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真不激动 于 2022-4-19 22:43 编辑
独行
乌孙古道(序言)“到伊犁,一定要去琼库什台。"
经历了
乌鲁木齐,托克逊,巩乃斯,那拉提等地的层层核酸检测之后,真不激动再次独自来到伊犁。相识10年的
新疆哥们XIANGLONG从乌鲁木齐发信息建议“一定要去琼库什台(村)”。哎,2010年初次背馕走新疆的时候,不是移动网络时代,资讯传播不太便捷,特克斯县,
喀拉峻草原,琼库什台村还是默默无闻之处,我在特克斯县只住了一两天,浮光掠影,错过了这个美丽的地方。2021年真不激动第三次新疆之行要弥补这个缺憾。

特克斯县城中心的八卦台
特克斯街头,警车来来回回转悠,车上的喇叭播放着“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2010年特克斯县城到琼库什台村似乎还没有开通长途公共汽车,现在2021年7月中旬,交通方便了一些。从特克斯爱疆大酒店停车场乘坐长途中巴,14:50发车,计划在琼库什台村待上两三天,真不激动在县城市场上买了三个馕,两个烤包子,几袋方便面火腿肠和面包。坐在司机座位右侧的位置上,视野开阔。车上有哈萨克牧民,有下山买东西(食品,糖果,西瓜,甜瓜,水果),买了锅和饼干返回喀拉峻山客栈经营者,还有一些游客,司机对班车上座率很满意。
出了县城,白云朵朵,2021年道路状况良好。
前方是生产建设兵团78团驻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一个团场相当于一个县级行政单位。78团场与特克斯县互不隶属。从县城到琼库什台要翻四座山,车程约两个半小时。
喀拉峻是哈萨克语音译,意思是山脊上的莽原,海拔2500-3600米之间
夏天的喀拉峻据说有伊犁最好的草原,飞瀑,冰川,23万亩的草场每年夏天可以容纳来自特克斯、巩留等地的10-20万头牲畜到这里贴膘。长途中巴途中在观景台稍微休息一会儿,司机放松一下,乘客们也可以遛遛弯,伸伸腿。

夏天的草原,是孩子们撒欢的好地方。看到大片的雪岭云杉
雪岭云杉是天山林海中特有的一个树种。在巍巍天山深处,它苍劲挺拔、四季青翠、攀坡漫生、绵延不绝,犹如一道沿山而筑的绿色长城。风吹林海,松涛声声,
绿波起伏,其势如潮。雪岭云杉,常绿乔木,叶呈针形,略弯曲;果球为长椭圆形,褐色。天山的雪岭云杉,据说是在4000多万年前,由青藏高原迁徙而来,演变成大西北独有而又最为壮观的林木。
18:00左右,长途中巴停在了琼库什台村委会前的停车场。众人纷纷下车。真不激动把背囊放在这个松木屋旁树荫下,休息,喝水,将两个烤包子填下肚,顺便上网搜索了一下住处。哇,价格好贵!村中客栈民宿动辄大几百人民币。
夏天是
旅游旺季,
自驾车几乎停满了村口木桥边的停车场,写着琼库什台村名的这块大石头,几乎一直有人拍照留念。住宿价格高昂也是市场需求旺盛的正常反应。真不激动是严格执行自己住宿预算的人,再说,这次背着
帐篷睡袋还有两天的给养,那就不着急做决定,一边看风景,一边慢慢走过木桥,先进村再说吧。
在哈萨克语中,琼库什台的意思是“宽大的平地”。这个村庄是一片介于草原和杉林之间的台地,海拔2050米,属于喀拉峻大草原的一部分。发源于天山冰川的库尔代河,从村边流过。
河水清澈,阳光正好。有牛羊马狗,天上有飞鹰,树上有鸟和松鼠,河里有鱼.....
