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会泉城济南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2019年2月7日-9日,来到 山东 首府,泉城 济南 旅游,这是本次我胶济铁路之旅( 青岛潍坊 、 青州 、 淄博 、 济南 )的最后一站。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来 济南 了,上次来 济南 是2016年,和 曲阜 泰安 连成一线旅游,去了趵 突泉 、大明湖、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 山东 博物院、芙蓉街等景点 http://www.mafengwo.cn/i/5392377.html 那一次的游览见这篇游记。这次到 济南 主要的目的地是 济南 市境内南部离 济南 城很远的四个古老遗迹,历城区四门塔景区、 长清区 的灵岩寺、大峰山齐长城和孝堂山石祠,其次是重游 济南 王牌景点趵 突泉 和汇集 山东 珍贵文物的 山东 省博物馆。除此之外就是看看洪家楼天主教堂,品尝鲁菜。 济南 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会, 济南 人低调厚道,热情好客,也给我以很好的印象。


济南简介


济南 位于 山东 西部, 泰山 山脉北麓, 黄河 南面,是 山东 省会,因为境内有72处名泉,所以又称泉城。 济南 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济南历史


  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济南 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目前这一时期的遗址全省发现约七八处,其中仅 济南 章丘 就有4处。距今7300~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的遗址,已在境内发现8处,是 山东 省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此后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6100~4600年),各地先民在 济南 地区的活动更加频繁,因而遗留下来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遗址,其中 章丘 的王官、焦家,长清的大柳杭, 平阴 的周河等,内涵丰富,面积广大。与大汶口文化一脉相承的是 山东 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龙山文化于1928年在今 章丘 龙山镇城子崖首次发现而被命名。通过对城子崖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发现在龙山文化时期,该处已有一座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城址,其规模居全国已发现的8处同时期城址之首。1961年国务院将城子崖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石文化(距今3900~3500年)是 山东 地区继龙山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夷人文化。目前, 济南 地区已发现该时期遗址达数十处,其中尤以 章丘 县境内数量最多,城子崖遗址仍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遗址。遗址上的龙山文化城址之内,存在一个面积17万平方米左右的岳石文化城址,这是国内发现和确定的第一座夏代城址。已进入奴隶社会的商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在城子崖一带,建立了谭国。西周建国后,行分封制, 济南 地区属谭国。 中国 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有谭国一位大夫所作的讽剌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有关 济南 的文献。现在 济南 城的最早前身是春秋早期公元前700年左右建立的泺邑,因为地处泺水岸边而得名。当时的泺水发源于趵 突泉 ,流入济水。趵 突泉 被称为泺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前684年齐国灭亡谭国, 济南 从此成为齐国领土。春秋时期著名的齐晋“?”之战,即发生在今 济南 市北郊 鞍山 一带;战国时期的齐国大思想家邹衍,创立阴阳五行学说,为稷下学派著名学者,其墓即在 章丘 ;卢人(今长清人)扁鹊(一说是临淄人),精通内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创立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在 中国 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战国时齐国改泺邑名为历下邑,因南对历山(今名千 佛山 ),邑在山下故名。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郡县制。今 济南 市区地属济北郡,称历下邑。(郡是一级政区,县市二级政区)
