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行,第一站:漫游丽江古城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8-31 20:23 编辑

         炎炎夏日的7月中旬,我与海南户外的一些驴友约定到梅里雪山徒步雨崩。由于以前我还没有到过云南,到过丽江,我便提前一天到达丽江,逛逛这个被称为艳遇之都”的古城。一说“艳遇”,可能会有人会曲解它。其实丽江被称为艳遇之都”有两种意思广义的丽江艳遇包括在丽江艳遇一景一物一人一民俗一文化时的惊艳情绪;另一层的丽江艳遇的真正意思是,在丽江这座小城里你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有共同话题的人,交到真心的朋友。我在丽江,与海南结识的户外朋友幽兰谷美女相会,又结交了一群海南的驴友,我们畅谈户外,互帮互助,顺利愉快地完成了梅里雪山的转山徒步。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云贵高原地区把山间小盆地称为“坝子”。)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另一座是山西平遥)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有名。丽江古城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古城风光旖旎,民族文化风韵独特,以其久远的魅力和生命力,受到全球各地旅游爱好者的垂青,被称之为"活着的文物"。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文昌宫、方国瑜故居、顾彼得旧居净莲寺、普贤寺 、接风楼、十月文学馆、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丽江古城徐客纪念馆等景点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9-3 08:05 编辑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汉唐时代通往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当我乘坐的合肥至丽江的航班,经过两个多小时到达丽江上空即将着落地三义机场时,透过飞机的弦窗,望着四周群山围抱的这片大地时,我想古时的马队商旅,跋山涉水踏出来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是多么的困苦和艰辛         走出机仓,望着蓝天白云下候机楼上“丽江”两字,心中感到有些小小的激动。向往了这么多年,我终于来到了彩云之南的丽江。回来查资料得知:“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行政区丽江路。《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云南通志》:“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丽江,纳西语称其为”依古堆“,意为金沙江转弯的地方。它是典型的横断山区地形,金沙江在其境内蜿蜒曲折,穿境而过,形成了著名的长江第一湾。          坐上机场大巴,向丽江古城驶去。接近古城,路口转盘中央花坛矗立着中国的旅游标志“马超龙雀”的塑像,彰显丽江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中国国家旅游局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为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马超龙雀,曾命名“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曰:“马超龙雀”。“马超龙雀”的旅游标志 :主体由紫铜锻选的卫冰基地球和钢混结构的长城怪火台基座组成。顶部“马超龙雀”是中国旅游标志骏马奋蹄于地球之上,表现了旅游产业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时代风貌。中部的浮雕地球,正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喻示旅游城市要向国际化、现代化目标奋进;下面的烽火台,寓意中国万里长城,表明中国旅游业历史源远流长和城市旅游业在中国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看完这个你了解吧,在中国很多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都有这样一个标志。丽江市旅游资源很多,主要以"二山(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一城(丽江古城)、一湖(泸沽湖)、一江(金沙江)、一文化(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摩梭风情)"为主要代表,旅游已经成为丽江的经济支柱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下机场大巴后又转出租车,我到达朋友推荐的漫庭星屿纳悦湾网红旅拍观景度假民宿这家民宿坐落在丽江古城北面的山坡上,距离丽江古城北门仅有1公里左右。          民宿的小院虽不大,但雅致清幽。鲜花绿植、假山水池,处处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家民宿规模不大,三层小楼,只有大小不一的十几间房子,且每间房的装饰风格各不相同,但都非常的别致,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上图了,否则有广告的嫌疑,我只是喜欢而已。由于民宿稍偏市区,显得非常的安静,这也是我没住在古城或古城周边,而选择这家民宿的原因之一。         走上三楼露台,四周依栏满是花花草草,精美的玻璃房、洁白的帐篷、还有圆桌靠椅可以让你悠然地坐在上面一边品茶,一边欣赏周边的风景。        更让惊奇的是在露台上,就可以欣赏蓝天白云下的丽江。踱步站在民宿的露台上,俯瞰整个过去纳西族的古,整个大研古城的壮丽尽收眼底,颇有登高望远,一览无余的淋漓畅快。俯身看去,眼前的青砖绿瓦所勾勒出来的错落有致的古城,星罗棋布地散落在眼前;远处可以清晰地看到万古楼,在一片绿色的包围下显得分外隽秀。群山的朦胧,近看古城的古朴,丽江古城的壮观景象颇为可观。
        走出民宿,沿着玉缘路下行,可以看到路两旁有许多的民宿和宾馆,都很有当地民居的特色。         来到金虹路,对面是丽江土特产批发市场,引人注目是门口凭空淌水的天壶,疑是“茶水”天上来,永远也流不尽,象征着丽江古城的源远流长。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9-6 16:21 编辑

