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徒步穿越的日子:穿越泸亚线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那是一个梦想,一个魂牵多年的梦想。从策划到实现,历时将近两年。虽然那只是一次户外徒步,但在我的心中,却是一次洗涤心灵的旅程。

2012年秋天,我与我的队友们经历十八个昼夜,行程4600多公里,终于完成了在云端用手触摸天际的行走。

迷离的丽江

清晨的列车把我们一行9人带到丽江的时候,天空渐渐露出鱼肚白。厚薄不一的云层中,已经有些许晨光撒落下来。清新的晨风和古城的气息,冲谈了连日火车上的疲惫。就连偌大的重装包也变得轻巧许多。从宜昌至丽江,2200公里的行程,将我们与梦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

“我们先拍张照片吧!”在丽江火车站前,醉雪大声喊。户外运动爱好者,都以网名称呼。醉雪就是网名。

风风火火的队友醉雪,一直是我们重装组的核心成员。上太白,走武功,游里耶,穿越老君山,所到之处都有她健美的身影。

“我们和你们照张合影吧,好吗?”一对年轻的情侣见我们携着带奇奇怪怪的大包小包,兴奋却又有些腼腆地征求我们意见。

“可以啊!”风笑笑快人快语。和她网名一样,风笑笑,就像一团风中的欢笑。

“咔嚓,咔嚓…”,手中的相机记录着一群人开心的一刻。

丽江火车站,宽阔的广场上早已人流汇聚。各种的士车、小面包车多在寻找适宜的对象。

我快步走向一名保安,问,坐的士到丽江古城要多少钱?

“一个人10元。”他回答。继而反问:“你们要住宿吗?”

我不敢再问,我怀疑他真正的职业不是保安,而是拉客的兔子。

问了几辆的士和面包车,都是一口价,每人10元。

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10元不太划算。于是选择坐一人1元的公交车。

昆明新加入我们这个团队的“木夕”与燕妮已经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上了一辆迎面开来的4路公交车,单单一个叫蒲公英的犹豫着。稍一犹豫,就掉在了公交车外。

木夕是我们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驴友,稳重,户外经验丰富,体能超好。燕妮是一直跟木夕走户外的队友,不爱多说话,可一开口,就是典型的湖南腔,一对小酒窝,格外引人瞩目。

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丽江的商业气息没什么两样。当我们走下公交车时,好几个大妈就凑上前来,热情地问道,要住店吗?我那里客栈条件很好,又舒适又便宜。

也许是为了节约时间,醉雪答应了其中的一个大妈的推介,我们一帮人背着重重的登山包跟着她向古城方向走去。
对于我而言,丽江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名字。多少年来,我以为她离我很远很远,可当我的眼神真正触摸她的时候,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熟悉的木制水车,那幽暗的青石板街,那黛瓦青砖,这就是丽江古城的符号吗?


丽江古城似乎就是一个仿古客栈的大集汇。档次不一的客栈遍布大街小巷。找寻客栈的过程,也是认识丽江的过程。你可以和各种不同的人交谈,了解不同风格的客栈文化。如果你手头足够充裕,可以选择天井屋,且住在二楼,看天井上方的蓝天白云,听客栈播放的古典音乐,欣赏南来北往不同的口音。如果你不想破费,亦可选择那种经济实惠的小客栈,而这并不影响你感知古城魅力的心情,因为小客栈同样也有特点。
最后,我们在一家叫做“古桥客栈”的小旅店安顿下来,一个所谓的标间100元。因为马上就是国庆黄金周了,这个价钱不算太贵。老板说再等两天,这样的房间要飙升到380元。


在我们的计划中,只在丽江住一个夜晚,所以对吃住并不十分在意。安顿好后,我们便走向丽江街头,体察古城的韵味。只是,已经高度商业化的丽江,在古城的包装下,用另一种方式向你推销着她的特色。

丽江的确有她独特的韵味。就连酒吧、客栈、饭馆的名字都有另一种讲究。譬如“我在丽江等你”、“蔷薇细语”等等,另类得让你叫奇。

时近中午,我们逛进一间叫“黄金海岸”的饭馆。店前的小溪轻淌着一泓细流,店内悬挂着各种温馨的小标牌,标牌上写着游客的留言,言辞美丽,语言浪漫,不免有广告之嫌。能够吸引眼球的是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里即是热播电视剧《北京青年》的拍摄地。虽然店中的摆设与其他店面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在里面就餐的人格外多。我们中几个剧迷立刻兴奋起来,非要凑个热闹,体会一把剧组演员坐过的板凳。
点菜的时候,大家齐声说点特色菜吧。腊排骨和雪水鱼是丽江最典型的特色菜。所谓的雪水鱼高达135元一斤。因为客人太多,等了好久我们的菜才慢慢端上桌子。在我看来,雪水鱼和腊排骨实在没有特别之处,甚至,腊排骨远不如我老妈腌制得好。雪水鱼仅有小小一条,味道极其一般。倒是几样家常小菜还算有滋有味,狼吞虎咽吃了几碗米饭。




