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七大古都安阳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2017年10月3日,我独自一人从 郑州 东站乘坐11:58开的动车到达古都 安阳 ,这是我本次十一六个游览城市( 新密 、 登封 、 安阳 、 石家庄 、 赵县 、 正定 )的第三站。 郑州 到 安阳 坐高铁不到一小时就到。 安阳 在今天并不算有名,也不是热门旅游目的地,然而在历史上却先后做过十个政权的首都或者陪都,它的建都时间长度居我国第六位。其中商朝建都这里约250年(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为255年), 安阳 殷墟是 中国 目前已经被证明和广泛认可的最早的都城遗址。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能证明存在的最早的文字。这里出土的甲骨文详细记录了很多我国传统典籍没有记载的史料,填补了我国早期历史记载的空白。说 安阳 是中华文明起源地和汉字起源地一点也不为过。 安阳 城市的前身还有一个名城,就是从春秋齐桓公时代一直延续到公元580年的邺城。历史上的邺城有一部分就在 安阳 境内。先后有魏王曹操、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在邺城建都。

安阳简介

安阳 位于今天 河南 省的最北端,黄河以北,西边背靠 太行山 ,东边是华北平原,属漳河洹河流域。 安阳 境内发现了距今2.5万至1.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小 南海 人的生活遗址, 安阳 境内的渔洋村保存着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传说上古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建都 安阳 内黄 县。夏代第六个国王孔甲的都城西河可能就位于 汤阴 县的西河。

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商朝第20位商王盘庚为了抑制贵族的奢侈,缓和阶级矛盾,躲避自然灾害,迁都到当时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的北蒙(今 安阳 小屯村)。建立新的都城殷,殷作为商朝国都直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先后有12位商王建都这里。国家划定殷墟保护范围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实际上商后期殷墟的范围大至36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 城市布局严谨合理。宫殿区位于当时城市的西南部,在宫殿东南方是供奉历代商王的宗庙,西南方是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的社稷坛,宫殿已经有了后世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在宫殿和宗庙的四周还建有深3至10米,宽7至21米的壕沟。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主要集中在宫殿的 东北 方,而历代商王的王陵位于宫殿的 西北 面。贵族 和平 民的墓葬则环绕城市各个方向。城内的手工业都是按照门类集中在一起,反映出当时的手工业主要为官方垄断,所出产的产品也主要为统治者服务。手工业门类有青铜冶炼与青铜器制造、玉器制造、陶器制作、骨器制作等。当时商代所使用的货币主要为天然海贝,在殷墟出土了很多集中存放的海贝,说明当时殷墟已经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并且有一定普遍性。建都殷的商王中最有作为的当属武丁,他在位59年,突破阶层界限选贤任能,任用妻子妇好和贤臣甘盘、傅说等人,体察百姓疾苦,重视农业生产,对外进行武力征伐,击退鬼方、土方、羌、蜀等少数民族进犯,征服东夷、淮夷,将商王朝的统治范围扩大到 山东 西部、淮河流域,江淮、 湖北 江汉平原、和 山西 中部, 河北 中部一带。武丁死后,大多数商王在位时间都很短。商代最后一任商王帝辛(就是纣王),在位30年,他年轻时聪明敏捷,有口才,孔武有力,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但为人骄傲,刚愎自用。他很有军事才能,四处征伐,在对外战争中取得很多胜利,将商朝势力范围扩展到 山东 渤 海南 岸和 日照 一带的海滨,北面扩张到今天 北京天津 的南面,征服淮河流域的很多方国。期间商纣王忌惮日益壮大的周国实力,曾借诸侯朝觐之机将周文王姬昌逮捕,监禁于今天 安阳 汤阴 的羑里监狱。周国君臣贿赂奉承纣王及其亲信,令纣王麻痹大意,才让姬昌得以获释。纣王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侈,追求享乐。他在北至今天 邢台 南至 新乡 的几百公里地域内大建离宫别馆,造酒池肉林,搜刮聚敛民财,四处搜求珍玩、狗马。为了躲避大臣劝谏,纣王离开国都殷,专门在朝歌(今天的 河南 淇县 )修建壮丽的宫殿,常住那里,专宠妲己,荒废朝政。又重用奸臣费仲、恶来,迫害忠良,他拒绝劝谏,文过饰非,还发明炮烙的酷刑,用酷刑镇压反对自己的人,挖去王叔比干的心脏,甚至只因要看老人的腿长什么模样而砍断一位渡河的老翁的腿。商纣王的做法引起诸侯和百姓们反对。他在对外扩张取得的胜利的过程中和穷奢极欲的中也消耗了商朝的国力。他在战争中获得的俘虏无法消化,与周边方国的关系紧张。而与此同时西方的周国日益强大。前1046年,周武王乘商朝军队主力远征东夷,国内空虚之机,率领诸侯联军7万多人讨伐纣王,纣王不得不临时武装对其不满的奴隶加上少数御林军共17万人迎战,双方在牧野大战,纣王的部队士气低落,在士气高昂的周联军冲击下,大部分临阵倒戈,周朝在一天内取得了会战的胜利。纣王匆忙逃回朝歌,在鹿台自焚而死,周朝军队在几天后攻克朝歌和殷灭亡商朝。周武王在灭商后曾分封纣王 长子 武庚于殷和朝歌一带统治商朝遗民,安排三位弟弟监视。但数年后武王去世,武王三位弟弟与武庚合谋造反,武王四弟周公姬旦率领周朝大军东征 平定 了叛乱,周公的平叛大军在攻克殷都后大肆劫掠府库中的财宝和青铜器,将城内平民全部迁到其他地方监视居住,焚毁了殷都城。周军 平定 这一带后,将 河南 北部的大片土地分封给武王周公之弟,卫康叔,建立卫国。 安阳 属于卫国。

