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徽州之棠樾牌坊群 鲍家花园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生命的复杂,就在于不可预期,不容解释,不能理清。好像走在迷雾里,看不见任何方向,没有人可预知前面是否是断崖或绝路。生命只能持续走下去,直到雾散了,答案才终得明白。
从现在开始,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踏实工作,好好生活,做一个接近幸福的人。
(偶尔看到这句话,非常喜欢,在此借用下。)
棠樾牌坊群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庭兴旺作出的"杰出贡献",当朝政府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庭。徽州堪称牌坊之乡,许多地方的牌坊都是成群成片的,“棠樾牌坊群”就是一个代表,应该也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了。(PS:以下照片全手机拍摄)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这是独一无二的清懿堂,俗称女祠,坐南朝北,五开间,三进,马头墙,整个祠堂结构紧凑,造型流畅,内秀而外朴,端庄而不刻板。雕镌典雅瑰丽,尤以门厅外之八字墙,满饰砖雕,玲珑剔透,华采纷呈,被誉为徽地祠宇砖雕之最。



棠樾为鲍氏家族的聚居地。该家族自南宋建炎年间迁此定居,绵延了800余年。这是沉稳凝重的鲍氏支祠敦本堂,是鲍家男人的专用祠堂,悟儒家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祠内现保存有宗族管理制度的碑刻、立有《嘉庆上谕三道碑》等,是研究宗法制度不可多得的实例。





在第三个牌坊处有个卖七座牌坊资料小册子的老伯,说是他自己写的,七座牌坊,八个故事,花2块钱拿了本看看,详细故事有兴趣的在网上查找看看了解吧。
以"忠、孝、节、义"核心的石牌坊,由两头向中间依次排列,呈半弧形展开,自西向东依次为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七座牌坊庄重威严,连成一线,鱼贯而立。



七座牌坊的中间有一栋翼檐飞翘的四角方亭 “骢步亭” ,这座小亭子不仅为行人休息提供了方便,也使建筑空间显得生动。骢者,清白两色马也;为官者爱骑青骢马,自诩一清二白,清正廉洁,两袖清风。骢步亭为明隆庆年间所建,也是棠樾人价值观的一种宣扬。从审美价值上来说,它恰好在七座牌坊的转折处,起着承接作用,加上亭下流水淙淙,亭外满目葱茏,使这个建筑群更加美丽丰满,自然流畅。



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建筑风格浑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拔、恢宏华丽、气宇轩昂。到了明清两代,牌坊建筑艺术也日臻完善。建筑专家们认为:棠樾牌坊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
鲍家花园

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她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与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无锡蠡园、梅园齐名,部分受损于太平天国战乱,现已按原貌修旧如旧恢复之。
鲍家花园为当今中国最大、最美、最具特色徽商贵族庄园,现已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世界吉尼斯纪录。花园占地近350亩,收藏盆景作品近万盆。被誉为"东方园林之母",盆景爱好者之"麦加"。园内收藏的盆景精品更是世间稀有之珍奇,美的几乎让您感到窒息;美的令您心屡震撼,叹为观止。深受高端名流、文人雅士之青睐,到此一游,终身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