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故都浙东水乡绍兴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2018年4月29日至5月1日从 合肥 坐高铁到 绍兴 开始了 绍兴 三日游。今天的 绍兴 相比 杭州 、 宁波 、 温州 等 浙江 城市并不那么知名,也不是 大城 市。但是 绍兴 却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国都所在。从前490年越王勾践在 绍兴 修建越 大城 和越小城以来,直到唐代晚期, 绍兴 一直是今天 浙江 境内最大的城市。而今日的 浙江 首府 杭州 在唐代以前并没有重要的城市地位,作为地级行政区的历史始于隋朝,隋朝才有最早的城墙,因大运 河南 端的重要地理位置,和隋朝杨素引淡冲咸解决 杭州 城内 淡水 供应而崛起,直到吴越国建都 杭州 才超过 绍兴 。 绍兴 有2500多年建城史,名胜古迹多而分布集中,还是勾践、西施、王充、徐文长、蔡元培、鲁迅的故里,贺知章,王阳明按照古代行政区划也是 绍兴 人。无论从名人辈出,城市历史始于先秦,还是低调来说都类似 合肥 ,所以我来到这里旅游。

本帖最后由 就是爱玩安徽 于 2024-8-30 11:54 编辑

绍兴简介绍兴 位于 浙江 东部,钱塘 江南 岸的宁绍平原与会稽山地地区。在宁绍平原上距今1.2万年-6千年前很多新石器时代遗址, 余姚 河姆渡遗址是一处具有高度文明程度的大规模史前聚落遗址,从遗址出土文物看,当时的宁绍平原已经有了发达程度不逊色于 黄河 流域的古文明。然而在距今7000年前,因为冰河时期结束,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包括今天宁绍平原在内的 浙江 沿海平原地区都被海水淹没。创造河姆渡文化的古人们不得不离开宁绍平原,向海拔较高的山地转移,其中一部分人迁移到会稽山地。离 开平 原到狭隘崎岖山地居住的河姆渡先民就是先秦于越部族的祖先。他们在山地里长期停滞于刀耕火种的迁徙农业和狩猎业阶段。落后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让这个部族在以后的几千年中发展缓慢。传说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杰出首领大禹曾经在 绍兴 城南的会稽山召集天下诸侯会盟,在一次南巡到会稽时去世,葬在今天 绍兴 的大禹陵。距今5000年前,海水开始消退,宁绍平原的大片土地逐渐露出地面,当时的宁绍平原是一片泥泞并且土地和地下水、河水大量盐碱化的沼泽地。当时于越部族的祖先赤身裸体,断发文身,身上布满纹上的花纹,崇尚万物有灵,延续着刀耕火种半农半猎的迁移生活。语言完全不同于中原华夏,没有文字。传说夏王少康曾经分封自己的庶子无余到越地当诸侯,延续夏禹的祭祀。无余就是越国的开国之君。
越国早期的历史十分模糊,直到勾践的祖父夫镡在位时期,越国才开始被史籍记载。越国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公元前537年。楚国为了讨伐吴国,联合了越国一起进攻吴国。前510年夏,吴国讨伐越国,前505年,越国进攻吴国。前496年吴王阖闾率领军队讨伐越国,在槜李之战中被勾践打败,受伤不治而死。前494年-493年吴王夫差率军讨伐越国,大败越国,越国屈膝求和,越王勾践作为人质到吴国国都姑苏( 苏州 )过了两年多伺候夫差的奴隶生活。直到前490年,通过疏通吴国太宰嚭的关系,勾践夫妇才得以被释放回国。回国后的勾践决心复仇,每日卧薪尝胆,他见识到越国与吴国巨大的国力差距,与范蠡文种等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发展国力的方针。勾践是个雄才大略的国君,他即位之初就确立了向平原地区发展的国策。他归国后,前490年,越国君臣看到今天的 绍兴 城一带远离大海海潮的威胁,有林木茂盛、 淡水 甘美的九座孤丘,土地肥沃,有利于建造城市,就决心建都这里。当年在范蠡的主持下首先在九座山丘中最高的种山(今天的府山)东南麓修建了周长2华里243步的越小城。为了表示臣服吴国,当时并没有修建 西北 面的城墙,而是以府山山体为城 西北 的屏障。迁都到这里,将这里命名为会稽。随后又在小城以东,怪 山东 北,蕺山以南修建了城周长大于小城10倍的越 大城 。勾践迁都会稽以后,大力改造宁绍平原的水土,修建了富中大塘、 练塘 、吴塘等水利工程,建造堤坝阻止海水泛滥,从会稽山麓引来 淡水 ,疏导沼泽积水,排出宁绍平原的咸水,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奖励农桑,提鼓励人民辛勤劳动。开采姑 中山 的铜矿,采伐会稽山的林木资源,在朱余设置盐业基地生产 海盐 。在越 大城 北50里设置官方造船厂,建在船只。勾践夫妇以身作则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越国提倡节俭,约束越国上层尽可能得减少奢侈浪费,尽可能多得积累财富。当时越国的人口远少于吴国和中原各主要国家,为了尽可能多的增加人口,勾践用行政手段鼓励早婚早育和男女适龄婚配,惩罚晚婚晚育和老夫少妻,老妻少夫,用物质奖励和官府接生婆接生鼓励人们尽可能多的生儿育女,让越国人口较快增长。在伐吴前夕建立起4.9万人的军队,让国内人口增加到30多万人。勾践让精通格斗技能的越女训练士兵近战格斗,表彰勇猛的士兵,赏罚讲究公平,政令讲求信用,让越国民众空前团结,大大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在增强越国国力的同时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派西施、郑旦入吴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于是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击败吴军,杀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 。前478年,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前476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前475年,越兵围困吴国。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越王勾践本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句东(今 舟山 一带),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伯嚭,因为他不忠于主上,然后引兵归国。 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越北上争霸及其灭亡勾践灭吴之后,踌躇满志,仿效夫差的样子,经过夫差所开凿的邗沟,北渡淮水,与齐鲁诸侯会于 徐州 ,并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肉,承认越是华夏诸侯的"伯"(霸主)。越这时的领土已过淮水以北,与鲁国接壤,东面由今 宁波 出海,南自今 绍兴 诸暨 以至 温州 ,西面则达今 江西 鄱阳湖 。勾践灭吴后,范蠡深知勾践是刻薄残忍之人,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同富贵,于是辞官归隐,不知所终。传说范蠡与西施最后结为夫妻,经商成为大富翁,乐善好施,人称陶朱公。文种拒绝了范蠡的劝告,没能功成身退,猜忌的勾践逼迫文种自杀而死。越国灭吴后将国都先后迁到琅琊和吴。战国时期越国因贵族内斗不断和文化落后而衰落。前306年准备多年的楚国楚威王派大将昭阳大败越军,攻占越国钱塘江以北的全部土地,越国因此分崩离析。越国遗民退到宁绍平原继续延续着他们的国家。最迟在越王勾践时代,越国人已经有了文字,有了铜矿开采和青铜冶炼,以青铜剑为代表的兵器制造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有了青铜农具和戈形货币,开始定居农业和灌溉农业,有了原始的畜牧业、采石业、养鱼业、蚕桑业、煮盐业、造船业和丝麻纺织业,计然是当时越国最有名的大商人,《计然之策》流传至今。越国已经有了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活动和专业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前222年,王翦率领灭楚之后的秦军征讨 江南 的楚国残余势力,并渡过钱塘江,迫使越国君主投降,灭亡了越国,君主。秦国灭越后设置了会稽郡,管辖今天 江苏 长江以南的 太湖 平原地区和 浙江 中 北部地区 。以吴( 苏州 )为治所,在今天 绍兴 设置 山阴 、 诸暨 、 上虞 三县,今天的 绍兴 城区为 山阴 县县城。210年秦始皇南巡到会稽,祭祀大禹陵。秦始皇忌惮宁绍平原越人对秦帝国统治的不满,将越国遗民大量强行迁到浙 江西 部、南部的山地和 皖南 山区。同时将中原来的大量罪犯流放到宁绍平原。这些人就是宁绍平原最早的汉族人。前209年项梁项羽在会稽郡起义反秦,秦亡后这里属于项羽西楚国直辖的土地。前202年刘邦消灭项羽,占领会稽郡。汉朝初年 绍兴 先后属于韩信的楚王国、刘贾的荆王国、英布的 淮南 国。吴王刘濞的吴王国管辖。吴王刘濞最后起兵造反。前154年汉景帝 平定 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叛乱,将会稽郡变为中央zf直接管辖的郡。前106年汉武帝又在今天的 绍兴 境内增设剡、余暨二县。秦朝和西汉前期,因为土著居民被迁走,当地的中原遗民素质也不高,当地人口稀少, 绍兴 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公元129年,东汉zf以钱塘江为界,将会稽郡分为吴郡和会稽郡两郡,吴郡治所设在原先会稽郡的治所吴县( 苏州 ),将越国故都 山阴 县设置为会稽郡的治所。当时的会稽郡管辖着今天 浙江 钱塘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和 福建 全省。140年,会稽郡守马臻力排众议修建了鉴湖水利工程,修建了长达127华里的湖堤,会稽山北麓的大片土地成为鉴湖水域。当时的鉴湖水域超过200平方公里。设置了各种水闸,便利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和航运。鉴湖水利工程灌溉了周围的90多万亩土地,减少了自然灾害,增加了农业收成,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东汉时代 绍兴 人王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他创作的《论衡》对当时的迷信思想和迷信传统进行了批判,对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东汉时代 绍兴 人袁康、吴平创作了《越绝书》,赵晔创作了《吴越春秋》,《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是记载吴越两国历史的珍贵历史著作。汉代 绍兴 的耕地面积大为扩大,粮食产量和人口大大增加,利用鉴湖水面发展的 淡水 鱼养殖有很大规模。东汉时代会稽郡的麻布制作精良被当做皇家贡品, 绍兴 与临淄、陈留、 汉中 是当时的四大麻纺织业中心。东汉 绍兴 越窑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越窑青瓷, 绍兴 还有铜镜制造业,在东汉三国时期 绍兴 产铜镜行销全国。关于 绍兴 酿酒的记载也始于东汉,只是当时的 绍兴 酒还是低度米酒并非今日著名的黄酒。学者估计,东汉时期, 山阴 县约有人口5万人。