大约在公元前660-前658年,齐桓公为了帮助卫国抵御北狄的侵略,在今天的 安阳 以北建立了邺城。晋文公时代(前636-前628)晋国军队曾经攻打过邺城。这里在春秋晚期并入晋国。后来战国时期三家分晋,这里成了魏国领土。前439年魏文侯任用西门豹为邺城县令,西门豹在邺城取缔危害百姓的迷信,修 建水 渠灌溉农田,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寓兵于农训练百姓作战,让原本经济凋敝贫穷的邺城富庶和大治。魏襄王时期,史起担任邺县县令,又进一步兴 修水 利工程。战国末年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也发生在邺城附近。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在这里设置邺、 安阳 、 内黄 等县,属于 邯郸 郡。前132年黄河在 安阳 境内的 滑县 决口,这是历史记载中黄河第一次水灾。前109年汉武帝亲自来到 滑县 指挥,命令官员全都背着土木参加,动用数万人堵塞了决口。汉代的 安阳 人已经开始使用煤炭取暖和冶铁,今天的 林州 是西汉48个冶铁地方之一,汉朝在这里设置铁官,管理铁矿开采,铁器生产与专卖。公元24年刘秀率领军队智取邺城,大大扩展了自己的实力,为建立东汉王朝打下了基础。

东汉末年,邺城成为 冀州 治所,为东汉十三个州府之一。邺城先是被韩馥占有,随后有成为袁绍的根据地。袁绍时候,204年,曹操趁袁绍两位儿子内斗混战之机,率军包围邺城,曹操围点打援,长围久困,袁尚的部将审配奋力守城多次挫败曹军,曹军掘开漳河水,水灌邺城,收买审配部下为内应,攻破接近断粮的邺城。前208年,曹操看中邺城的地理形势和发达的经济基础,在这里组建自己的丞相官署。前213年曹操进位魏公,在邺城建立官署,设置文武百官,建立宗庙社稷正式把行政中心迁到邺城。220年-266年,曹魏以邺城为北都。曹操和曹丕扩建邺城、曹魏邺城呈长方形,东西长2500米,南北长1700米,开七座城门,南三北二东西各一,宫殿区位于城北中央,宫殿区中央的 文昌 殿是举行朝会国家大典和国宴之处,殿前东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发出全城的报时信号。东部宫殿建筑群正中的大殿为听政殿,是曹操处理日常政务之地,百官衙署位于宫殿区南。东西两门之间有宽13米的笔直东西主干道,南面 三门 与东西主干道之间有三条笔直的南北向主干道,中间一条也宽13米,东西两边的两条主干道宽8米多。城内划分46个供人们居住的坊。其中宫殿区东面的6个坊专供曹操的亲戚和功臣居住。城南半部的40个坊则是平民居住区。在宫殿区西面是皇家园林铜雀苑,苑内有铜雀、金虎、冰井三台。曹操在邺城一带进一步修复和扩建已有的水利工程,大力开展包括军屯和民屯在内的屯田。当时的邺城繁荣富庶,一大批文人游历邺城,留下许多传诵千古的名文。曹操死后葬于 安阳 。

到了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时期,先后有后赵、冉魏、前燕在邺城建都。后赵石勒石虎都组织人力修葺扩建邺城。石虎穷奢极欲,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营建邺城,当时邺城,皇家园林中楼台和园林池苑富丽堂皇,里面有无数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漳河边还 新建 三座供统治者娱乐的 高台 ,恢弘壮丽超过曹魏。370年苻坚率领的前秦大军在王猛辅佐下攻克前燕首都邺城,统一了 中国 北方。532年军阀高欢胁迫北魏末代皇帝从靠近宇文泰地盘的 洛阳 迁都到周边形势稳定,便于自己控制的邺城,历史上称这一傀儡政权为东魏,邺城成为东魏首都。550年,高欢之子高洋篡夺东魏皇位,建立北齐。高欢时期和高洋统治前期北魏政治稳定,留心政务,励精图治,北齐统治尚可,邺城继续繁荣。北齐组织人力物力在原先曹操所造邺城的漳河对岸修建了邺城南城,南城东西长2602米,南北宽3454米,邺城南北二城的人口众多,邺县的总人口超过了100万。但高洋后来精神失常,奢侈享乐,荒淫无度,冷血残暴,虐杀无辜。以后的北齐皇帝统治也十分黑暗。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率军攻克邺城,不久后灭亡北齐,又大败陈朝,夺取江淮,统一长江以北大半个 中国 ,北齐成为北周领土。但励精图治的周武帝不久之后就早亡,杨坚在他死后不久轻易就取得了北周的实权。580年,为了争夺权力,以邺城为根据地的尉迟迥和其他两支人马联合起兵反对杨坚。杨坚派出老将韦孝宽率军 平定 尉迟迥。起初人数劣势的杨坚一方,面对占据有利地形的尉迟迥军作战不利。但韦孝宽部将宇文忻看到北齐故都邺城百姓纷纷聚集到城外观战,出了坏主意,射击观战百姓,让百姓奔逃冲散打乱了尉迟迥军的部署,尉迟迥失败被杀。杨坚为了消除邺城民众的反抗,他在平叛后下令将邺城百姓全部迁走,将恢弘壮丽的邺城一把大火烧为灰烬,从此邺城就在 中国 消失了。

杨坚将州县治所迁到今天的 安阳 市区仍然称邺县。590年改称 安阳 县,隋朝以 安阳 县为相州治所。隋炀帝组织人力开凿的 永济 渠开通后,运河岸边的 河北 省 大名 县作为大运河岸边的重要码头崛起, 安阳 城市地位不复以前。但邺城仍然作为 安阳 的别称。 安阳 在隋朝末年先后为瓦岗军和窦 建德 控制,621年这里成为唐朝领土。公元757年,安史之乱中, 安庆 绪杀死其父安禄山自立,叛军节节败退,唐朝收复长安 洛阳 , 安庆 绪退守邺城( 安阳 )。758年唐朝九位节度使围攻邺城,起初郭子仪的军队多次打败 安庆 绪援救邺城的军队, 安庆 绪向史思明求援,史思明率领主力部队救援。唐军没有统一指挥,久攻城池不下,士气低落,又受到沙尘暴影响,在会战中被史思明打败。762年唐太子李适(就是后来的唐德宗)率军围攻邺城,守将薛嵩投降。唐朝以 河南 河北 交界的六个州设立魏博节度使,晚唐的历代魏博节度使不服从中央号令,割据一方,时而归顺时而叛乱。唐以后的五代时期,各方对 安阳 的争夺尤其激烈,911年后梁朱温和后唐建立者李存勖的在附近进行了对峙拉锯战。947年耶律德光率领的契丹军攻打后晋,相州城内的民众和流民一起据城反抗契丹统治,契丹军攻打相州的战争十分激烈。城破后契丹兵疯狂报复,大肆烧杀抢掠,有十多万人被杀,全城在这次屠城过后仅剩700人。

