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井古镇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公元557—581年),是一座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不仅是世界上公认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气的地方,也是中华第一女状元黄崇嘏的故乡。
黄崇嘏约生于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邛州(邛崃)火井漕人氏。
其父黄敏曾在京城长安作过侍郎官,后因战祸连年,便弃官还乡。
其兄黄彦屡试不中,忧愤而死。其母悲伤过度病笃而亡。
黄崇嘏决定女扮男装,进京(成都)赴考。
由于黄崇嘏才华出众,一举考中头名状元,被任命为司户参军。
数月后,丞相周庠欲招崇嘏为婿。
崇嘏处变不惊,向丞相周庠呈上书信一封,并附暗诗一首表明自己是女郎,做不得女婿。明信上只说父亲暴病而亡,自己要护柩回乡,料理后事,三个月后再回朝应命。
丞相心中大惊,但敬其志,怜其才,扣下暗诗部分,只将书信转呈皇上,请求恩准崇嘏“状元身乘侍郎之父丧移归梓里”。
崇嘏回乡葬父后,依母姓改名杨姑,独身隐居火井铜鼓山中,十多年后病逝,年四十一岁。
死后人们才发现她身上有一块写着“大蜀天朝金榜状元黄崇嘏”的御赐信物,方知其真实身份。
于是乡人联名上书,请求皇上拔银建墓树碑,以表彰“状元之才节浑全,为亘古名媛所未见”的中华第一女状元黄崇嘏。
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县人杨升庵(1488—1559)的《丽情集》载:“王蜀女状元黄崇嘏,临邛人……,传奇有女状元《春桃记》,盖黄事也。”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之《邛州直隶志》载:“黄崇嘏墓在州西七十里陈家坝南之高山上,因崇嘏葬地,遂名为崇嘏山。”
清朝任过邛州知州的江苏人杨潮观(1710—1788),曾访问过崇嘏墓,写有《访黄崇嘏墓》诗:“东风不上蜀王台,环佩衣冠尽草莱。只有香名埋不得,梅花毕竟百花魁”。
清人熊维芳的《语话堂诗集》有诗赞曰:“西山云气涌高岗,生长深闺姓字香,千古才名高卓女,一官文篆遇周庠,井溪素觅清心水,幕府空留袒腹床。白璧无瑕姿皎皎,前生明月在池塘”。
耳熟能详的女驸马故事就是以黄崇嘏为原型创作,其历史事迹在崇嘏墓碑文上有详细记载。
黄崇嘏女状元墓就在火井崇嘏山上。

隋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设置火井县,袁天罡出任首任县令。
这个袁天罡啊,就是和李淳风一起写了推背图那个袁天罡,厉害的牛人,被誉为唐代最著名的相师。
论能力,他是隋末唐初时期最强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善风鉴,累验不爽(风鉴,即凭风声风向断吉凶)。
隋时他为盐官令,唐时他为火井县令。
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三世相法》、《推背图》(和李淳风共著)、《袁天罡称骨歌》,通志著录中有《易镜玄要》一卷。
袁天罡原籍四川江津县,后辗转游走于长安洛阳等地,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他明明可以靠实力吃饭,偏偏要去闲云野鹤。
李淳风就从政了,死后得了个太史令。
但是袁天罡,应该活的比李淳风潇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