193年王朗为会稽郡守,获得当地人民爱戴。前196年孙策击败王朗,占领会稽郡,此后会稽属于 孙吴 领地。 孙吴 时期 绍兴 已经有了海鱼捕捞,以至于 孙吴 为会稽郡海鱼捕捞征收赋税。240年孙权下令兴建了会稽 新城 墙。大量北方士人与移民为躲避战乱迁居 绍兴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在东汉的基础上继续提高。280年 绍兴 成为晋朝领土。西晋末年的 永嘉 之乱中,北方世家大族和大批中原人南迁到 绍兴 ,以王羲之和谢安为代表的很多世家大族都迁居 绍兴 。399年 绍兴 人孙恩的浙东农民起义军曾占领 绍兴 ,不久以后失利起义军退入海岛。454年南朝宋设立了东 扬州 ,管辖 浙江 钱塘江以南地区和 皖南 山区,以 绍兴 为东 扬州 治所。557年陈朝将 山阴 县分为 山阴 、会稽两县,将 绍兴 城分别隶属两县管辖,这种二县共治一城的格局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魏晋南北朝时代, 绍兴 人人口增加,水利工程和耕地面积日益增长,生产力和文化水平迅速提高。 孙吴 和西晋南北朝以后,会稽郡的辖区逐渐缩小到宁绍平原,但 绍兴 发展成了 江南 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东晋到南北朝早期 绍兴 的柑橘种植业,青梅和杨梅的种植逐渐发展起来, 绍兴 生产的越窑青瓷行销全国。东晋南北朝时期 绍兴 用竹子为原料的造纸业生产规模很大,王羲之一次从会稽郡府库中就调拨了9万张纸赠给好友。南朝宋时期会稽郡有52228户,348014人, 山阴 县就有人口超过3万户。书圣王羲之常年居住在 绍兴 ,在 绍兴 创作了以《兰亭集序》为代表的大量书法作品。 绍兴 人谢灵运是东晋和南朝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

589年,隋朝占领 绍兴 。591年杨素主持修建了会稽郡外 罗城 ,扩建了城市。605年隋朝在 绍兴 设置越州。越州的辖区开始时相当于 绍兴 , 宁波 两市范围,后来逐渐缩小。隋朝 绍兴 只有人口20271户。唐玄宗天宝年间越州有人口90279户,人口529589人, 山阴 、会稽两县约有人口15万人。787年越州成为 浙江 东道道治,管辖 浙江 钱塘江以南地区, 绍兴 作为 浙江 东路治所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唐朝末年以前虽然 绍兴 城仍然是 浙江 第一 大城 市,但随着临近的 杭州 和明州( 宁波 )崛起,城市地位下降,开始走向衰落。唐朝末年军阀董昌占据越州,董昌与军阀刘汉宏和钱镠三方在 绍兴 城及其外围多次大战,859-860年裘甫的浙东农民起义曾波及越州所辖的 嵊州 、 余姚 等地。直到896年钱镠攻占越州,消灭董昌。钱镠在获胜后建立了吴越国,定都 杭州 , 绍兴 在战乱中受到较大破坏,从此作为 浙江 最 大城 市的地位被 杭州 取代。不过钱镠依旧以 绍兴 为为吴越国东都,三次驻节越州办公,还主持疏浚了鉴湖,维修海塘。让 绍兴 在宋代仍然不失为大都会。隋炀帝时越州的耀花绫有优异的品质被作为贡品上供。唐代越州的绫、罗、纱等丝织品风行全国,越窑青瓷大量出口到海外。造纸业、煮盐业和米酒酿造业生产规模扩大,还出现了雕版印刷业。 绍兴 的茶叶种植也始于唐代。唐代初年的越州还是国家著名的海船建造基地之一(当时 宁波 和 绍兴 还没分家),出生于今天 萧山 ,退休后在 绍兴 城中养老的贺知章是唐代杰出诗人, 绍兴 的裴氏家族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

