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帮&驴行天下 2022首徒、绕着川渝黔转个圈--自怀乾坤山庄环线穿越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lz乞丐 于 2022-3-6 10:19 编辑



又是新年来到时
2022你好!
时间真的好快,2021的冰雪虎头山还在记忆中未曾挥去,新的一年就已然来临!
儿时总是在掐着指头盼望新年,新年意味着假期、新年意味着新衣、新年也意味着好多好多的美食。
年届半白后,对新年却是爱恨交织。
如今的新年,意味着皱纹的加深、意味着白发的增添、也意味着步履的蹒跚,当然也意味着离自由自在、放飞自我的时日又近一步。
恨也罢,爱也好,2022还是我行我素如期而至。元旦假期去哪里,这是每年岁未都会思考的问题。曾经浪漫地想,去奥太娜吧,在那5200米的雪山之巅迎接新年第一缕曙光。可在群里提出后却附和廖廖,连最起码的一车四人都无法凑足,无奈之下只好放弃。
猛然想起上次与环哥徒行天籁山庄环线,行至习水丹霞谷时曾说过,相反方向可经江津四面山环回合江自怀,赶紧搜集资料查看路线,52公里的行程正适全三天假期,于是当机立断,就是它啦。

这是我们最终规划的路线,三天54公里、累计爬升3536米看上去有点吓人,其实这就是系统给我开的一个小玩笑。
我们的计划:
第一天,从自怀乾坤山庄出发,溯小槽河而上翻越它的源头--被称为洞口上的山梁,到达习水丹霞谷景区砂罐厂遗址,这是上次我和环哥一见就心心念念的五星级营地,当然这全天20多公里的路程让我有些担心能否完成。
第二天,从砂罐厂遗址出发,沿丹霞谷景区公路行约9公里,翻越渝黔界山洗鱼口进入江津四面山景区择机露营
第三天,从四面山景区出发,沿景区公路行约2公里,进上屋沟翻越猫座垭回到自怀乾坤山庄。
整个徒步计划的关键在第一天,而事实也证明我的担心。

2022首日、从蜀水到巴山
自打有了小嫂嫂,丐帮的“御用大厨”漫游哥哥就开了小差,好久都未曾与我们一起出游,这次也毫不例外再度缺席,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动手。
这是此行的部分食材,酒、肉、菜、蛋、米,加在一起足足有40多斤。
两早两晚的营地餐,第一顿早餐是西红柿蛋汤面条;晚餐是牛杂火锅,顾及到上次与环哥、祥子三人两斤牛杂居然没够,这次10人搞了7斤牛杂和许多蔬菜;第二顿早餐是稀饭馒头咸鸭蛋;晚餐是白肉连锅汤,6斤多坐墩肉外加好多蔬菜。
新年首徒步,就应该FB些。
考虑到第一天20多公里的路程,叫环哥6点半就带着两车8人从泸州出发,约好在乾坤山庄会合。
9点过我先期到达乾坤山庄,冬日的山村是寂寞的,空荡荡的没有一点生息,全然没有夏日清晨那份喧嚣,年青人都耐不住这份寂寞进城居住,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还眷念着世代居住的山村留守着。
乾坤山庄到土公路尽头的桃子岩林管站有大约8公里,这土公路虽然坑坑洼洼但轿车也还勉强可以通行,我们把车继续向前开4公里,来到土公路上的最后一家农家乐,叨扰主人后将车停在农家小院。
这是名叫“双清源”的地方,地处自怀原始森林腹地,但轿车还可以轻易到达,僻静的环境与良好的接近性,使这里成为夏日避暑的绝佳之地。
惯例在丐帮旗帜的指引下合影出发,后排左起:环哥、鱼儿、bobo、乞丐、祥子、老泸州、人面、荔枝丫丫;前排护旗手小平、小羊。
10点10分出发上路,虽然比计划出发时间迟10分钟,但车已载着我们走了4公里,对按计划完成第一天的行程还是充满信心。

2022首日的天气非常给力,太阳升上河谷的山梁,穿过山岗上茂密的原始丛林,透过河谷上空的阵阵薄雾,一缕缕洒满对面的山林,虽然还没照到河谷,但已经给人无尽的期待。

冬日的小槽河静若处子,清澈现底的河水纯洁的让人心生爱怜。BOBO与祥子,丐帮两大吃神精神抖擞,40多斤的食材他俩分担绝大多数。
没办法,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太阳已经快照进谷底,这土公路行车不易徒步倒是很好。一开始大家都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迎着温暖的远方快步向前。


冬日的暖阳已经完全升上山谷,被薄雾缠绕着放出淡淡的耀眼白光,明亮的阳光在树叶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色的光环,远处巍峨的山梁在阳光照映下披上金色的外衣,谷底的溪水也愈发晶莹通透。
这才是新年的正确开启方式!
10点50分,到达福宝林场桃子岩管护站。从双清源出发40分钟走了3.5公里,这样的速度令我对完全第一天的计划充满信心。
当保护区遇上防火期,一番沟通之后,如实登记个人信息,总算得以顺利通关。

这就是桃子岩,那高大的丹霞崖壁象极王母园中蟠桃的色泽,古人取名还是极富想象力。从桃子岩沿右侧土公路翻过前面山梁可去天堂坝菜园子,沿着当前土公路继续向前去四面山大窝铺。
回望桃子岩管护站,其实冬季枯水季节如果不想节外生枝,完全可以不过桥直接下到河谷过来,这样就可以避开管护站的监控。
河谷中这两块巨石象不象两颗巨型钻石,大自然神工鬼斧的巧手把那棱角切割的如此光滑,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钻石顶端旺盛生长的苗木,让人不由的赞叹生命系鱼此滴竞猜。
看,还有那河谷水潭中的巨石上,居然生长着一根碗口粗的树,瞧那树龄绝非才一年两年,它怕已经在这巨石上度过了四五个春夏秋冬罢,年复一年的山洪居然也没把它冲走,不由的令人赞叹生命系鱼此滴非房。

