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胜地观大潮、盐官海塘寻遗迹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因心一牛
2022-3-24 08:20
倒序浏览
22927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3-31 10:56 编辑
为
了欣赏
世界一大自然奇观
“
钱塘江涌潮
”,
我来到了盐官观潮胜地公园。这里不但是观潮最佳地,而且里面还有许许多多历史名人来此观潮的遗迹,花点银子进来还是值得的。
观潮胜地公园是
浙江
省
“十佳美景乐园”之一,是海宁潮最佳观赏地点,内设观潮楼、观潮台。孙
中
山、毛
泽
东、江
泽
民等名人均在此观潮,另有体现潮文化历史和观潮习俗的景观多处,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鱼鳞石塘、明代占鳌塔、乾隆手植古朴、镇海铁牛、白石坛等。
提起浙江的城市,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
杭州
,但却很少有人会提到海宁。海宁隶属于
嘉兴
市,从杭州过来也仅需
1个多小时, 现在提起海宁,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是海宁皮革城。但其境内名胜“钱江涌潮”,自唐宋便已盛行,闻名国内外,“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至今仍吸引八方宾客,一睹涌潮奇景。
对于钱塘江大潮的初印象,是来自小学
时
课本的一篇《观潮》。时至今日仍可以浮现出当时语文老师讲到此篇时的那种激昂之色,想象如千军万马般齐头并进的潮水向你涌来,是何等的壮观
。
海
宁盐官镇
是观潮胜地为东西向狭长地形,全长
1360米、总占地16.24公顷。抗战前,海塘一带已有海滨公园。1994年起,重建海滨“观潮胜地公园”。园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鱼鳞石塘
、明代占鳌塔
、孙
中山
观潮亭、毛 泽 东观潮诗碑纪念亭、乾隆手植古朴、史量才纪念碑、镇海铁牛
等景点;景观海塘、
2座观潮楼、6个观潮台是天下奇观海宁潮的最佳观赏点;白石台广场集大型节庆活动、游览观赏、文艺表演、休闲娱乐于一体,是观潮胜地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盐官观潮胜地公园一线潮四季潮汛时刻表,
海宁盐官的潮水一天之中有日潮和夜潮两次
,所以叫“一日两潮”。
记住一定要提前等,否则可能象我在杭州观潮城一样,按时到了潮已过去。
钱塘观潮是浙江省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
,
中秋佳节前后是观潮最佳时节
,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钱塘潮分为交叉潮
,一线潮 ,回头潮 。农历8月18的潮水最大,潮头可达数米。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2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3-31 20:18 编辑
观潮胜地公
园一共有五个门。
过去
游客可以通过安澜门、海滨门、迎宾门和建安门进入公园
,
现在疫情期间,由于游客少,也便于设情防控,只保留了安
澜门
。
通过安
澜
广场,我来到安
澜
门。安
澜
门是
一座
五
檐飞角的三门
花岗岩
牌坊,
上额刻
“天下奇观”四个大字,为海宁籍武侠小说大家金庸所书。中额刻着孙中山的名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牌坊石柱上有楹联:
“
气象苍茫涵日月,波涛吞吐自春秋。
”
过安检后进入验票厅,验票厅里有
1957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八)毛 泽 东和随从人员从杭州来盐官三星乡七里庙
(不在观潮公园内)
观潮的相片和毛 泽 东观潮后所作的
《七绝
∙
观潮》
诗。
海宁历史绵长,不仅仅是观潮胜地,各界名人辈出,是李善兰、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金庸等众多文化名人的故乡。而海宁也流传着许多传说,比如千古一帝乾隆的身世之谜,便是民间野史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便是取材于此。
过验票厅后,回看
安澜门。
石牌坊后面并列的三座石拱桥,
名
安澜
桥。
安澜
桥
栏板上雕满各式各样的波涛浪花。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2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3-31 18:57 编辑
走过石拱桥,是三座并列的石坊,
中间
坊额上刻
“
天福万民
”四个金色大字
,
旁边两坊分别是
“海晏”和“太平”
。
走过石坊进入白石台广场,见前面是一座三层高台,台沿上镶着一块“白石台”的石匾。
因石坛早已湮没,
2002年重建,
整个白石坛广场都是用汉白玉砌成的,