978年 绍兴 成为宋朝领土。宋朝继续以 绍兴 城为越州和 浙江 东道治所。宋真宗统治时期的1011年,越州有人口117180户,人口约七八十万。 山阴 会稽两县人口36247户,人口约20多万。 绍兴 城内的居民有5万多人。1052年越州知州王逵主持开挖了 绍兴 护城河。宋徽宗崇宁年间,越州有270306户,人口1567390人,当时的 绍兴 城内有2万户居民,10多万人。1129年金兵南下宋高宗赵构在当年农历十月驻跸越州,以越州为临时首都。2个月后因金兵逼近而逃难海上,浙 东安 抚使李邺投降献城投降,金兵入城之后大肆奸淫掳掠。1130年初,金兵再次撤退,南宋小朝廷从 温州 返回越州。越州第二次作为南宋的临时首都,长达一年零八个月。宋高宗赵构虽无意北伐收复中原,但有感于自己从此以后转危为安,宋朝国运可以延续下去,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继承祖先一代又一代的宏大事业,振兴百年的皇统)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 绍兴 ,并升越州为 绍兴 府。府治设 山阴 ,辖 山阴 、会稽、 诸暨 、 萧山 、 余姚 、 上虞 、嵊县、 新昌 八县。不过因为 绍兴 所处的宁绍平原不如钱塘江以北的 太湖 平原繁荣富庶,物资充足,浙东运河运输能力远低于大运河,后勤供应困难,以及朝臣反对将国都设在远离前线不便于指挥战争的 绍兴 府,赵构不得不在1131年以 杭州 为“行在”,迁都 杭州 临安 府,不过南宋时期 绍兴 仍然是和金陵( 南京 )驰名的 大城 市。1223年 绍兴 知府汪纲扩建 绍兴 城,修建了今人所指的 绍兴 古城墙,开城门九座,形成今日 绍兴 老城区的范围, 绍兴 的城内空间超过8平方公里。北宋时代,因为 龙泉 窑的兴起,越窑瓷器生产逐渐衰落,麻纺织业衰落,丝绸纺织品种类增多,造纸业和雕版印书业的发展水 平远 超唐代,但因为国内其他一些地方的丝织、造纸、印刷行业的发展,在全国的制造地位下降。 海盐 业生产规模因为得到南宋zf鼓励而大为扩大。 绍兴 黄酒的制造始于南宋中期,在全国黄酒黄酒中迅速独占鳌头。 绍兴 开采的石料大量供应周边地区。 绍兴 人陆游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

1276年 绍兴 成为元朝领土,元朝改 绍兴 府为 绍兴 路,辖县和治所均不变。元代以后 绍兴 城市地位日趋衰落。元代初年 绍兴 路有在册户籍人口521588人,实际上人口可能超过100万。1366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占据 绍兴 , 绍兴 成为朱元璋和1368年建立的明朝领土,1366年朱元璋建立 浙江 省,复置 绍兴 府,属 浙江 管辖,治 山阴 县,辖八县。1535-1537年, 绍兴 知府汤绍恩,主持修建了 三江 闸,便利了会稽。 山阴 、 萧山 的灌溉、养殖与航运,提高了三县防洪能力。在明朝洪武年间才开始种植棉花,棉纺织业的日益发展让丝织业与麻纺织业衰落。玉米和红薯在明朝万历时期引入 绍兴 。 绍兴 的黄酒制造在明代大为发展,不仅供本地消费,还行销全国。明代 绍兴 的迷信用品锡箔的制造比以前大为发展,其他工业均比前代衰落。明朝 绍兴 府 余姚 县人王守仁(王阳明)是 中国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 绍兴 山阴 人徐渭(徐文长)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谋略家。从明代开始到清朝末年,许多 绍兴 读书人为zf各级官员担任幕僚,帮助其处理政务,形成了对明清 中国 影响巨大的 绍兴 师爷群体。清设 浙江 省,省府之下置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道, 绍兴 府隶属宁绍台道,辖县未变。康熙皇帝曾经于1689年南巡 绍兴 ,祭祀大禹陵。乾隆皇帝曾在1751年到 绍兴 巡视。宣统三年(1911),并 山阴 、会稽为 绍兴 县, 绍兴 城全部属于 绍兴 县。明清 绍兴 医学在伤寒病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创立了被称为绍派伤寒的中医伤寒病治疗理论。晚清 绍兴 人徐锡麟、秋瑾是反抗清朝黑暗腐朽统治的革命志士。1911年辛亥革命中 绍兴 光复 。清末、民国时代的 绍兴 人蔡元培是对当时重要革命家、教育家、zz家、民主进步人士 。鲁迅是近代 中国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绍兴 的主要景点有鲁迅故里、书圣故里、柯岩、 绍兴 东湖、兰亭、会稽山、五泄、西施故里、 绍兴 博物馆等, 绍兴 是越剧的发源地, 绍兴 黄酒代表着 中国 黄酒制造的最高水平。 绍兴 所产梅干菜全国闻名。霉菜、酱菜、醉菜是 绍兴 菜的特色。名菜有 绍兴 梅干菜扣肉、霉千张、醉蟹、油炸臭豆腐等。特色小吃有木莲羹、奶油小攀、茴香豆等。其他特产还有乌毡帽、 安昌 腊肠、 绍兴 腐乳、香榧、香糕、越瓷等。 绍兴 影响 中国 历史的名人有越王勾践、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东汉思想家王充、东晋宰相谢安、唐代改革家王叔文、明朝的徐文长、清朝的姚启圣、蔡元培、鲁迅等,贺知章与王守仁在历史上也出生于越州和 绍兴 府境内,在 绍兴 城长住与安葬。 绍兴 还是周恩来祖籍地。书圣王羲之曾长期居住在 绍兴 。其他重要的名人还有汉代三位史学家吴平、袁康、赵晔,晋宋之际文学家谢灵运、元代画家王冕、晚清革命志士陶成章、秋瑾、徐锡麟、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核物理学家赵忠尧等。