冬日的小槽河水量很小,只有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在近乎干涸的河床中流淌,大大小小的丹霞色石块裸露在河床,远远望去就象洒落凡间的颗颗仙桃。
流水偶尔会在河床的坑洼处形成积水的小潭,那清澈见底的潭水,就象中学课文《小石潭记》中所描述的“......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从对面山崖倾泻而下的小小瀑布,就象巧手织娘纺机中刚刚织出的白绸,随着微风飘然而下。
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看静静躺在河中的这块巨大的条石,四四方方光光滑滑,象什么呢?象不象百岁老人为自己精心准备,漆上朱红土漆的寿材。

从双清源进来溯小槽河而上的这条山沟,尚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与天堂坝大槽河那条山沟相比静谧很多,夏日的周未约上三五好友驱车而至,选处空旷的河边安顿下来,喝酒纳凉、溯溪戏水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冬日柔暖的阳光透过树林,斑驳地洒在身上,周边的景色在阳光下的薄雾中弥漫,幻化成一幅静美的画卷,我们徜徉在这美丽优雅的画卷里,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尽情享受着户外带来的愉悦。
巨大的山岩突兀在半空中,道路就在这山岩下穿岩而过,形成一张巨型的“嘴”,象极很多地方都有的“老虎嘴”.

BOBO老师背着此行最重的包紧紧跟随着,看着他硕大的背包和脸上坚毅的表情,不由得令我想起去年元旦冰雪虎头山上,持刀怒怼雪压断竹的那个开路“猛张飞”。

11点50分到达土公路尽头,从双清源农家乐过来8公里,耗时1个小时40分,大家的行进速度还是蛮快,在这里休息用餐后准备进入江津四面山。
土公路尽头是片宽阔的草地,非常适合扎营。12月初带着大队人马从天堂坝菜园子翻越而来,打算穿越回天籁山庄时就是在此露营,结果因为第二天雨大被迫折返后从乾坤山庄出山。

休息路餐补充体能后继续出发,从土公路尽头跨过小槽河后就是重庆江津地界,重庆江津四面山保护区的管制比四川贵州都要严格很多,这片山林中穿越最令人头痛的就是重庆的各个管护站。
河对面竹林掩映下的白色房子就是江津黄桷岩管护站,之前听闻这个地方很不好通过,此行便打算沿着河谷继续上行绕开管护站,然而最终的结局却事与愿违。
果然,我们还在过河时管护站的狗远远便狂吠起来,听到狗叫后两名护林员立刻跑出来,严阵以待站在路旁“迎接”我们。
我们并没穿过管护站进入重庆地界,而是在两名护林员注视下,又重新过河回到四川地界,打算沿着河谷继续往上,看能不能寻找一条绕开管护站后再进去的路。
见我们并未进入管区护林员也就没说什么,只是靠在管护站院坝的栏杆上注视着。
河里的石头不是一般湿滑,饶是我小心又小心,还是第一个滑倒踩入水中,幸好我还算身手敏捷,趁着河水还没注意赶紧站起身来,脚下那双18年的冈仁波济也还算争气,居然成功地阻止溪水的侵入。


当我们一步三滑、摔筋搭斗艰难过的河来,才发觉河对面根本无路可走。我在前面探着路,沿着河谷迂回向前。明知道路就在河谷左侧山崖上,然而那陡峭的崖壁根本无处可攀,好不容易找着一处岩石的缝隙可以攀爬,结果最后几米刀削绝壁还是令人功亏一篑。
沿着河谷继续向前是一处积水的深潭,我们甚至已经远远望见潭顶路边悬挂的防火标语,然而水潭两侧的绝壁却无论如何也上不去,被水潭阻挡后河谷的路也无法再继续向前。

无奈之下只好沿着河谷又一步三滑返回黄桷岩管护站,看来这管护站是经过精心选址,成功扼守住这河谷的唯一通道。

饶是我们磨破嘴皮,两名护林员就是不松口,不过也好心地为我们指明一条可行的道路。河的对岸确实有路可以绕过去,不过不是沿着河谷走,而是要钻进茂密的丛林爬上山梁,大约一小时路程后再过河与大路汇合。
没办法,人家不放行我们要么铩羽而归,要么按着他们的指引去丛林中寻找这条可能存在的“路”,和伙伴们简单商量后,再次淌过湿滑的小槽河,打算去对岸丛林继续探路前行。借用三千老师的话,我们今天和这条河是“杠”上啦。

待我过河刚准备钻入茂密的树林,三千老师在身后神秘地高声呼唤:“帮主,快回来!”
回去?回去干什么?虽然心怀疑问但还是折返回去,原来护林员看着队伍中一步三滑过河的妹纸,终于动了侧隐之心,要求我们登记详细的身份信息后对网开一面。
于是在我们来来回回过五次湿滑的小槽河,反反复复走近两公冤枉路,在这里折腾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踏上江津四面山的康庄大道。
前方的防火标语就是在河谷中远远望见的,俯看脚下河谷并不算太深,可光滑的岩壁却是无法逾越的天堑。这里是个三岔路口,直走经过大窝铺去四面山飞龙庙,右走经过土塆去习水丹霞谷。

户外不装逼将毫无意义,途中遇着的这块巨大岩穴真是露营的绝佳处所,也是装逼的上佳之地。

黄桷岩管护站到土塆管护站的路非常好走,山路沿着小槽河逆流而上。这条长年有人维护的山路不但适合徒步,也非常适合越野跑,这样好的山路被藏于闺中真是太可惜。

路旁一道十多米高的光滑绝壁,那直上直下的岩壁连擅长攀附的藤蔓也无法依附,也不知是被怎样神奇的力量打磨出来。

潺潺的溪流、光滑的石滩、偶尔的小瀑,与藏疆动辄高大巍峨的雪山、晶莹剔透的冰川、奔腾湍急的河流相比,巴山蜀水中这片山林也有着别具一格的风韵。

徒行在这清幽的山路上,沿途有淙淙流水与啾啾鸟鸣相伴,大家有说有笑地且行且摄,虽然重装但也并不觉得有多累。

飞龙庙经土塆翻越口子上到三岔河的这条路,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黔渝两地的官道,特别是袁锦道在三岔河大办实业时,为方便产品输出,更是将这些连接周边的山路重新进行了修筑。

