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此时未老 于 2022-11-6 23:34 编辑
二、第二方案:自驾车无法取车
1、德胜门乘坐919路快车(在德胜门后面的公交大院内上车),坐到延庆南菜园站(Y14路起点),15元,车程约2小时。
2、乘坐Y14路,经过58站,到达终点九眼楼长城(单独的旅游景区,门票?),12元,车程约1.5小时。起点站延庆南菜园站:首末车时间: 06:50、11:50、15:30。

3、建议当天晚上可住宿延庆南菜园子,第二天早坐6:25的Y14路,坐到底(九眼楼长城景区门口),早8点左右进九眼楼长城景区(门票不清楚?)、再登山到九眼楼(将近1.5小时,这段路很好走,如果是年轻人用不了这么多时间),开始徒步箭扣长城,当晚下山住宿西栅(zhà)子村。
三、其他路线:
可以从慕田峪长城直接向上攀登,但不知自驾车如何取车?这样徒步的游客很少,我见到两位小伙子就是这样攀登的,徒步速度很快但只游玩了一段路,当天赶回去取车。或开车到其他村庄,如庄户、虹鳟鱼养殖场,再徒步攀登,具体情况不清楚。
【九眼楼长城景区大门(山下)---九眼楼(山上)】
见下图:九眼楼长城景区大门,这里地处北京市延庆区,现已建成一个单独的旅游景区,国家3A级。网上报道,该景区于2020年9月12日面向游客开放。
徒步的第一天:2021--06--18(星期五)
从昨晚住宿地“三楼”(Y14路公交车站地名,这里住宿条件极差,不建议)开始。
“三楼”(Y14路公交车站地名)---(30分钟)九眼楼长城景区门口---(1小时25分钟)九眼楼。
我于7:04分从住宿地“三楼”走到这里,现在时间约7:34分,整整走了30分钟,估计2公里。

见下图:由此上山到九眼楼,估计路程约1200多米,现在时间约7:51分。

见下图:终于来到九眼楼了,现在时间约8:59分。从7:34分到景区大门口,到现在整整走了1小时25分钟。这段路很好走,如果是年轻人用不了这么多时间。九眼楼海拔1141米,属延庆区四海镇,位于火焰山顶部,因敌楼每面有9个箭窗,故名九眼楼。又因山势高峻,晴天可望到北京城,故也称望京楼。可以看出九眼楼是经过修缮的,上面安装了避雷针。
九眼楼的编号为169号敌台,石碑上的字:万里长城第一楼。
攀登箭扣长城从石碑旁的小路绕过去。


见下图:九眼楼上向西望去,那里是火焰山营盘遗址及敌楼,属于九眼楼长城景区(不在箭扣长城景区范围内)。

见下图:九眼楼上向南望去,能清晰地看到三道来自不同方向的长城如三条丝带,结成一个大大的花结,而北京结就是节点。九眼楼到北京结之间属于箭扣长城西大墙,北京结向东(图左面)部分属于箭扣长城,向西部分(图右面)属于黄花城长城。
举目远眺,箭扣长城整体修建在陡峭的山脊之上,蜿蜒曲折、雄伟壮丽、险峻秀美。西大墙是连接九眼楼与北京结之间的一段长城,大体上呈南北走向。图左面隐隐约约也能看到怀柔水库。注意到夏天长城上植被非常茂盛,长城的很多部分被树叶遮挡,对长城拍照感到长城的“形象”不够突出。

见下图:向东南方向望去,山下是西栅 [zhà] 子村,在古代西栅子村属长城之外。山洼最低处是涧口(箭扣),可以看到村内有两条路通到山上,最左面那条路好像是通往涧口(箭扣),右面那条路通往长城上的“南钻过”。最远处应该是怀柔水库。长城在山脊上,由于植被覆盖看上去不够明显。
说明:现在眼睛看到的是两条路,实际上还有其他好几条路。

见下图: 北京 结向西的长城,通往黄花城(图右面未标出,不在箭扣长城范围内)

见下图:长城上从右向左依次是:150号敌楼---鹰飞倒仰---鹰飞倒仰上第一座敌楼(149号敌楼)---佛头(佛头上一座147号敌楼)---小天梯---146号敌楼---天梯---(隐约看到一座)145号敌楼。
一:九眼楼---北京结(该段称为西大墙,箭扣长城的北段)
箭扣长城北段(该段称为西大墙):九眼楼---大岩墙---马背---北京结
【九眼楼---大岩墙】
见下图:再见了九眼楼,现在时间9:31分(我在九眼楼逗留32分钟),从九眼楼出发继续前行,开始是下山路,路面全是乱石堆。几百年前长城修建时工匠是用灰浆将石块堆砌黏合起来,但经过几百年的风化冰冻、雨水冲刷、灰浆酥散消失了,只剩下石块沿长城堆砌,看起来像乱石堆。此时我还没有意识到,箭扣长城的旅途比我想象的要艰难许多。


见下图:走在乱石堆中(实际是走在长城遗址上),总怀疑这是长城吗?但看到这些残存的墙体,感到自己没走错。

见下图:长城经几百年的岁月,墙体断开,部分墙体严重倾斜。赶快走过去,真害怕墙体突然倒塌。


见下图:山顶就是北京结,向前攀登要翻越“大岩墙”,在这样的悬崖绝壁上修建长城!