        走走看看就到了大研花巷遇见.丽江”广场,这里树立着一座大研花巷标志性的让人惊艳纳西牌楼塔上雕刻着纳西族特有的动物形象,代表着他们的十二生肖。仔细搜寻,像龙似凤,却又有些不像。纳西族人民用自己独特的智慧创造了这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成为历史悠久的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面说过,丽江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原先是开放的,有许多巷口都可以进入。由于疫情的原因,需要扫码预约封闭管理,现在也只有几个门可以进入。          走进古城,玉河走廊的尽头就是古城内最大的玉河广场。首先看到的是屹立在广场的北面的六柱飞檐六角的团结亭。团结亭两侧门柱的楹联”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丽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族干 部群众牢记嘱托,披星戴月、奋勇争先,各民族的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脉关系         “团结亭”内的石碑顶端刻有“敬献给我们的伟大领袖毛 泽 东 主 席”的字样,中间用汉、藏、彝、纳西、傈僳等6种民族文字刻着“我们永远跟着你走”的字样。如今,石碑上的“摩些”改为纳西族,“摩梭”归并为纳西族,“俅族”、“西番”、“民家”分别被识别为独龙族、普米族、白族,“那马”、“勒墨”归并为白族,“他鲁”归并为彝族并且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整族脱贫,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社会,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飞跃。          在汇集着四方来客的丽江古城玉河广场上矗立一块长长的石碑绿水长流、玉壁永立,”丽江“的名字里就可以看出,丽江离不开水为了让丽江人和四方来客知道水作为丽江城灵魂的重要性才有了这方由朝霞玉石14.3米、高3.2米、宽1.8米刻有汉、东巴双语《一滴水经过丽江》的石碑2018年,著名作家阿来先生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入编人教版《语文》课本,他文字里的丽江是温婉似水的,能让读到这篇文章,却没到过丽江的人,在心里生根。《一滴水经过丽江》,不仅是文学经典的范式,也是对丽江山水的最高赞礼,更能提振丽江人的文化自信与自豪         《一滴水经过丽江》石碑的对面,广场边有另一块”丽江古城“的石碑。石碑后面的狮子山和山坡上,茂盛的绿树间坐落着一些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灰瓦木墙的当地特色的民居。          在丽江古城的玉河广场旁, 有一条约二十米长的长廊,长廊的木架上密密麻麻挂满了风铃,这就是东巴许愿风铃。薄薄的一个木板,木板的一面是神奇的东巴图画象形文字另一面则是每个人来这里亲手写下的心愿。上面用结实的红绳子系着,绳子顶端是个拳头大的小草帽,木板下端则是两个小玲子。摇曳生姿的东巴许愿风铃,给喧闹的古城平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和祥和的氛围。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东巴教是相信万物有灵的多神教,东巴许愿风铃,源于六百年前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丽江古城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铃声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平安。正如所说“山间铃响马帮来”。是铃声报来了马帮的平安,是马帮带来了古城的繁荣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丽江古城的象征大水车。水车共有两个,有人说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是“情人水车”,每个游玩丽江古城的人,几乎都会在这里留下合影。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们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传为汉灵帝时华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现今丽江古城的水车仅仅是作为一个地标建筑和观赏作用到此一游的必拍之地。        在两个大水车的旁边,是-主 席题词的照壁,照壁用的是城内民居的建筑形式,非常特别。照壁加上水车的形象,几乎出现在丽江古城所有的对外宣传照中,相信每个人都会非常熟悉。          照壁一路之隔的这堵石刻墙,采用丹霞地貌区特有的砂岩雕成。这堵巨型浮雕墙,高9米,长55米,名为“丽江古城盛世图”,展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城三个片区的古代日常生活场景。其代表性场景有白沙壁画、束河四方街、大石桥、大研四方街,还刻有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演奏、男耕女织、古城民居大屋顶,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9-6 17:04 编辑