时间虽已过去两百多年,但当年这些官道仍然在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当下四通八达的“村村通”公路兴建后,这些山间小路却也仍然在发挥着它的余温。
14点50分,到达河嘴上岔路口,这里直行经土塆翻越洞口上去习水丹霞谷,右转沿着潘家沟翻过垭口去天堂坝的天籁山庄。

小槽河到此已经完全成了涓涓细流,从高高的山崖上垂下的也只有细小的几条水线,山崖上是一片宽阔的石滩,夏季水量充沛的日子来此露营戏水定是快事。

大家按照重装出行的惯例,都按着自己的节奏在行进,随着时间的推移10人的队伍就渐渐拉开距离,体能稍差者慢慢被抛在后面,好在一条大路径直向前中间也无分岔,无需担心后面的伙伴会迷路走散。
5时15分,到达江津四面山土塆管护站,护林员听着狗叫远远就迎出来。难得他还记得我,热情地让坐进屋打听着一路走来的消息。土塆管护站往习水方向照例是不会阻拦,登记详细信息后便可继续前行,不知道往四面山飞龙庙方向会不会也是这样容易通过。

过土塆后山路渐渐开始拔高,冬季山里暮色降临的很早,不到四点太阳已经落下高高的山梁,山风渐凉,暮色也开始从岭上笼罩下来。

15点50分,到达废弃的土塆村,这里如今已经是管护站的菜园。
后面的伙伴被抛的有些远,在这里卸包休息等候,环哥扔下自己的包又赶紧跑回去接他们。从这里到今天的计划营地还有4公里,中间还要翻越海拔1380米的口子上,照目前大家的状态估计还要两小时,要天黑才能到达计划营地。赶紧与环哥合计一下,准备改变计划在前面垭口下方的民房遗址处露营。
其实这里就是很好的营地,只是担心护林员会上来摘菜巡山,如果被撞见我们在此露营,说不定会节外生枝,出门在外少给自己找点麻烦总是好的。
16点10分,到达今天的营地。
这是垭口下一处早已拆除的村庄遗址,丛生的杂中依稀还能辨认出房屋曾经的基石,将杂草踏平后场地也还算平整,小槽河就在不到十米远的地方,作为营地到也不算太差,2022年的第一晚就要在此度过啦。

两步路统计的第一天的技术数据,10点过从乾坤山庄双清源出发,16点过到达口子上垭口前,6个小时走了16公里,全天都是沿着小槽河在缓慢拔高,累计爬升647米,重装徒步这个速度也还过得去,如果不是在黄桷岩管护站折腾一个多小时,走了两公里冤枉路,我们完全可以按计划到达砂罐厂遗址。

2022年的第一晚,就在这荒草丛生的山林中度过,作为户外人这也应该是最好的方式吧,总比躺在家里的沙发上无聊地划着手机、听着电视好上百倍。

今天晚餐是牛杂火锅,新年每顿营地餐菜肴自然非常丰盛,吸取上次与环哥、祥子出行三个人两斤牛肉没够吃的教训,此行6男4女10人买了7斤牛肉和一大堆蔬菜、干菜,虽然背着有点小累,但好歹可以放开肚皮随便整。

在这荒凉的旷野把火锅煮起,酒儿嗨起,一起为2022干杯。
不得不说BOBO与祥子果然是名符其实的丐帮吃神,特别是祥子童鞋,真真正正的一名干饭人,从头到尾就没歇过筷子停过嘴,直到最后大家都在嗨歌,他仍然坐在锅边自顾自吃着,与BOBO相比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来是田田不出,无与争锋啦。
新年首徒,当然要有点与众不同的仪式感,酒过三巡来个果盘吧,三千老师就着头灯认真地切果装盘,准备接下来的营地K歌。

在这漆黑的旷野林间,就着空中的点点繁星,开启2022元旦新年之声K歌晚会。
按照最初的设想,我们31号把车开直接开到乾坤山庄,带上电源、音响、火盆、氛围灯,开一场浪漫而热闹的跨年音乐酒会。后来考虑到疫情期间太多人聚集在小山村里会造成不良影响便就此作罢。
今晚虽然只是放着手机的蓝牙音箱,但是大家依然兴致高涨。也许是新年的兴奋,也许是酒精的作用,更也许是同行的伙伴,在这山野漆黑的夜里,欢快的歌声响彻山林。
或许是受到我们的感染,傍晚时原本有些乌沉沉的天空,这时居然出现稀疏的星星,那颗颗挂在漆黑天幕上的星,眨巴着眼向我们献上新年的祝福。
正如歌中唱到的那样“......昨天已经过去,所有的伤心和烦恼已离去,你要相信明天的天空会更蔚蓝......”不同的是我们的歌声唱起了黑夜,也唱醒了星辰。以至于最后我们全都尽兴钻回帐篷了,它们却仍然还没尽兴般久久不肯散去。

2022次日、历经巴山到黔中 长年坚持晨起冬泳的BOBO,生物钟5点过就按惯例将他唤醒,你别说有这样的人同行就是好,早早的就将昨夜的锅碗清洗干净,然后就是生火烧水、煮早餐。
今天的早餐是西红柿蛋汤面,待到我们刚起床洗漱完毕,BOBO已经将早餐弄好,大声招呼大家用餐啦。
9点20分,用过早餐收拾妥当拔营出发。
昨晚的营地就在山梁下面,早上出发便是爬升。好在沿途都是石梯的官道,而且经年都是有人在维护着,虽然也是因人迹罕至长满了青苔,但总的来说算是相到好走。
一长串很陡的石梯后,头顶的密林中已透出些许胜利的光亮,垭口就在头顶不远的前方。