  汉初,设立 济南 郡,此为“ 济南 ”一名出现之始。 济南 郡治设于 东平 陵(今 章丘 县平陵城)。汉文帝时,年过九旬的 济南 人、秦博士伏生口授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使之得以流传后世。西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始置历城县。这是 济南 建立县之始。汉武帝时的博士弟子 济南 人终军,先后出使匈奴和南越,为统一 中国 做出了贡献。东汉,为 济南 国。灵帝时,曹操任 济南 相,政绩颇著。位于长清县孝里镇的古建筑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建于东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室内的画像及题字,被列为全国书法艺术名碑。西汉末期的一次人口统计中 济南 郡有140761户,642884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 济南 多处于战乱之中。晋 永嘉 (307~312年)年间, 济南 郡治由 东平 陵移至历城县。自此,历城县便成为 济南 地区的政治中心。称为 济南 郡和历城县两级治所的 济南 城依托泉水的滋润,肥沃的土壤,连接 山东 东西南北的地利,开始成为当时 山东 仅次于 青州 的第二 大城 市。西晋以后经历过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少数民族政权占领后,410年,刘裕率领东晋北伐军灭南燕, 济南 并入东晋。420年 济南 成为刘裕建立的南朝宋的领土。南朝刘宋元嘉九年(432),分 青州 立 冀州 ,治历城,割土置郡县, 济南 由此升为一级政区治所的城市;刘宋孝建二年(455), 青州 由 东阳 城(今 青州 市城区)移治历城, 济南 成为双州并治之地;刘宋大明八年(464), 青州 还治 东阳 城, 济南 复为 冀州 治;北魏皇兴三年(469), 山东 半岛地入于北魏,北魏改 冀州 曰齐州,从此 济南 为齐州、 济南 郡、历城县三级治所所在。(汉代到南北朝的州是相当于今天省一级的政区,郡是地市一级的政区) 济南 的城市地位稳步提高。
  进入隋唐,社会趋于稳定。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 济南 郡为齐州,废除郡一级政区,治所仍在历城县。隋炀帝大业元年,齐州八县共有人口78.69万。隋朝末年,天下大乱, 济南 先后被几只起义军占领,隋朝末年的三大农民起义主力军( 河北 起义军、江淮起义军、 河南 瓦岗起义军),都与齐州有很多的关系。除此之外,起事于齐州一带的小股农民军还有十多只,如孟让、卢明月、左才相、李子通、乐伯通、裴长才、左孝友等等。混战频仍,民不聊生。唐高祖时期,名臣魏徵受命宣慰包括齐州在内的 山东 地区,他在《述怀》诗中这样记录 山东 之行:“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一直到唐太宗贞观六年(632),魏徵谏阻封禅 泰山 ,称当时 洛阳 以 东至 海各州县仍然是“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战乱所导致的荒凉凋敝,由此可见一斑。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8年,齐州仅存人口6.17万。
明君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贞观之治的落实和效果,在全国不是均衡的,齐州处于远端末梢,受益有限。而且在这期间发生的两件事情,对齐州有不利影响。
首先是齐王李祐的叛乱。太宗继位后,分封诸子为王,以第五子李祐为齐王、齐州都督,辖领齐、青(治今 山东 青州 )、淄(治今 山东 淄川)、莱(治今 山东 莱州 )、密(治今 山东 诸城 )五州,以屏藩东方。然而这位李祐,无才无德而又野心勃勃,在齐州不务政事,不遵法度,嗜好游猎玩乐,喜欢结交奸邪之人。他是太宗的妃子所生,在兄弟中地位不高,本应低调图安,但他却不甘寂寞,在齐州招揽敢死队,蠢蠢欲动。贞观十七年(643),李祐利令智昏,竟然坐镇齐州举兵反叛,征召辖区内年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入伍。齐州吏民厌战思定,感念太宗的恩威,因此对李祐蚍蜉撼树的愚蠢举动极为反感,纷纷出逃。齐王府的士兵深明大义,不但不支持李祐,反而群起围攻李祐。结果朝廷的军队还没到达,李祐就被生擒活捉,押往京师。太宗将其赐死,贬为庶人,并诛杀其同党四十四人。贞观之治初期,正是恢复、发展的大好时期,而齐州却摊上了李祐这样的执政者,真是很不幸。虽然叛乱规模不大且很快被 平定 ,但毕竟给朝廷和齐州都留有一定的心理阴影。事乱结束后,太宗为安定齐州吏民,下令免除齐州一年的赋税徭役。
再就是东征高丽,疲役齐州。太宗晚年好大喜功,连年用兵,尤其是两次大规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在 山东 大造船舶。 山东 半岛是重要的水陆军事基地和粮草转运站,齐州作为海运的大后方,除了出兵参战外,更担负着后勤军需的繁难任务,“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负担沉重。
继太宗之后即位的高宗,更是深陷于和高丽的战争。高宗征讨辽东,前后持续八年之久,耗费巨大。齐州卷入其中,备受劳扰。
  高丽之战尚未结束,高宗和武则天又搞了一项重大活动——封禅大典。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之后,逐渐参与朝政,积极鼓动高宗东封 泰山 ,借机树立自己的权威。麟德二年(665)十月,高宗率领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统管内外命妇(古代妇女有封号者之称),车马连绵数百里,出 洛阳 浩浩荡荡赶往 泰山 。随行观摩参加的还有来自高句丽、新罗、百济、 日本 、波斯、突厥、于阗等外国的使节,显示大唐天威远慑海外,盛况空前。庞大的封禅队伍行程两个月,来到齐州,驻跸停留十天。高宗打破以往帝王的惯例,先到灵岩寺拜佛,然后于翌年正月初一到 泰山 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随即大赦天下,改麟德三年为乾封元年。这次封禅活动长达半年,沿途各州县张罗筹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齐州接壤 泰山 ,又直接接待封禅队伍达十天之久,所费甚多。为此,高宗返回京师后,诏令免除齐州一年半的租赋,这种“恩惠”恰恰反映了封禅活动对 济南 的疲扰极为繁重。即使到了唐玄宗开元天宝盛世的时期,(742-756年)整个齐州也只有62458户,人口365972人,不及隋朝末年一半。
到了安史之乱以后到李正己家族又割据 济南 地区60年,这之后的80多年齐州又经历了多个节度使的割据,分属不定,政治和经济环境恶化,饱受战乱创伤。