见下图:我在这附近又走错了路,具体位置记不清了,有一条下山小路,看地图是通往西栅子村的。几分钟后感到不对劲返身向上,这条路上没有任何标识,现在时间约10:48分。

见下图:从这块大石头旁绕过去

见下图:马上就到山谷底部了

见下图:现在时间约11:30分,我坐在这里休息(山谷底部,估计是个风口),大口喘气。这里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但狂风怒号,树枝被吹得一边倒,如果身体直立在那里,感到站不稳。这几天中午时间,天天如此。

见下面两张照片:向上攀登,这里拍的是同一座敌楼,再不维修就垮塌了。第一张是向前看,第二张是走过去之后向后看,这一带的地名是“二道边子”?


见下图:现在时间约11:42分,从九眼楼徒步两个多小时,基本上是在乱石堆上行走,前面的路还不知道有多长?我看到有的游记上说:从九眼楼到 北京 结只用两个小时,真是非常佩服(这是一种急行军式的速度,估计不能好好欣赏风景)。

见下图:要从这里爬上去,路真难走。突然看见树枝上挂着一条黄丝带,我眼前一亮,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在这寂寞险峻的旅途上,我艰难跋涉,一个人也没看见,有时我怀疑我是否又走错了路(已经走错了两次),看见这条黄丝带,我心里有底了,说明我没有走错路,我把黄丝带展开,拍照留念。谢谢 太原开心户外的驴友,为美好生活加油!

见下图:大岩墙,才向前攀登了2分钟,就遇到这个断崖,我有点“崩溃了”,想不到路这么难走,这到底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后来才知道是大岩墙)。看导游图有一个地方可以绕过去,但不知是否是这里?我已走错了两次,不想再错了,咬咬牙,坚持爬上去。

见下图:这是一段近乎垂直的大石壁,向上爬如同徒手攀岩,没有90度至少也是80度,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为安全起见,有一处我单膝盖跪在石头上,忍着疼痛爬上去了,结果皮肤轻微受伤。

见下图:悬崖上的小树,下面是深渊,千万小心!这棵小树植根于岩石缝隙之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见下图:我后来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游记:《为什么不建议去箭扣长城?》其中有一张照片,正是我刚才攀登之处,特意转载以飨各位驴友。“知乎”上描述这是一段近乎垂直的大岩墙,我也暂称此地为“大岩墙”。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42066
见下图:爬上来之后松了口气,回头向九眼楼方向拍照,山顶最高处的建筑就是九眼楼(白云旁边)。想想也有点后怕,万一摔下去就完了,都没人知道。还没爬到“鹰飞倒仰”就这么难,后面“鹰飞倒仰”怎么爬?现在时间约12:02分。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我每隔1、2个小时,就给家里打电话,告诉家人我大概的位置,以防万一。
我后来回忆,在徒步箭扣长城过程中,就这里对我震撼最大(仅仅是个人感受,其实爬鹰飞倒仰的难度比这里大多了,但感受没有这里深)。另外:这个地方及鹰飞倒仰我是不敢反方向,从上到下攀登,太危险。
【大岩墙---马背】
见下图:11分钟后又爬过一座敌楼,回头以九眼楼为背景拍照,现在时间约12:13分。

见下图:箭扣长城依山就势,整体修建在陡峭的山脊之上,走势富于变化,其两侧多悬崖峭壁、蜿蜒曲折、伸向远方。


见下图:山顶是北京结,照片放大图不太清楚,但可以看出来道路(实际上是城墙)崎岖而陡峭,攀登时也比较费劲,部分地段需要“手脚并用”。

见下图:从这里再爬上去

见下图:反身向后拍照,一路上都是在乱石堆上行走,到了这里路才好走一点。现在时间12:30分,从前面那座敌楼走到这里用了17分钟。

见下图:这是古代建筑材料,修建长城用来黏合砖、石,估计是普通的灰浆(古代最好的材料是糯米灰浆)。用手捏感到很硬,经过几百年的日晒雨淋考验,仍保持这种状况说明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及材料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应该是世界第一)。

见下图:西栅子5队(村东头部分),整个长城建在山脊上,山脊最低处就是涧口(箭扣)。

见下图:向后回望,山顶最高处的建筑是九眼楼。

见下图:继续向前,长城上长满了灌木。


见下图:回头望去才看清楚,这座敌楼建在一座小山顶上,是一座比较醒目的地标式建筑,但它是几号敌楼?我查不到,望知情者指点。

见下图:长城上的出水口一般长0.5米~1米,出水口全部朝向“关内,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含义。笔者个人理解,长城关外部分的墙修建得比较高,御敌效果好,关内部分的墙修建得比较低,节省材料及人工费用,也便于雨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见下图:向前望去

见下图:向后方望去,图中间最高点,白云旁边的建筑是九眼楼,左上角隐约能看到一座建筑,那里是火焰山营盘遗址,属于九眼楼长城景区(不在箭扣长城景区范围内)。
这些城墙起码有5、6百年的历史了,保存到现在墙体基本完整令人称奇,可见我们中国古代的工程质量。

见下图:这座敌楼的规模也不小,现在时间约12:54分。



见下面两张照片:拍的是同一座敌楼,山顶最高处是北京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