧气,白龙马热得现了原型,只有孙悟空跳在云端,四下探望,寻思扑灭大火之法。       铁扇公主看到唐僧师徒被困在火焰山,把芭蕉扇藏在身后,就是不借给悟空。        铁扇公主不借芭蕉扇,打斗一触即发,牛魔王骑着金睛兽怒目而视,随时准备参加战斗。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