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第六站:雨崩徒步神瀑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因心一牛
2022-10-29 19:50
倒序浏览
50861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1 23:38 编辑
雨崩神瀑是
西藏
传佛教朝拜圣地和转山的终点,它没有黄果树瀑布那样雄伟壮观,它清新脱俗,仙气十足,它在藏族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传说,朝圣者朝拜梅里雪山,必定要沐浴神瀑,洗涤心灵。
沿着悬崖倾泻而下的水流,有时像一条洁白的缎带,从上而下,轻盈飘逸。有时又像一缕轻纱,水珠被山风吹散,像一颗颗跌落银河的星辰。而在朝圣者的心中,神瀑就是心灵深处那条圣洁的哈达,承载着他们美好的祝福和虔诚的信仰。
到雨崩的第三天,天气晴朗,我们从上雨崩村到下雨崩村,然后
徒步
到神瀑。在下雨崩村,我背依梅里雪山打卡留影。在下雨崩,
金碧辉煌的庙宇,背依
雪峰
和莽莽原始森林,雪山、森林、溪流、草地,金色的庙宇,美得象是上帝的后花园。
在下雨崩村,我与
海南
的
驴友
集体在此合影留念。
雨崩下村至神瀑导览图。
去往神瀑的驿道是沿着雨崩河右侧一路向上的,五树同根、噶玛巴二世脚印、莲花生泉水、空行母圣地、观世音圣水、文殊菩萨圣水、金刚手圣水、白玛珠普、康珠玛称沓、加信崩、莲花生大师像......
我的徒步轨迹及数据。早上8:30在雨崩上村集合,往返徒步13公里,用时8小时40分钟,其中拔高700米左右。徒步神瀑的路相比较还是比较轻松的,全是铺好的水泥路,坡度相对不是太大。
回复
因心一牛
10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0-30 19:51 编辑
早晨8:20,我们在上雨崩村听风客栈门前集合,清点人数,交待注意事项。
8:30,我们准时出发,前往下雨崩村。
上
雨崩村的房子大都
是
木质或土石
结构
平房
,最多三层的小楼,
山石搭建的庭院围栏,石板或水泥铺就的道路
。下面这座灰瓦白墙的二层小楼,是传统地道的藏式民居——
碉房
,但不对外开放。
上雨崩村海拔3328米,走大约1公里的下坡路就到海拔3200米的下雨崩村。远处的浓雾中连绵的群山就是白马雪山。
近观上
雨崩
村的房子大都是
依山势而建,犹如嵌在山腰之间。
出了上雨崩村我们进入了
尼农大峡谷。
尼农大峡谷
是进入或出雨崩村的另一条徒步通道,比翻越南争垭口(徒步六小时左右)还要辛苦,在山顶可以看到深深的峡谷,时雨时晴,道路非常泥泞,是探险者的乐途,普通驴友都不会选择。就是因为走的人少,尼农大峡谷景色是绝佳的优美。
从海拨3200米的下雨崩村沿着雨崩河,穿越整个尼农大峡谷到达海拨2000米澜沧江边,海拨落差1200米,徒步距离为20公里,中间共有三个休息驿站,全程都是下坡,会经过茂密的原始森林,赏心悦目的美丽花海、生机勃勃的绿色牧场、清澈见底的神瀑溪水、数条水帘悬挂的瀑布,让你充分体验不一样的雨崩徒步。
出了上雨崩村,从两山之间就可以看到云雾缭绕中的神女峰了。
神女峰
,意为大海神女。藏语“
缅茨姆”峰
,
海拔
6054米
。面茨姆峰
4000米雪线以上的
白雪
群峰峭拔,雪峰总有
云雾缭绕
,人们称其为缅茨姆含羞而罩的面纱,从远处望去面茨姆峰像观音菩萨怀抱婴儿,将温柔、隽秀、庄重、优雅全部融汇在浓浓母爱中
。
线条优美的缅茨姆峰,意为大海神女,位于卡瓦格博峰南侧。传说中,此峰为卡瓦格博峰之妻。卡瓦格博随格萨王远征恶罗海国,恶罗海国想蒙蔽他们,将面茨姆假意许配给卡瓦格博,不料卡瓦格博与面茨姆互相倾心,永不分离。又有人传说面茨姆峰为玉龙雪山之女,虽为卡瓦格博之妻,却心念家乡。雪峰总有云雾缭绕,人们称其为缅茨姆含羞而罩的面纱。
可以看到下雨崩村的房屋,星落棋布在雪山和森林包围的山谷形盆地中。在村庄与雪山之间,一左一右矗立着两座神山,左边的是神湖山“初达玛翁贡波”;右边是修行山“本登日”,也就是昨天我们路过的圣僧山。
