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1‖前言
2‖自驾线路
3‖这个服务区要吃药的
4‖紫阳街—我喜欢的一条古街
5‖老街上的老上海风情咖啡馆
6‖椒江就是椒江
7‖歪打正着的酒店
8‖种草东海海鲜
9‖去大陈岛的交通
10‖这片海让我醉了
11‖大陈岛主要看点
12‖下大陈岛游玩方式
13‖小岛上的小镇
14‖这边是大陈岛 那边是宝岛台湾
15‖大陈岛的黄鱼一定要吃的
16‖岛上的老街已经落魄了
17‖发生在岛上酒吧的故事
18‖老船长酒楼
19‖中国的好望角
20‖石塘老码头的味道
21‖中国版的“五渔村”
22‖网红七彩小渔村
23‖小箬村的海
24‖新河镇的帽子工厂
25‖走亲戚不经意间看到的古桥
26‖第一次生吃望潮
27‖刷新我认知冷门的景区
28‖寺庙里的田园风光
29‖一个有故事的古寺
30‖后记
1‖前言
上海中风险地区清零了,终于可以出动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约三五好友,抓住时机,一起去台州看海。
2‖自驾线路
Day1(2021.9.4):上海→临海紫阳街→台州椒江
Day2(2021.9.5):台州椒江→下大陈岛
Day3(2021.9.6):下大陈岛→台州椒江→温岭石塘→小箬村→温岭新河镇
Day4(2021.9.7):温岭新河镇→天台国清寺→上海
3‖这个服务区要吃药的
常台高速,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沈海高速的西并行线,起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途经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绍兴市,止于台州市三门县,全线长339公里。
从上海去台州自驾,我们选择了走常台高速这条路线,在这条路上,我们被一个服务区吃药了。
过了嘉绍大桥,第一个服务区是鉴湖服务区,进入这个服务区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它有点与众不同,它不是直行就能进入服务区,而是在一个双岔路口要拐进另一条道,才能到达这个服务区,服务区藏在一座山的背后,这个服务区有点“妖”。
等我们服务区要出去的时候,我们懵逼了,这里不能直行到常台高速了,要从鉴湖的出口出去,然后再从鉴湖的进口进去,才能重上常台高速,这么一折腾,浪费了一点时间,也走了一点回头路。
有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后,觉得要上服务区的话,有两种方案:一是在嘉绍大桥服务区,先解决问题后,再过嘉绍大桥,二是在鉴湖服务区后面有个稽东停车区,可以在这里解决问题,鉴湖服务区还是不要进去了吧,免得进进出出兜圈子。

4‖紫阳街—我喜欢的一条古街
紫阳街,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距临海市市中心约3.9公里,距台州市市中心约48公里。
临海是全国首个获得中国宜居城市称号的县级市,用现在的居住眼光来看紫阳街,我觉得对这条街最贴切的描述,应该是“出则繁华,入则静谧”,这里是一个真正活着的老街区,这里是一个会呼吸的老地方,逛逛紫阳老街、爬爬江南长城、住住轻奢民宿、吃吃台州美食,很nice!