浙江各地主要旅游资源
[p=28, null, left]以下有些景点就是凑数的

杭州杭州 西湖、 浙江 省博物馆、 清河 坊历史街区、 杭州 胡雪岩故居、良渚博物院、拱宸桥历史街区、西溪湿地、 塘栖 古镇、 龙门古镇 、天目山、千岛湖、 大慈岩 、严子陵钓台、瑶琳仙境
http://www.mafengwo.cn/i/19664587.html 我的 杭州 游记

宁波 ; 奉化 溪口 滕头旅游区、 石浦 古镇、 慈城 古镇、 前童 古镇、鸣鹤古镇、天一阁、东钱湖、四明山、保国寺、天童寺、河姆渡遗址、王阳明故里、张煌言故居
https://www.mafengwo.cn/i/24454463.html 我的 宁波 游记

绍兴 :鲁迅故里、书圣故里、 绍兴 博物馆、大禹陵、 绍兴 东湖、柯岩景区、兰亭景区、蔡元培故居、印山越国王陵、 诸暨 西施故里、 新昌 大佛寺、 安昌 古镇
http://www.mafengwo.cn/i/9221757.html 我的 绍兴 游记

嘉兴乌镇 古镇、 西塘 古镇、 嘉兴 南湖、 海宁 盐官钱塘江观潮点、月河街

湖州南浔 古镇、莫干山、陈武帝故宫

舟山 :普陀山、朱家尖、东极岛、枸杞岛、 嵊泗 列岛、桃花岛
https://www.mafengwo.cn/i/24454821.html 我的 舟山 普陀山游记

金华诸葛八卦村东阳 卢宅、 兰溪 六洞山、 横店 影视城、双龙洞、百丈潭、新华村、郭洞村、 俞源 村、延福寺

衢州 :江郎山、 廿八都古镇龙游 石窟、南孔圣地、仙霞关、根宫佛国、烂柯山

台州临海 古城墙、 紫阳 街、 临海 东湖、 天台 山、国清寺、神 仙居 、皤滩古镇、大陈岛

丽水缙云 仙都、 云和 梯田、古堰画乡、龙泉山(另外 丽水 境内古村很多,以 松阳 境内最多)

温州雁荡山 、刘伯温故里、 楠溪江洞头 景区、玉海楼、寨寮溪、卧龙峡、南麂列岛、江心屿、 泰顺 廊桥群

以上有些景点就是凑数的

安徽各地主要旅游资源
[p=28, null, left]合肥三河 古镇、中庙姥山岛景区、紫微洞景区、三国遗址公园、长临河景区(长临河古镇、六家畈、红石咀公园、黑石咀、四顶山等)、半汤景区(温泉、老街、三瓜公社、郁金香高地)、滨湖湿地森林公园、 庐江 汤池景区(汤池镇境内的所有景点,如汤池温泉、三冲巢湖源、白马岭)、 安徽 省博物馆新馆、银 屏山 、包公镇(包公故里文化园、几座古祠堂)、石塘镇景点(浮槎山和古几座祠堂)、黄麓镇景点(洪家疃、 芦溪 湿地等)、烔炀镇景点(烔炀古镇、李克农故居等)、矾山镇景点(矾山老街、洪氏宗祠、姚氏围楼、古矾矿遗址等)、阳家墩景区, 肥西 刘铭传故居、刘园、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其次是看点不高但比较有名的天鹅湖、包公园、李鸿章故居、逍遥津、明珠广场,还有源泉徽文化博物馆、渡江战役纪念馆、 安徽 名人馆、 安徽 创新馆、 肥东 博物馆、巢湖博物馆( 合肥 景点主要在远郊区和乡镇,四区五县范围内有普通公园等级以上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500多处(一座山和一个古镇、古村算一处),每个乡镇游景点少则2、3处。多则10多处, 比如 三河 古镇景区算一处景点,但内部的可以深入参观景点有十几处。
http://www.mafengwo.cn/i/12274606.html 合肥 在网上的最全面攻略
http://www.mafengwo.cn/i/9081197.html 合肥 在网上的最全面攻略

黄山黄山 、西递、宏村、 徽州 古城(徽商大宅院、 徽州 历史博物馆、 徽州 府衙、斗山街和打箍井街、渔梁坝、许国石坊强烈推荐)、齐云山、呈坎、 唐模 、许村、雄村、 祁门 牯牛降、 黟县 南屏、翡翠谷、阳产土楼、历溪、古城岩、 潜口 民宅、屯溪老街、花山谜窟、西溪南、 徽州 文化博物馆、 屏山 、关麓、卢村、 塔川 、昌溪、碧山( 黄山安徽 优质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级市,也是每个乡镇都有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
https://www.mafengwo.cn/i/3012788.html 这篇涵盖 徽州黄山 大多数主要景点,包括 黄山 、西递、宏村、 徽州 古城、齐云山、牯牛降、各主要古村落等在内

https://www.mafengwo.cn/i/18596245.html 歙县 的最知名景点建议看这篇,还有更多 歙县 景区如阳产土楼鲍家庄等等可以关注我的其他 歙县 游记

亳州 :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华祖庵、北关街、曹氏家族墓
https://www.mafengwo.cn/i/23511991.html 亳州 景点见这篇

阜阳 :八里河、尤家花园、明 清苑 、程文炳故居、颍州西湖
https://www.mafengwo.cn/i/23509445.html 阜阳 景点见这篇

宿州 :皇藏峪

淮北 :临涣古镇、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淮北 汉画像石博物馆

蚌埠 :汤和墓、湖上升明月博览园

淮南寿县 古城(楚文化博物馆和古城墙必须要去)、茅仙洞、八公山、焦岗湖、安丰塘
https://www.mafengwo.cn/i/21502813.html 淮南 最主要的景点 寿县 古城的游记见这里(还有其他 淮南 游记)

滁州 :琅琊山、 凤阳 明皇陵、韭仙洞、狼巷迷谷、明中都鼓楼、 凤阳 博物馆、 全椒 吴敬梓故居
https://www.mafengwo.cn/i/6765317.html 滁州全椒 县景点
https://www.mafengwo.cn/i/12314182.html 凤阳 县景点

六安 :天堂寨、万佛湖、皖西大裂谷、马鬃岭、大别山石窟、东石笋、燕子河大峡谷、毛坦厂古镇、 六安 市区的南北二塔和皋陶墓、李家圩地主庄园、霍山文庙、铜锣寨、梅山水库
https://www.mafengwo.cn/i/6724751.html 六安 5A景区之一的 舒城 县万佛湖的介绍

安庆天柱 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石牌古镇、孔城老街、三祖寺、迎江寺振风塔、世太史第、 桐城 文庙、龙眠山、五千年文博园、花亭湖、孔雀东南飞文化园、小孤山、鹞落坪、大别山彩虹瀑布、司空山、妙道山、巨石山
https://www.mafengwo.cn/i/17083693.html 安庆 城区景点
https://www.mafengwo.cn/i/17072668.html 天柱 山所在地 ,南宋以前 安庆 地区行政中心 潜山 的景点