再往下走,就到了“梅里雪山户外徒步营地”。这里也是下雨崩到上雨崩或出山坐车的中转站。
从“梅里雪山户外徒步营地”,可以看到下面有座铁桥,过了铁桥就是下雨崩村了。桥下的湍急溪流就是从昨天到的冰湖,经上雨崩村流下来的笑农曲河,自北向南分开雨崩上村和下村,在雨崩下村与雨崩河相汇,
最终流
出尼农大峡谷流入澜沧江,
澜沧江流出云南后到越南叫湄公河。
回复
因心一牛
10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1 21:19 编辑
这座桥便是当地藏
传说中,
位于上、下雨崩之间笑隆曲河上的“寒冰地狱桥”(过去是个小木桥)。
佛经里说这里展现的是寒冰地狱的惨状,
这条河流发出的声音唱诵着莲花生大师的心咒,朝圣者经过这座桥时,只要一心发愿,就能化解来身转世到寒冰地狱的种种痛苦。
过桥后要翻越一段坡路,这一段坡路叫“西孙西米拉”,翻译过来就是生死界坡或者生死之界。朝圣者因为功德很大,所以自己的祖先亲人的亡灵也会跟随着来沾光,过了下面的寒冰地狱桥,亡灵一般都会得到解脱,找到光明的往生之路,不再跟着朝圣者上这道坡了,所以叫生死界坡。
村头路边有一标示牌。
嘎崩
,意为卡瓦格博的青稞堆,这座小丘是卡瓦格博神建立在这里的粮仓。村民们为了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经常会在这里做祭祀和供养。噶玛巴活佛在《圣地志》中说,这里的草木都是天然的幛幡和伞盖,不能砍伐。
走进雨崩下村,庙宇烟雾缭绕,
敬香台的
煨桑炉,藏民在点燃
松柏叶、坎巴花、糌粑、香料等,在拜祭山神。
路旁,富有藏式风格的民居——
碉房
,格外地引人注目。
碉房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自东汉时就有存在。碉房藏语称为“卡尔”或“宗卡尔”,原意为堡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碉房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
藏族的碉房庄重内敛,但绝不乏味。房檐上五色的彩绘,屋顶飘扬的经幡和风马旗,不失明艳又恰到好处。火、云、天、土、水,红、白、蓝、黄、绿,他们把自己心目中的天地万物,用彩绘点缀在碉楼的窗檐和门楣上。
穿过村庄又见玛尼堆,
玛尼堆
是
藏民用大小不等石块、石板和卵石垒成的“祭坛”,也被称为“神堆”。
当地藏胞在山顶上、路旁垒起石块,矗立杆子,扯起绳索,绳索上数以百计、色彩纷呈的丝绸哈达在劲风中招扬着挚诚挚真的祈祷和祝福。
即见玛尼堆,那必有白塔。
藏族白塔也叫
藏经塔,
象征着寿国祐民,佛法象征着太阳和月亮,永远照耀大地。
藏族白塔的意思:白塔是根据尼泊尔带来的佛塔样式建造的,表面涂有白灰,神圣而白色,因此也称为
“白塔”
。
藏传佛教
白塔
内置了五谷杂粮、八幡、经书等,藏族同胞们经常去转悠,
有祈求丰收的意思,也包含着对自己美好生活的期待。
又是一个不同风格的玛尼堆。
据说这种独特的祭祀方式的“尼玛堆”,如同蒙古族的“敖包”。虔诚的佛教信徒和前来河源的游人你往我来系上五颜六色的彩绸,寄托自己的祈祷、祝福和希望。彩绸的色彩分别象征不同地意义:蓝色象征天空、白色象征祥云、红色象征火焰、黄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水。
在长方形玛尼堆的后面有一座曲纽崩顶庙,就是
那座传说中藏有打开所有圣地大门钥匙,
还有被人们称为人类最初出现在地球上时所用的粮食“贤劫之谷”(天生稻)
的小庙
“此里崩”
。
些里崩庙的地基高出雨崩村,是乃钦卡瓦格博的法台,藏语称之为“曲尺崩顶”,意为‘法台坝’。
在
噶玛巴撰写的《内转经圣地志》
中说,朝拜些里崩,能消除一百劫的罪业。
这座庙里主供的是佛祖像,还有卡瓦格博神像。
庙旁有一座尖锥形石柱
,像戴着一顶很高的帽子,传说胜乐金刚怜悯末法时代的众生们,把开启一百个圣地大门的钥匙放在了这顶帽子里面。到未来的某个时代,当世界陷入战争和饥荒的苦难时,这顶帽子就会自动脱落,人们取出里面的钥匙,打开所有圣地的大门,就可以进入到吉祥安乐的净土世界中。
