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东北边境行——331国道黑河到丹东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铁人两项 于 2021-10-26 10:53 编辑
序言
原本,2021年有一趟非常诱惑的骑行,那就是扩展后的216国道。
关注216国道,是因为扩展后的216国道号称“第二条新藏线”,从新疆到西藏,过沙漠公路、纵穿阿尔金和羌塘无人区、和一措再措交叉再南下到西藏吉隆。
在我的想象中,今年疫情应该结束了,按计划216国道也应该在今年完工,想象一下:骑行在平整的路面上,新修的柏油路在无人区延伸、路的两侧,是成群的藏羚羊和野驴,蓝如墨色的天,高不可攀;白如棉絮的云,伸手可摘......,如此,一定是心旷神怡吧。
然而,一个叫德尔塔的东西打乱了全世界的抗疫进程。Δ (δ) ,一个希腊字母,为啥能搅动全世界?这不是我关心的事情,但我的骑行计划却因为它一误再误,最后只能选择相对”安全”的东北边境行,安全吗?骑到半道,德尔塔又来了,肆虐哈尔滨,也直接影响了我们的骑行!
示意图是队友做的,这次骑行一共4个人,完整的线路是从漠河到丹东,3位队友从漠河开始,我假期有限,从黑河加入。
本帖最后由 铁人两项 于 2021-10-26 10:58 编辑
我从黑河加入,原因有三:其一是假期有限,黑河到丹东的路段正好够假期骑完;其二是瑷珲条约,划走了咱们60多万平方公里的签约地到底啥样?其三还有个胡焕庸线,这里算是其中一个端点。我没找到这个胡焕庸线小广场,图3是借用广州苏老师照片。
百度了一下:
《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图1)
胡焕庸线,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辉,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图2)


本帖最后由 铁人两项 于 2021-10-26 11:10 编辑
9月11-13日 蚌埠——黑河
蚌埠没有直接到黑河的火车或者高铁,需要从哈尔滨中转,结果12号的哈尔滨中转,和后来的疫情时间点交叉了,这次哈尔滨中转,差点断送了我的骑行,但最后有惊无险,很神奇。
出发的时候,无论是安徽还是黑龙江,疫情防控都进入了“常态化”阶段,出行的人们都知道这回事儿,但也都已经很淡然。

蚌埠火车站候车。
9月11-13日 蚌埠——黑河
从蚌埠到哈尔滨,火车要20多个小时,百无聊赖,和列车员聊天、拍这个空矿泉水瓶,这瓶水,186项指标严格把控,你信吗?反正我不信,哈哈!

是的,原本今年很多想法:5月底新疆看花到库车往西藏;214唐蕃古道那曲往珠峰.......都因为疫情原因泡汤了。
本帖最后由 铁人两项 于 2021-10-26 15:31 编辑
9月11-13日 蚌埠——黑河
快到沈阳北站了,看了下手表,这里的海拔高度是负14米?明显不对,但我也不知道这里的海拔具体是多少,无法进行调校,等到了黑河再说吧。
有海拔高度,对每日的骑行就多了个参考,方便掌握骑行节奏。
9月11-13日 蚌埠——黑河
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沈阳(北站)、长春和哈尔滨火车站,几个大东北的省会城市,新建后的站台平整、宽敞,但..... 似乎太严实了点吧? 拍照片的时间不是夜间,沈阳站是上午11点05分、长春是下午2点07分,比较下,哈尔滨的站台好很多。包的严实和透光其实可以不冲突的。


9月11-13日 蚌埠——黑河
站台上售货亭的售货员,看到我举着卡片机,他满脸的不耐烦,这情绪隔着口罩也能感觉的到,不好意思,得罪了哈。
微笑面对,能让陌生人感觉到这个地方的温暖,如果再能打个招呼,更是能让刚来此地的人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图二、图三是我几年前在马来西亚拍的,当我的镜头对着她们的时候,她们微笑着,没有制止我。在这里贴出她们美丽的笑脸,希望不要说我“侵犯肖像权”,哈哈!~


9月11-13日 蚌埠——黑河
到哈尔滨了,我在这地方转车,中间大概有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原本我并没打算出火车站,但偌大的一个哈尔滨火车站的候车室,竟然没有一家快餐、小吃店。还要再坐一夜的火车,总是要吃点东西算作晚餐,于是逆行着,辛苦的走出哈尔滨火车站的候车厅。
在车站广场,感觉这里的人们对疫情防控比我们那边做的好,在室外的广场,也基本上都带着口罩。
9月11-13日 蚌埠——黑河
哈尔滨火车站很漂亮,从广场往市区方向看,同样也很漂亮,不信,你看下面的两张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