北宋建立以后,将 安阳 所在的相州划归以真定府(今天 河北 石家庄 正定 县)为首府的 河北 西路管辖,并在这里设置彰德军节度使。宋代 安阳 的名人有名宰相韩琦和名将岳飞。1128年农历十一月,完颜宗弼率领的金兵攻克相州,相州成为金朝领土。1192年金章宗改相州为彰德府。元朝 平定 安阳 以后改彰德府为彰德路,1368年明北伐军 平定 彰德府。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鉴于 安阳 重要的战略地位,命令大将邓愈、汤和改修 安阳 城,明清 安阳 城城墙外围 九里 一百一十三步(一步是三尺),呈长方形。高两丈五尺,宽两丈。外层包砖,建四座城门和四个角楼。建钟楼、鼓楼。元末明初中原战乱, 安阳 地区土著人口锐减,大量田地荒废,明太祖从 山西 迁移百姓到 安阳 居住。这些移民主要来自 山西 东南部的 泽州 府( 晋城 )和潞安府( 长治 )今天的 安阳 土著主要来自这一次移民,至今 安阳 大部分地区都讲着晋语。明朝把 安阳 作为全国30多个重要的府之一,当时的 安阳 虽然衰落却仍然是 河南 黄河以北最大的城市。清末捻军曾在1861年和1868年两次在 安阳 境内与清军大战。1899年义和团运动也波及到 安阳 。民国建立后, 安阳 长期为北洋军阀控制,在袁世凯死后长期为直系军阀控制,直到1927年先被奉系占领不久又被国民政府控制。1937年10月20日至11月5日,日军进攻 安阳 ,商震率领国民党军三十二军拼死抵抗,以3万余人抗击装备精良的5万日军,歼灭日军2000多人,最后因军队损失大,十分疲惫,没有援军而撤退。1937年11月5日日军占领了 安阳 。日军攻克 安阳 以后立即在这里成立了伪 河南 省政府。随后 安阳 地区的抗日战斗以八路军的游击战为主。1945年8月 日本 投降后, 安阳 为国民党收复。1947年3月到5月刘伯承邓小平发起豫北战役,连败国民党军。1947年5月9日解放军包围 安阳 消灭国民党军6000多人,后来刘邓大军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南下反攻,撤围南下,挺进大别山。1949年4月17日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起 安阳 战役,在5月6日解放 安阳 。1949年8月 安阳 被短暂划归平原省,1952年撤销平原省, 安阳 划归 河南 省管辖。

安阳 的古今名人有唐太宗时代宰相戴胄、北宋宰相韩琦、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抗金将领王贵,姚兴,明代大学士郭朴。清代循吏徐三礼等。 安阳 的特产最有名的是道口烧鸡。景点主要有 安阳 殷墟、 太行山 大峡谷、红旗渠、 安阳 文峰塔、袁林、马氏庄园、 汤阴 岳飞庙、羑里城等。 安阳 的车牌号是豫E。

我家乡 合肥 的游记全攻略见这里。 http://www.mafengwo.cn/i/1277401.html 。这是蚂蜂窝里关于 合肥 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最详细的一篇介绍。我相信大多数 中国 人都不了解 合肥 ,然而真实的 合肥 绝对可以颠覆大多数人的印象。光 合肥 这个名字的含义就不是现代一个著名谜语的含义。 合肥 是一座有2500多年信史记载的古城,800平方公里的巢湖是 合肥 内湖。 合肥 是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有100多处景点,名人辈出,是西汉时期 中国 十八个大型商业城市之一,宋代江淮地区的第一大都会。 合肥 目前有5A景区1家,4A景区24家。这点上是至少超过 中国 一半的省会,4A以上景区数量位居中部六省省会第一,乃至 合肥 东边的十朝古都,伟大的 南京 ( 南京 2017年有5A景区2家,4A景区21家)。你不了解 合肥 ,但一定知道 合肥 人的名字, 比如 范增、周瑜、包拯、李鸿章, 合肥 历史上恰恰是个名人辈出之地。

安阳IU酒店

到达 安阳 东高铁站后我才发现原来这高铁站几乎在 安阳 城最东面,四周比较荒凉,离我订的酒店和要逛的景点都远。在 安阳 的酒店预订了 安阳 火车站附近的Iu酒店,这酒店名字比较奇怪,当时定这里主要是考虑到离殷墟比较近。预订时酒店房价只要146元一晚。这酒店距离 安阳 高铁东站打车足足要30元。 安阳 的新区主要在东面,东区还比较整洁漂亮,道路宽阔都是沥青路。但是大部分老城区就比较破败了。这城市城市人口也100多万,方言和之前我到的 河南 各地差别很大。当地方言属于晋语,而不是 河南 绝大多数地方所讲的中原官话。拉我去酒店的司机师傅讲话是有入声的,他讲话我不能完全听懂,这里的晋语和 合肥 的江淮官话和普通话的差别程度应该差不多。
Iu酒店我就住了1天,忙着赶路,忘记拍照片了。这酒店离 安阳 火车站和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不远,周围是老城区,酒店北边的那条路在修路,泥土遍地。酒店没有餐厅,是经济型酒店,但是客房的设施也比较齐全,客房比较大而且干净,客房设施和四星级酒店差不多。就是卫生间外层与卧室的隔断居然是用的毛玻璃,而且正对窗户不太好。附近的那条街上有很多小饭店可以解决用餐问题,附近没有大的超市和商场,有水果店和特产店。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殷墟