在“此里崩”小庙身旁是一片三角形的草坪,象征着藏传佛教法源宫草坪的“曲纽崩顶”。
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在藏传佛教密宗中很有说头,胜乐金刚有一位明妃,就是金刚亥母,密法修行者通过修金刚亥母而达到最为快捷的成就。
传说佛教密法中的修行者们,通过修金刚亥母能达到最为快捷的成就,而金刚亥母有一个神秘的标志
——三角形符号,是产生一切佛法真理的源头。
我们看,下雨崩村前这块
曲纽崩
顶宽阔草坝的地形,果然是三角形。其左右分别是
神湖山和修行山,草坝的尽头就是通往神瀑的路,女神峰和五佛
冠峰就在山谷的尽头的云雾中。
噶玛巴活佛在他著写的《内转经圣地志》中说雨崩
村是西方极乐世界在人间的显现,居住在雨崩
的人们都是空行母和空行勇士的化身。雨崩
村的村民们在临终时,就算没有得到上师的关怀,也一样能够往生到净土世界中。
在
曲
纽崩
顶草坝的雨崩河中,有几座水力转经筒。
转经筒又称
“嘛呢”经筒、梵林转经筒、转经桶等,与
八字真言
和
六字真言
(六字大明咒)有关,
藏传佛教
认为,持颂
真言
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
轮回
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
“嘛呢”经筒,把“
六字大明咒
”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有的人还用水力、灯火热能,分别制作了水转嘛呢筒、灯转嘛呢筒,代人念诵“六字大明咒”。
“藏语日吹”指的是对面圣僧山中的静修院。
传说山中分布着108座僧人静修的小寺院,主寺在最高的山峰上,
当然,凡人是看不到的,
据说山中还居住着许多得道高僧。
这里的雪山在藏区人民心中就是佛祖的化身。所以,每座
山
上都赋予上藏传佛教的文化气息。
回复
因心一牛
10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2 08:50 编辑
曲纽崩顶海拔3059米,我们在这里整队,查点人数。9:30分,我们向神瀑出发。
前往神瀑对于朝圣者而言,是一次涤荡灵魂的轮回之旅,对于我们这样的徒步者来说,不但是一场深邃神秘的藏密文化体验,也是磨炼坚强的意志和欣赏美景的快感。
经过高山草甸后就进入了森林,路边有一块牌子写着:“五树同根”。
这棵“五树同根”
成为树神,
被当地藏民敬奉。不同的五棵同根生存的参天大树和低矮灌木,枝繁叶茂,或直插云霄,或护卫一体,三棵云南沙棘,一棵红桦,一棵西南花楸,共同生长在一棵已经不知名的老树的根上,同时吸吮大地的乳汁,长成一道富于寓意的风景。
茂密的森林,翠绿的草地,路边或站或卧悠闲地吃草的马儿,
真是一幅世外桃源的田园牧歌的生活场景。
前面的队伍停下,听地导牧野在介绍高原珍惜的树种。
河畔有一个标示牌,告诉我们这条河的名字叫做“巴些曲隆”,它源自雨崩神瀑,汇聚了108条圣水,
河水发出的声音一直在唱诵着观世音菩萨
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
和神瀑一样,巴些曲隆在藏民的心中也很神圣。
凝望雨崩河水,看它清澈通透、翠白如玉,听它低沉回转。那一刻,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是这雪山之水滋润了雨崩,成为众多美景和秘境的点睛之笔,让山林和村庄有了鲜活的灵性,得到了活佛的加持。
驴友们在看的
这块石头叫能“交扎绰”,意思就是圣地里的小石山。传说一百年前下村一个老妪寻找丢失的牛来到这里,见到这座小石山像门扇一样打开,里面是佛堂,供着佛像,佛像前点着无数的酥油灯。老妪看得目睹口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扯下一根头线系在这里做记号,赶紧跑到村里叫人来看。当村民们跟着老妪来到这里的时候,石门
已经关上了,她的头线还系在这里。从此人们把这里也当作一个圣迹来朝拜,并且仿照老妪的做法在这里系上各种丝线做供养。