毕竟是接近1400米的海拔,快到垭口的地方仍然还积着星星点点的残雪,空气也就附和着这残雪愈发干冷干冷。
10点,从营地出发40分钟到达海拔1380米的口子上,这里也是黔渝两地传统的分界,垭口上还残存着一座破败的关隘,在交通不便的时代一来可以防止匪患,二来还可以向路人提供歇脚之处。
虽然是地隔两界,但黔中的山林和川渝也无二致,常绿的阔叶林覆盖了整个山梁,只有那点缀其间的星星点点残雪,才提醒路人这已是隆冬时节。

山梁的垭口正是风口,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生痛生痛,不想麻烦卸包加衣,也就没管还未到顶的伙伴,停留片刻对着身后吼了两声,便匆匆开始下山。

下山路虽然仍是很陡很窄,但连日的晴天路面也比较干爽,只需提防着不要踩上那腐败的枯叶滑倒,除此之外大可大步流星一路狂奔下山。


下完最陡的一段石梯路后进入溪谷,路虽然平缓很多,但却崎岖不平,在我看来这样的路更难走,不但随时要提防着满是青苔的乱石,还要防止踩入石头的缝隙中扭到脚,速度反而还比先前慢些。

到达竹林营地,再往前走就是一马平川的景区道路,体能好的伙伴完全可以开启飞行模式。

11点,到达昨天的计划营地--砂罐厂遗址。
从昨晚的营地翻过垭口过来大约3公里,用时1小时20分钟,如果不是昨天在黄桷岩的那通折腾,完全可以按计划到达这里。

这是一处非常非常巴适的超五星级营地,不但有松软的草地和潺潺的溪水,还有可以避风的房屋,好遗憾昨晚没能按计划到达这里。
卸包取出“户外沙发”坐在松软的草地上,再泡上一杯茶慢慢喝着等待后面的伙伴,也算是享受过了这舒适的环境,多少弥补一下昨夜未能在此扎营的遗憾,心中也暗下决心有机会再走一次天籁山庄环线,无论如何也要来此露营一次。


过砂罐厂后是一马平川的景区大道,强悍的BOBO迈着稳健的步伐寸步不离地跟随着俩妹纸,我丝毫不敢大意地紧随其后。慢慢地就发现一个问题,这BOBO不但人黑包也黑,这硕大的漆黑的背包如一扇巨大的磨盘,将前面妹纸靓丽的色彩遮挡的干干净净,严重地影响我照片的效果,以后同行再也不走他后面。
砂罐沟唯一有人居住的农家,这里来露营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但可以借用农家灶台,还可以买些起菜蔬粮食,连炉头炊具食材都不用带。

再往后的道路更平坦更好走,沿途甚至还能见到丹霞谷景区的路标,想来夏日旅游旺季的时候也有不少徒步爱好者从景区进来这里吧。
12点到达丹霞谷景区公路,从砂罐厂出来也就两三公里30来分钟路程。公路往右到景区大门,也可以前行2公里进银匠沟到合江天堂坝天籁避暑山庄。公路往左深入到景区尽头,然后翻过洗鱼口到江津四面山。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BOBO大神,我的背包颜值是不是比你高些。


我们的路线是沿着公路溯溪而上,一直深入到景区的最深处。
习水丹霞谷是地球上高原峡谷青年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景区内嵌入群山之间的条条沟谷叠翠千丈,一根根红色石柱在浓绿中拔地而起,傲视林层;一块块巨大厚重的红层丹崖,色彩斑斓、幻影重重,拟人拟物,栩栩如生。

从砂罐厂岔路口到景区公路尽头,全长约9公里。从徒步的角度来讲这9公里景区公路有些枯燥,但若没去习水丹霞谷游玩过,其实还是可以慢慢走着游览一番。
景区内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但更多的是用丹霞景观通过拟人拟物后命上的一个个好听名字和动人传说。
眼前这座吊桥就是一处扎满颜色鲜艳的塑料花的人文景观,不过置身其间也会让你有恍然进入花海的感觉,引的伙伴们纷纷去拍照录视频。

这个季节的山林仍然是一片绿色,但溪中的水流就小了许多,裸露的河谷中满是大大小小的丹霞色石头,这些石块的红虽然比不上海螺沟红石公园的艳丽,但与山间潺潺的溪流、耸立的绿树、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也构成了一幅秀丽的风景画卷。

路边的午餐,食量超级大的祥子童鞋总是独树一帜,好象是害怕我们抢食似的,护着自己的吃食远远地避开众人。

路旁介绍的这处景点叫作“雄狮抢宝”,不过我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端详半天,却仍然没能看出其中端倪。

与合江天堂坝一山之隔的习水天堂沟,当年袁锦道开办的铸币厂就在这条沟里。
据说当年袁锦道在三岔河广办实业,随着当地商业越来越繁荣,交易货币紧缺,袁锦道又开了一家铸币厂。货币充足后交易更加方便,许多因货币急缺而不能正常进行的交易,也因铸币厂的开办而更加便捷。
公路转变处的广角镜,也是自拍合影的绝妙工具。

正所谓树大易招风,袁锦道生意越做越大引来不少人的红眼。当地贡生袁贤达以“私铸钱币,意图谋反”告发袁锦道。私铸钱币在历朝历代都是死罪,朝廷随即派薛姓钦差前来调查。
钦差到三岔河调查后发现袁锦道所铸钱币仍用嘉庆年号,并无造反之意,于是将袁锦道押解京城面见嘉庆解释清楚。嘉庆帝知道原委后,不仅没有给袁锦道治罪还封他为八品登仕郎。
袁锦道归乡后感念薛钦差的恩德,便谷中山崖刻上“薛公岩”三字作为永久纪念。