隋唐时期,佛教在 济南 十分兴盛,留下众多的佛教胜迹。主要遗存有历城柳埠四门塔、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以及千 佛山 、青铜山、玉函山、龙洞等地的石窟造像等。四门塔为全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与其附近的千佛崖石窟造像(含龙虎塔、九顶塔),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魏的长清灵岩寺,唐代极为辉崇,今亦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高僧、长清人义净,继玄大壮之后赴 印度 取经,译佛经百余部,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唐代齐州特产有丝绸、葛草、丝绢、丝绵、防风、滑石、云母。
  宋开国后, 济南 沿称齐州。997年齐州划入以 南京 应天府 商丘 县为治所的京东路(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1072年宋朝分京东路为京东东路额京东西路, 济南 归属以 青州 益都县( 青州 市)为治所的京东东路。徽宗 政和 六年(1116年),升州为府,齐州遂为 济南 府。社会的长时期相对稳定,使 济南 呈现一派太平盛世景象。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 济南 府有133321户,65-90万人。贡品有丝绢、丝绵、防风、阳起石。著名诗人黄庭坚曾以“ 济南 潇洒似 江南 ”的诗句赞美 济南 的湖光山色。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勤政之余,饱览胜迹,每至一地,总赋诗撰文,为 济南 山水锦上添彩。宋徽宗时, 济南 有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入侵,1127年在 济南 建立了汉奸刘豫的伪齐政权,1136年金朝吞并伪齐,金的统治遭到 济南 人民的强烈反抗。1161年,爆发了耿京、辛弃疾领导的农民起义。随后,红袄军、杨妙真领导的起义军均在 济南 地区活动过。北、南宋之交, 济南 “二安”相继蜚声文坛: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词作情真、意深、语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婉约派”之宗;“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字幼安),不仅是一位毕生致力于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词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金代, 济南 仍为府,属 以 青州 益都县( 青州 市) 山东 东路。此时,在城北开凿了小 清河 ,直通至海,使 济南 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对后世本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金章宗时期,公元12世纪末, 济南 府有人口308469户,约150-200万人。人口已经远远超过晋代以后发展起来的 山东 第二个中心城市 青州 。元代, 济南 为路,属元王朝的“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经过金朝末年的战乱, 济南 人口损失很大,元代 济南 路有人口63289户,人口30-45万。
  金元之际, 济南 仍是文化繁荣之乡。著名散曲家、 济南 人杜仁杰博学多才,诗文俱佳,他曾多次同文学家元好问共游 济南 。元好问在遍游 济南 山水后,写下“羡煞 济南 山水好”、“有心常做 济南 人”等颂扬之词。元代, 济南 文风日盛。著名者有宋、辽、金三部正史的总裁官张起岩,戏曲作家 武汉 臣、康进之,散曲作家刘敏中、张养浩等。张养浩, 济南 人,他的散曲造诣极高,元代的散曲,至他达到高峰。书画家、 湖州 人赵孟頫,元至元二十九年(1293年)任同知 济南 路总管府事,任职3年间留下许多诗画,最著名者当推《鹊华秋色》图,成为传世之作。地理学家、益都人于钦,亦曾在 济南 做官,他游览山川,走访故老,考察齐地风土人情,完成了著名地方志书《齐乘》。元朝末年天下大乱, 济南 人口损失大半。
  1368年明军占领 济南 。明初,曾置 山东 行省,1376年,明朝将 山东 省会从 青州 迁到 济南 , 济南 始为 山东 首府,是 山东 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及按察使司驻地。从此, 济南 成为 山东 地区的政治中心。同时 济南 也是 济南 府和历城县治所。1400年燕王朱棣反叛中央,率军围攻 济南 城,被铁铉、盛庸率军击退。明朝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时期,从全国各地迁移百姓到 济南 居住,这些移民以来自 山西 的大槐树移民为主。1466年成化皇帝朱见深封弟弟德王朱见潾来 济南 就藩,德王府就在今天 山东 省政府的位置。德王在 济南 一共传了7代。1639年清军攻占 济南 ,大肆屠杀 济南 军民,掠夺了大量财富后撤回关外, 济南 受到很大破坏。1644年大顺军占领 济南 ,不久后大顺军撤出,清军没遇到多少抵抗就占领了 济南 。清代, 济南 仍为 山东 省治。