从酒店滴滴打车去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只要6.5元。殷墟门票90元,导游证不带团不免票。景区有大巴车往来于在它 西北 方几公里的殷墟王陵遗址之间,凭门票可免费乘坐。

殷墟

殷墟,古称“北蒙”,是 中国 商朝晚期都城遗址,位于 河南 省 安阳 市,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 大邑 商”。殷墟是 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在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以来,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展现了 中国 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 中国 “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自殷墟发现以来﹐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 中国 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殷墟

殷墟是 中国 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 河南 省 安阳 市区 西北 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 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它占地100多亩,就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它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苑中建筑由著名的古建筑家设计,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的遗址上。每座建筑都采用了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 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现了殷代王宫殿堂的布局与建筑,而且还具有园林特色。同时,它也是集考古、园林、古建、旅游为一体的胜地。

殷墟

这座大殿模仿商代宫殿式建筑的风格。当时 中国 还没有发明砖瓦。 中国 的砖和瓦都是西周时期发明的。当时仅有火烧土制成的类似红烧土块。当时即使如商王这样尊贵的人也只能住土墙草顶的房屋。

殷墟

甲骨占卜的过程。

殷墟

当时的商朝已经有了影响后世封建王朝的祭天、祭地、祭祀祖先的仪式。

殷墟

在商朝人的观念里,神主要有帝、祖先神、自然神三类。帝可以理解为商人眼中的上帝。他是商朝人信仰的最高神灵,他主宰天上人间的一切。天帝的下属称为帝臣,在商代的神灵世界里,帝臣有一定的分工和职责,有的帝臣左右商王的祸福,有的担任帝的使者。商朝的自然神同时也是帝臣。东南 西北 四方的各有帝臣,风、雨、云、太阳也有帝臣掌管。在商代人的心目中,神左右着人间的一切,但是他们喜怒无常,深不可测,并无周代以后神灵的人性光辉。人一旦触怒神灵,神灵就会降下灾祸,凡是自然灾害和人的疾病、意外事故和死亡都是因为触犯神灵,神灵降灾。即使虔诚地祭祀神,神灵的恩威也是难测的,人类无法左右。祖先神则是商王的历代祖先和一小部分对商朝贡献巨大的功臣 比如 伊尹。在商人的眼里,祖先神是帝的下属,却可以影响帝。而祖先神和自然神似乎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商王的祖先神地位要高于先臣神和商朝贵族、商民的祖先神。

殷墟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契的母亲简狄在郊外,因吞玄鸟之卵怀孕而生下商契。这就成为后人所谓玄鸟是商祖先这一传说的根据。玄鸟现代学者一般人认为是燕子。商人的祖先为东夷人,先秦时期居住在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的东夷人和淮夷人普遍存在以飞鸟为图腾的信仰。这一传说也反映出商人在简狄的时代还处在母系社会的末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从契开始,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殷墟

商王朝一直使用海贝作为货币。当时人们一般把海贝用绳子串起来。当时的商朝人已经脱离了以物易物的交易。不仅贵族贮藏大量海贝,在平民的墓葬中也经常随葬海贝。当时已经有了商业活动,并且已经有了地点固定的交易集市。当时的商人往往同时是手工业者,既生产品也出售自己的产品,从事农业的平民也如今天一样出卖自己的农产品和家禽家畜。当时商王朝的贸易有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民间贸易的商品有食盐,陶器,玉器,小件青铜器,农具,渔具等。官营商业是官方经营的产业。商代有专职的商人为商王朝服务,还设有管理商品贸易的“多贾”。他们是从为王室经商的商人中挑选出来,专门管理官营商业活动的。

殷墟

这铜刀主要是用来在甲骨上钻孔和刻字的,铜针是缝衣针、当时也有了铜锯。

殷墟

商代民居复原模型。当时的中原地区已经有了类似后世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当时 中国 江淮和长江流域的居民主要是住在类似今天傣族吊脚楼的干栏式建筑里,屋建木架上,离地有一定高度,这与当时南方原始森林茂密,水域面积十分广大,野兽众多,气候潮湿有关。当时的 中国 南方比今天水域更多,气候也更潮湿,野兽出没。

殷墟

殷墟平面图。

殷墟

商代的农具和使用方法,甲骨文十分象形。见上图。当时已经有了翻土、除草和收割的农具。

殷墟

这是甲骨文反映的商代刑罚。当时已经有了手铐,青铜斧,绳索等刑具和斩首、监禁等刑罚,还有摧残人肢体的肉刑 比如 砍脚,割鼻子。这种肉刑今天看来无疑是十分残酷的。但是当时的人习以为常。商代至晚在汤的时期就有了法律,不仅有惩戒官员的法律,还有军事法律和针对民众的法律,而且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商代的法律多数是从习俗和习惯升格上来的。法律还处于秘密法阶段,不为普通民众所知,而且量刑并没有确定的标准,当时的法律已经有了提起诉讼、案件受理、案件调查、司法审判、定罪量刑等过程。

殷墟

商代的墓葬中,不同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人墓葬有很大区别。当时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贫富差距已经比较大。

殷墟

商代所使用的兵器主要有青铜戈、青铜矛和青铜箭镞。已经有了青铜胄(头盔)、皮木盾牌、皮甲、木甲等护具。而像今天大斧的青铜钺主要是作为指挥官的军事权力象征。当时的人在行刑的时候也使用青铜钺。

殷墟

商代的玉器,有大象,龟等动物,当时的黄河流域也生存着大象,熊,虎,豹,犀牛等大型野兽。那个有缺口的环形玉佩叫珏,与决断的决同音。在前206年鸿门宴上,亚父范增曾把自己所配的玉珏在项羽面前挥动,示意项羽决断杀死刘邦。