9公里的景区公路走起来着实有点枯燥乏味,虽说沿途时不时有景点可以欣赏,但时间长了大家难免走的有些索然无味。而冬天淡季的景区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我们走了半天也没遇着一个人,更不要说搭个顺风车。

河谷对岸的岩壁上刻着鬼画符一般的文字,看路旁介绍被称为”无字天书“,这些弯弯曲曲的蝌蚪般的字符,怕确实也只有神仙才能看明白。
远远的树林间隐藏着一面巨大的红色石壁,那壁面光滑的如同人工打磨过一般,石壁上面凸出的岩石如同门楣,难怪近视的三千老师远远见了就说前面山崖上为何有房子。

“山神迎宾”,是栩栩如生呢,还是牵强附会,任君自由评说。
路旁一棵很有型的枯树,象是一位掉光牙齿的老人,光秃秃的树枝上没有一片叶子,虬髯的树枝在寒风中犹如钢筋铁骨般舒展开来。

锅厂坝,顾名思义曾是袁锦道开办锅厂的地方。老早在地图上就知道这里有个地方叫“锅铲坝”,如今终于知道应该是“锅厂坝”,现在这里被开辟成景区的“自然与工业文明展示区”。
锅厂坝前方是个三岔路口,既可以继续沿着景区公路前行,也可以进入山间步行栈道。我们背着重装,也不知道步行栈道会通往何处,当然也就不敢贸然涉足。后来才得知公路与步道最终都是在袁锦道祠会合,只是公路易行而步道难走罢了。


“水漫丹霞”,丹霞谷景区非常有名的一处景点,据说在夏季阳光充足、溪水丰沛的日子里,成相的效果非常好,可惜现在是忧郁而枯水的冬季,拍出来的相片看上去也是平淡无奇。
景区内另外一个亮点就是这无处不在的蜂箱,峡谷两侧巨大的岩壁上,随处可见一个又一个标注着主人姓名的蜂箱,夏日游人多的日子景区内四处都有兜售蜂蜜的山民。

伙伴们都说前方的这面红白花纹相间的石壁,好象一块巨型五花肉,远远看去确实和张掖的七彩丹霞有些神似。
溪畔挂满累累果实的红籽树,在寒冬的微风中摇曳,那鲜艳的绯红远远望去就象一簇跃动的火焰,在这寒冷的山野带给人一抹温柔的暖意。
红籽树是云贵川的山林中很常见的常绿灌木,学名火棘树,又名红军粮、救兵粮、救命粮、火把果、赤阳子,是蔷薇科火棘属。其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久,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其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可鲜食,吃起来涩涩的感觉,也可加工成各种饮料。
景区内的“不老树”,也不知道在这寂静的山谷中生长了多少个年头,既然这树可以不老,也不知道人是否也行。

对面山巅远远望见的“情侣石”,不离不弃地相拥着,这道也还名符其实,不过祥子和BOBO两位大神的合影就有些不应景了吧,你们这是要断臂么。
集体装逼,是枯燥的徒步过程中非常有效的调节剂,此时如果能再来点水中的倒影,该是多么完美的画面。

“双老石”,顾名思义这是一对相互守候着的垂垂老矣的夫妻。同样是相互守候,前面的情侣是紧紧相拥,这里的双老却是保持着距离的守望,有点意思!

路旁溪谷中的深潭,潺潺的溪流和莹莹的池水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若是炎炎夏季该是多好的戏水场所啊。

嵌在对面山崖上的步道,象不象一只红色怪兽血盆的巨口和锋利的獠牙,这就是连接锅厂坝与袁锦道祠的游人栈道。

14点,两个小时走了8公里多的景区公路。前面不完处就是景区公路尽头,在公路尽头沿着步道继续向前行可去袁锦道祠。
我们将在这里分路,沿着长满荻花的废弃公路,然后翻过海拔1320米的寨门顶,如就是旧时通往重庆江津四面山飞龙庙的官道。
这路,据说也是袁公当年所建。

从丹霞谷景区公路往里1公里多的废弃公路上,长满了一人高的荻花,初冬的季节别的草木已经漫天漫地的凋零,只有它们还在寒风与枯萎的草叶间飘着温柔而忧郁的绒花。

这段路上最适合装逼拍照,在那冬日惨白的暖阳里,身着一袭红色的艳丽长裙,婀娜地舞动在这洁白的荻丛间。风起的时候披头散发的荻花与你一同尽情飘舞,妖冶多愁而又柔美缠绵,一起舞动着最动情最惊艳的身姿,书写着秋风里最抒情的诗。

秋冬里的荻花抽了穗扬了花,一穗穗散发着柔顺而淡紫的润泽,在阳光下丝丝透亮。那斜垂的丝丝随风而舞,曼妙多姿,象女孩子梳理的很好看马尾辫子,随着青春的脚步一颤一颤,看的人心动,看的人羡慕。

一路的荻花让人既忧又喜、既惊又愁,伙伴们一路走来一路拍,短短的一公里路走了接近一个小时。废弃公路尽头便是开始拔高的山林,舍不得这片让人心生爱怜的荻花,又担心翻过山岭后四面山景区露营的不便,虽然时间尚早,我们还是决定就扎营在这山岭之下的荻花忙着。

早上9点半从号口上营地出发,13公里走了5.5小时,其中有8公里还都是景区公路,不到15点我们便决定在洗鱼口下扎营,这全天的路真的是太轻松太惬意。

时间还太早,我们根本用不着太心急,大家悠哉游哉地各自选择自认为最好的场地搭建帐篷,三千老师甚至平生第一次把自己的三峰蓝山1por搭建到满意的完美,临了还墙裂要求坐在自己满意的帐篷面前留个影。


同行的妹纸们是勤快的,建营完毕虽然天色尚早,大家还是主动就开始伺弄着晚餐。今晚的营地餐是坐墩连锅子煮萝卜白菜土豆,我们在忙着勾汤调料,妹纸们已顾不得寒冷的溪水开始洗菜去。