       大水车旁就是丽江有名的酒吧一条街起于古城北部的水车,止于城南四方街的龚克广场。这些酒吧由古老的木屋改造而成,由简单的木桥连接,分布在新华街的御水河畔。
       酒吧一条街道的新华街两旁柳依依,中央潺潺流淌着流水与鲜花相伴,流水两岸大都是丽江最著名的酒吧。

       桃花岛酒吧,这个名字真是特别,样子更是特别,酒吧外面真的有很多的桃花, 粉的红的白的都有,根本看不出来这是酒吧

         挂着很多花盆,里面有舞台什么的,白天闭门也没有得以进去看看。          很久以前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北京青年》,我非常喜欢,这次终于在这里看到酒吧一条街上曾作为《北京青年》拍摄地之一的纳西概念火鸟酒吧。这里也是丽江唯一保留纳西民族歌舞的酒吧,来到民族风情如此浓厚的丽江,可以体验民族风情的酒吧也是不二选择。         晚点离开”酒吧,晚点那是不可能的,丽江酒吧基本到11点很多就要关门了可能因为夜里太吵的缘故必竟周边还住有许多的没有搬出古城的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9-6 17:55 编辑

        “遇见”酒馆,在许多古城见过类似名字的洒巴和酒馆,也是“艳遇”的意思吧。         一米阳光丽江很有名气的酒吧,名字来源于浪漫的影视剧“一米阳光”。一米阳光酒巴的墙上,有一米阳光传说相传,在丽江,每到秋分的时候,上天就会撒下万里阳光。在这一天,所有被阳光照耀过的人们都会获得美丽的爱情和美满的生活!可这招来了善妒的风神的嫉妒,因此,每到这天,天空总是乌云密布,带给人们幸福生活的阳光,总是被厚厚的云层遮挡着。人们的所有梦想都被那厚厚的云层所遮盖,风神善良的女儿,因为同情渴望美好生活的人们,就在那天偷偷的把遮在云层里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的阳光剪下一米,撒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的一个山洞中,让那些爱情的勇者,让那些对爱情执着同时又不惧怕困难和危险的人们,可以在那天得到那一米阳光的照耀,而因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酒吧门前柳树成荫,一到夜晚,音乐舞动,能感受浓烈的丽江酒吧风情。        “一米阳光”是一个典故,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终年云雾缭绕,只有每年秋分时节会有一米长的阳光照下来,传说被这一米阳光照到的人就能拥有美丽的爱情。意思就是让大家去把握现在可以得到的东西,追求一瞬间的真爱。“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在一米阳光,遇见最喜欢的人”。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9-6 17:54 编辑

        可以看到这些古宅改建的酒吧和酒馆风格迥异这条街白天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很美、很安静!         走看、看着、拍着,来到了东巴宫。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东巴”是纳西语,意为“智者”,(也有一些地区称为达巴)也就是巫师和祭司。东巴宫,顾名思义就是智者云集的地方了。在东巴宫的墙面上有着很多我们不太了解的东巴神话的图画          生若只如初见,在时间的轮回中,每个到丽江的人都希望在这里发生惊奇的偶遇。         在这条街的中心,除了酒吧,还是酒吧。当然这是广义的,或者说这里的酒吧是多功能的,就是酒吧、茶馆、咖啡厅、餐厅、d厅,整条街主要有两种颜色:红灯笼和黑木头,小地方还点缀着黄玉米、红辣椒、葵花盘、猪槽船、晾米架、破帽子、旧蓑衣、彩伞等等。         悠悠荡荡在酒吧街,发现白天的洒巴街很安静,流水、游鱼、绿柳、鲜花、老街、行人三三两两,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景色,让你很难联想到酒吧街嘈杂的名字当黄昏降临,夜幕降临,又是另一种风景,迷离的灯光,锦灯笼和烛光相互辉映,沸腾的音乐,涌动的人潮,这里的夜生活一点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座城市。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9-4 23:43 编辑