殷墟

玉璧,他在古代是一种用来祭天的玉器。

殷墟

商代的墓有明显的等级,一般的平 民和 下层贵族的墓没有墓道,最高等级的亚字形大墓有四条墓道,其次的中字形大墓有两条墓道,再次的甲字形大墓只有一条墓道。

殷墟

殷墟

商朝的军队分为两种直属商王的部队,相当于后世的中央军,以及诸侯与方国的部队。直属商王的部队兵源主要是从都城和商王直属领土各重要城邑的宗族或家庭成员,属于常备军。而诸侯国的军队规模都较小可以看作商朝地方军,方国的军队独立性较强,军队人数也比诸侯国大。商代的官员分为内外服,诸侯和方国职官为外服,商王直辖领地的官员为内服。从商王朝的武官来说,直属商王朝的部队最大编制是师,其指挥官也称为师。商代骑兵部队(当时中原已经有了骑兵)称为马,其长官称为马或多马,弓箭部队称为射,指挥弓箭手的长官也叫射。而商王间接管理的诸侯国和方国,其国君称为侯、甸、男、卫、邦伯、牧、戍。他们既是诸侯国的首脑也是诸侯国军队的统帅,他们负有为商朝戍守边疆、出兵帮助商朝作战和缴纳贡赋的义务。商朝任命的官员主要是王室贵族和勋臣后代,这些官职基本上是世袭的,商王任用他们也会考虑到他们与自己的亲属关系远近、能力、功绩与品德,商王有权任命和罢免官员。除此之外还有像傅说这样为数极少的打破阶层界限破格提拔的人才。除了正式官职之外,商王也会根据需要临时任命官员。这些官员多半来自已经有一定职务的贵族,也有并无官职的贵族的兄弟子侄,少数情况下还会从俘虏、罪犯、奴隶中选拔杰出者为官。

殷墟

妇好三联甗。它是用来蒸煮饭食的锅。下方的孔洞是相通的。当时的 中国 人已经懂得利用水蒸气和节能。

殷墟

殷墟

商王朝统治范围。

殷墟

商人在叙述自己祖先功绩的时候有这样一首诗歌。
诗经·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译文:
上天明令燕子降,来到人间生商王,住居殷地广茫茫。
  古时上帝命成汤,征服四海治四方。
  遍告天下众诸侯, 九州 全部归商邦。

  从前商朝诸先王,接受天命无灾殃,武丁孙子有福祥。
  孙子武丁多贤良,成汤事业能担当。
  大车十辆龙旗扬,满载黍稷供祭享。

  国家疆土上千里,人民安居好地方,开始据有四海地。
  四海诸侯来朝商,来朝人多纷且忙。
  景山四周绕黄河,殷受天命最适当,承担多福长无疆。
尧舜时代,商的始祖契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管火的同时筑造阏伯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 中国 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契在他的居住地"商"(今 商丘 )做火正,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的爱戴,故 中国 民间尊他为"火神"。契死后葬于 商丘 阏伯台下,由于契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 商丘 ",即今 商丘 市的由来。

相土,商汤十一世祖,阏伯(契)的孙子,昭明之子,一作乘杜, 河南 商丘 人。
据《竹书纪年》记载:"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马,遂迁于 商丘 。"相土时,商部落的畜牧业已相当发达,畜牧业的发达为商人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并开始使用奴隶奠定了基础。相土作乘马,就是驯养马作为运载工具。畜牧业发达的部落,武力得以强胜。相土当部落首领时,乘夏王 太康 失国对东方无力控制之机,迅速扩展了自己的势力,开始向东方发展。相土以今 商丘 一带为中心,把势力伸张到黄河下游的广大地区并抵达渤海一带,还同"海外"发生了联系。

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子姓,又名振 ,夏朝时期 商丘 人,商族。他是商国的第七任君主 、阏伯的六世孙、冥的 长子 。王亥不仅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还在 商丘 服牛驯马发展生产,发明了牛车,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始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王亥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人们尊称王亥为"华商始祖"。有易氏的部落首领绵臣见财起歹意,杀害了王亥。商朝建立后,追尊王亥庙号为商高祖。
商朝灭亡以后,周朝分封商朝宗室微子为宋国公爵,宋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商业发达,国民善于经商,今天姓宋的很多都是宋国人的后代,主要是宋国王室后代,所以姓宋的做生意是有遗传田赋的。像我姓王,周王室直辖领地宗室的后代,祖先是后稷,种田的,所以没有这基因,我祖先基本上是做地主的。

殷墟

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商朝祖先的记载有错误,缺失了好几位商代先王。

殷墟

汤,据说是帝喾后代契的子孙,为商部落首领。商族兴起在黄河下游,相当于的 河南 商丘 一带。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夏朝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好方鬼神,事淫乱”(《史记·夏本纪》),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在夏朝的诸侯国中,商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亩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在上甲微到主癸的六个商侯时,曾两次迁徙,一次是迁到殷(今 河南 安阳 小屯),一次是由殷又迁回 商丘 。到了主癸时,商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国诸侯了。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汤又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甲骨文中称作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天乙、大乙、高祖乙是商族的后人祭祀汤时所称的庙号。在古书中还被尊称作武王。

商汤继主癸作诸侯时,正是夏桀暴虐无道、残害人民、侵夺诸侯、天怒人怨的时候。汤就选择了这个有利时机,开始作灭夏的准备。商族从始祖契开始,到汤的时候已经将居住地方迁了八次。汤为了准备灭夏,首先将居住地方从 商丘 迁到商族祖先帝喾曾居住过的亳(亳在当下的什么地方,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南亳,在今 河南 商丘 北面,另一种认为是北亳,在今 山东 曹县 )。就在这里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本来商曾被夏王朝授与“得专征伐”的大权(《史记·殷本纪》、《集解》),他要征伐谁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有权出兵。但是汤准备征伐的并不是一般的侯,而是统治全国的夏王朝。他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排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的邻国葛开始。