没过多会儿肉汤的香味就已飘满这山野林间,那缕缕的肉香早已经让人垂涎欲滴。瞧瞧,祥子童鞋这表情,是馋了呢,还是馋了。看他那包在口中的满嘴哈喇子,若不是有眼镜挡着,估计眼珠子都会掉进了锅中。
今晚上非常可惜,肉是绰绰有余,菜也是丰富的让人肚圆腹满,只可惜这酒有些不够,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失去了酒酒加持,纵然是佳肴也就失去了些许味道。虽然天未暗菜尚有,但酒也尽,大家便没了再吃下去的动力,早早的就散了晚宴。
不得不佩服祥子这厮,妹纸们在收拾碗碟时问锅尚存的肉该如何处理,想着明天早餐安排的是稀饭、馒头加咸鸭蛋,我便狠心说“倒了罢”。祥子闻言赶紧接话,“别倒,都捞起来留着吧,明早我吃。”
虽然酒未足但饭却已饱,晚餐已散天色尚早,这样就钻进帐篷也不是个事儿,大家便围坐着喝茶聊天。BOBO大神平日里看上去墩墩厚厚憨憨实实,骨子里却是个闷骚的人,侃起大山来是一点也不含胡。他精彩的故事吹黑了天,吹暗了地,连早早钻进帐篷的祥子也被重新吹了出来。直到夜已深人已静,茶已淡口已干,最后大家才意犹未尽钻入各自帐篷准备歇息。

2022第三天、日行三省终点回起点 清晨时分如约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如织的雨丝弥散在空中,让原本就晨雾霭霭的山间更加缥缈的如梦如幻。

今天早餐是稀饭、馒头、盐鸭蛋。仍然是常年坚持早起的BOBO老师率先起床,不到6点便冒着霏霏小雨钻出帐篷,打着头灯开始伺弄早餐。
7点过,大家穿戴整齐也陆陆续续钻出帐篷。BOBO老师早已将稀饭熬好,馒头和盐鸭蛋都是熟食,加热一下就可食用。在这阴沉寒冷的山间,大家享用着热气腾腾的美味早餐。
祥子兄弟不但能吃,而且还不习惯素食,这大早上的也离不开肉。但见他将昨晚吃剩的大半锅肉煮热了在一旁独自享用着,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标准“干饭人”啊。
8点半,用完早餐收拾妥当,山林间虽然仍然是雾气重重,但好歹细雨已经停歇,按惯例合影出发开始第三天的行程。
BOBO老师说几年前他曾经走过这条路,但具体的路线有些记不清楚,只记得废弃公路尽头就是一条通往飞龙庙的石板路。然而我们从营地出发后就一直没找着他所说的这条石板门,按照着网上的轨迹溯溪而上,在茂盛的灌木丛中穿梭着。
起先在溪谷中的“路”也还算好走,虽然也有些湿滑,但也还算平顺,小心些也无大碍。
一路循着轨迹向前,走着走着便离开溪开始爬坡,然而那茂盛的树林间全是陡峭的山坡,那来一星半点路迹的影子,但轨迹仍然我行我素地径直向上了。
我对照着轨迹走在最前面,在林间的山坡上左冲右突寻找半天,不要说BOBO印象中的石板官道,就连山民采药走过的“兽径”也没寻着。无奈之下和环哥简单商量,既然轨迹都是如此上去的,我们也就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沿着轨迹直接冲上山梁子再说。

密林中的山坡很陡也很滑,好在灌木藤蔓倒也还多,我在前面探着路,大家在后面紧紧跟随,抓附着树藤灌木努力向上冲,这可就苦了队里的妹纸们,一路爬着一路担心她们能不能上来。
在湿滑陡峭的密林中连滚带爬折腾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发现一条比较明显的横切路径,对照着轨迹也是顺着这条路径而去,这让我似乎见到希望的曙光。
顺着那依稀可辨的横切小路又前行百余米后,密林中突然出现一团亮光,一条石板铺就看山路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BOBO口中描述的通往飞龙庙的石板官道吧。不由的回过头来,扯着嗓子向还在密林 中挣扎的同伴们兴奋地吼道:“大家快加油啊,发现石板大路啦!”
这路一端通往山顶,一端却蜿蜒而下消失在密林中。看来BOBO的印象没骗人,只是我们没找着这路在山下的入口,但是那轨迹是从飞龙庙向丹霞谷走的,为何放着这样好的石板路不走,偏偏却要在半路插入陡峭的密林中去折腾,难道就为了在多年后折腾我们么。

9点45分,经过万千辛苦终于登上海拔1320米的洗鱼口,这里也是贵州与重庆的分界,翻越这垭口后我们就从习水丹霞谷景区进入到江津四面山景区。

太不容易啦,太不容易啦!大家一边休息一边吐糟。确实也是,行前我也未曾想到会有这样的波折,从网上能够搜集到的资料,无不显示这是一条非常好走的大道,沿途都是以前山民往返于两地间的官道,那曾料到还有这样的野路要走。不过这旅途的未知,或许也就是户外的魅力所在吧。

翻过洗鱼口,一路向下都是好走的石板路,只是因为雨后和鲜有人至的原因,这路也就显得有些湿滑,只要小心点完全可以快步往山下冲去。

随着海拔的下降山路也渐渐趋于平缓,快10点半了林间的雾气仍然没散尽,我们在这雾气中穿行,丝丝薄雾从眼前飘过,睫毛上就挂起一层细细的珍珠,雾气随着我们的移动在身旁沉浮,身子摇摇晃晃就像飘在九重云霄。

10点半到达洗鱼口下面的二道寨门,这是位于渝黔古道上的一座隘门,在那冷兵品的时代这样的关隘那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所在,最主要的作用就这防止匪患。