  明清两代, 济南 经济发展较快,明朝在 济南 建立了城内空间3.06平方公里的明府城。明代的 济南 府治历城,领4州、26县。当时,历城的商业区是如今大明湖一带,这里景色秀丽,会聚了大量的文人骚客,形成了一片具有文化特色的商业区。书籍、碑帖、古玩字画的店铺鳞次栉比。民居集中之地,各类商行也比比皆是。历城县的棉纺织业发达,产品种类繁多,质量上乘,能供应不同的市场所需。 济南 府的商业城市的发展,促使了城市周边地区形成了大量的乡镇。泺口镇就是其中的代表。庙会经济也十分繁荣。清代 济南 府辖1州15县, 清康 熙以后, 济南 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城市。与之相适应,文化事业相当发达,一批著名学者应运而生。明代文坛著名的“前七子”之一、历城人边贡,诗作以清新婉转、平淡和粹、兴象飘逸见长;“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则是文学复古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对明代文坛产生过较大影响;著名戏剧作家、 章丘 人李开先,有《宝剑记》等传世;清代著名学者、历城人周 永年 ,是《四库全书》的主要编纂者之一;马国翰则穷其毕生精力,完成《玉函山房辑佚书》,成为 中国 辑佚学的煌煌巨著。余如许邦才、殷士儋、于慎行等,均在文坛享有盛名。
  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涌入 中国 ,宰割掠夺, 济南 亦未幸免。1860年代-1870年代,环绕 济南 明府城外的建成区,修建了 济南 外城, 济南 城内空间达到7.54平方公里,成为面积中上规模的省城。1897年,德帝国主义侵占 胶州 湾,后又强修胶济路,从胶澳(今 青岛 )直达 济南 。1904年, 济南 自开商埠。城市区域随之扩大,工商各业有长足发展。1911年末,津浦铁路 黄河 大桥建成通车, 济南 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在此前后,德、日、英等国先后在 济南 设领事馆,开办银行、商店、教会、学校、医院等, 济南 进而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立足点之一。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开始废除 中国 延续了2000多年的附郭县制度(古代都城、省城、府城都是县治所在,府以上政区治所所在的县叫附郭县,也叫首县。),历城县治所于1937年11月从 济南 城内迁至城东王舍人庄。(大规模的将市区 和县 分离发生在1949-1955年.) 济南 的城市人口也从1890年的14.9万增加到1948年的59.15万。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府为道, 济南 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 济南 道。1929年设立 济南 市。民国以后, 济南 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济南 各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很快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成立了 山东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从1912-1928年, 济南 曾经先后被袁世凯,段祺瑞,和依附于张作霖的张宗昌统治,1928年5月3日, 日本 在 济南 制造了屠杀 中国 外交官和 中国 军民的 济南 惨案, 中国 ,6100多人被杀,1700多人受伤。1928年-1929年 济南 为冯玉祥的地盘,1930年-1937年韩复榘割据 山东 ,他在抗战中消极抗战,为保存实力,丢弃了大片土地。日军在1937年12月27日占领 济南 。日军残酷镇压 济南 抗日力量,掠夺 济南 地区的资源、财富和文物。日军在进攻、占领 济南 期间,曾制造了“鹊山惨案”、“大彦村惨案”、“田庄惨案”、“黄家峪惨案”等,给当时的 济南 带来了巨大灾难,给 济南 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1938年韩复榘被蒋介石下令枪毙。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重新控制 济南 ,1948年9月16日,解放军发起 济南 战役,9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攻克 济南 , 济南 解放。