芜湖 :方特欢乐世界、 芜湖 古城(很小,景点很少)、鸠兹古镇(完全 新建 )、 芜湖 天主教堂、 芜湖 海关大楼、西河古镇、丫山、马仁奇峰、 无为 泊山洞、 无为 开城古镇、 无为 黄雒古镇
https://www.mafengwo.cn/i/22991755.html 芜湖 景点见这篇

马鞍山 :采石矶、 当涂 两座古塔、李白墓、朱然墓、 和县 (陋室、镇淮楼、两座古塔、 和县 文庙)、 和县 霸王祠、香泉、鸡笼山、 含山 运漕古镇、凌家滩遗址、古昭关、褒禅山华阳洞
https://www.mafengwo.cn/i/9517877.html 马鞍山 市区、 当涂 县、 和县 景点

铜陵枞阳 浮山、大通古镇

池州 :九华山、 石台 牯牛降、大王洞、杏花村、 蓬莱 仙洞、东流古镇、南溪古寨

宣城 :敬亭山、广教寺双塔、 绩溪 龙川 、上庄、太极湖村、鄣山大峡谷、孔灵浧坡庄园、紫园、 绩溪 三雕博物馆、新四军军部旧址、 查济 村、黄田、章渡镇、桃花潭、江村、太极洞
https://www.mafengwo.cn/i/7964595.html 绩溪 县最知名景点

本帖最后由 就是爱玩安徽 于 2024-8-30 11:56 编辑

历史时期浙江第一大城的变迁
[p=28, null, left]几乎所有 中国 人都知道 杭州 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曾经是南宋首都,也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古谚语, 杭州 西湖风景秀丽也很闻名。然而当我们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考察全部历史时期 浙江 境内城市的发展水平,却不能用自古以来来说明 杭州浙江 的地位。这种今天人认为的 杭州浙江 中心城市的常识并不适用于古代全部历史时期。尤其是我国早期历史中 浙江 各地的发展水 平和 今天的情况实际上是大相径庭的。

浙江 境内史前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城市遗址是距今7000-5000年的 余姚 河姆渡遗址和距今5300-4300年的 余杭 良渚遗址。在舜帝在位时期, 浙江 境内唯一留下记载的方国是位于 湖州 德清 县境内的防风氏古国。越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源于 浙江 境内的最大的诸侯国也是唯一可考的诸侯国。《史记》说越国国君是夏王少康的庶子无余的后代。但是越国在春秋晚期的越王允常以前并无详细历史记载。在越王勾践修建会稽城作为越都以前其国都所在也不清楚。之前的越国国都可能在 绍兴 诸暨金华 东阳金华 义乌湖州 德清湖州 安吉 境内。根据考古发现,从商代到春秋晚期的越王允常时代,埤中( 诸暨 店口)、大部( 诸暨 枫桥)、 山南东阳 六石)、嶕岘( 义乌 稠城)、勾嵊( 诸暨 牌头)发现的都邑遗址和丰富的考古遗存说明这些地方可能是越国早期的国都。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从吴国返回越国后,在 绍兴 越城区修建了会稽城, 绍兴 成为了越国的国都。春秋末期和战国晚期,越国两次定都 绍兴 。勾践所修建的越国国都会稽城由越小城和越 大城 组成。《越绝书》记载越小城周长2华里243步,“ 大城 周二十里七十二步,不筑北面。”西汉 山阴 县( 绍兴 城)的城市空间在会稽郡仅次于吴( 苏州 ),东汉时期吴郡和会稽郡分立, 山阴 县( 绍兴 )又成为会稽郡治,也是汉代 浙江 境内唯一的郡治所。 绍兴 因为这些基础,从春秋晚期以来成为了 浙江 境内第一个 大城 市。学者估计,东汉时期, 山阴 县约有人口5万人。东汉时代 绍兴 人王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他创作的《论衡》对当时的迷信思想和迷信传统进行了批判,对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东汉时代 绍兴 人袁康、吴平创作了《越绝书》,赵晔创作了《吴越春秋》,《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是记载吴越两国历史的珍贵历史著作。汉代 绍兴 的耕地面积大为扩大,粮食产量和人口大大增加,利用鉴湖水面发展的 淡水 鱼养殖有很大规模。东汉时代会稽郡的麻布制作精良被当做皇家贡品, 绍兴 与临淄、陈留、 汉中 是当时的四大麻纺织业中心。东汉 绍兴 越窑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越窑青瓷, 绍兴 还有铜镜制造业,在东汉三国时期 绍兴 产铜镜行销全国。关于 绍兴 酿酒的记载也始于东汉,只是当时的 绍兴 酒还是低度米酒并非今日著名的黄酒。这说明当时 绍兴 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居 浙江 首位。

而秦汉的 杭州 是先后属于会稽郡和吴郡管辖的小县钱 唐县 ,当时的钱 唐县 城面积很小,根据我之前看到的一篇论文,钱 唐县 城墙内空间仅排在西汉会稽郡第22位。土地盐碱,农业产量低,经济不发达,建在山脚下,因此直到南北朝时代,人们还以“山僻小县”形容钱 唐县 。秦汉时期 浙江 境内仅次于 绍兴 的城市是曾为鄣郡治所的 安吉 (故鄣)。

三国时代, 杭州 市区属于治所在 苏州 的吴郡管辖的普通县城钱 唐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 杭州 钱塘江以北隶属于治所在吴 兴县湖州 )的吴兴郡。 萧山 属治所在 山阴 县( 绍兴 市区和 绍兴 县)的会稽郡。而 绍兴 不仅一直是会稽郡的治所,在南北朝时期还曾经是东 扬州 的治所。 孙吴 和西晋南北朝以后, 绍兴 发展成了 江南 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东晋到南北朝早期 绍兴 的柑橘种植业,青梅和杨梅的种植逐渐发展起来, 绍兴 生产的越窑青瓷行销全国。东晋南北朝时期 绍兴 用竹子为原料的造纸业生产规模很大,王羲之一次从会稽郡府库中就调拨了9万张纸赠给好友。南朝宋时期会稽郡有52228户,348014人, 山阴 县就有人口超过3万户。书圣王羲之常年居住在 绍兴 ,在 绍兴 创作了以《兰亭集序》为代表的大量书法作品。 绍兴 人谢灵运是东晋和南朝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浙江 仅次于 山阴绍兴 城的城市是吴兴郡治所 湖州湖州 的农业发达,铜镜制造和蚕丝产业都在南朝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再次是较早成为郡治所的 临海 郡治所 台州东阳 郡治所 金华永嘉 郡治所 温州