一逛主街。紫阳街成型于唐宋时期,是曾经的台州府城最繁荣的大街之一,主街自南向北全长1080米,呈“丰”字形结构,有支路向四处散开,街上完好保留着许多明末清初、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现在的紫阳街及附近,依然居住着数万原住民,延续着传统的街坊生活方式,使得这条街很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点。
民间有句俗语:“一副挑柴担,挤翻两边馄饨摊”,用来形容古街的不宽,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夸张,紫阳街就是这样子的,尽管不宽,但古时候照样可以通行马车;紫阳街至今任然保留着北宋年间的里坊制格局,这在全国其他古街是不多见的。
由于时间有限,这次只逛了主街,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留待下次去紫阳街,多待几天,深度解读临海。
二看古韵。紫阳街名由紫阳真人而来,紫阳真人原名张伯端,生于此、居于此,被道教奉为南宗紫阳派的祖师,他的《悟真篇》是中国道教史上的不朽巨著。
这条保存完整的老街,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遗迹,如:紫阳桥、紫阳坊、紫阳故里、紫阳宫遗址、雍正帝题写的“至真妙道”摩崖石刻等;还有很多博物馆,如禾木天香筷子博物馆、珈源钟表科普博物馆、张秀娟剪纸艺术馆、方一仁中医药博物馆、临海泥塑展示馆、岭根草编馆、台府城传统小吃展示馆等。
整条街上充满着古韵,细细琢磨了一下,有古井、古塔、古巷、古宅、古城墙、古坊墙、古残柱、古店铺这八古,值得安利,还有一面现代大鼓,也是很有故事的。
古井。紫阳街现在仍在使用的古井有24眼,最著名的古井是千佛井,千佛井有两口古井组成,又名“双眼井”,站在井边可以看到巾山上的千佛塔,两座古井与三座古塔遥相呼应,双景辉映。
古塔。临海自开唐以来,一直是台州府治所在地,民间有造塔习俗,现在有保存完好的千佛塔群,是国家文保单位,其中千佛塔、大文峰塔、小文峰塔的“三塔同晖”自成一景,在紫阳街千佛井旁是最佳观点。
古巷。紫阳街从北往南,东边依次有米筛巷、德清巷、禇天巷、登灜巷、丹桂巷、更铺巷,西边依次有九曲巷、永安巷、大龙须、小龙须、四顾巷、税务街、十伞巷等,假如有充足的时间,穿街走巷去走走“丰”字路,很不错哟,或者玩个捉迷藏也挺有趣的哈。
古宅。紫阳街的房子一般以二层居多,为木结构,一色的青砖黛瓦、白墙木屋,墙头、柱身、门上,灰雕、石雕、木雕“三雕”结合,匠心独运、古意盎然,这在其他地方是很难见到的,中国人民银行遗址就是一座很有代表性的古宅建筑。
古城墙。临海古城墙被称为“江南长城”之称,当年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老城墙、老炮台、当年将士们保护的古城,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古坊墙。从最南端的兴善门进入,沿着一条青石板路,穿过主街,到达最北端的紫阳故里,从南到北,会依次经过永靖坊、清河坊、迎仙坊、奉仙坊、悟真坊,另外,西大街还分布着广文坊、顺政坊、迎春坊等,这些高高大大的坊墙由大块青砖垒砌而成,高约10米,坊墙下是拱门,高约3.3米,造型基本一致,差不多间隔200多米,就有一座坊墙,远远望去,一座坊墙紧挨着一座坊墙,形成了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坊墙有着多重作用,既是人行道,又是防火墙,同时还作为地名使用,时至今日,它们依然在紫阳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设计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残柱。五凤坊是为明万历十九年举人关执御、彭世焕、王如春、章应科、徐子瑜而立的,五凤系镂空浮雕,比神道牌坊上的麒麟、狻猊,技艺更加高超,1941年4月20日被日军炸毁,残存西柱,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根西柱,孤独地竖立在紫阳街的路旁。
