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点,其他闲记
1月6日出发,想到这段时间放开后早高峰拥堵,特意在9点半出门,结果一上三环就堵死,看地图,满城红线,结果是10点半才离开城区。1月8号回程路上的车流量之大,几乎跟当年黄金周差不多。车多好说,很多司机有些疯狂,高速上加塞超车,一路险象。我回来后说,爬山不累开车累,以至于让我对春节是否出行都有些犹豫。
到汤口之前就考虑如何停车,正常当然是进停车场,看信息,一天封顶60-100元都有。到汤口转悠一圈,发现原本想象的找个偏远地方,面山临水宿营一夜根本就是梦想,无奈重回镇上在一家面馆边停车吃饭。老板娘说,在我这吃饭就可以免费停车的,几天都行。汤口镇不大,离景区大门都不远,这家餐馆步行大门也就十分钟,所以停车食宿点门前车位,省钱也安全,一举两得。慎重起见,我结账时加了10元,跟老板说,麻烦他们多照看车子,一点心意。
很多年没有去类似黄山这样热门景区旅游了,知道人会多,但亲身体会拥挤排队爬山时,还是有些不习惯,尤其是从玉屏峰到光明顶这两块景区之间,已经形成人潮之势,不时听到导游此起彼伏的喊叫声,热闹非凡。这些声音中,夹杂着直播者的声音。这些群体都有些能耐,一是见缝插针,二是旁若无人,三是演技不俗。在一线天,我紧跟着几个游客上行,还差几步到顶,一个下行的直播不知没看到,还是等不及,就与我卡在窄缝里。我勉强挤过去,忍不住对着他的手机喊,你就不能等我上去?!人家没理睬,依然热情洋溢地解说着、互动着。
爬爬这些旅游景区也有好处,就是让你对自己有无比的优越感、自豪感。我一路就成了游客互相打气、打击的对照物,那些鼓舞、甚至吼叫小孩子的,说什么的都有,:“你看人家那叔叔!”这还好,“你看人家那哥哥!”这有些不合适吧?“你看人家那爷爷!”这都什么啊!
不过,说实话,不是我们有多强,而是当今民众体力有多差。一路上随处都是些一喘就停、一累就坐的年轻人。有时候学生样的游客喊停,聊聊天,听他们说些赞叹敬佩之语,忍不住给他们说,你们只是不愿吃苦罢了。咬咬牙,爬几个坡子,你肯定比我强。
[size=18.6667px] 有些累惨的游客说的话还挺好玩,一个小孩子哭喊着:“我恨死楼梯了!”一个年轻人抱着栏杆,大喘着说:“这[size=18.6667px]TM[size=18.6667px]的太陡了啊,一抬头就撞脸啊!”我都笑出声了。
(黄山上依然有挑夫、轿夫。我曾问一个师傅,您挑要有100多斤吧?师傅淡淡说,160斤。我也听得到有个游客问他们一趟赚多少,说200块,这是前山。我从来都觉得,跟当地老乡比,什么强驴、大神都是扯淡。)


(山上基本是这样装束的郊游者。各有所爱,不好评价。路上就碰到有人说,还是开发不到位,应该从白鹅岭到玉屏峰开索道的。)
路上也碰到表现不错的年轻人。我决定在仙人指路附近扎营后,早已天黑。后山虽然路程短,坡度没有前山大,但依然还是有难度,如果夜行肯定很危险,这也是我没有赌气下山到云谷寺的原因。大概晚上9点多了,夜深人静我正喝茶闲坐时,忽然听到有人说话,起先还怕是巡逻的,慢慢听出有男有女,下山而来。来者没带照明,到跟前才看出是两个年轻人,我问怎么这么晚才下山。男的说,本来想住宿的,好玩,再加上她坚持要走夜路,就下来了。我说,夜黑还是注意安全,不过这段经历肯定很浪漫不是?那个女孩子就笑了,对的,对的,我要让他终生难忘!
是的,总要做一些非常规、不寻常的事情,才能有所记忆,有所回味,才能在本已平淡甚至荒唐的岁月里,不虚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