集大型节庆活动、游览观赏、文艺表演、休闲娱乐于一体,是观潮胜地公园的标志性景观。一年一度的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均在此举行。
石坊背额上刻
“日夕萦念”四个金色大字。“日”指白天,“夕”指黑夜,“萦念”是连续不断的思念。钱江大潮像浩浩荡荡流入大海的江水,因对故地的思念,白天、黑夜来来回回从不停歇。
白石台
广场
两侧建有圆弧形红墙,靠墙立有十多块汉白玉石碑,上刻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位皇帝巡视钱江海塘或观潮时题写的诗文。
据说,此台原为乾隆御驾观潮处,
并留下御诗一首:
“镇海塔旁白石台(坛),观潮端不负斯来;塔山潮信须臾至,罗刹江流为倒回。”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2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3-30 19:29 编辑
走上堤坝,看到是平静的江面,波澜不惊,江水在缓缓地流淌。
已经有不少人站在堤坝上,静静地等待着观看大潮。这是比较好的一处观看潮水的地方
。
大约下午1点多钟,
一
线潮来了,内心激动,未见潮影,先闻潮声,潮水就像地平线的白带一样,平静的海面瞬间犹如万马奔腾,一股股浪打声震耳欲聋。
海潮到来,声如雷鸣
,
排山倒海
,
犹如万马奔腾,甚是壮观。
钱塘江大潮,气势壮观,只是时间比较短,从看到潮头到大江恢复平静,也就半个小时
左右
时间,让人感觉不太过瘾。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2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3-31 21:12 编辑
钱江海塘大堤。大堤顶宽七八米,铺有方形道板砖,两边土坡上植有草皮,不远处有一座宝塔。
根据海宁史料记载,自唐宋以来,钱塘江沿岸经常会发大水。
官府在盐官建造起一座
40米高的宝塔,取名镇海塔,也就是今天的占鳌塔。
但镇海塔建起来了,大水却依旧频发,怎么办?
雍正八年,由朝廷出钱,在盐官东西两侧的海塘上,
铸造了
6头铁牛
镇水
,每头重达
3000多斤,并在每头牛上都刻上了铭文。
乾隆年间又打造了
10头铁牛,从海宁尖山一直摆到了今天的杭州,算来共有16头。
可惜的是,这
16头铁牛,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被毁了,有的化成铁水造了武器,还有的甚至被推进了钱塘江。到上个世纪60年代,连盐官的这头铁牛也没了。
1987年6月,海宁
文物部门为了
恢复盐官
“镇海铁牛”
这一景观,重新在钱塘江边铸造了两头铁牛,立在占鳌塔东则,重量也有
3000多斤,并保留了铁牛铭
:
“唯金克木蛟龙藏,唯土制水鬼
蛇降。”
镇水铁牛
铭文上就讲了五行的关系,
以牛来克水
。
铸造铁牛其实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造海塘是为了镇海水,铸铁牛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表达。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2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3-31 11:08 编辑
“乾隆手植古朴”是海塘上唯一的一颗参天大树,迄今已在土质含碱量较高的海塘上挺立200多年,迎风吸霞、葱茏俊逸,实为一大奇观!
乾隆二十七年(
1763年)三月,乾隆亲临海宁勘视海塘,三月初三下谕,御制观海塘志事诗,并亲手种植朴树一株,意在褒扬人民群众在筑塘期间表现出来的以朴为贵的精神。在树西侧还立有御碑记述了此事。
毛 泽 东观潮诗碑亭,是为纪念毛 泽 东同志
1957年9月11日到盐官观潮
,
而于
1994年经中 共中 央宣传部批准建造的。 亭高17米,面积90平方米,碑亭呈六边形,于1995年观潮节落成揭幕。
亭内诗碑上有毛 泽 东《观潮》七绝诗及碑记。
毛
泽 东
亲自题写的系集字而成的
的《观潮》七绝诗
墨宝。
毛 泽 东的《七绝
∙
观潮》:“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雪花晶莹剔透,因其形状呈六角形被古人称之
“六出飞花”。
毛
泽东
以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的
诗
句,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奔腾与壮阔,以雪花喻浪花,展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2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3-31 20:58 编辑
中西合璧
的
建筑
——中
山亭
,
与毛
泽
东诗碑亭、占螯塔交相辉映,组成一道
亮丽
的景观。
1916年9月5日(农历八月初八),孙
中
山先生偕夫人宋
庆
龄女士等前来海宁,登
“三到亭”(即今:天风海亭)观潮,并亲笔提词“猛进如潮”。1925年3月,孙
中
山先生逝世。为纪念一代伟人,由当时浙江省政府筹建此亭。初建时跨于土备塘上,亭为四注式。亭基、柱子、护栏均为混凝土浇筑,亭顶覆以进口铅皮,内顶为平吊灰板,四周饰以挂落。中西合璧的样式和当时领先的建筑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整座建筑显得既朴素又大气。此后几经修葺、改建,亭也因土备塘改筑而居于瑭面上。