589年隋朝灭亡南陈,统一 中国杭州 成为隋朝领土。当年隋朝改钱唐郡为 杭州 。辖6各县, 杭州 的地名始于此。590年隋朝看中钱 唐县 沟通钱塘 江南 北的重要地理位置,把 杭州 治所从 余杭 县迁到钱 唐县 ,灵隐山下的钱 唐县 城为 杭州 和钱 唐县 二级zf治所, 杭州 作为地市级政区治所的历史始于此时。 杨素主持修筑海堤,并修 建水 利工程,排出西湖的苦咸海水,将西湖变为 淡水 湖,引西湖水入城作为 杭州 生活用水,为 杭州 以后的繁荣打下了基础。609年 杭州 有人口15380户。( 合肥 在隋代是庐州的治所,隋代庐州有人口41632户。)610年隋炀帝杨广征发明富凿 通江 南运河,自京口(今 镇江 )至 杭州 ,800余里。与江北运河相接,成为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大运河的开通为 杭州 带来物流和人流,作为大运 河南 端的重要节点和钱塘江北岸最重要的渡口,很多物资在 杭州 中转,加上之前杨素做的工作,让 杭州 城开始迅速发展。

591年杨素主持修建了会稽郡外 罗城 ,扩建了城市。605年隋朝在 绍兴 设置越州。越州的辖区开始时相当于 绍兴宁波 两市范围,后来逐渐缩小。隋朝越州 绍兴 只有人口20271户。( 合肥 在隋代是庐州的治所,隋代庐州有人口41632户。)隋炀帝时越州的耀花绫有优异的品质被作为贡品上供。唐代越州的绫、罗、纱等丝织品风行全国,越窑青瓷大量出口到海外。造纸业、煮盐业和米酒酿造业生产规模扩大,还出现了雕版印刷业。 绍兴 的茶叶种植也始于唐代。唐代初年的越州还是国家著名的海船建造基地之一(当时 宁波绍兴 还没分家),出生于今天 萧山 ,退休后在 绍兴 城中养老的贺知章是唐代杰出诗人, 绍兴 的裴氏家族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

唐代初年 杭州 因为水运优势,超过 湖州 成为 浙江 第二 大城 市。唐朝安史之乱后大量北方移民南下移居 江南 ,这是 杭州 历史上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 中国 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数量众多的移民为 杭州 土地开发和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杭州 的人口、耕地数量、粮食产量和赋税扩大到唐初的几倍。经过李泌和白居易等人的治理, 杭州 的人居环境和农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唐代 杭州 辖8个县,唐晚期 杭州 有人口86258户,585963人。

唐玄宗天宝年间越州有人口90279户,人口529589人, 山阴 、会稽两县约有人口15万人。787年越州成为 浙江 东道道治,管辖 浙江 钱塘江以南地区, 绍兴 作为 浙江 东路治所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唐朝末年以前虽然 绍兴 城仍然是 浙江 第一 大城 市,但随着临近的 杭州 和明州( 宁波 )崛起,城市地位下降,开始走向衰落。唐朝末年军阀董昌占据越州,董昌与军阀刘汉宏和钱镠三方在 绍兴 城及其外围多次大战,859-860年裘甫的浙东农民起义曾波及越州所辖的 嵊州余姚 等地。直到896年钱镠攻占越州,消灭董昌。

钱镠在获胜后建立了吴越国,定都 杭州 ,893年七月,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雄踞 杭州 ,发民夫20万及十 三都 军士,扩建 杭州 城,自凤凰山筑 罗城 ,周长35华里,建有10座城门,3座水城门。 绍兴 在战乱中受到较大破坏,从此作为 浙江大城 市的地位被 杭州 取代。但 绍兴 在五代十国和宋代仍然不失为 大城 市。

到了北宋时期, 杭州 已经成为全国仅次于 开封 的第二 大城 市,北宋神宗熙宁年间, 杭州 每年额定商税额超过12.7万贯, 杭州 城征收的商税额超过8.2万贯。居全国第二位。宋徽宗崇宁年间, 杭州 有人口203574户,20-60岁的壮男丁296615人,实际人口约90-100万。宋朝继续以 绍兴 城为越州和 浙江 东道治所。宋真宗统治时期的1011年,越州有人口117180户,人口约七八十万。 山阴 会稽两县人口36247户,人口约20多万。 绍兴 城内的居民有5万多人。1052年越州知州王逵主持开挖了 绍兴 护城河。宋徽宗崇宁年间,越州有270306户,人口1567390人,当时的 绍兴 城内有2万户居民,10多万人。

南宋定都 杭州 以后,南宋扩建的 杭州 城,形状为不规则的南北向长方形,面积15平方公里,开18座城门。史料记载南宋末年 杭州 城所在的钱唐、仁和二县人民户籍人口为43万, 杭州 城内外常住总人口估计最多时超过100万。 杭州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而当时的 绍兴 虽然是省会级别的两浙东路治所,也是南宋的主要城市之一,但城市人口仅15-20万。1223年 绍兴 知府汪纲扩建 绍兴 城,修建了今人所指的 绍兴 古城墙,开城门九座,形成今日 绍兴 老城区的范围, 绍兴 的城内空间超过8平方公里。

杭州 在元朝是 中国 数一数二的 大城 市,也是明朝初年和晚明五个人口超过10万和25万的最大的城市之一( 北京南京苏州杭州开封 )在清朝中期鸦片战争以前也是 中国 几个人口超过50万的 大城 市之一( 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武汉 (由三座城镇组成)、 广州扬州 (有争议))。 浙江 的其他府城虽然经济文化发展水 平和 人口规模比 江苏 省以外的其他各府城的平均水平都要高一些,清朝鸦片战争前和清朝末年 浙江杭州 以外各府城的平均人口数达到5万人,这一规模是华北地区、长江中上游的皖赣湘鄂川和 福建 一般府城人口的2-4倍,云贵桂、和 甘肃陕北 最弱府城的5-10倍.但是这些府城和 杭州 相比,实力差距是很大的。

鸦片战争以后, 浙江 的城市中受到外贸和航运助力最大的是 宁波宁波 的发展速度从1840年开始算是 浙江 最快的。进入到现代以后, 宁波 的一些经济指标 比如 人均GDP近年来又超过了 杭州 。但是现代在城建、教科文卫和城市地位、文化影响力等综合实力 上杭 州仍然比 宁波 高出不少。

综上所述, 绍兴 是春秋晚期到唐朝末年 浙江 境内最大的城市, 杭州 则是隋朝以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直到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时期才成为 浙江 的中心城市