葛(今 河南 宁陵北)是亳西面的一个诸侯国,在夏王朝所属的诸侯国中并不算大。葛伯是一个忠实于夏桀的奴隶主,是夏桀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汤恐葛伯妨碍他灭夏,将他的活动报告结夏桀,就想争取葛伯不再为夏桀效力,助商灭夏。但是葛伯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就连在古代社会中视国家大事的祭祀天地神鬼都不愿执行了。汤得知葛伯已有很长时间没有举行过祭祀,就派了使者前去询问原因。葛伯很狡猾,深知商的畜牧发达,有大量的牛羊,就说:“我们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都要用许多牛羊,我们现在没有牛羊,拿什么祭祀呢?”商使回报给汤。

商族是最讲迷信的,几乎每天都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祭祀,而每次祭祀都要用牛羊来作牺牲。古代的牺牲是指用家畜来作祭祀的贡品。用纯色的家畜,如牛、羊、犬、猪等叫做牺。用整体家畜叫做牲。纯色整体的家畜作祭祀时的贡品叫做牺牲。从如今的资料中还得知商代祭祀除用家畜之外,还杀活人来作牺牲,就是后来称做的“人牲”。

汤听使者回报说葛伯之所以不举行祭祀是没有牺牲。就派人挑选了一群肥大的牛羊给葛伯送去。葛伯见商汤相信他的谎言,居然得到了不少牛羊,就将牛羊全部杀来吃了,仍然不祭祀。汤得知葛伯又没有祭祀,再次派使者至葛询问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又说:“我们的 田中 种不出粮食来,没有酒饭来作贡品,当然就举行不了祭祀。”汤得知葛伯是不关心人民生产,只知享乐的人,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帮助种庄稼。

葛国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当然更不能为亳毫人提供饭食。汤派商边境的人往葛地送去酒饭,给帮助耕种的亳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侯送酒板的人来后,将酒饭抢走,还威胁说不给就要被杀死。有一次,一个孩子去送酒肉,因反抗抢劫,竟被葛伯的人杀死。汤见葛伯是死心踏地的与商为敌,不能再用帮助的办法来争取。就率兵到葛去把葛伯杀了。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怨恨,见汤杀了葛伯,就表示愿意归顺商。汤将葛的土地、人民、购物全部占有,组织葛的人民从事农耕,发展生产。

汤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有的诸侯、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还有一些诸侯、方国就自愿归顺汤,汤对归顺的诸侯、方国都分别授以玉珠作冕冠的玉串和玉圭。显然是居于一个诸侯盟主的地位,行使国王的权力。这样,商汤从伐葛国开始,逐步翦除夏的羽翼,削弱夏桀的势力,所以有“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之说(《孟子·滕文公下》)。

在商汤灭夏桀和建立商王朝的过程中,他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两个身世和经历完全不相同的人。

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作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长大后当了厨子。他们都很有才干,看见夏桀的暴虐,残害人民,不关心生产,只知淫乐,引起了人民的咒骂,诸侯的叛离,深知夏王朝的灭亡已为时不远。他们想解救人民的痛苦,只有扶持一个有力的诸侯,推翻夏桀的统治才能办得到。他们看见商的势力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是最强大的一个,认为商汤是一个理想的诸侯,于是先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了商汤身边。

汤也是个识才之君,果然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委以灭夏的重任。仲虺和伊尹也就全力协助汤灭了夏桀,又协助汤建立起了商王朝。

相传仲虺的祖先叫奚仲,是夏禹时候的车正,就是管理制造车子的长官。奚仲原来是族居在薛(今 山东 膝县南)地的一个氏族酋长,善于制造车子。当了夏禹时的车正以后,就迁居邳(今 江苏 邳州 西南)。自奚仲以后,子孙都在夏王朝作官,为夏监制车子。到了仲虺时又迁回薛去居住,是夏王朝东方地区的一个诸侯。他看见夏桀暴虐,人民怨恨,诸侯叛离,就从薛带了族人来到了商。汤也早就听说仲虺是个有才干的人,正想前去相请,可是又顾虑,仲虺的祖辈们都是夏王朝的臣于,恐仲虺不愿归商助他灭夏。没料到夏桀自诛灭了有缗氏以后,引起了各地一些诸侯的恐惧,不仅与夏异性诸侯,就是与夏后氏同姓的诸侯也先后叛离夏桀,仲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来到了商。汤见到了仲虺以后非常高兴,向仲旭请教了治国之道。仲虺根据当时天下的形势,分析了夏桀如此下去,必然会自取灭亡,人心所向是商。他鼓动商汤蓄集力量,先伐与商为敌的诸侯,破除夏桀的势力,然后灭夏建商。汤见仲虺是有用的人才,就任命为左相,参予国政。

伊尹,在甲骨文中又称伊,金文中称为“伊小臣”,小臣是指伊尹的身份和地位,不是名字。伊尹原名伊挚,尹是官名。有的古书中还说伊尹名阿衡(又称保衡),是不对的。阿衡是官名,商代称当权的大官为阿衡。伊尹作了商汤的右相,执掌商的大权,故称为阿衡。伊尹辅佐商汤灭夏,建立起了商朝,后来又扶立外丙和仲壬,教诲太甲改过,不仅是一代的开国元勋,还是三代功臣。所以得到了后代商王隆重的祭祀。在甲骨文中,伊尹是列为“旧老臣”的第一位,卜辞中有“侑伊尹五示“的记载,就是侑祭以伊尹为首的五位老臣。还有“十立伊又九”的记载,就是祭祀伊尹和其他九个老臣。卜辞中除了合祭旧老臣是以伊尹为首外,伊尹还单独享祀。或与先王大乙(汤)同祭。