济南特色


济南 的古今名人有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战国阴阳家创始人邹衍、西汉少年外交家终军、隋末唐初猛将罗士信、唐初著名贤相房玄龄(有争议)、隋末唐初著名将领,凌烟阁24功臣之一的秦琼(秦叔宝),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宋代著名词人,民族英雄辛弃疾,元代著名词人张养浩,民国北洋军阀孙传芳等。
济南 城的三 大名 胜是趵 突泉 、大明湖、千 佛山 ,南部郊县有春秋战国齐国的大峰山齐长城,东汉的孝堂山石祠,隋唐宋元遗迹四门塔景区,世界遗产,海内四 大名 刹之一保留了北魏至清朝遗迹的灵岩寺、 山东 博物馆,除此之外还有黑虎泉、芙蓉街、珍珠泉、五龙潭、宽厚里、洪家楼天主教堂、 章丘 百脉泉、朱家峪古村落、汉代 济南 王陵、济北王陵等。
济南 是鲁菜发源地, 济南 菜是鲁菜三大菜系( 济南 菜、胶东菜、孔府菜)之一, 济南 菜选料广泛,品类繁多以清香、脆嫩、味醇而著称,擅于制作清汤、奶汤,擅长以葱调味。著名的 济南 菜有糖醋 黄河 鲤鱼、九转大肠、爆炒腰花、坛子肉、把子肉、奶汤蒲菜、 济南 烤鸭、 济南 酱鸭、汆丸子、炒里脊丝、四喜丸子等。 济南 的著名小吃有泉城大包、草包包子、油旋、甜沫、黄焖鸡米饭、 济南 灌汤包、盘丝饼等。草包包子铺、老董家菜馆、城南往事、尧舜酒家、会仙楼等是 济南 老字号饭店。特产有阿胶、玫瑰、蒲菜、泉水、大枣、香稻等,有著名工艺品鲁绣。 济南 方言是冀鲁官话,称呼别人总是冠以老师二字。建筑是 山东 西部的建筑风格, 济南 的泉水很多,当地老百姓到泉眼下打泉水回家饮用、做菜也是一大特色。泉城广场的蓝色泉雕是 济南 的城市标志。

通过在 济南 这两天的观察,我发现 济南 美女很多,五官养眼,个子都比较高,身材丰满,皮肤很白,而且都很 大方 热情。 济南 的老城区 老街 巷保存得不错,那里是 济南 的特色所在,这是 青岛 比不了的, 济南 自然环境和卫生的确不如 青岛 ,但是最近几年市容也变得漂亮了不少 。 济南 做菜比 青岛 好吃。而且 济南 人还是非常厚道,热情助人的。 济南 的泉水是区别于 中国 其他城市的特色,但是也正因为泉水太多,阻碍了 济南 修建地铁。 济南 与 合肥 一样是个名人辈出,很有特色的城市。 青岛 相当多的人都认为 济南 土气,经济不如 青岛 ,市容破旧, 济南 人则都认为 青岛 没文化。相比之下二者各有优点, 济南 人更加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待人宽厚,为人低调,对传统文化有较多的了解。 青岛 人则更受到海洋商业文明影响,富有行动力,思维更加开放,热情奔放,对新事物有更强的接受能力。

山东 省会放在 济南 是最合适的,因为 济南 的历史和包容性。明朝选定 济南 做 山东 省会,不仅因为当时 济南 的经济发展早已超越 山东 历史上的第二个中心城市 青州 (第一个是齐都临淄)。是因为 济南 正好处在鲁 西北 平原、 泰山 山脉以南的鲁 南和 胶东地区的交接处, 济南 南面的 泰山 山脉比 淄博 潍坊 南面的 泰山 便于逾越,泉水灌溉了 济南 周边肥沃的土地,让 济南 在农业社会里是块物产丰富的宝地。

本帖最后由 就是爱玩安徽 于 2024-8-31 14:13 编辑

山东省的历史地位
[p=28, null, left]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就是 山东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从4000年前到隋唐时代, 山东河北 南部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仅次于 河南 的。关中平原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在西汉时期比 山东 高,其他时代则持平或不如。在北宋时代, 中国 经济最发达地区是 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 、江 西和 巴蜀地区。 青州济南 、郓州( 东平 )是北宋、金时期的 大城 市。北宋时期的登州( 蓬莱 )和板桥镇( 青岛 胶州 区)是当时 山东 的主要外贸港口。12-14世纪 山东 因为战乱和洪水人口锐减,经济衰退,经济文化地位下降,但仍然是北方经济发达地区。从明朝永乐年间以后到清末, 山东 因为运河航运经济复兴, 济南临清济宁 是当时全国重要的商业城市, 潍坊 、博山、周村是北方手工业重镇, 青州 也是明清 山东 境内的一个较大的城市。明清 山东中国 北方经济文化最发达的省,近代以后 山东 的经济重心向 山东 半岛转移, 青岛 取代 济南 成为 山东 的经济第一 大城 。延续了北方经济发达省份的地位。 山东 在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水平在北方仅次于 北京天津 和东三省,现在 山东 是北方经济最发达的省,经济发展水平在北方仅次于 北京天津 (内蒙靠资源驱动,不具有可比性),目前 山东 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均GDP排名为地14位,是 中国 大陆省和自治区中的第6位,仅次于 江苏福建浙江广东湖北 ,但考虑到 山东 的物价是全国最低的之一,比 湖北 便宜, 湖北 人均GDP领先不多,同样的金钱在 山东 购买力更强,因此 山东 的民富应该是 中国 大陆各省和自治区的第5位。