1982年2月被海宁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重修时,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重书“中
山亭
”匾额,2001年标准海塘建设,将亭子退后移建至土备塘上,并参照原样于2006年9月上旬正式恢复原貌。
中 山亭的背面。
钱江潮使孙 中山先生联想到革命洪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后来人还亲笔书写“猛进如潮”四字,题赠海宁。
天风海涛亭
,
建于民国初年的历史建筑。
时光倒退回去四十年,孙中山先生也曾偕夫人宋庆龄等人到海宁盐官观潮,正是站在此亭内。
网上找到一张当时拍摄的片子。谢谢原作者、原发布者!不知为何?片子里没找到宋庆龄。针对这次观潮,用孙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感觉是
“洗涤怀抱”,之后便诞生了“猛进如潮”的名言,道出了一个革命者的伟大胸怀,也许正是他站立在这里看海潮滚滚的一瞬间,启迪了他的《治国方略》灵感。
1996年11月30日,李
鹏总
理来海宁观潮并掀然挥笔
“西风挡不住,海宁涌潮来”。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2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3-31 09:26 编辑
祖籍浙江海宁的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与友人观潮的雕塑,还原了
90年前的钱江大潮时,徐志摩组织胡适、任鸿隽、朱经农、陶行知等人前往海宁观赏钱江大潮的场景。
雕塑高约
2米,为青铜材质,现在雕塑的位置也正是当时徐志摩等人观潮的位置。
纪念碑式的群像,让九个人物化成九座碑,作品巧妙地让众像与海宁潮结合,让人难辨潮与像的主次。
1923年9月28日是农历八月十八观潮节。任鸿隽、朱经农、曹诚英、胡适、陶行知、马君武、Ellery、陈衡哲等一行,应徐志摩观潮之约,相聚海宁。
那天上午,胡适、曹诚英与陶行知从杭州坐火车出发,徐志摩等一行则坐上海方向来的观潮专列,汇合后前往海塘候潮。在钱塘江畔,徐志摩、胡适、任鸿隽交替着给大家拍摄合影留念。当天下午,海宁潮也如约而至,众人尽兴而归。
创作该作品的雕塑家陆乐介绍说,作品的名字是《那一天》,不仅是
90年前的那一天,也是今天、明天,未来的某一天,是游人来此观潮的那一天,是一副别样的情景
。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2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3-30 11:31 编辑
高高耸立的
占鳌
塔又名镇海塔,是一座为镇服潮神而建造的楼阁式佛塔,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至今已
有
380多年历史。
占鳌塔高
40米,周围25米,平面呈六边形,外观七层,内为八层,砖身木楼,造型极为壮丽。登临占鳌塔观一线潮,是海宁潮观赏的最大特色,登塔俯视,盐官古城风貌尽收眼底,杭州之玉皇、硖石之东山也隐隐可见。
鱼鳞石塘在占鳌塔东西两侧的
1000米间
,
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而闻名于世,其筑造结构精巧,气势雄伟,历经数百年的潮水冲击依然
“力障狂澜扶砥柱”,被誉为“捍海长城”。
海塘工程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2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3-31 21:09 编辑
最后来到
观潮
胜地
公园
内
“流芳园”。
走进流芳园,小河环绕楼台亭阁和老屋流淌,树木葱葱,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色。
史量才先生纪念碑
,
是为
纪念《申报》奠基人之一
史量才先生
1934年在海宁
遭国民党特务袭击
遇害而建立的。"
史量才先生纪念碑“八字由海宁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先生题写。另一块石碑上写有:“大丈夫宁为玉碎,毋为瓦全.此明于死生此道之说.自古迄今,枉其道而老死牖下者,不足惜;直道而猝死非命者,不可忘……”概括了史量才先生的一生。
抗日烈士纪念碑
是为纪念抗日英雄褚台夫烈士而建的纪念塔。塔呈柱状,为四棱锥体,如长剑刺,基座置纪念碑,铭刻着烈士的英雄壮举。诸台夫(
1920-1944)盐官永安人,考入中央陆军军校,并以优异成绩保送至西南航空学校深造,再选派去美国航空军官学校深造。回国
后
,加入陈纳德统率的十四航空队。
1944年6月7日上机参战,在石堰乡麒麟寺附近殉难。
园边的墙廊里,镶刻着许许多多的历代名人雅士为钱塘大潮所题的诗文。
回复
精选推荐
托乎拉苏-赛里木湖山脊线
南天山北线穿越记
喀班巴依峰环线-探路行
五一柬泰热浪游记
扎尕那冒雪狂奔
尼色俄山脊新线路临时搭档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查看全部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