相传伊尹是出生在伊水边(有说在今 河南 伊川 ),长大后流落到有莘氏(一说在 河南 开封 县陈留镇,一说在今 山东 曹县 北)。有莘氏姓姒,是夏禹后裔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伊尹到了有莘氏以后,在郊外耕种田地以自食。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虽然身处在田亩中,还是时时关心着形势的变化。他想找到一个有作为的诸侯,消灭夏桀。他听说有莘国君是一个比较好的诸侯,对平 民和 奴隶不象夏桀那样暴虐,就想去劝说。但他觉得不能贸然去接近有莘国君,于是就说他会烹饪,愿为有莘国君效力。按照当时的制度,只有作了有莘氏的奴隶,才能为有莘国君所用。伊尹自愿沦为奴隶,来到了有莘国君身边当了一名厨子。不久有莘国君发现他很有才干,就升他为管理膳食的小头目。他本想劝说有莘国君起来灭夏,但是一来有莘是个小国,二来有莘氏是和夏桀同姓,都是夏禹之后,因而又不便劝说。

伊尹在有莘国作管理膳食的小头目过程中,商与有莘氏经常往来。伊尹见汤是一个有德行、有作为的人,就想去投奔商。可是作了奴隶以后,自己就没有行动的自由,即使是偷跑出去也会被抓回来,轻则处罚,重则处死。正在这时,商汤要娶有莘氏的始娘为媳。伊尹看见机会来到,就向有莘国君请求,愿作陪嫁跟随至商。有莘国君就派伊尹为“媵臣”跟随有莘女嫁到商。所以古书中称伊尹为“有莘氏媵臣”(《史记·殷本纪》)。在夏商时期的臣,有各种不同的身份。古书中称伊尹为“小臣”(《楚词·天问》、《墨子·尚贤篇》、《吕氏春秋·尊师篇》),金文中称伊尹为“伊小臣”,甲骨文中“小臣”的身份是奴隶,但又区别于一般的奴隶,是管理奴隶的小头目。“媵臣”就是陪嫁奴隶,这与商代以后的诸侯嫁女,派大夫陪送所称的“媵臣”不同。

伊尹跟随有莘氏女来到商汤身边以后,仍然给汤作厨子,他就利用每天侍俸汤进食的机会,分析天下的形势,数说夏桀的暴政,劝汤蓄积力量灭夏桀,汤发现伊尹的想法正合自己的主张,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就破格免去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为右相。左相仲虺也见伊尹是一个贤才,两人的政治主张也相同,也就一心和伊尹合作共同辅佐汤蓄集力量,准备灭夏。

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网开三面耕,饲养牲蓄。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仲虺和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汤经常率领仲虺和伊尹出外巡视四周的农耕、畜牧。有一次汤走到郊外山林中,看见在一个树木茂盛的林子里,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是东南 西北 四面都张挂。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我的网中来。”汤听见了以后,非常感慨说:“只有夏桀才能如此网尽矣!要是如此的张网,就会完全都捉尽啊!这样做实在太残忍了。”就叫从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商汤也跪下去对网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想往左跑的,就往左飞,想往右跑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就向网里钻吧。!”说完起来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我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仲虺和伊尹听了以后,都称颂说:真是一个有德之君。那个农夫也深受感动,就照汤的作法,收去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的成语故事。

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在诸侯中很快就传扬开了。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史记·殷本纪》)。诸侯们听说以后,都齐声称颂说:“汤是极其仁德的人,对禽兽都是仁慈的。大家都认为汤是有德之君,可以信赖,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商汤灭夏

夏桀灭有缗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为了观察夏王朝的情况,伊尹向汤出谋,由他亲自去夏王都住一段时间,观夏的动静。汤就准备了方物(土特产)、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王都朝贡。伊尹带着随从、驾着马车、驮着方物、贡品来到夏王都。但是夏桀不在王都理朝,而是在 河南 的离宫—倾官寻欢作乐。伊尹只得又往倾宫来朝见夏桀。夏桀见了伊尹后,只问了问商侯为什么要灭掉葛国,伊尹回答说:“葛伯不举行祭祀,商侯送给他牛羊他也不祭祀,又派毫人帮助他耕种,他不但不感激,反而杀害送饭的人。商侯见他是大王的诸侯,如此不仁,有损大王之威,才将他诛杀。”夏桀只得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伊尹又奏道:“商侯派臣下前来贡职,不知大王有何差遣。”夏桀不在意地说:“你先回王都住下吧!有事时再传你。”就这样伊尹在夏王都一住三年,而夏桀整天只知饮酒作乐,把朝政弃之不理。

伊尹将夏桀及王朝的情况观察清楚之后,就回到了商,向汤献计说:“夏自禹建国以来,已经历四百多年,夏王是天下尊祟的共主—天子。虽桀暴虐无道,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 威信 ,故不能很快伐桀,只有等待时机再行动。”于是伊尹和仲虺商议后,向汤献了一策,就是不能急于出兵伐桀,还要蓄积更大的力量,继续削弱拥护夏王朝的势力,等待时机。汤接受了伊尹的主张,作了积极的准备。

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自夏桀灭有缗氏以后,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忠实于夏桀的也不是没有。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今 河南 滑县 东),一个是己姓的顾(今 山东 鄄城 东北 ),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今 河南 濮阳 境内,一说在 河南 新郑 境内)。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

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就在准备进征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扩大商的势力,于是派使臣至商召汤入朝。在一个统一的王朝中,天子召见诸侯是经常的事,汤也没有拒绝就带领随从来到夏王都。夏桀得知汤已来到,就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也就是钧台,在今 河南 禹县,这里是夏王朝设立的监狱。古书中说:“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段曰牖里,周曰囹圄。”(《白虎通义》卷九)。

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将汤囚禁起来以后,就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 和美 女献给夏桀,请求释放汤。夏桀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看见商送来的许多珍宝、玩器 和美 女,非常高兴,也就下令将汤释放回商。夏桀囚汤之事在诸侯、方国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诸侯由是叛桀附汤,同日贡职者五百国”(《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引《帝王世纪》)。这个记载虽有些夸张,说同一天就有五百个诸侯到汤那里去任职,但是在当时“小邦林立”的情况下,原来都是臣服于夏,是夏王朝的属国。如今因惧夏桀的暴虐,纷纷投奔商,愿助汤灭夏,或干脆就到 商都 供职,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夏桀囚汤不但没有达到惩罚的目的,反倒加速了其统治基础的瓦解,更加削弱了自己的势力。