        高德地图显示,已走到酒巴街尽头,即将到古城的中心四方街。玉河石桥前有一棵硕大艳丽的粉色三角梅,格外吸引人的眼球。          正对小石桥一栋不起眼的三层小楼,这就是科供坊,说起这科贡坊可大有来头,它体现了纳西族崇尚,善于学习的精神。丽江古城科贡坊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为杨家的"一门三举而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由以前的土司世袭统治改变为中央政府委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统治,丽江从此进入了封建领主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社会制度的变革极大的激发了民间子弟读书热情。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的180年的时间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多位举人和七位进士。清嘉庆年年间,家住科贡坊的杨兆兰和杨兆荣两兄弟双双中举,接着道光年间杨兆荣的儿子杨硕臣又中了举人,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巷口建了高二层的科贡坊。1944年正月初三毁于火灾,三年后,科贡坊里面的最后一位进士和庚吉中进士60周年大庆时,乡民们在被火烧过的原址上重建了科贡坊,并升为三层,并流传至今。1944年正月初三毁于火灾,三年后,科贡坊里面的最后一位进士和庚吉中进士60周年大庆时,乡民们在被火烧过的原址上重建了科贡坊,并升为三层,并流传至今。门楼风格独特是古城内著名的地标建筑很多游客逛古城时都会在此合影留念        科贡坊对面就是四方街,位于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花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丽江四方街自古称为“大研”。这里四周青山,坝内碧野,泉水萦回,形同碧玉大砚,“研”者“砚”也,故有此命名。         四方街的中央一群身着纳西族服装的纳西族阿罗阿孃围成一圈边跳边唱“啊丽丽,啊丽丽,啊~喂,纳西有个花花神,花花神,~喂,纳西有个花花神。”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也有一些客被吸引,兴致勃勃加入到唱跳的队伍中,跟着乐点,照模照样地跟着跳了起来。           源自丽江纳西族乐舞《啊丽丽》,它也被称作“丽江打跳”。纳西乐舞《啊丽丽》旋律明快、节奏轻盈、带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与特征。《啊丽丽》是解放初期由丽江坝的纳西小调改编发展而来。内容以歌颂党、反映美好生活而备受丽江各族群众的喜爱,尽管成曲比较晚,但在丽江流传很广。           科贡坊前石桥纳西语称曰“茨处钦笮”,意为“卖豌豆(豌豆磨凉粉)桥”豌豆凉粉为丽郡民族风味小吃,卖豌豆凉粉的桥称曰卖豌豆桥,是丽江古城的桥市之一过去桥面上人群骈集,是丽江古城特有的神奇的桥市景观此卖豌豆石拱桥,桥身又长又宽,一头接“吾蹦”街(今新华街),一头接四方街,衔接处自然平缓,难分路与桥的界线。流浪歌手喜欢在这里卖唱,游客也大多喜欢在此停留歇脚,是最热闹的石桥之一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9-6 18:05 编辑

         丽江古城里河流密布,街巷邻水。据说这里大大小小有名无名的桥总共有300多座,这些桥多数是在明朝时候所修建,几百年来水绕古城,桥护玉水,默默的守护着古城的河流和街巷,随着时光的流逝愈发古老而沧桑。古城的桥多为石拱桥,坚固而厚实,桥面也宽,著名的这座大石桥。大石桥位于繁华的四方街东面,架于中河上。旧时因桥上能看到玉龙雪山,故名映雪桥。据光绪《丽江府志》记载:在城西门外一里许,明时木土司建。”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均用石板料并列砌置,为同心半圆型。桥长10余米,宽约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成桥面,坡度平缓。大石桥地处闹市区,几百年来就是古城的一个交通要道。           在这座桥上走个来回,仿佛穿越几百年时空,能够与古人对话,可以想象当年四方街一带是何等的繁华。          丽江特殊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民族建筑魅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让穿行在风景如画的古城中,感觉就像是一场梦。          悠闲的人们漫步在石板街,用心感受时间的美好。许多人放弃了城市的喧嚣,来到这里一住几年。很多人带着满满的情感故事来到这里,希望洗去尘埃,洗礼灵魂。          白天的丽江宁静安详,蓝天白云飘,小桥流水,房前屋后花香四溢。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9-7 21:12 编辑

      穿街走巷,不知不觉中来传说中的樱花餐厅来过樱花餐厅,才算到过丽江古城        樱花餐厅丽江古城最火的一家餐厅也是网红拍照打卡圣地环境一流绿植错落有致遍布各种花草及惊艳的装饰无论白天晚上都是爆满。特别是晚上,各种美丽的花草在灯光的映衬非常、非常的漂亮。        樱花餐厅,说实话味道很一般,价格比别家略贵他的主要特色精美的装饰。来此的游客就是冲着这里优美的环境而来,可以在这里欣赏欣赏五彩缤纷的鲜花、拍拍美照。。。,感受丽江浪漫的韵味,给旅游的心情加分         樱花餐厅的对面有一个小广场,四周的酒巴和餐馆及广场中央的装饰,美的让游人迷醉。          古城街巷曲径通幽,步步都踩着丽江纳西东巴文化的足迹。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9-7 21:08 编辑