本帖最后由 飛雪 于 2022-8-1 11:17 编辑

果然,为时未久,雨歇日出。

丽江的夜终于来了。夜间的丽江,游人似乎更多了。街旁的店面里,不时传出各种音乐。最吸引人的要算所谓的原生态音乐了。只见,年轻漂亮的店主人手击类似腰鼓的器乐,长长的黑发随着音乐飘动。游人们或席地而坐,或傍倚门框。全神贯注,久久不去。

丽江,就这样点点滴滴地吸引着我们,让一个个陌生的过客变得依依难舍。




虽然离黄金周还有好几天,人流却已塞满大街小巷,酒吧街自不例外。有家酒吧名叫“一米阳光”,网络上、电视上曾有过推介,我们慕名进去。后来才知道,那条街上好多酒吧都叫“一米阳光”,没人说得清楚哪家正宗。

啤酒和灯光永远是演艺吧的主题。有人形容丽江的酒吧,说那是世界上最烂的酒吧,也是最热闹的酒吧,人们在那里都能找到一个完全不同但却可能是真实的自己。许多人对丽江恋恋不舍,除了丽江的美景和风土人情,丽江的酒吧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整条街就两个主色调:灯笼的红与木头的黑。细微处点缀着黄玉米、红辣椒、猪槽船、晒谷架、破斗笠、旧蓑衣……。简单随意,质朴稚拙。街中间有条小河叫玉水河,小小玉水河给酒吧街平添了许多情趣。店名大多以中英文或者丽江东巴文三种文字刻木而成。也许是为了方便小河两边的不同酒吧对歌谈情,硬生生地把门窗都分拆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长条木桌上,燃烧着三三两两的烛光,与玉水河上飘浮的许愿河灯相映成趣。喝着各式各样的啤酒,你可以狂欢,也可以静坐;可以与任何一个陌生人肆无忌惮地放声高歌,也可以用心品味流浪歌手的低吟。到了丽江古城,几乎无人不去酒吧街。它是如此的“惊艳”,让每一个去丽江的人,都能尽情地放松,让心愿和心绪神驰八极。

风情泸沽湖

按照计划,第二天前往泸沽湖。出发前需要计划是包车,还是坐班车。包车有可能省掉泸沽湖的门票。可在联系了好几辆面包车和越野车后,都说门票不能节省。既然如此,便选择坐班车。

丽江到泸沽湖的班车一天只有两趟,上午九点和十点。我想早一点去泸沽湖,于是就买了上午九点钟的票。
丽江的浪漫似乎还没有从我们心头消退,班车就将我们拉到了泸沽湖。时间是9月23号下午三时许。

班车停在可以俯瞰泸沽湖的高处,站在微凉的风中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湖就是传说中的泸沽湖吗?记得第一次知道泸沽湖名字时,是央视采访杨二车娜姆。就是在那次,我第一次知道了有个民族叫摩梭族,第一次知道了有种婚姻叫走婚。然而谁知道呢,当真正的泸沽湖出现在面前时,却有种不知所措的恍惚。
远观泸沽湖,与家乡的湖并无多少不同之处。有一瞬间我感到了失落。后来才发现,很多东西是要近距离触摸的,是要细细品味的,而且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泸沽湖的淡季游人不多。那天到泸沽湖的游客我们算是一支大队伍了,很快便找到了一家条件不错的旅店,离湖边不到两分钟的路程。旅店的标准间,一间居然只要60元钱,便宜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到泸沽湖可以选择住下落水村,也可以选择住里格。两边都差不多,各有各的特色。我们不想在寻找旅店上花费太多时间,于是很随意地选择了落水村。再说那地方离渡口近,晚上还有篝火晚会。安顿好后,我们直奔渡口,去看泸沽湖傍晚时分的妩媚。

我们在软绵绵的沙石路上游走,鞋底发出窃窃私语般的声响,细微得犹如浓墨滴落在宣纸上。湖边一株株开着白色小花的水草亭亭玉立,千娇百媚。这不就是“水性杨花”吗?实在弄不懂摩梭人为什么要给这草这花取这样一个名字。

水性杨花,真正的学名叫波叶海菜花,是泸沽湖特有的植物。也就是说,至今为止,这种海菜花仅发现于云南的泸沽湖。



本帖最后由 飛雪 于 2022-8-1 11:24 编辑

湖边偶尔有三三两两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女经过,她们是摩梭族人。在她们的脸上泛着特有的高原红,这种脸蛋具有熨帖人心温情。不是吗,就连她们的笑声也带着阳光般的暖意。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