今天是2021年7月17日,周六,村子里外来的游人不少,拖家带口,大人小孩,叽叽喳喳,热闹。问了几家打着客栈招牌的松木屋,价格依旧是让人咂舌。看着这片河边的草地,动了在此扎帐篷的念头,又怕河谷的夜冰冷刺骨,万一下雨,打湿了帐篷和行李,湿行李背起来可是愈来愈沉。
河边空气很好,
骑马游客来来往往。有个大牌子竖在村边,上书“严禁私自从此
徒步穿越乌孙古道,禁止违法穿越,否则后果自负.......”哦,真不激动明白了,这里是一条穿越天山的传统线路“乌孙古道”的起点。对此徒步路线,我曾经有所耳闻,知道这是户外圈一条有相当难度的线路,不过这次新疆之行并无长途徒步的计划,背囊里虽有帐篷睡袋,但没有
炉头和气罐,且物资给养只有两天的储备量,明显不足,就不打算冒险探索此路到天
山南麓了。
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
北京时间19:28,光线愈发迷人,顺着河水沿着河岸逆流而
上,山色诱人的美丽,让人一步步走下去,欲罢不能。走近这家木屋,大门紧锁,无人。
独行许久,有两个牧民骑马经过我的身边,
问“你是要走乌孙古道么?”
答:“没有这个打算,一个人,走不了,危险哦。”
刚才村边的那个“严禁......”的牌子,我是看到了的。没有向导和
地图,给养不足,天气,野兽,道路,万一迷路,受伤,饿死在大山里,概率不小。况且,竖了那个“严禁......”的牌子,意味着某些职能部门根本不愿意承担可能发生的救援,本人不打算冒险。
山色,鸟鸣,溪水潺潺。有兔子出没。喀拉峻山区完整的原始森林植被类型,使这里成为整个天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在这座山中园林里,白桦、山杨、野苹果、野山杏等阔叶林簇拥密立;山柳、柽柳、野蔷薇、树莓等灌木处处丛生;百种药草形态各异;峻岭密林深处,棕熊、雪豹、狍鹿等300多种野生动物和昆虫生息繁衍,堪称是亚欧大陆腹地野生生物物种的“天然基因库”。
林间幽静,独自走了半个多小时,神清气爽,不知不觉间,发现身旁多了个小朋友。他也是一个人,低头走路,不说话,脚程比我还快,一会就走在了前面。真不激动背着双肩大背囊,他什么也没拿,空着手。我们两个就这么在林间小路上一前一后,默默走了半晌。
大自然中相伴而行,人和人心灵的距离感消失,渐渐变得亲近,真不激动拿出一管
阿尔卑斯糖递了过去,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他清澈的眼睛望着我,自然而然取了一粒硬糖,把其余的递还,“我叫沃尔肯。8岁了。”哈萨克小朋友的汉语相当棒。
肯肯小朋友,看我对草地上的蘑菇垂涎欲滴,认真地说道:"这个蘑菇不能吃。”他摘了些小小的野生红草莓,放进嘴里,我也摘了一些尝尝,不错,酸酸甜甜,富含维生素。两人继续向前,夏牧场,在河谷的深处,肯肯家的牛羊,住在那里。
真不激动和肯肯,一大一小,两人继续在山路上奋力前行,一位少年骑着一匹漂亮的伊犁马带着一个装着果冻的塑料袋经过,估计少年看着觉得有些奇怪,开口用哈萨克语问肯肯:"$%&*(&@#¥*(&*”。我听不懂哈萨克语,猜着大意是,“你们去干嘛?这个男人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面对小朋友对我这个陌生人的信任,我暗下决心,无论多累,走多长时间,一定要把肯肯小朋友完完整整安安全全交到他父母的手上。
路过牧民的木屋
远远看到炊烟,肯肯家的夏牧场快到了,清澈湍急冰冷的库尔代河上游,肯肯走到这里,加快了步伐,指点给真不激动看,“这是我的马。”哇,从小在平原地区长大的我,心里的那个羡慕,8岁孩子就有这么漂亮的伊犁马。
20:53肯肯小朋友到家了。我看了下时间,18:00从村口木桥出发,走到此处大约3小时。