这条路是藏民内转梅里雪山的主干道,路沿着
雨崩
河
一直到神瀑
,
路边的树上随处可以看到经幡
。
仲夏
的林间小径
,
清凉
而静谧
。
回复
因心一牛
10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0-31 23:57 编辑
继续前行,路边有“玛缀”“献给神山圣地的供品”标示牌。
在雨崩
河滩边可见为数众多的玛尼堆。在藏区,人们把石头是被视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玛尼堆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凝结着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
我们的美女领队幽兰谷和爱尔兰朋友阿布,也在河滩上垒上他们祈福的玛尼堆。
再往前行,就进入了云南铁杉和红豆杉林。
云南铁杉是松科铁杉属植物,
为温带及寒温带常绿乔木,高可达
40米,胸径达2.7米。是我国云南西部及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南部高海拔地区的野生乡土树种, 具有重要的生态及经济开发价值。云南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达1米。云南红豆杉是云南省级珍贵树种,也是云南省一级重点保护树种,是中国生产紫杉醇药物的主要树种。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及西部,四川西南部与西藏东南部,不丹、缅 甸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00~3500米高山地带。
10:00,我们
到达第一个休息亭。
一段不长的平缓小路之后是连续的上山,转过几道弯,我便来到一座山坡的脚下,那是被称为圣地内宫门的
“能农拉”,旁边右边不远处有“莲花生泉水”,这股清泉是莲花生大士的心咒之泉;
左边路旁一块石头上有着依稀可辨的纹路,那是“噶玛巴希留下的足迹”
。
传说该
泉水
是
莲花生大师
看到人间疾病太多,便用手杖捅出这眼
泉水,
是赐给人类医治百病的甘露。
我们继续向上攀爬,进入深山秘境之地,在转经路的右边山林之中有一个山洞,那是空行母的圣地,叫做
“康珠乃色”
。
徒步神瀑的路不是太陡,又是水泥路,相对好走。但我们也看到有不少的游客骑马前行,也许他们是享受林中骑马的乐趣,而我们是驴友,只喜欢徒步带来的快感。
千万里,我们追寻着。一步一步,喘息着,坚持着,以最虔诚的心态,走进这最洁净之地,洗净身心的尘埃,滚滚红尘,已在身后。
回复
因心一牛
10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1 22:20 编辑
经过
一段比较平缓的林中小路,前面的道路开始变得崎岖陡峭起来。但对我们喜爱徒步、登山的驴友来说,这样的山路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从山上流淌下来的溪水被尊为圣水,转山的藏民都要在圣地朝拜,饮用圣水,并用圣水洗手洗脸。他们相信,这样做会获得神的祝福。
我们首先看到了山上流下来的“观世音圣水”。
此溪流乃观世音菩萨加持之神水,饮用能使人们解脱一切苦难。
此溪流乃观文殊菩萨加持之神水,饮用能开启智慧。
此溪流乃金刚手菩萨加持之神水,饮用能消除一切魔障。
在森林中穿行,
远离城市的喧嚣,
山高林密,
溪水潺潺,
是
负氧离子集聚的天然氧吧
,
徒起步来感到很舒适。
在大自然中,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有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恰恰只是放松而已。
几头被称为
雪域之魂
的
牦牛
,
在林间尽情地吃草。
千百年来,在雪域高原,牦牛总是藏民们生活的好伙伴,藏族神话中有牦牛献身而化生世界万物的故事,体现出藏民对牦牛作为一种生存象征的崇拜。