         官门口是丽江木氏土司所建。木氏土司是指古代的封建领主(纳西族),他们是丽江土地森林河泽的所有者,也是政治上的统治者。木氏领主基本上通过徭役、代役普通老百姓,来维系自己的利益。在以前官门口是达官贵人与穷人的分界线,里面是富,外面是穷。这道门代表了权力、钱力和拳力,是不可侵犯的标志。2009年丽江市为了旅游开发,把“关门口”改为“官门口”,使得这道门的含义更加具象化,更加富有神秘色彩。         官门口里面是满目琳琅的商品街,也是古城旅游商品的集散地,基本上每个游客来到丽江古城都会进去走一趟,已经成了来丽江古城旅游必不可少的项目。          青石古街,前面有一木质牌坊,上有行云流水般书写“天雨流芳”四字,原为明朝时的丽江土司木公所题,始建于明朝时期。”天雨流芳”为汉语、纳西语一音双意,纳西语意为“读书去吧”,汉语意为“天降润雨,滋生万物”汉纳两音,一语双意,写下这四个字的读书人,对读书之趣味领悟到如此境界,实在令人惊叹不已。的确,读一部好书,对我们心智的滋养,就像天雨之于谷物的成熟,让你的心灵沐浴着智慧的浩荡清香,而感觉无比的幸福和安详。作为世界文化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就是这样的一部好书。从一门三举人的科贡坊,从四方街到太史巷,从古牌坊群到”宫室之丽,拟于王府“的木府,再加上誉满天下的纳西古乐和东巴文字艺术,你会深深感受到古城文化之浓郁而厚重。          过牌坊,路左有“丽江徐霞客纪念馆”。明朝崇祯十二年,徐霞客为考证长江之源,远游西南来到丽江,在丽江游览的16天时间里,饱览了丽江风土人情,与木氏土司结下深厚友谊,留下了一段传奇的历史。为展示这段珍贵的历史,弘扬徐霞客,传承徐霞客与丽江的深厚情谊,而建徐霞客纪念馆。         徐霞客照壁位于木府大门前,上书“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八个大字,出自徐霞客的《滇游日记》。大致意思是说木府像皇宫一样华丽,表现出像王者一样所显现出的气派。“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徐霞客当年看到丽江木府后发出的感慨。        徐霞客家乡江阴献给丽江的徐霞客与木增雕塑,如今矗立在丽江古城木府外面。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顺着长江探源,来到了丽江。丽江木氏土司木增以最高礼节迎接了徐霞客,他们以文化为缘,促膝长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当无数的游人在丽江木府门前驻足,瞻仰木增和徐霞客的雕像时,仍会被那段高尚的友谊所感动。          忠义牌坊位于木府大门前,又叫石牌坊,这座结构宏伟、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远近闻名,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这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批准建造的,所用的汉白玉采自下虎跳金沙江边。原牌坊毁于文 革,1993年丽江7级大地震后重修,匾额上镌刻着万历皇帝钦赐的“忠义”二字显示着这座府邸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           木府有着丽江古城的“紫禁城”与“大观园”之称,来丽江不看木府,几乎等同于没来丽江木府是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府邸与衙门,历经元、明、清三代,古建殿堂巍峨,亭台楼阁错落,既像皇家园林又有苏州园林的风范,央视大戏《木府风云》拍摄于此。历代丽江木氏土司的府邸,建筑融合了明代中原建筑风格和白族、纳西族的工艺,是古城的一座地标。历经几百年辉煌,大部分毁于战火,残存的部分在96年地震中损毁严重,目前绝大多数是重建而成的。木府沿着中轴线依次分布有玉带桥、天雨流芳牌坊、忠义牌坊、议事厅、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万卷楼、三清殿、配殿、阁楼、过街楼、家院、官驿与长廊等共160多间屋舍建筑。第一次逛丽江古城,相必木府这么大,由于时间关系,也就没有进去。后来梅里雪山转山回到丽江后,我陪朋友再次造访了古城,走进了“不游木府,不算到丽江”的木府。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