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行记七:捡来的老哥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东

(一)
济南回来渐近一年,很多事情逐渐模糊,抓几次后终于放弃,归于叹息,有些事情却逐渐清晰起来,仿佛黄土被风蚀后露出的石头,不但有形状,而且有质地。“捡来的老哥”就是这样。
“捡来的老哥”是我的叫法,简称“老哥”,因为他是“书生”组织的那次龙洞吃桑椹之旅半路捡来的。直到现在还不习惯叫他的网名“白发渔樵”。
那天下着小雨,整个龙洞凄冷灰暗。我们一行八个人,早八点从龙洞东入口开始爬,一会细雨,一会浓雾,道路湿滑,山野空旷无人,队伍犹豫拖拉。所以我们在白云山遇到老哥时候,都大吃一惊。
在山顶部我们几个坐下休息时候,看到三个人在七八米远处走上来,穿的整齐厚重,都拿一把雨伞,好像还各人提一个袋子,问我们路。他们沿路越走越深,竟然摸到了白云山,浓雾中不知该如何办时,遇到了我们。看他们茫然的目光,就好像进城找亲戚,面对万家灯火却不知道亲戚在哪条街道上。
我们惊讶他们不知道路还敢入山如此之深,然后劝返了两个,第三个执意跟我们走,他自信可以跟得上我们。他刚开始爬山不久,好几次都是浅尝辄止,很想走一个穿越。
他就是捡来的老哥。
他体力确实可以。那天我们经过一线天、佛峪沟,到城墙岭下吃的老王农家宴,刨地,然后返回龙洞西入口,大约走了十二三公里。他一步没拉下。

(二)
返回后我觉得意犹未尽,想再走一个龙洞西入口到浆水泉水库的穿越。我那时只走过一次浆水泉到龙洞东入口,现在倒走回去真有点怕迷路,在大家劝说下正想放弃,捡来的老哥说他也想去,家就在附近。
我不由得再次惊诧,因为那天已经走得够多,时间也是下午三点半,距离太阳下山不到两个半小时,万一迷路天黑下不了山很麻烦。
老哥问完路程,显得很自信。于是我们在桥头合影出发。
(后面从左到右两个是我和老哥,前排从左到右依次是如是我闻、书生、浓香咖啡、多多鱼。背景是龙洞西入口那条河边的桥)
那个下午对我们特别友好。天空一改上午的湿重,露出淡蓝,山林被夕阳镀一层浅金黄色,显得明亮温暖。
大约半小时,我俩一气爬上龙洞山顶,回望一下山下景色,显得并不太累。然后就是一路走在高原上,石头路沙土路林中小径轮番变换,并不觉很费力。汗湿了衣服再被风吹干,风中带一丝丝凉和春天的草香花香,有一种甜腻,洋溢满身。触目的基本是比我们矮的沟壑,可以俯瞰。有几处比我们高的山在远处散落。于是天地显得格外空旷,我们像轻飞的鸟。
就这样我们急匆匆赶路,抽空边走边看边谈,边错路边折返。老哥体力确实可以,一路丝毫看不出刚刚走了十几公里,更看不出刚爬山不久。他说他经常游泳,看来游泳确实锻炼人。 大约六点我们到了浆水泉水库,合影留念后分别,走了不到两个小时,和平时的单程速度几乎一样。(五六点我俩在浆水泉水库南岸留影纪念)
因为谈了一路,知道老哥很睿智,还很有文艺范。谈起国营企业破产原因,他见解独到,更难得的是公允。所以我问他是否厂长什么的,他说他一直做技术工作。我觉得他应该是粉碎四人帮后前几期的大学生。那几期大学生社会经验丰富,看问题更客观,综合素质高。
(那天轨迹。二十多公里不多见。应该是六点一刻到了浆水泉水库)
(三)
后来我们约了几次,再没遇到。半个月后我回到青岛,彻底断缘。
前几天因为修订《城墙岭下,老王饭店中》,翻看照片,突然想起和老哥又穿越回来的经历。猛然想起在中井崖口那片大平场迷路,远远看到一座尖锥山,感觉是小狸猫山,但一左一右两条路不知该走哪条。老哥努力判断的样子就像在眼前。然后我们选了右边的路,远远走到一个山口,又下一个陡坡,却是离那座山越来越远。太阳逐渐降低,我们越走越乱,只好硬头皮顺路前闯,越走心里越没底,然后抬头一看,我们就站在那个尖锥形山腰,那山就是小狸猫山,我们走对了!彼此相视长出一口气,喜形于色。
后来就经常想起老哥,又因之想起其他。如“老道”,我俩就晚上爬转山一个小时不到就成了朋友,后来我把他推荐给崂山100的开发者莫言大神,他还帮我申请了百家号。还有“冷静”,我们只是在野狐岭的傍晚擦肩而过,却微信联系不断。除此之外,还有领队的,搭顺风车的,捡拾地衣的,群里聊天到半夜的,夜里爬千佛山听鼓声的,一串一串全又记起来了。有时候又想,为什么两个月就认识不少驴友?为什么对济南如此念念不忘?
我想,因为济南的山和人接纳了我,于是我把我的心也留了一部分在那里,而老哥们,是我寻找我心的由头。

(文字原创:天光云影,微信号13589276990)
2022年3月15日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