山东境内的主要旅游资源
[p=28, null, left]以下有些景点就是凑数的

济南 :趵 突泉 、大明湖、千 佛山 、灵岩寺、 山东 博物馆、四门塔和千佛崖、大峰山齐长城、郭氏墓石祠、黑虎泉、百脉泉、洪家楼天主教堂、泉城广场、朱家峪古村、五龙潭、珍珠泉、 九如 山、 曲水 亭街、漱玉泉、王府池子、辛弃疾纪念馆、 济南 方特、华不注山、 济南 植物园、 山东 科技馆、 济南 博物馆

青岛 :崂山(太清、流清、仰口、北九水、棋盘石、华楼)、 德国 总督楼、 中山 路一带( 德国 建筑群和栈桥等)、八 大关 和第二海水浴场、第一海水浴场、石老人海滩、 黄岛 金沙滩、银沙滩、 青岛 博物馆、海军博物馆、 青岛 啤酒博物馆、 青岛 极地海洋世界、 青岛 海底世界和鲁迅公园、大小珠山、琅琊台、 平度 大泽山、 胶州 少海景区、 城阳 方特乐园、 即墨 古城、 即墨 温泉、 即墨 田横岛、五四广场、奥帆中心、 青岛 山、 青岛平山青岛 植物园 青岛 中山 公园、浮山、信号山、小鱼山、小 青岛 、小麦岛、 黄岛 东方影都、琴岛之眼摩天轮、森林野生动物世界、老舍故居

烟台蓬莱 阁和戚继光故里景区、 长岛 景区、 烟台 山、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烟台 金沙滩、养马岛、牟氏庄园、八仙过海、三仙山、南山、 北极 星钟表馆、 蓬莱 极地海洋世界、海昌海洋公园、欧乐堡、 文成 城堡、 烟台 第一海水浴场、芝罘岛

威海 :刘公岛、成山头、烟墩角、鸡鸣岛、那香海、环翠公园、海驴岛、华夏城、 威海 公园

泰安 :泰山景区、岱庙、徂徕山、大汶口遗址、 新泰 新甫山

日照 :万平口、海滨森林公园、 五莲

潍坊青州 古城、云门山、仰天山、十笏园、风筝博物馆

淄博 :临淄(古车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等等博物馆群、姜太公祠、管仲纪念馆、晏婴墓)、周村古镇、蒲松龄故里、潭溪山、 鲁山

滨州 :孙子故里、魏氏庄园

东营 :黄河入 海口 景区

德州 :浡泥国王墓

聊城 :光岳楼和山陕会馆

菏泽 :曹州牡丹园、水浒好汉城、孙膑旅游城,其次是 郓城 观音寺塔和 单县 百狮坊等

临沂 :沂蒙山(云蒙、龟蒙、天蒙)、天上王陵(纪王崮)、银雀山汉墓博物馆、 沂南 诸葛亮文化旅游区、王羲之纪念馆、孟良崮

枣庄台儿庄 古镇、 滕州 墨子和鲁班纪念馆、铁道游击队旅游区、抱犊崮

济宁曲阜 孔庙、孔府、孔林、尼山(包括尼山孔庙和尼山书院)、颜庙、周公庙、寿丘少昊陵、梁公林, 邹城 孟府、孟庙、孟林、孟母林、峄山、明鲁王墓、汉鲁王墓、 嘉祥 武氏祠、曾庙和曾子墓、水泊梁山景区、 微山