古店铺。紫阳街上有很多古店铺,百年老店当数至今仍在坚守着的蔡永利秤店,除了在店铺内有布展外,店铺对面还有一个称心如意亭,里面放置着号称“江南第一秤王”、称重达1200公斤的木杆秤。
除了上述的八“古”外,还有一面新鼓,这面鼓名为“邵家渡大鼓”,整个大鼓高近2米、重约500千克,鼓声可传至百米之外,这是当年央视《华夏文明》栏目组来此拍摄取景时用的。
三品美食。有人说过:“到了临海不去紫阳街,就好比到了北京不去故宫。”的确如此,紫阳街,是临海千年古城的缩影,去临海,紫阳街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美景不能错过,美食也不能错过,对于一个行者来说,美景和美食是要兼得的!我想说:“到了紫阳街,不去吃台州美食,就好比没有来过临海”。
紫阳街有紫阳三绝:海苔饼、马蹄酥、羊脚蹄,有紫阳三宝:紫阳拳与紫阳剑、紫阳蒿、紫阳茶,还有许多台州特色小吃:蛋清羊尾、杨梅羹、糟羹、麦油脂、姜汁炖蛋、泡虾、青草糊、食饼筒等。
啧啧啧!都吃不过来啦。这次去是走过路过打卡,没吃啥,酝酿了一下,想着下次去,准备这么个吃法:早餐海鲜面,午餐临海家常菜,臭豆腐、辣鸡爪之类的要得,下午泡个下午茶,当地小吃要得要得,晚餐小酒馆咪咪,音乐餐吧要得要得要得!哈哈哈哈~码字到这,先把自己馋倒了。
四找素材。紫阳街上,有很多画面或许不太引人注目,走过路过或许就檫肩而过了,这些烟火气满满的画面,有着一个个逝去的故事,我有注意到了,我也没有放过,我把这些素材摄入了我的镜头,然后去慢慢搜寻这些画面背后的故事,或许不久,这些画面再也看不到了,或许绝版了,或许是改版了。
下次来的时候,巷口的小竹椅或许没有了,刻在门板上的毛***语录或许消失了,窄窄的小院或许已经变样了,手工五金店、锁店、弹棉花店或许鸟枪换炮了,那个年代的老式理发店或许旧貌换新颜了,屋子里的狗狗或许搬新家了,墙上的海报或许早已更新了……
我的镜头里摄下了我的遇见、摄下了我的感觉,或许就此拜拜,再也看不见这些画面,再也没有下一次了,但我寻觅到的故事依然还在。



















5‖老街上的老上海风情咖啡馆
囍鹊咖啡馆是一栋有点沧桑的小楼,斑驳的墙体、陈旧的门窗、还有模糊的对联,感觉这栋楼有点历史、有点故事。
“囍鹊”的招牌,给人一种喜庆喜悦感,细细一瞅,原来这是一家咖啡馆。推门进去,暖色调的灯光,显得格外的幽雅恬淡,原木色的木质地板+深褐色的木质护墙+深绿色的墙面+酱红色的窗帘+棕红色皮质沙发……,一种复古的味道扑面而来,有一种似曾相识,感觉这幅画面有在哪里看到过。
门框上的花玻璃、长桌上的小台灯、矮柜中的双喜罐,还有老吊灯、旧花瓶、皮椅子,都透露出民国时期的味道、闪现出老上海的影子,如果再有些留声机、黑胶片之类的老物件,氛围会更加逼真;墙面上的照片,如果是老上海海报之类题材的,那就真的还原成老上海模样、民国影视剧里画面感十足的一个场景喔。
看到这样一个场景,突然,眼前浮现出这样一组人物:踩着高跟鞋、挽着小手袋、穿着旗袍的小姐姐,袅娜地走了过来,带着铜盆帽、拄着文明棍、抽着雪茄的老克勒,悠闲地走了过来,貌似看到了上海滩的许文强、冯程程……
咖啡馆还有个后花园,风格迥然不同,假山真水、花卉盆景,营造的是一个自然轻松的环境,这两种环境我都很喜欢,环境不同、意境也不同,氛围不同、心情也不同,强烈种草!