爸爸江阿勒克在劈柴。父子两人用哈萨克语聊天。并没有在意站在一旁的不速之客:真不激动。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对大山里的人家而言,8岁的小学生走7-8公里山路自己独自回家,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没有成年人的陪伴,肯肯一样可以做到。喀拉峻山地游牧民族,亲近自然,信任人类,根本没有大城市人和人之间的那种互不信任和猜忌防备。我和肯肯两人邂逅
结伴而行,我陪伴了肯肯小朋友,小朋友肯肯也陪伴了我。人生旅途,有缘同行,真心相待,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处处设防,全心的付出,即是满满的收获。捧得一片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才是真情。看他们父子两人高兴地说着话,真不激动由衷的快乐,不忍上前打扰,默默走到了河边的一片空地。今晚,就在这里宿营吧。

妈妈从河边挑水回来,肯肯立刻跑了过去,母子连心啊。
夕阳下的牧场。宿营地是选好了,可是随处可见的牛马却让真不激动犯了难。
当年徒步甘南(
扎尕那-卓尼)的时候,真不激动曾经在山崖下扎帐,半夜牦牛前来造访,差点把帐篷踩烂。今晚在河边挨着牧民的草场平地
露营的话,虽说遇到棕熊或者云豹的可能性不大,万一有大牲畜或者其它野生动物来串门,确实会有麻烦。
彩霞漫天,天要黑了。谚语说:早烧阴,晚烧晴。明天该是个晴天。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
暮色迅速笼罩了山谷,江阿勒克一家人关上了屋门就寝。我思来想去,为了防备野兽和牲畜,决定把帐篷扎在木屋旁边的草地上。
山谷变得寂静,唯有库尔代河水声越来越响,舟车劳顿一整天,倦意袭来,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山风骤起,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打得帐篷啪啪做响,雨越下越大,草地开始存水,渐渐地帐篷也开始进水,积水从底部渗进来,真不激动有点慌了......
登山表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凌晨0:10,雨点更加密集,帐篷被风刮得摇摇晃晃,赶紧穿衣穿鞋,拉开帐门,拔起地钉,把所有的东西拖出泥泞,到木屋的房檐之下,房檐下地势有些低,雨水迅速流了过来,看来今晚是睡不成了,我围着睡袋,蜷缩着身子,打算挨到天亮。看着登山表,心里合计:新疆乌鲁木齐属于东六区,北京属于东八区,两地时差2小时,北京时间0:10,等于琼库什台的22:10,夜,还长哦,海拔2000多米的河谷,山风刺骨,到天亮,还有至少六七个小时,难熬......
忽然,松木屋的灯,亮了,木门开处,江阿勒克披着衣服,打着
手电跨出门槛,伸出了温暖的手,眼神示意,“进屋。”真不激动犹豫了片刻,随即丢下帐篷,抓起
背包,抱着睡袋,进入木房子。房间里当然没有风雨,炉子里有松木材正在燃烧,温度比室外高了许多,顿觉身心俱暖。江阿勒克一家三口睡在大炕的左侧,我睡在大炕右侧,靠着窗户,终于可以伸直双腿了。几分钟安顿好。关灯,睡觉。
感谢淳朴的哈萨克。一夜安眠。清晨风停雨消。
木头大炕既是睡觉的地方,也可以在这里吃饭。早餐:馕,奶油,奶茶。
哈萨克主妇是木屋起得最早的,生火,挤牛奶,煮水,我拿出在巩乃斯买的蜂蜜,奉上方糖,一起喝奶茶,碎馕涂上奶油,蘸了蜂蜜吃。大家听着哈萨克音乐,边吃边聊,江阿勒克一家四口,育有两个男孩,长子沃尔肯八岁半,乡里读小学,目前放暑假,小儿子四岁因故没有到夏牧场来.....
新的一天开始。2021年7月18日,琼库什台,周日快乐。
吃饱喝足,手机电池充满。问题来了,今天是个好天气,何去何从?下一步到底是原路返回琼库什台村?还是逆流而上继续探索库尔代河山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