登山的道路随着山势,峰回路转,林中穿行,往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路边横卧着一块巨石,上面的藏文字看不懂,我想我们已进入卡瓦格博圣地内宫了。
果然,路边有路牌“乃农”
。“乃,是圣地的意思;农,里面、内部、中心。卡瓦格博圣地有内宫和外宫,由此进入圣地内宫”。
11:40,到达海拔3290米的“乃农”。
回复
因心一牛
10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1 23:21 编辑
继续往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开始变得稀疏,路边大都是灌木丛,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已经逐渐能看到前边的雪山,已经距离雪山很近了。
向左面看,被称为
大海神女的
“神女峰”
,雪峰云雾缭绕,像面茨姆含羞的面纱,挑逗着每一位希望一睹神女真容的旅人。
而神女的
贴身
随从
五
佛
冠峰
,刚好露出一部分面容,注视前来的人们,做出随时保护主人的姿态。
这里的风景太美了,驴友们纷纷在这里拍照。
我也在这里打卡留个影。
云雾、雪山、森林、鲜花,一位从神瀑归来的僧人匆匆走来,这画面太美了。真有“
山僧冒寒晨出山,触踏层冰跗圻裂”的诗的意境。这也是我雨崩之行,抓拍的最满意的一张相片。
11:50, 到达神瀑第一个补给服务点,海拔3330米。
我们在这里
歇脚小憩,补充饮食。
在补给点不远处的天然山泉水,徒步神瀑你尽管不用带水。
雨崩的水都经过佛菩萨和高僧大德的加持,具有非凡的加持力。
蓝天、白云、雪山、森林和路
边
恬静悠闲的吃
草
马儿,
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
回复
因心一牛
10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1 20:39 编辑
过了服务点,脚下的路越来越陡,这是全程最艰难的一段路,水泥路步道修成了之字形盘山而上,徒步的时候不时停下来欣赏雪山美景,就当是在休息。
路边有一路牌,右边的小路通往“莲花生大士禅修洞”。到雨崩前做过攻略,知道
转经者来到神瀑前,要前往一个地方先行朝拜,这就是闻名全藏的莲花生大师修行洞。
莲花生大师
一般指莲花生。 莲花生大士,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公元八世纪,入藏弘法,创立了西藏第一座寺院。
莲花生大师作为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他不仅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还被誉为“第二佛陀“。,莲花生大师为了普渡众生,以八种不同的形态出世,人们将其称作莲师八相或莲师八变。
据说莲花生大师曾经在这里修持五天,调伏了诸魔鬼怪,给这些鬼怪委以重任,让它们在卡瓦格博及其眷属在末法时代中保护众生和佛法事业。莲花生大师又在卡瓦格博地区埋下了许多珍贵的伏藏,“
伏藏”是指很珍贵的东西被埋藏,最终又被发掘出来的意思。
既然来了,我还是决定上去看看这处
圣迹。
前往神瀑对于朝圣者而言,是一次涤荡灵魂的轮回之旅,对于我们这样的徒步者来说,则是一场深邃神秘的藏密文化体验。
寺庙的
这座大殿,里面就是莲花生大士禅修洞,
又称邬坚禅师洞,
藏语
也称白玛珠普寺庙。
这个庙堂里主要供奉的是莲花生大师像。
庙堂旁边缠满哈达的长长石柱,
是噶玛巴希活佛朝拜卡瓦格博时,留在这里的禅杖,上面有他的赤脚足印。
这个山洞是朝拜卡瓦格博圣地的一个重要朝拜地,名叫巴多称朗。山洞里边有两条非常非常狭窄的石缝,一条在下面,一条在上面有亮光的地方。这两条石缝在佛经中称为巴多称朗,意思就是中阴道。