历史时期安徽第一大城的变迁
[p=28, null, left]安徽 的文明进程开始于皖 西北 ,在春秋晚期,随着州来国和蔡国先后在 寿县 定都, 淮南寿县 开始在 安徽 各地中脱颖而出,地位重要起来。到了战国时代,寿春( 寿县 )不仅通过淮河联通淮河上下游,还向北通过淮河支流颖水和魏国开凿的鸿沟运河,连接济水和黄河,南面通过东淝河的水运,经过庐( 合肥 )中转通过长江支流南淝河、巢湖和裕溪河的前身濡须水沟通长江及其支流,发展为一个水运枢纽和重要商品集散地。楚国在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后寿春的城市人口达到了20万。寿春是当时除了 山东 以外的华东地区加上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汉代 寿县 仍然是全国十六个主要商业城市之一, 安徽 境内仅次于寿春的是作为江淮水运物 资中 转站的 合肥合肥 也是《史记 货殖列传》中记载的汉代16个商业都会之一。如果加上北方化但在秦岭以南的 南阳 ,汉代南方7个 大城 市是 成都 、宛( 南阳 )、 江陵荆州 )、寿春( 寿县 )、吴( 苏州 )、 合肥番禺广州 )。汉代 安徽 境内仅次于寿春和 合肥 的重要城市还有舒( 庐江 柯坦城池村)、历阳( 和县 )、谯( 亳州 )、宛陵( 宣城 宣州区)等。 寿县 在春秋到唐代是 安徽 境内最大的城市,汉朝到唐代以前 安徽 仅次于 寿县 的第二 大城 市是汉代的 合肥 ,三国时期的 亳州 ,(两晋南北朝到隋时期不明),唐代的 宣城 。而晋代到唐代, 合肥 也一直是 安徽 境内的州治所之一。两晋南北朝到隋代, 安徽 长期为州郡治所的城市有 寿县合肥亳州阜阳宣城潜山 。其中又以 寿县合肥宣城 三城为州郡治所时间最长。(这一时期只有 寿县宣城 一直是州郡治所)唐代的庐州在 安徽 排名第三位。

五代十国后期庐州( 合肥 )因杨吴的大力经营和很少受到战乱破坏超过这一时期受到严重战乱破坏的寿州( 寿县 )和宣州( 宣城 )发展 安徽 境内的第一 大城 ,宋代庐州的商税、酒税等税收居 安徽 第一位,城市人口和城墙内空间也居 安徽 各城第一位。宋代庐州的经济之指标也超过宋代 江宁 府( 南京 )。宋真宗时代 淮南 道设置了2名主管经济大权的转运使,其一就驻庐州办公到了北宋时期或南宋初年, 淮南 西路的治所也就是当时 安徽 境内唯一个一级行政区的治所从寿州迁到了庐州 合肥合肥 作为 淮南 西路、庐州、 合肥 县三级行政区治所,取得了行政中心地位。 徽州 (治所 歙县 )的经济文化经过北宋时期的积累随着南宋定都 杭州 和很少受到战乱破坏而发展起来,在南宋时期的 安徽 ,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庐州,而手工业发展水平居 安徽 之首。原本是中古以前 安徽 第一 大城 市的 寿县 ,因南宋和金元的战争,更加严重是南宋以后淮河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在南宋以后,尤其是明清以后,成为 安徽 经济落后地区。在元明时期, 安徽 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是省级行政中心,元代的 开封杭州 ,明代的 南京 是管辖 安徽 地区的行省省会。除了明初 凤阳安徽 各城中人口最多以外,庐州 合肥安徽 境内的第一 大城安徽 长江岸边的皖江城市群除了 马鞍山 在南宋末年全部完成建城,而在明朝中后期成形。明朝中后期 安庆芜湖 和五代时期最先发展为州府的 当涂 一起成为皖江地区的三个重要城市。

安庆 在1260年建城,同时取代了之前 潜山安庆 地区行政中心地位,明代后期的 安庆 府人均进士已仅次与 徽州 ,1667年 安徽 建省,因这一政区全称由十三个府州从南向北的先后顺序排列,安、徽二字居首,且都带有安定,服从王朝治理(安定和绳索)美好寓意,一说 安庆徽州 地位重要(清代书籍还没有这种说法)因此清朝命名为 安徽 省。清朝初年,因 安徽 内部经济文化民俗差异巨大,明代以前, 淮北 、江淮和 江南 从未隶属同一一级行政区,自楚都寿春之后内部自古以来一直没有唯一的zz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安徽 省会定在哪里被朝廷长期争议, 安徽 省一级衙门在清初常驻 南京 办公。清代时的1760年,乾隆因 安庆 城控扼长江中下游,且城四周有群山和险关,选定 安庆怀宁 县(元明清府县治所都在 安庆 城)为 安徽 省会, 安庆 成为 安徽 省会,成为 安徽 zz中心, 安庆 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居当时 安徽 前列,不过清代 安庆 的城墙内空间在省内排在庐州 合肥寿县 之后,面积不及庐州城 合肥 一半,清代 安庆 城又没有清末以前的城市人口数字,加上嘉庆道光年间,屡有建议迁省会于庐州 合肥 的记载。当时 安徽 的第一 大城 是否是 安庆 是可疑的。 安庆合肥 都有可能是清朝鸦片战争前乃至太平天国运动前 安徽 第一 大城安庆 作为清代 安徽 省会先天存在不足,如其人均进士数清代少于 徽州 和和州,仅为 安徽 13府州第3位,清代 安庆 府附郭县 怀宁 县的进士人数和人均进士数均少于庐州府附郭县 合肥安庆 人均赋税在清代 安徽徽州 、太平、庐州、 宁国凤阳 等府之后,仅为 安徽 13府州第6位。

清末1876年 芜湖 开埠,迅速发展成为近代 安徽 境内第一大工商业都市,工商业产值和城市人口是清末民国时期的 安徽 第一。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本来只是 凤阳 一个镇的 蚌埠安徽 崛起,迅速发展为 安徽 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并且在日伪时期还做过 安徽 省会,1947年又成为 安徽 解放前唯一一个设市的城市。虽然因 安庆 是省会的原因,清末 安庆 的近代化在 安徽 开始得最早,甚至开创过一些 中国 近代化的第一,但因为缺乏经济驱动和清末zz腐败, 安庆 的近代化和 芜湖 相比速度缓慢,民国时期 安庆 城城市规模和工商业产值仅居 安徽 第三位,在抗战爆发前仅为 安徽 的行政中心和司法和文教中心。1938年因为日军进攻 安徽安徽 省会临时迁往立煌( 金寨 ),1945年抗战胜利后, 安徽 省会正式迁到了 合肥合肥 在民国时期城市规模仅居 安徽 第4位,且城建在民国时期横向对比极为薄弱,城市规模仅为三、四线城市,城市人口仅为国内60多位,这也是汉代和隋朝以后合 肥城 市地位的最低点,但是如果以清朝中期的标准,清朝中期庐州 合肥 的城市规模和城建则属中等省会的等级。 合肥 在1950年代末成为 安徽 第一 大城 ,现在在 安徽 的优势相比其他 安徽 城市已经十分明显。