汤回商以后,见叛夏归商的人愈来愈多,就和伊尹、仲虺商议征伐韦和顾国的事。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后,汤和伊尹就率领了助商各方的联合军队,先对韦进攻。汤率大兵压境,韦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入民尽归商所有。

地处韦、顾二国北邻的昆吾国,相传是祝融的后代封在昆吾所建的一个方国。它在夏王朝的属国中算是一个较大的方国,国君被称为“夏伯”,可见昆吾虽不是与夏后氏同姓,但关系是很密切的,夏伯见韦、顾二国被汤所灭,立即整顿昆吾之军准备与商相战。同时派使昼夜兼程赴夏王都,向夏桀报告商汤灭韦、顾二国的情况。夏桀非常恼怒,于是下令起“九夷之师”,准备征商。汤本想率军去灭昆吾,然后征东夷,进而灭夏桀。伊尹阻止了汤,并说:“东夷之民还服从桀的调遣,听夏的号令,此时去征伐不会取得胜利,灭夏时机尚未成熟,不如遣使向桀入贡请罪,臣服供职,以待机而动”。汤采纳了伊尹之谋,暂时收兵。备办了入贡方物,写了请罪称臣的奏章,质使臣带到夏王都,在倾宫中朝见了夏桀。夏桀见了贡物和请罪奏章以后,和身边的谀臣们商议,谀臣们就向桀祝贺说:“大王威震天下,谁也不敢反叛,连商侯也知罪认罪,可以不出兵征伐,安享太平”。这样夏桀就下令罢兵,仍然整天饮酒作乐。

夏桀下令罢兵不征伐商,可是一年之后,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率军向商进攻。伊尹见昆吾死心踏地效忠于夏桀,一心与商为敌,就请汤率军迎战昆吾。一战而大败昆吾军,再战而杀夏伯灭昆吾,并昆吾土地、入民入商。伊尹又出谋说:“今年本应向桀入贡,且先不入贡以观桀的动静。”汤用其谋不再向夏桀入贡。

当夏桀得知商汤又灭了昆吾,而不再入贡,又下令“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说苑·权谋篇》)。夏桀下令调东夷的军队征伐商汤,但因桀反复无常,昆吾又是助桀为虐,与商为敌,东夷的首领们也看出夏桀不会长久,就不听调遣。伊尹看见九夷之师不起,灭夏的的时机成熟了,就请汤率军征桀。

汤和仲虺、伊尹率领由七十辆战车和五千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伐夏桀。夏桀调集了夏王朝的军队,开出王都。夏商两军在鸣条(今 河南 封丘 东,或说在今 山西 城安邑镇北)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

商汤

会战开始之前,汤为了鼓动士气,召集了参加会战的商军和前来助商伐夏的诸侯、方国的军队,宣读了一篇伐夏的誓词,汤说:“你们大家听我说,并不是我小子敢于随便的以臣伐君,犯上作乱。乃是由于夏王桀有许多罪恶,上帝命我去诛伐他。你们大家都知道桀的罪在于他不顾我们稼穑之事,侵夺人民农事生产的成果,伤害了夏朝传统的政事。正如我听见大家所说的,桀之罪还不仅是和他的一些奸谀臣子侵夺人民的农事生产成果。为了他们淫逸享乐,还聚敛诸侯的财物,供他们挥霍。害得夏朝的人都不得安居。大家都一致的不与桀一条心,还指着太阳来咒骂他,何日灭亡,大家都愿同他一起亡。这已经是天怒人怨。桀的罪如此之多,上帝命我征伐,我怕上帝惩罚我,不敢不率领大家征伐他。大家辅助我征伐,如果上帝要惩罚,由我一人去领受,而我将给大家很大的赏赐。你们不要不相信我的话,我决不食言。如果你们有不听我誓言的,我就要杀戮不赦,希望你们不要受罚。”

这就是《尚书》中的《汤誓》,这是一篇汤在“鸣条会战”前的动员令。

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夏军决一死战。夏军土气低落,人有怨心。两军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大雷雨的天气,商军不避雷雨,勇敢奋战,夏军败退不止。夏桀见兵败不可收拾,就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到了三*(上凶中八下文)(今 山东 定陶北)。三*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三*伯见夏桀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以保夏桀,并扬言要与汤决一死战。汤和伊尹见夏桀投奔三*,即摩师东进。商军和三*军在(成耳)(今 山东 汶上 北)交战,结果商军打败三*军,杀了三*伯,夺取了三*伯的宝玉和财产。夏桀见三*又被汤所灭,仍就带了那五百残部向南逃走。汤和伊尹率军紧迫不放,夏桀逃到了南巢(今 安徽 巢湖),商军追至南巢,夏桀又想从南巢逃胞,但是刚走到城门口就被商军捉住。

汤将夏桀流放在南巢的亭山,桀渭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史记·夏本纪》)夏桀被监禁在南巢后非常气愤,对看管他的人说:“我很后悔,没有将汤在夏台杀掉,才落得如此下场。”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桀就忧愤病死在亭山。

汤和伊尹为了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率军西进。因为韦、顾、昆吾和三*这样一些较有势力而又忠于夏的方国都被商汤所灭,商军在西进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夏都斟(寻耳)。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照于汤。汤和伊尹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斟(寻耳)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历数”(帝王相继的世数)巳终。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的王朝至此宣告结束。这一年大约是在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700年之间。商代后人歌颂他们开国之君商汤的功绩时说:“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诗经·商颂·长发》)就是说,汤是先征伐韦、顾两国,然后才灭昆吾和夏桀。
汤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亳。这时期商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部纷纷携带方物、贡品到毫来朗贺,表示臣服于汤。就连远居西方地区的氐人和羌人部落也都前来朝见。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逸周书·殷祝》)。

殷墟

商代实行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商朝中期为争夺王位,爆发了延续九位君王统治时期的九世之乱。

殷墟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