佛教中,中阴道是人们在死亡来临时都要面对的必经之路,无论在生之时的地位高低、贫富贵贱,到了死亡之时,只有一生中的善与恶陪伴相随,走向恐怖、孤独的中阴之道。洞里有燃灯古佛留下的足迹,朝拜者只要怀着虔诚的心,发下最好的心愿,匍匐着钻进去,就能免除死后中阴道中的恐怖,顺利走向佛国净土世界。如果卡在洞中进退两难,说明寿命和福报将尽,这个时候就要诚心向卡瓦格博神和诸佛许下赎罪祈福之愿,就能顺利通过。
这些密密麻麻的小石片房子是朝圣者们搭建的。朝圣者朝拜卡瓦格博圣地就是发愿来世转身到这些佛的清净世界中,早日脱离轮回的苦海,为来身准确的居所,藏传佛教把这里视作胜乐金刚的宫殿,莲花生大师的佛国净土赤色铜洲,通往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的捷径。
白玛珠普寺庙转山路,也是经幡飘扬。
回复
因心一牛
10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1 23:30 编辑
我围着
白玛珠普寺庙的转山路线走了一圈,又回到前往神瀑的主路上。
藏民们为什么要朝拜一座山、一个湖泊?因为藏民认为这些山和水还有湖泊都是圣洁的生命之源。朝拜圣地可以洗涤罪孽,获得更多的福运。
1268年,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创始人,二世大宝法王噶玛巴希,不远万里来到卡瓦格博,确定卡瓦格博就是莲花生大师在禅定中预言的胜乐金刚佛二十四胜地之一,从此开辟了朝圣卡瓦格博的大小转山线路。由此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藏传佛教信徒们,都要在一生中,至少要朝拜卡瓦格博一次,焚香煨桑,祈祷膜拜,这样的行为被称为转经或转山。卡瓦格博的转经线路有两条,一条在神山的腹心地区转,叫小转或内转,转一圈需要6—7天;一条是围着整座山峰转,叫大转或外转,转一圈需要10天至半月。
路边有块巨石叫加兴崩,就是天帝之库的意思,据说天帝把所有人财富存放在这里。
大概因为这个原因,前来朝拜的藏民都会用酥油将钱币贴在石壁上。
石头上经幡、衣物还有饰品,都是朝圣者献给圣地的供养物和纪念品。
这块巨石还被叫做
“石篆天书”。因上面有一行天然的黑色石子,
极像文字
, 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有时候像藏文,有时候像中文, 有时候像英文, 人们可以从字的形状变化来推测人间文化的发展趋势, 就是传说中的古篆天书。
雨崩的村名就是由
“石篆天书”而来,是“经书”的意思。
右面的山崖悬壁上还有一些网状石纹,那是空行母的珠链,
也有说是空行母的丝带,被认为是胜乐金刚的明妃金刚亥母身上的珠链,
名叫“康珠玛称沓”
。朝圣香客把能朝拜到这样稀有的圣迹,视为一生中最为荣耀的幸事。
空行母
,
梵音译为
“荼吉尼”(DAKINI)
,
意为在空中行走之人。她有大力
,
可于空中飞行
,
故名。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
,
空行母
是代表智慧与慈悲的女神。
路边有一标志牌“莲花生大士身像”,“
西面山崖上离地面约一百米处,有一尊庄严的天然石像,外观很像一位菩萨安祥地依山而坐,注视着前来朝拜的人们,这就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像。朝拜此像,与朝拜真身莲花生大士有同样的功德”。
继续攀登,爬上一段陡坡,
抬头望去,高处飘飘洒洒的神瀑已经历历在目。雨崩神瀑景色随季节变化,据当地人说今年的雨季雨比较少,水流不是太大,神瀑没有水声轰鸣、溅沫飞扬的壮观,但千丝万缕的水线如素帛飘飞,柔柔地从山上垂下,如哈达般深情。
回复
因心一牛
10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2-11-1 23:07 编辑
继续沿着小路往上攀行,一路上经幡随风招展,发出“沙沙”的响声。
我们在经幡中穿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透过经幡,可以看到对面的崖壁落下的如白练般的飞瀑,听到瀑布落在崖脚下飞溅的起的水击声明。终于见到日夜所思的神瀑,这里海拔3657米。