过二道寨门继续向下,山路简直可以用“一马平川”来形容,这是一条常年有人维护着的护林小道,松软的泥地上铺着一层落叶,踩上是软软的象是在走地毯秀。

在这宽阔平坦的山路上可以直接起飞,借用九戒兄弟的话,这样的路走起来就是“如履平地”啦。
10点50分,不到一个小时便冲到山脚下,这是出山后的第一户人家,难得还有人居住。
继续向前就是飞龙庙通往大窝铺的公路,担心掉在后面的伙伴们找不着路,到农家院坝中休息等候。走到这里BOBO又恍然大悟啦,记得当年还曾经到这农户家中买过蜂蜜。
于是和独居在家的老人攀谈起来,从交谈中得知这里属于四面山镇的洪洞村,不但远离景区,而且和大窝铺护林站也在好大一段距离,昨天如果翻过洗鱼口来这里露营是没有问题的。
休息20分钟等着后面的伙伴们陆续到齐后,告别老人继续出发。前面是对窝岩,山下住着10余户人家,在这深山中也算得上不小的山村。
景区公路从村子横穿而过,往左通往大窝铺林管站,大窝铺林管站向前就是前天我们经过的黄桷岩护林,大窝铺林管站有重兵把守着根本无法通过。
景区公路往右通向飞龙庙,在飞龙庙也有一处护林点,从飞龙庙护林点到大窝铺护林点这段属于缓冲区,正常情况下游人是不允许涉足的,缓冲区内也不能经营农家乐,因此正常情况下从飞龙庙徒步是无法到达这里的。
早上从营地出发就一直伴随着BOBO的大袋垃圾,在这里终于找到归属,BOBO高兴的不得了,"这下终于可以轻装上阵啦!"
从对窝岩沿景区公路向飞龙庙方向前行约1公里,来到一个叫老家榜的小山村,我们将在这里分路进入村后名曰“上屋沟”的山沟,沿着山沟翻过猫座垭便可回到四川合江境内。

王家榜分散居住着十来户人家,沟口有家大瓦房人家,屋前的院坝好生宽敞,在这里露营歇脚肯定是不错的选择。
沿着上屋沟径直向里,一条大路向山里延伸着,这路应该也是常年有人走着,全然不象其他山路鲜人有迹而变得芳草丛生。

山沟里的最后一户人家,除了院坝里数十只蜂桶外,屋内早已经是人去屋空,在这里卸包休息用午餐,准备养足精神一鼓作气翻过猫座垭回到乾坤山庄。


用过午餐继续出发,山路不紧不慢地向前延伸着,这段路非常适合重装徒步。山里这样好的环境,这样好的路,却硬生生不让人走,真是太可惜啦。
越往沟里深入,山路也渐渐变的陡起来,不过道路却依然是被整理过后的干干净净。午后的山林早已经没了雾气,不知名的鸟儿在林间啾啾鸣叫着,林间弥漫的气息似乎能让人闻到一股香甜的味道,细细的微风都欢快了很多,这真是徒步的好日子。

越来越陡的山路让人开始有些汗流浃背,正当大家准备卸包脱衣服时,却听的冲在最前面的BOBO在头顶吼道:“加油啊,已经到顶啦!”
不是吧,这个垭这样不经爬么,刚刚才开始有点感觉,正准备脱衣鏖战时却已结束战斗,赶紧放弃了卸包脱衣的打算,憋了口气“蹬蹬蹬”一路小跑着向头顶冲去。
12点半,从王家榜进沟走了三四十分钟,到达海拔1120米的猫座垭。这里又被称为览众山,名称的由来是山顶寨门上刻着“览众山”三个大字,大概是取自“一览众山小”之意吧。
山上风很大,刚刚走出来汗被这风一吹顿时觉得好冷,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后,也不敢等后面的伙伴们齐,便急急忙忙地又开始下山而去。
起初下山的路也是很陡很湿滑,让人走的一点也不敢吊以轻心,随着海拔的降低山路变的平缓了很多,只有一条独路也不担心后面的伙伴们会迷路,我们几个在BOBO的带领下不由的越走越快。
直到进入谷底的溪流后路上的杂草越来越深,最深的地方甚至已经没至大腿,路的痕迹完全被淹没在杂草丛中。我们这才有些担心后面的伙伴会找不到路迹,于是简单商量后,决定由BOBO带着三千、小鱼留下来等候,我和环哥、祥子先冲出沟去,把车开到毫须洞来接他们。

作好分工后便没了后顾之忧,我独自大步流星地冲在最前面,环哥带着祥子紧紧跟随着,只想早些走到乾坤山庄,然后去双清源开了车过来接他们。
一阵猛冲狂奔后一扇柴门出现在眼前,这通常是山民们用来阻拦散放的羊子跑丢而设的门,通常情况下见到这样的门就预示着离沟口不远啦。

受到第一道木门鼓舞不由的士气大增,更加增快了行动的步伐,渐渐的就把环哥和祥子拉的不见人影。下山的路看来平时走的人也不多,沿途荒草丛生路迹难辨。我一路风风火火向前冲着,好几次都冲错方向,待到无法再向,只好又原路退回来重新寻找,走了好多冤枉。
正在我暗自嘀咕怎么还没到沟口时,第二道柴扉出现在眼前,刚刚有些气馁的心里不由得重新燃起希望,心想着出了这道门离沟口总该不远了吧。

