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陡峭而狭窄的山路,到达山顶,会发现豁然开朗的是一大片平地,遍布农田,散落着村落,一片祥和静怡的安宁。


站在山顶往下看,往远处看,可以隐约望见国门方向。主路也是吉隆沟的主路方向。乃村只是吉隆沟里的村子之一。
吉隆镇就在吉隆沟内。吉隆沟长度为93公里,从县城驻地宗嘎镇到热索村,最尽头也是最底部便是吉隆口岸。
吉隆沟是日喀则地区5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藏语意为“舒适,快乐”。
吉隆地貌十分独特,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由喜玛拉雅山脉分隔为南坡和北坡两部,地势北高南低。自然生态环境结构复杂:
北坡属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区,平均海拔4800米,山峰较平缓,有开阔的草原,高差在1000米左右。
南坡属于高山峡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峰较陡峭,高差在3000米左右,许多山峰海拔在6000米以上,终年积雪。
中部为湖盆河谷地带,
吉隆县北边20公里有个叫做马拉山的凸起,是吉隆沟北面的止点。
从此往南,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徘徊的亚热带地区;
从此往北,是青藏高原的高寒世界。
暖湿气流和海拔的锐减,使得吉隆沟里温暖,湿润,植被丰茂,气候宜人,漫山遍野的绿色,还有久违不见的树木。
四季可以都在这么小小的山谷里,峡谷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各种松杉昂首通直,还有柳树柔细娇美,恬静的村庄被绿树环抱着,不远处能清楚地看见若隐若现的雪山。
从这里往西,印度洋暖湿气流愈发稀少,无法沿着山谷挺进,因此由此往西,虽然山谷仍有,但像吉隆沟这样温暖湿润的地方却再也没有了。
4000多万年前,吉隆沟恰好在“撕裂”在断层中。
在喜马拉雅山被“撕裂”的山体中,吉隆沟是一条又深又长的沟。这条沟基本上是笔直的,就像一副巨大的犁铧沿南北向瞬间划过,两侧的山坡就是其翻开的岩浆土石堆砌而成,其边沿至今还保持着锋利的“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