神瀑位于五佛冠峰正下方。伴随着冰块和雪团,融水从高高的陡峭石壁上飞落下来。瀑布飞溅的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一道双彩虹,随着水雾的浓淡时隐时现。
位于神瀑左面不远的悬崖上,为一面巨大的竖形石盘,是空行母给胜乐金刚会供用的法器,
叫做“初雄”。
这里就是朝拜卡瓦格博圣地的最高潮
——神瀑
,
仔细看
从巨大岩壁倾泻而下的共有三条瀑布
。
第一条瀑布是福运瀑布斯那巴些,是佛母益西措加与千佛共同加持过的宝瓶圣水,能使有罪者消罪,无罪者得到成就,无福者生福,有福者增福。凡是来朝拜这条神瀑的人,如果心意不诚,就会短寿无福报,有重大罪障的人,神瀑就会飘忽不定,或者贴在崖壁上,甚至突然断流,沐浴不到佛的灌顶之水。这个时候就要虔诚的点燃香火,高声唱诵六字真言和莲花生大师的心咒。只要虔诚祈求神瀑就会流下来。
第二条瀑布是斯那巴些右侧的小水帘叫此巴美崩曲,是无量寿佛的长寿
灌顶圣水,凡能朝拜者,生命中的障碍都将消除,如果发愿去往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会在朝拜者临终时前去接引,从此永远摆脱轮回之苦。
第三条瀑布在前两条中间悬崖上
一道三角形
的沟缝,
似女性的密门(佛语称莲花宫),
据说
是金刚亥母的三角法源宫,石缝中流出的红色汁液是修密者最重要的加持物。
岩石中流出来的水是金刚亥母圣水,饮用此水或者用此水浇头,就能净除一切罪障,发下净愿者还能来身转世到空行净土中。
整座山崖像空行母双足弓步,两条瀑布挂在双腿上,有金刚亥母圣水从岩石中流出,饮此水或以此水沐头,能净一切罪障,发下净愿者,来生能转生到空行母净土中。崖头有两个洞,据说是古代大译师毗卢遮那修行过的圣地。
雨崩瀑布是卡瓦格博尊神从上天取回的圣水,能消灾免难,赐恩众生。神瀑在藏民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藏传佛教信徒朝拜梅里雪山,内转山一定要转神瀑,在神瀑下沐浴圣水,祈求神灵的保佑。他们相信神瀑的水会带走身上的晦气,带给他们好运。通过神瀑圣水人们回归洁净,回到生命的源头。我也但愿此次朝拜神瀑,能驱除心中一切烦恼,给我能带来好运。
神瀑在半山之腰,山下是从雪山上下来的巨大冰盖,一年又一年的藏民转经人在神瀑前面挂起了一条条长长的经幡。厚厚的经幡平添了神瀑的庄严和肃穆,心不由自主地变得虔诚起来,四周异常的安
静。
临近神瀑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座煨桑台。煨桑的习俗源自于苯教,煨桑的目的是酬祭山神,除烧柏树枝、蒿草这些有香味的树枝外,还会加入糌粑、炒青稞、茶叶、糖、苹果、清水等众多食品。据说在香烟弥慢之中,神灵会显现,降临人间,可以满足人们的祈求和愿望。佛教传入藏地后沿袭了这样的习俗,佛经上说,神灵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只要闻到桑烟之香味便宛如赴宴食味,所以僧俗民众总是到寺院、山顶、瀑布等地煨桑祭神,给神灵以美味,给自己以精神解脱。
13:00,我开始沿原路下山了。
下山较顺利,14:30,我回到下雨崩村。
在
曲
纽崩
顶
此里崩神庙后,
并排生长着三棵古柏树(另一棵没拍出来),据说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与弟子杰曹杰、克珠杰的命魂树。
从下雨崩村到上雨崩村这段路着实不太好走,全是上坡路,高原的太阳又毒,我只能走走停停。18:00,我才回到上雨崩听风客栈。
回复
精选推荐
从广州到湛江骑行纪
藏王寨辛夷花重装徒步
庐山东西线穿越记
单人重装华东K2发现垃圾
我到长城充好汉(二)
40天欧洲自驾环勃朗峰重装徒步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查看全部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