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乌鲁木齐市到石河子市骑一趟来回。庆祝孙女满月。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早听乌市车店老板说,乌市到石河子150公里,他单趟4小时可以骑到,休息一天第二天返回。我心想这个速度我达不到,但我若花个4天,每天骑个7、80公里,总能骑一趟来回吧,这个想法一直在心底藏着,平时就多练习。总算可以一天骑到80公里了,虽然很累,感觉能够承受。    2022年5月24日乌鲁木齐天山区出现疫情,天天要做核酸了,犹豫了一天,心有不甘。25日早起10点半做完核酸,推着车子就出发了。呼图壁县在乌市和石河子中间,导航到呼图壁县72公里,计划做为中转站,来回就在这住了。 王震将军塑像(兵团都叫:胡子将军)
    接着说:社区通知10点到12点做核酸。去了才知道人多,排了十几分钟队,刷了“智慧健康乌鲁木齐”的静态码,终于做完了。迈出第一步是最难的,瞻前顾后,各种困难浮现,终于不再犹豫,10点40左右推出自行车,出发喽! 图1:骑到开发区了,想起拍几张照片吧。在某石油单位门口拍照
图2:开发区人行道
图3:开发区万达广场
图4:开发区自行车道


导航让走乌昌辅道,先到昌吉。但不知地图规划为什么要在昌吉市绕到“南公园西路走,不管了,跟着导航走吧。先走到迎宾路,再拐上乌昌辅路。
图5:开发区出来,到了机械厂方向的迎宾路;
图6:面向飞机场方向的迎宾路,沿这路走一小段;
图7:迎宾路沿铁路左拐,上了乌昌辅道,表示在修路;
图8:乌昌辅道和城北主干道立交,还未竣工;
图9:乌昌辅道修路路段;
图10:修路车辆超多,还堵。大概有一公里左右,尘土飞扬,快速通过;
图11:看到这个加油站时,修路部分结束了。请注意这里是”中囤加油“;


图12、13:路边的企业,天润乳业,我不知买过它家多少酸奶了;


图14、15:乌昌辅道上的绿道和绿植,挺好的。对比十年前,这里要赞一下;
图16:五一农场方向道路;
图17:三坪农场方向,回来准备走这里,修路路段太脏了;


图18、19:过桥就到昌吉了,眺望新疆大剧院(皮牙子大厦)。桥下是头屯河绿谷公园,为了练习骑车,已经多次来过这里了,今天看水好像更多了。感觉更漂亮了。
接着走:过桥进入昌吉后,按照导航指引,向左拐走到了南公园西路上,导航提示要走8公里多,感觉有点上坡,看着街景,昌吉挺繁华。

图20、21、22:昌吉街景


图23:昌吉博物馆
图24:昌吉第八小学
图25:昌吉市民服务中心
过了市民中心,看看导航走了一半路程了,30多公里了,看表2点多了,再往前走感觉行人商铺逐渐稀少了。天气很闷热,手机显示气温33度,太阳暴晒,不停地喝水。从家出来时带了3瓶水,现在还有1瓶半,根据一般经验应该能够到呼图壁了。决定不补充水了,虽然感觉不咋饿,但很快要走出昌吉了,还是要吃点东西的。右拐弯就看到一家牛肉面馆,来碗牛肉面,10元一碗(墙上贴着学生吃是7元),想着这么便宜,就当是垫垫肚子吧。没想到很好吃,肉很新鲜,真正良心饭馆,点赞。

图26:牛肉面馆门脸
图27:面馆的冰柜和凉菜柜,来来往往的熟客们自己取用,最后结账。

图28:吃了一半想起拍照留念。
吃完面,继续出发。下坡向着312国道去,几个路口后就拐上了312国道。国道有混合行驶的辅路,很好走。就是天气越来越热,手机显示36度。

图29:拐上了312国道,辅路上车辆少,混行也没问题


图30:312国道上的人行桥,在桥下乘凉。


图31:没多远就到了榆树沟收费站


图32:收费站没人问,直接通过。但前路感觉像高速公路,仔细观察和对比地图,才发现过收费站没多远就有右拐路口,拐上S201省道了。


图33:上了S201省道,看见第一块路牌,还有21公里到目的地,还剩一瓶水,天太热了。

图34:S201省道边的一家饲料厂门口,看见有块荫凉处,赶紧休息一会。热,满身汗。
图35:又走了几公里,发现路左边加油站对面有个商店凉棚,赶紧休息。
图36:不好意思白坐着,买了瓶可乐。感觉头晕,心想别中暑了,赶紧喝了一瓶藿香正气水,各处涂抹点风油精。因为穿着短裤,感觉小腿肚子有点痒,看也没看,随手抓了抓,也没管。看来还是户外经验不足啊。
图37:看见远处电线杆一只鸟在忙着做窝,随手拍了一张


图38:休息了十几分钟,感觉凉快许多,继续走。路过一个解放军的副业基地。

图39:来到S201省道安全检查站,没进去,直接绕过锥桶就走。结果被警察叫住了,查看了行程码,核酸报告,反复确认是否去过天山区。最后我保证没去,才放行了。难道疫情很严重了。早上还查看了疫情通报,就只有23号发现了4例无症状嘛,没有看到24号有疫情,后来证实是我查看时有点早了,报告还没出来。既然放行了,就继续走吧。
图40:终于来到了呼图壁路口,我搜的宾馆要右拐进城区。
图41:进入城区的道路,
图42,43,44:宾馆到了。看时间下午5点半了,今天的行程结束了,高德显示走了71公里,行者app显示才走了10几公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出发前就把开支计划好了,包括吃住每天150元以内,分别就是住宿100,吃饭等其他50,这趟4天3晚,总费用500以内,能省则省点吧。
网上显示这家宾馆80元,有个54元的特价房。问老板娘多少钱,答说80元。我问不是有特价房吗?她说在三楼,还没有卫生间。犹豫想走了,老板娘说最低给你70元,住一楼,可以把自行车放客房里。看了房间,虽然有点陈旧,住下吧。其实是真的累了,热的头晕,浑身臭汗,办好手续赶紧就洗了澡。