从历史长度和全部历史时期的总体历史地位和行政等级,古建筑和地下文物数,名人的数量和影响力、史料丰富程度、拥有独立地域文化区且是庐州文化区中心的角度, 合肥 在这些方面都大大超过 安庆芜湖蚌埠徽州 黄山 在古建筑、传统手工艺、传世文物数、明清文书档案数、明清文化名人、地域文化发展水平上超过 合肥 ,但 徽州 地处 皖南 山区,且地理位置偏居 安徽 南端,人口又太少,虽然有传统文化积淀的优势,却并不适合建成 大城 市,也没有足够的承载大规模产业的土地空间,交通建设成本高。因此 合肥 作为省会是合理的。


明清 安徽 重要城市的城墙同一比例尺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南宋1169年定型的庐州府城,也就是合 肥城 ,是当时 安徽 第一 大城

https://www.mafengwo.cn/i/12139794.html 这篇游记里有《 中国 历史地图册》里的历史地图和标注 安徽 一些城市古城区范围的的电子地图( 歙县 的边界不准确,因为西段城墙地面上没什么标志)。

绍兴北站坐 上高 铁从 合肥 9点出发,12点17分到达 绍兴 北站, 绍兴 北站距离 绍兴 市中心较远,周围和三线城市的高铁站附近一样人烟稀少,商铺寥寥。早上 合肥 南高铁站预定了滴滴接车, 绍兴 北站有南北两个出口,打车比较绕,找到司机师傅还是靠他指点路怎么走。 绍兴 北站内部没有餐厅,外面有家快餐店,我离开 绍兴 时就在里面吃的快餐,一碟蛋饺,一碟蛤蜊和米饭总共40元,口味和 安徽 中南 部做菜差不多,比较好吃,主要是 绍兴 黄酒烧菜味道好。从这里坐上车30分钟到 绍兴 饭店。

绍兴饭店

绍兴饭店

绍兴饭店

绍兴饭店

绍兴 饭店位于 绍兴 胜利路和府山路之间,是 绍兴 市中心的老字号国营酒店,是一家五星级园林式酒店。五一假期这里的房价已经涨到897元一晚,我预订了2天的,住在6号楼。酒店客房大,卫生整洁,设施齐全,有自动马桶盖。前台服务有礼貌,办理入住和退房速度十分快。2018年五一假期期间,酒店一部分地方还在施工,总服务台临时搬到了6号楼1楼。酒店的早餐种类比较丰富,法定节假日期间酒店餐厅中午不能点菜,只能点最低298元的2-3人套餐,我就没在这里解决午饭,网上说 绍兴 饭店平时做出的菜肴不错。晚上可以在自助餐厅用自助餐,118元一人。酒店南门距离府山公园北门不远。

绍兴饭店

绍兴饭店

之前订这家酒店也听说这里做菜不错,但因为法定节假日期间酒店餐厅中午不能点菜,只能点最低298元的2-3人套餐,我一人到这里旅游,就没在这里解决午饭,打车去了 绍兴 有名的饭店寻宝记状元楼。

寻宝记状元楼

寻宝记绍兴菜

到 绍兴 的第一餐就在寻宝记状元楼解决,饭店不大,是个仿古建筑,五一去需要等位,因为我只有一个人,直接进去吃了。这寻宝记状元楼靠近 绍兴 明清时代执行死刑的刑场古轩亭口,附近还有古轩亭口牌坊和秋瑾就义纪念碑。附近的仓桥直街一带也是 绍兴 古民居保存较多的古街。

寻宝记绍兴菜

点了单抱黄鱼和米饭,58元。单抱黄鱼味道有点像臭鳜鱼。味道不错。

柯岩景区

吃好午饭,打车去柯岩。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位于 绍兴 古城西8公里处,原先是汉代建的一处采石场,后世为了采石将山体一直向下挖,打穿了地下水水层,地下水涌出形成了湖泊。采石场荒废了。清末, 绍兴 当地人在这里植树种草,兴建亭台楼阁,形成柯岩的园林景观。柯岩景区最大的看点是隋朝和唐朝共同完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的 弥勒 大佛,还有隋唐形成的被称为第一奇石的云骨。除了云骨和大佛及其附近可以取景,这里的水上戏台、太平桥、 文昌 阁附近也是取景拍照的好地方。清代建的水上戏台还有越剧表演。景区门票90元,持导游证不带团30元,只要买船票。柯岩景区湖边的巨石有点意思,不过水质可比 巢湖 水还脏的多,周边的始建于汉代的水利工程鉴湖我在岸边看了一下,如今景观赶不上一般公园。我只用50分钟参观了精华景点,没去后来建的鲁镇,大香林和鉴湖就离开了。这景区论风景比 合肥 逍遥津、包公园强,但是风景比起 巢湖 岸边的几个精华景点 比如 紫薇洞、中庙姥山岛还有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个人觉得柯岩山不清、水不秀、草木不丽,还没那么上镜和有紫薇洞、中庙那样多的历史记载。不过我感觉这里比 绍兴 东湖风景好些。总的来说是个不错的景点。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天工大佛开凿于隋代,竣工于初唐,历经石工三代凿成,高20.8米,两耳可通人,为 浙江 四大石佛之一。佛像宽颐广额,法相敦厚慈祥,面部丰满圆润,仪态文静端庄,是 江南 古石刻艺术珍品,与国内众多半圆雕、浮雕石佛不同,此佛为圆雕佛像,佛背与佛龛不相缀连,具有超拔的文化价值。这天工大佛寺柯岩第一必看的。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云骨。 绍兴 柯岩景区以云骨最为奇绝,号称天下第一石,是隋唐(1300年左右)以来采石而成的一大奇观。从平地上直插云霄,形体曲折,上宽下窄,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可称奇观。

柯岩风景区

云骨高30余米,底围仅4米。远观宛若一柱烟霭,袅袅升空,故又称"炉柱晴烟"。远远望去,耸立如锥,袅袅婷婷,如喷薄而出的云岫,故名云骨。云骨这一称谓,极富巧喻神思,集刚柔于一体。相传,云骨石石质奇异,建房筑屋冬暖夏凉上有光绪年间所刻"云骨"两字,字比人高。顶端古柏苍翠,虬枝横斜,据考证树龄已逾千载。相传宋代大书记画家米芾酷爱石,见云骨而"癫狂",守数日乃去。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

柯岩景区内有仿唐建筑风格的普照寺,寺院里没有和尚,代替韦陀把门的居然是关公。

柯岩风景区

清代摩崖石刻

柯岩风景区

这个建在崖壁上的 江南 祠堂是 文昌 阁。这里也是一处拍照的好地方。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