以上的景点中有些是凑数的。

山东境内zz经济文化中心的变迁
[p=28, null, left]首先简单说一下 山东 历史上中心城市的变迁
济南 并非自古以来就是 山东 的行政首府,从春秋时代开始说, 山东 省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和最 大城 市在春秋时代是齐国都城临淄,其次是鲁国国都 曲阜 和曹国国都当时重要的商业城市定陶,战国时代三座城市经济实力的排名是临淄、定陶、 曲阜 。这一排名一直延续到了东汉末年。临淄是春秋中期到西 汉中中国 和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汉末和三国时代,三座城市均衰落,但临淄在三国和西晋时代仍然是 山东 的第一 大城 市。到了西晋末年的311年,前赵的大将曹嶷击败晋军攻取临淄后,看到临淄城大,四面平原无险可守,广县城太小,无法屯兵,就在今天的 青州西北 的位置修建了广固城,将 青州 、齐郡、临淄县三级zf治所都迁入广固。广县也并入广固。原先的齐都临淄城因为失去zz中心位置和战乱破坏而日益衰落, 青州 从此取代临淄成为 山东 历史上第二个最大的城市。此后直到明洪武九年(1376年) 山东 省会迁往 济南 府治历城县, 青州 作为 山东 境内的zz、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1066年之久。 济南 在汉代发展成为 山东 省内次一级的重要城市,可能在西汉到南北朝的时间段发展为 山东 省内仅次于 青州 的第二 大城 市,隋唐时代的 济南山东 省内仅次于 青州 ,到了北宋后期, 济南 的经济指标 比如 总人口和赋税超过了京东东路和 山东 东路的治所行政中心 青州 。金元时代的 济南 在经济上超越 青州 ,到了1368年徐达率领明朝北伐军击败普颜不花率领的元军攻占 青州 ,在4个月内 平定 山东 全境。明朝 平定 山东 后,设立 青州 府,以 青州 府首县益都县为 山东 省会。1376年,因为 济南 的发展超过 青州 ,并且更有连 通山 东南北的地利, 山东 省会由 青州 府首县益都县迁往 济南 府首县历城县。然而到了1897年 德国 占据 胶州 湾后, 青岛 在很短的时间段内就在现代化方面超过了 济南 ,到了民国初年以后, 青岛 的城建和经济都超过了 济南 ,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再来挑最重要的说一下 山东 历史上经济重心区域的变迁

在新石器时代, 山东 史前文化的发展是沿着距今约8500-7500年的后李文化、距今7500-6200年的北辛文化、距今6200-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龙山文化、距今4000-3500年的 山东 半岛岳石文化的发展顺序的。

公元前2000年左右, 山东 境内的平原因为冰河期结束带来的大洪水,导致当时 山东 境内这一时期的主要遗址大多在平原和丘陵的结合部,主要在山脉和丘陵两侧地势较高的冲积平原上。五帝时期到夏商时期, 山东 地区是被统称为东夷的部族集团活动的中心。华夏炎黄部落集团、夏朝和东夷不断发生战争,商朝的建立者本身也来自东夷,在商代,商朝对东夷的征服是从 山东 西部和南部开始的,而当时的 山东 半岛和 淄博 潍坊 以东地区的文明进程略晚于鲁 西和 鲁南。在华夏集团、夏朝和商朝与东夷的战争中,相当一部分东夷人也逐渐和炎黄、夏朝和商朝所代表的的族群融合,形成了汉族最早的前身华夏族。而在商朝未被融合入华夏的 山东 境内的东夷人有商代 山东 半岛的嵎夷、周代 山东 半岛的莱夷、鲁南的莒、钟吾、徐等部族。在鲁 西北 还有一个叫作长狄的民族,活动在五帝时代东夷部族活动范围内,被周人视为北狄。 山东 的东夷部族无论技术、zz制度都比较先进,军事上也比较强大,被商朝和周朝视为比淮夷更大的威胁。商朝的第13代王祖乙到17代王南庚时期,商王朝曾经在庇定都,庇在今天的 山东 菏泽 郓城 县境内,商朝第17代王南庚到19代王盘庚时期,曾经在 济宁 曲阜 境内的奄建都,当时。 山东 东部的海滨地区土地盐碱化比当时自然环境比今天优越的 山东 西部要高, 山东 东部的人口也少于 山东 西部,商朝的在 山东 的控制范围也是从鲁 西和 鲁南逐渐向东向北延伸。

在西周初年分封诸侯时, 山东 的各诸侯国国都主要都在一些水源良好、地势稍高并适合农业耕作的地势平坦的台地上。 山东 境内最重要的两个诸侯大国是姜太公姜尚后代建立的齐国和周公姬旦后代建立的鲁国。两个国家的建立者都是对西周王朝立有大功的人,齐和鲁也是当时的诸侯大国,但是初始封地都不过“方圆百里”。在西周早期齐国和鲁国的实力差距并不大,鲁国所在的 曲阜 一带土壤肥沃,人口更密集,有比齐国初始封地临淄一带更好的发展农业的环境。“太公望封於营丘,地泻卤,人民寡”姜太公建立的齐国虽然没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但是姜太公及其后代重视发展纺织业、和捕鱼业、 海盐 业的等手工业,重视商贸,所以齐国的经济发展快于鲁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成为了天下手工业最发达、占据产业链和财富顶端的诸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长期重视以宗法制在宗室成员内部进行权力分配的制度和坚持周礼的因循守旧,改革步伐很缓慢,除了初税亩等外直到战国时期才有公仪休变法。齐国在姜太公时期就尚贤使功,姜齐齐桓公和管仲改革、建立霸业,战国时期田齐的齐威王齐宣王也进行了改革,重视对外扩张,进入春秋以后,齐国的实力越来越超过鲁国。此后的泰山和大海之间的齐地在 山东 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长期超过泰山以南的鲁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将汉代 山东 境内的经济和文化民风分为三大板块,翻译成白话文