其实这条沟沿途的风景还是想当不错,山谷中的溪水非常清澈,整条沟都是成荫的密林,夏季进来戏水避暑肯定不错。

又走了好长一段依然见不到沟口的踪影,心里不禁暗自骂道“卧槽,这条山沟怎这样长。
这是下山途中遇到的第三道柴扉,沿途也没见到有人放养有山羊啊,他们设这样多的柴扉干啥,难道仅仅是为了给走的心烦的我们不断增添希望么。
出了第三道柴扉后终于在河边见到一群散放的山头,它们在草丛中悠闲地吃着青草,听到脚步声后紧张地抬起头来张望着,想来它们已经好久没见过有人路过了吧。
路边高大茂盛的竹林和平坦整洁的山路,无不在预示着已经快到山沟的尽头。
第四道柴扉和路旁的羊圈,让人感觉到了人类文明的气息,也给早已走的心烦意乱的我打了剂强心针。出第四道门后远远望见挑着羊粪的山民正靠在路旁歇息,上前与他简单交流后确认前面就是沟口,这条沟叫大黄沟,仍然是属于重庆江津的地界。
大沟口第一户人家,也是这条沟里唯一的一户人家,门牌上写着“洪洞村”的字样,正如刚才那位挑粪的山民所言,这里仍然是重庆地界。
你以为就到沟口了么,错啦!还要经过最后一道,也就是这沟里的第五道柴扉。这真是“大黄沟里长又长,让人走的心慌慌,半天不见一个人,倒是立着五扇门。”
14点半,从猫座垭下山2小时走了6公里,终于到达大黄沟口,这条山沟真的好长啊,不过夏天能进到沟里去耍耍水也是挺好的。
大黄沟口的毫须洞管护站,这是属于四川合江福宝林场的管护站,过桥后往左走进入江津地界的大黄沟,往右走去合江自怀的毫须洞。
十多年前毫须洞还是自怀乾坤山庄的一处旅游景点,那时没少进去过,如今已经被划定为保护区,有人把守着禁止入内。我刚从沟里出来,管护站的二楼里就伸出个人头来,高声喝问着我,当得知我是从大黄沟出来去乾坤山庄后,又“呯”的关上了窗户。
也不知道如果从这里进入属于重庆地界的大黄沟,会不会被四川的护林员阻拦呢。
毫须洞到乾坤山庄是3公里这样的碎石公路,轿车也可以很容易径直开进来。
在距离合江的毫须洞不到1公里的地方,见到在小溪对岸有一座很考察的小洋房,起初我还以为是当地发财了的山民修建的避暑山庄,我甚至盘算着能不能从这里过河,避开毫须洞管护站进入大黄沟。
等我举起相机用长焦拉近一看,卧槽,门前的牌子上赫然写着“江津区四面山森林管理局大黄沟管护点”的字样,还盘算着想从这里过河进大黄沟,怕是门都没有。
好在通过我的观察,毫须洞管护站和大黄沟管护站之间的溪流并不太宽,目测多处都很容易就可以通过,在两个管护站之间过河进沟,完全可以完美地避开他们。

去乾坤山庄途中,在路边一处看上去是已经废弃的房子,结果却是人家在招租,不知道这样的房子除了隐居外租来有什么用是?
这座石桥左侧,在告示牌旁有条路可以通往四面山的甜荞灰,过去后可以到鸳鸯瀑布、水口寺瀑布,也可以从大黄沟进去,经飞龙庙、水口寺、甜荞灰后,从这里出来形成一条环线。


凡是有告示牌的地方均有路,这一点也不假。从这里进去也有条山路通往倒流水,既可以经朝源观、鸳鸯瀑布、甜荞灰出来形成环线,也可以经花坟从穴阡岩出来到自怀,不过中间有段上山的路非常野,记得18年我们从倒流水下山也费了好多周折才走通出来。

15点10分,顺利到达乾坤山庄,咱家小8安静地等待着我。赶紧换掉身上被草丛打湿的鞋袜与裤子,开着车回去接环哥与祥子,再带着他们去前天的出发点接他们自己的车,等我又返回毫须洞打算接其他人时,他们却已经出人意料走到三星潭,看来伙伴们比我想象的要给力的多。

这是第三天的技术数据,6个半小时16公里,翻越两个垭口,若不是在洗鱼口的那通折腾,我们原本可以更轻松地完成今天的行程。

这是乾坤山庄环线的技术数据,从双清源出发,到乾坤山庄结束,全程45公里,累计爬升1800米,如果从乾坤山庄出发回到乾坤山庄,总里程应该在50公里左右。
这是一条非常不错的徒步线路,最关键是终点回到起点的环线,这让往返的大交通变的容易了很多,不过桃子岩和黄桷岩两个管护站是拦路虎,能否顺利通过是全程的控制点。
完美的旅程,按惯例当然要以一顿鸡哈豆花来画上句号。2022年首徒,感谢上天的眷顾,感谢沿途山民们的帮助,当然更要感谢友友们的跟随,期待着接下来的一年中能与你们平平安安地完成更多的线路。

帮主威武,强贴顶起!
本帖最后由 仙得法歌大神 于 2022-3-7 15:17 编辑

“在这漆黑的旷野林间,就着空中的点点繁星,开启2022元旦新年之声K歌晚会。
按照最初的设想,我们31号把车开直接开到乾坤山庄,带上电源、音响、火盆、氛围灯,开一场浪漫而热闹的跨年音乐酒会。后来考虑到疫情期间太多人聚集在小山村里会造成不良影响便就此作罢。
今晚虽然只是放着手机的蓝牙音箱,但是大家依然兴致高涨。也许是新年的兴奋,也许是酒精的作用,更也许是同行的伙伴,在这山野漆黑的夜里,欢快的歌声响彻山林。
或许是受到我们的感染,傍晚时原本有些乌沉沉的天空,这时居然出现稀疏的星星,那颗颗挂在漆黑天幕上的星,眨巴着眼向我们献上新年的祝福。
正如歌中唱到的那样“......昨天已经过去,所有的伤心和烦恼已离去,你要相信明天的天空会更蔚蓝......”不同的是我们的歌声唱起了黑夜,也唱醒了星辰。以至于最后我们全都尽兴钻回帐篷了,它们却仍然还没尽兴般久久不肯散去。”

太可怕了,如果按照设想,那更是不堪
感谢楼主分享美丽的风景,美好的旅途,期待看到楼主更多的好帖
很详细的游记。各位老哥大姐的精神头也很厉害自认为是跟不上这个队伍的。赞一个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