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顶子首登之旅 - 黑龙江 - 8264户外手机版

  黑龙江

    东大顶子山位于通河县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直线距离约21公里,位于大通河水库东北,直线距离约为4公里,位于扁砬子山东侧,直线距离约为3.9公里。最高峰海拔649米,地理坐标北纬46°15′33″,东经128°91′39″。该山整体呈半圆形,上山坡度缓慢,接近山顶位置乱石散布,山顶没有突兀高耸的石砬子,只有相对平缓的两个山包,山顶树木较周围稀疏,且有部分倒木。

    东大顶子山是距离县城较近的山峰,通往那里的道路一条是沿着哈肇公路G102东行,过三站镇至三站服务区左拐奔洪胜村,绕大通河右岸向北;另一条是沿鸡讷公路S207向北,至宏兴村右拐,经金山村奔龙口林场,继续向东行至三岔路口附近。在此山附近有山体扁窄绵延起伏的扁砬子,有山峰挺拔险峻的隆达峰,有风光旖旎的尖山子,有象征着升官发财的棺材砬子,还有山峰众多的乌龙国家森林公园,在其东部稍远一些的还有七星砬子、雷劈砬子等,可以说拱卫它的山峰众多。

    在东大顶子周围比较有名的山峰,基本已经攀登过了。曾在豋乌龙国家森林公园内两座无名山峰的时候,从山顶瞭望过它浑然一体、庞大粗矿的身躯,很多次从它身旁经过,无数次梦想着在恰当的时机能够“临幸”它一次。可是在众多人眼里都不怎么受待见,既没有挺拔的身躯,又没有靓丽的颜值,用一些登山人的话说,就是山上没有石砬子。所以只在内心怀着一个春梦,迟迟都不敢与它接近,怕影响了大家登山的兴致和情绪。但山就在那里,且有名有姓,怎能以“貌相”论短长。

    每一座山峰有每一座山峰的不同,他们都是由大地母亲经过千万年地壳变迁所孕育的,就如同母亲十月怀胎,一母生九子,九子各有不同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包括我们人类。家乡广袤的土地上,有幸为我们孕育了无数座大小不一,高矮不同,形状各异,险峻有别的山峰,使我们足不出县就可以领路它们的风采。同时,为周边远近的其他县(市)户外登山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户外旅游资源,作为家乡的登山爱好者应该是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与每一座山峰结缘,或者在什么时间去豋哪一座山峰,似乎都是冥冥之中命里所决定的。入冬以来,疫情肆虐,一阵紧似一阵,几乎所有人都在围绕着疫情打转转。某日疫情政策突然调整,大家不再为疫情而忙碌,但诸如饭店酒店、KTV等餐饮娱乐场所同样不能随意进出,压抑了许久的情绪仍然得不到有效的解脱和释放。登山,唯有登山,你可以无限近距离地去拥抱它,亲吻它,而且百毒不侵。此刻,我们选择一座距离不远,登山难度不大,既能放松身心又能达到锻炼身体之目的山来豋,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用林彪的话来讲,战役决心一旦下定,接下来就是坚定不移的行动了。时间已经等待太久,睡在我们卧榻之侧的东大顶子,再不去豋,还将等待何时,良辰吉日已至,就“临幸”了吧!2022年12月10日,天气晴朗,十三名新老队员,或许怀着同样的梦想,向东大顶子出发了。在此前两天,小祁队长还亲自驾车提前去看了一下路线,为了保证大家今天顺利登山探明路况。两辆车出县城通河沿着G102国道一路向东进发,于三站镇东下国道,途经洪胜村一直向北去往大通河水库方向。前进的路上,远远地望见老山头伫立在山边,车子由远及近,老山头一会就隐没在山林之间。

    不一会功夫,我们的乘车就来到了大通河水库坝上,水库已经完全冰封,上面盖上了一层白雪,垂钓爱好者在水库边缘支起数顶彩色的帐篷,为白色的画卷点缀上几抹靓丽的颜色。车并没有停留,沿着岸边的公路继续向大山深处驶去,直到我们前两天驻车的路口。停罢车辆,大家纷纷下车整理行装,然后沿着老旧的集材路向山中进发。十三个人的队伍,在历次登山中已算不小的登山规模,身着五颜六色行装的队员们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行进,也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大家一边沿着集材道行进,一边聊着无关紧要的事情,口里吐出的呼气,在空中形成一团团白雾。脚下这条路在地图上并没有显示,地图上显示的路我们并没有刻意寻找,因为有了脚下的路,也不屑再去寻找。好在这一实一虚的两条路线几乎平行通向山顶,所以并没有过多的担心路线是否正确的问题,一直默默地向前走着。或许由于很久没有登山了,恍惚感觉体力有些不如从前,也或许是太多的心里负担,缺乏应有的自信罢了。

    虽然已经进入东北12月份了,但天气格外的眷顾人,也没有刺骨一样的北风,只用头巾包裹住了耳朵,但身体的热量还是不停地聚集、升高,直到必须减掉一些衣物,才能舒服地走路,其他队员也都相继换下一些衣物,然后继续赶路。队员们三三两两地在山路上前进,偶尔停下来歇息,分食各独狼及其他队员带来的水果、糖果等,个个都显得怡然自得。几位对松树明子情有独钟的队员还不时停下来,在松树根部捡拾松脂很多的明子,以备回去雕刻好看的工艺品。


    已经行进至整个路程的约三分之二处,大家再次停下来休息,眼里自觉不自觉地清点着人数,忽然发现在走后面的两名队员只上来一位。经过询问得知另一名队员因不明原因出现呕吐,然后自行下山了。立即叫停了前方仍在前进的队员,然后尝试与该名队员取得联系,老夏率先拨通了电话,得知该名队员又改变了下山的主意,此时正沿着大部队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追随而来。遂朝着来时的方向吹起了号角,嘹亮的军号声在山林里飘荡,以便使其通过号声辨明我们的方向。其他队员原地静待,小祁则带着药主动往山下去接应他,不多时大家再一次见面了,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得以放下。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