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6年第3期)曾经就祁连山对中国的意义有着如许的描述:
东部的祁连山,在来自太平洋季风的吹拂下,是伸进西部干旱区域的一座湿岛。
没有祁连山,
内蒙古的戈壁就会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戈壁或许会大大向兰州偏向推进。恰是有了祁连山,有了极
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丝绸之路。
祁连山对中国的贡献,不光仅是河西走廊,不光仅是丝绸之路,不光仅是引来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主要的是,祁连山经由它培养和养育了冰川、河流与绿洲做垫脚石和桥梁,让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渡过了中国西北的戈壁,与
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
青海省东北部与
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山脉自西北至东南走向,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
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
山峰多海拔4000-55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
团结峰海拔5808米。
祁连山,原指河西走廊南部山地最北的一支山岭,或称狭义的“祁连山”。“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历史上亦曾叫南山,还有雪山、
白山等名称。
西汉初年,霍去病西征并征服匈奴,“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匈奴民歌所指“祁连山”即此。后泛指甘肃、青海之间一系列在地质或地貌上相联系的一系列山脉。
祁连山储水以冰川为主,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达2060.0平方公里左右,约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3.7%。多数是山谷冰川,南山冰川数目数最多,疏勒南山冰川面积最大。

疏勒南山之南卧着青海第二大湖,哈拉湖。
哈拉湖,蒙古语"哈拉淖尔"也称黑海。是青藏高原上内陆流域一个大型咸水湖,面积 62506公顷,海拔4078米,该块湿地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湖泡,常年蓄水,属浅水小型湖泡,大面积为沼泽地。
哈拉湖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这是祁连山腹地水草丰美的一块地方,是湿地鸟类雁鸭类、鹬类和鸥类的重要繁殖地,湖中有大种群的湟鱼生存。因其特殊的封闭性保护了大量珍稀动植物成为难得的生物宝库,如野驴、野牦牛、中华对角羚等一大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