对我来说怎么拉也不行
图45:洗澡才发现小腿肚子痒痒的原因:晒伤了!
图46、47、48:洗完澡出去买防晒霜和食品,顺便转转城区。不远处就是世纪园公园。


图49:买了防晒霜、酸奶、肥皂和矿泉水回来,晚饭就把家里带来的馕就酸奶吃了,很累了,早早就睡了。
图50:呼图壁街道




关于这个速度,我最后是有个结论的:是有可能做到!
接着说:      呼图壁这一晚上睡得不好,噪音,闷热,迷迷糊糊的,早上5点就睡不着了,收拾出发。出宾馆门是7点半了,早上有微风,很凉爽,趁着太阳没出来赶紧骑吧。
      高德导航到石河子兵团军垦博物馆是76公里,导航规划的时间是4小时多点。虽然没睡好,感觉头有点晕乎,身体状况不是最佳状态,但我专门穿上了新买的骑行裤,感觉有点紧,骑上屁股明显好受些。先骑着走,边走边找吃饭地方。这一路到石河子全部走312国道了,全部是良田万亩的富裕地区,不愁没有吃喝。听听这些地名就能想象出来:”大丰镇“、”乐土驿镇“、”玛纳斯市“等。

图51:早起出发时拍的呼图壁街景之1
图52:早起出发时拍的呼图壁街景之2
图53:过了呼图壁河大桥,来到五工台镇
图54、55:骑了也就10来公里,感觉骑行裤明显不对头,大腿和屁股发麻,感觉快要失去知觉,确定不能继续穿了,可是在哪换啊?最后找了路边一个干的水渠,看看周围没人,赶紧换上最早买的三足鸟骑行内裤。这条短裤应该是买小了吧?谁能帮我参谋一下该如何处理?反正不敢再穿了。

图56:这就拐上了G312,看看312国道上的自行车道,相当于高速上的应急车道,很宽。
图57、58:到大丰镇了

图59、60、61:在大丰镇吃的早饭,稀饭加小菜加葱花饼,8元钱,味道很好。
    吃完饭继续前进,虽然天上有云,还是把防晒霜涂好,今天有刮逆风(微风),但骑着还是很吃力,27速的车子,最多挂着大盘2档+飞轮7档。


接着走:向着石河子继续前进,一路上312国道车很多,因为有一条车道宽自行车专用道,可以放心骑车。就是有点逆风,蹬着有点累。想拍张照片要重复如下动作:停车 --  脱下全指手套  --  打开手机让屏幕显示出待机页面 --  上滑相机并拍照 -- 再返回待机页面--输入开机码--查看行者APP并来回晃晃看到里程数变化 --关闭屏幕装好手机再出发。因为麻烦,所以拍的照片也就少了。


图62:快到乐土驿镇了
图63:到乐土驿镇
图64:乐土驿镇没有停,继续向前。这时G30立交桥了
图65:快到玛纳斯市(县?)了
图66:玛纳斯入口,右手边是进城路口。没进城,向左继续走312。搜了一下前边不远有家牛肉面馆,准备吃午饭了。
图67:玛纳斯路边312国道街景
图68、69:找到牛肉面馆,点了一份干拌牛肉面,13元。

图70:牛肉面很难吃,面和菜都是冰凉的,最后蘸着热汤勉强吃了一半。
图71:接着走吧,来到玛纳斯电厂路口。
      看到电厂,看见拉煤的卡车,就想起家乡。我是电厂出来的人,媳妇是煤矿出来的人。两地隔着7公里多的山路,海拔提升大概500多米,我多少次徒步翻山、多少次沿着公路骑自行车、多少次搭乘单位的面包车、拉煤的卡车、拉学生的班车啊。多少往事啊。。。。。。!
      但突然就想起了【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他最后是在陕西铜川的煤矿工作。看我给自己取得网名叫“路遥知驴力”,也应该明白我是路遥先生的粉丝了,这本书我看过了好多遍,包括电视剧。所以突然想到孙少平你不要感觉意外。
      我就这样一路骑着车子,一路想着孙少平。我明白路遥写到田晓霞牺牲后,孙少平在宝塔山上看到UFO的意思:这是在告诉亲爱的读者们,农民家的孩子孙少平和省委领导家的女儿田晓霞的爱情故事是一个幻想出来故事,就像UFO这种不明飞行物一样,理论上是可以存在的,但我们有谁亲眼见证过呢?即便是你亲眼见到了,当你激动地告诉别人时,人们可能也会摸摸你的脑门,看看你有没有发烧说胡话呢。其实这只是路遥心中最美好的、理想化的爱情的样子。
      但是孙少平是真实的。他的故事只讲到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他回到了大牙湾煤矿,看到了惠英嫂子。。。。。。后来呢?后来呢?这又过去30多年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孙少平的命运是怎样呢?是当了领导?发了大财?还是像我一样喜欢蹬着自行车乱跑?都有可能啊!可惜路遥先生已经去世多年了,他不了解这些年来国家的变化了。谁要是能写出孙少平这30年的经历,我一定拜读!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