这栋看似貌不惊人的小楼里,竟然藏匿着这样一个“老上海”,被我们发现了,也算是逛紫阳街的一个收获吧;紫阳街上有很多咖啡馆,星巴克、18RESERVA ROASTERY、ZcCAFE、再望书苑·咖啡等等,我们走进了囍鹊,也算是一份缘吧。







6‖椒江就是椒江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组成,9个县(市、区)中有6个濒临海洋,大陆海岸线长约745公里,海岛岸线长约941公里,岛屿928个,其中椒江区是台州市府所在地。
据史籍记载,椒江原名“海门”,港口雏形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当时是浙东沿海岛屿最兴旺的渔业集镇,一度是闽货的主要集散地,清末光绪年间,海门港正式辟为商埠,成为台州最繁荣的港埠,至民国年间达到顶峰,当时有所谓的“小上海”之称。
来到椒江时,刚好是日影西斜的时候,走在码头边的江滨大堤上,迎接我们的是夕照空山、云蒸霞蔚,从一个呆腻了的地方,来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总是有一种新鲜感,总是有一种心跳的激情。
在椒江,走走看看,发现椒江的新城和老城,泾渭分明,新城荟聚的大多是大商场、大酒店、大高楼,而老城汇聚的一般都是小店铺、小商场、小酒店,新城的餐馆好少好少,餐馆基本集中在老城,第一次到台州,第一次到椒江,椒江留给我的印象:椒江就是椒江。





7‖歪打正着的酒店
一位老椒江告诉我,台州远洲凤凰山庄在椒江老城区算是比较高档的酒店,于是驱车前往,车上的人聊得太热闹,老司机分心凑热闹,一不小心,油门踩过头,过了去凤凰山庄的路口,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找可以顺车调头的路口,突然发现前面可以调头的地方,有一家酒店,看着挺气派的,还调头干嘛?!果断踩刹车,去这家瞧瞧。
这家酒店就是一鼎远洲大酒店,开业仅6年,簇新簇新的,外部装修挺大气的,内部环境挺豪华的,感觉上也挺高档的,可以满足一下虚荣心的,哈哈哈哈哈!价格要比凤凰山庄少了近一半,于是与凤凰山庄擦肩而过,与一鼎远洲结下了一夜情。
这家酒店地理位置不错,在解放南路上,附近很热闹,离码头不远,约3公里,酒店有停车场、有餐厅,房间虽然小了点,但不感觉压抑;门口保安和门童的服务意识挺强,看到拿着行李的住客,会主动上去帮忙,大门进口处放着口罩让没带口罩的自取,想得挺周全的,也挺人性化;我们的一位马大哈小姐姐把帽子遗忘在酒店大堂,酒店把帽子保管得妥妥的,总体感觉这家酒店挺不错的,可以种草。
假如真要找可以吐槽的地方,个人感觉就是前台办理入住时,又要登记、又要刷脸、又要领洗漱用品,有点慢,总感觉被叫到名字去领洗漱用品时的一幕,有点说不出的感觉,还有拿着洗漱用品乘着电梯上楼进房时,突然联想到了进澡堂子的画面,我去!我太会想了。



8‖种草东海海鲜
到达台州的第一顿正餐,是在椒江的小渔村饭店吃的。
来到海边,光点海鲜吃了,吃后回味评点,感觉有六道菜可以安利。
清蒸带鱼。中国沿海浙江段、福建段的海鱼要比其它段的海鱼要来得好吃,理由:肉质更加细嫩,尤其是东海带鱼,看上去很细小,但口味鲜嫩无比。
葱烤蛏子。有的蛏子看上去很肥大,但一烧煮后,就化为一股水,肉质缩掉了,这个蛏子,烧煮后,肉质依然很饱满,还有点Q弹,一位资深食客翘起大拇指说:这个蛏子好!
红糖糍粑。这个糍粑不是黏黏的特别软的那种,不粘牙,也不是很甜,也不知咋的,我竟然吃出了宁波年糕的味道,糍粑口感很独特。
银耳羹。这道甜点是饭店送的,色迷很好看,甜味刚好,就是量少了点,一人一勺,我在想这是不是饭店拿来吊我们胃口的。嘿嘿!
叫不出名字的菜。都管吃了,连这道菜叫啥名字都不记得了,哈哈!反正,这道菜很爽脆,吃多了、吃腻了,嚼嚼这道菜,特别爽口。
老醋海蜇和糖醋蒜头双拼。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还是头一遭遇见,想当然都是有醋,所以搭在一起了,海蜇就是一般的海蜇,糖醋蒜头弄得恰到好处,蒜头的糖醋很入味,但不软塌塌,而是很脆,这个糖醋蒜头非常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