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成都的老表约骑车,不想去大的景区,也不想花所有的时间,于是计划2号到5号,骑到箭板古镇去,一个没有开发的、真正的古镇,然后从宜宾县和荣 县交界的地方骑回来,在地图上看了下,这个时间和距离恰好,4天350公里,强度不大也不小,顺道还可以去看看吴玉章老先生的故居和荣县的大佛,还有个什 么“牛峰寨”的废弃山寨,也可以去看看的。
出发前一天,老表的单车在成都无法上车,于是叫他不带单车,只带行李过来,自己在这边给他找了个单车。

箭板吊脚楼
D1:乐山--沐川 骑行104公里。卡防坡上坡约2公里。
约辰时正后二刻出,小衡送出门,回首道别,鼻隐酸。
天阴凉爽,三十里,过牛华不歇,巳时正到五通,四望关浮桥处留影,又约三十里,金粟休息,花一元,得六个柑橘,味却甜。午时正到犍为,直奔文庙,于庙前一街饭豆花饭,后托店主看车,花40大元(本地10,外地30)游文庙,签多为高三学子所求,未几既出。
约过未时二刻,出犍为,二十里至清溪,入老街,边推边看,略领老镇人气。二十二里,九井,歇,遇一拨骑友,峨眉到马湖,今到沐川。又五里半,上卡防坡顶,余首骑沐川所拍“猪油花”已不见,叹“逝者如斯夫”。二十三里,约酉时至沐川。
全天椋表现不错,其曰每天骑车13公里上班,故得如此。
夜购一地图册,内为全省所有区县之交通,乃细研明日最佳路线。
D2:沐川--大楠22公里--箭板44公里--泥溪 骑行75公里。大楠3.5公里上坡,箭板5公里上坡,出箭板3公里上坡,到泥溪错走断头路,返回取道坪桥而出。
早食刀削面、豆浆。出沐川,绿竹掩映,空气清凉,沿溪溯上,路弯无坡。约十三里,始上,又约七里,上至坳,于一农家休息。未几即下,巳时正到大楠镇,歇,购两元柑橘。出大楠,下坡,放惨,过桥,复十里上坡,下到箭板,天已放晴,码表示八十八里。
过桥,一店打尖,顺问镇情,饭后抬车下老街,见石板铺路,清净异常,木屋列旁,门窗皆闭,偶有开者,均无人语。约数十米,左现河滩,河中大石甚奇,停车而 下,跃上而赏:大石似为一整河滩,为水流切成数个,上有诸多坑洞,小者如拳,大者如轮,或深或浅,随意散布。而百米之外,均为寻常河滩,此与之大不同,甚 怪。于岸边近石梯处,又可见人工所凿之迹,盖为取磨石耳。回看旧街之屋,均有半截挑出街外,下或以木桩,或以砖石而支,此即为“吊脚楼”。复上街,一年青 男子见我俩装束,又看单车,露奇怪之样,却不语。

箭板的河滩
又前行,遇一处着火痕迹,已有砖石堆之,盖复建矣。约十米,右墙隐约有字,细看,得“万寿宫”字样。停车而入,乃是一旧庙遗址,可见台阶、殿前柱之基石 (这个东西应该有个专有名词的,好像是两个字,但记不得了)等破损之样,上二台,有三残缺石人像,约二尺,其一已修复,似东汉时期之貌;余二无头,石人前 有香烛灰烬,似有人敬之。再上一台,即大殿,已为新貌,店中佛像亦新。殿前左墙,有一扇面字迹,为繁体“璇玑”二字,上覆透明油纸护之;右墙对应之字已 无。环视,此地已为木料场,或为修复此地而加工木料,虽有心保护,却力度不够。出,细阅墙体字迹,盖为当地人捐资重建名单。
箭板老街

璇玑
又行,抵古街尽头,右拐下河,入码头,视左右,可料此地繁华之貌。问一人家,求得“张献忠藏宝图”之破庙地址,现为以前之粮站。回路问行,于一茶店内,一热心人带路,入粮站,内有一人,恰为前好奇之男子。热心人劝其拉住所养之狗,余得以进入后院。
此后院即为一破庙,现已辟为菜地,唯四周墙体与地基尚存,主体亦只剩四柱而已,地上建筑皆毁也。上两阶,细看其柱,通体红沙色质,高约十尺,刨面正八面 体,约汤碗口粗细,四柱方形分布,间或五尺,视其分布,盖为店中像体之四角而。柱体上部,有两孔,料为穿梁所用。柱体依稀可见字样,惜辩不得。
左墙体上,剩有一白质表面,四米间方,上可见画,有房、船等,若白描手笔,即为传说中“张献忠藏宝图”。右墙亦有,惜“文革”时期毁矣。余观其而思,不似也,而似所画当年古镇繁华之景矣。

残留的石柱

传说中的“张献忠藏宝图”就画在这墙上
谢过两人,返路而出老街。约未时末而出,舍顺河烂路,取道龙池。约八里上坡,忽得一分路口,问路口一副食店,可到光龙坝。细察地图,光龙坝有乡道可到胡豆地,继而可至泥溪镇,以其问之,有曰可到,有曰不可到,有曰不清楚。思之再三,见天色尚早,意舍龙池而取之。
遂左拐,一里上坡顶,缓下,又一里,再得一分路口,顿觉前路不明,急呼住老表,问于路旁一老者。其言此路口分路回箭板,下数米一弯,左拐有烂路可到坪桥, 坪桥有大路可到泥南,而经光龙坝到胡豆地,有小路可到。老者人虽好,吾却未听清其言,只听得“大路”片语。遂畅放下山,未料路到光龙坝却嘎然而止,查看前 路,为田间小道,若往,只能推车,且不知远近。无奈回车,问一岔路男子,其言小路需推车翻过垭口,约耗时大半时辰,若回车取道坪桥,耗时较少。
到坪桥的烂路
乃与老表推车回坡,取坪桥烂路而下,虽烂,仍可骑行,良久,方下到坡底,沿溪续行。过一村,路旁林中似有一牌,停车细看,原坪桥就处岷江边,与月波隔江相 对,而由此及泥南,复有近十里烂路,乃取近处坪桥过渡,舍泥南。因近酉时,恐不及泥南酉时正末班轮渡。及坪桥渡口,恰酉时,一轮渡正欲发,急呼,上船,即 发。
月波稍息,心亦稍安。后十八里至泥溪而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