齐。(大体位置在 山东中东 北部)。齐地被山海环抱,方圆千里一片沃土,适宜种植桑麻,人民多有彩色丝稠、布帛和鱼盐。临淄也是 东海 与泰山之间的一个都市。民风从容宽厚,通情达理,足智多谋,爱发议论,乡土观念重。民众不敢聚众斗殴,但敢于暗中伤人,所以常有劫夺别人财物者。

邹、鲁。( 山东 中南 部的地方),而邹、鲁两地滨临洙水、泗水,还保存着周公传留的风尚,两地民俗喜好儒术,讲究礼仪,小心拘谨,颇多经营桑麻产业,而没有山林水泽的资源。节俭吝啬,害怕犯罪,远避邪恶。但等到衰败之时,人们一旦经商追逐财利,就比别的地方没底线的多。

从鸿沟以东,芒山、 砀山 以北,直到 巨野 。( 菏泽 一带)陶邑、睢阳也是当时的大都会。民风宽厚庄重,是君子之地,爱好农业,省吃俭用,靠积累致富。

此后 山东 境内齐地的民众思想相对功利和开放一些,鲁地人相对道德和保守一些。

明朝和清朝近代以前时期 山东 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大体可以分为6个地区, 济南淄博潍坊 一带的鲁中平原地区,京杭运河沿岸的 济宁聊城 地区, 山东 半岛的沿海地区, 滨州东营 等鲁 东北 平原地区,泰山山脉和沂蒙山地为代表的的鲁中丘陵地区、曹州府所在的 菏泽 地区。在六个地区种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领先的是鲁中平原和京杭运河沿岸地区,其次是 山东 半岛的沿海地区和 滨州 东营 等鲁 东北 平原地区,鲁中丘陵区和曹州府地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最落后。

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入侵 山东 带来的 山东 近代化浪潮, 山东 沿海的 青岛威海烟台 等地开风气之先,加上当地人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很少受到儒家思想的束缚,在发展速度上超过 山东 内陆。 济南淄博潍坊 等胶济铁路沿线地区发展脚步紧随其后,京杭运河的运输地位在清末被取代,运河沿岸城市和靠航运带动的产业衰退,部分失业运河船工引发社会动荡和治安问题。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山东 半岛的经济活力进一步显现,形成了今天胶东的 青岛烟台威海 民营经济最发达,经济活力最强, 青岛济南烟台 经济最发达, 东营 人均GDP最高, 威海淄博滨州日照潍坊 其次,鲁西南、鲁西、鲁 西北 经济相对落后的格局。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 山东 各地的治安的情况(我主要看的是地方上的匪患、农民起义爆发地)大致上也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治安越好,经济越落后的地区治安越差。例外情况是沂蒙山区的人民比较朴实,治安在古代 山东 并不差。

安徽境内的主要旅游资源
[p=28, null, left]合肥三河 古镇、中庙姥山岛景区、紫微洞景区、三国遗址公园、长临河景区(长临河古镇、六家畈、红石咀公园、黑石咀、四顶山等)、半汤景区(温泉、老街、三瓜公社、郁金香高地)、滨湖湿地森林公园、 庐江 汤池景区(汤池镇境内的所有景点,如汤池温泉、三冲巢湖源、白马岭)、 安徽 省博物馆新馆、银 屏山 、包公镇(包公故里文化园、几座古祠堂)、石塘镇景点(浮槎山和古几座祠堂)、黄麓镇景点(洪家疃、 芦溪 湿地等)、烔炀镇景点(烔炀古镇、李克农故居等)、矾山镇景点(矾山老街、洪氏宗祠、姚氏围楼、古矾矿遗址等)、阳家墩景区, 肥西 刘铭传故居、刘园、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其次是看点不高但比较有名的天鹅湖、包公园、李鸿章故居、逍遥津、明珠广场,还有源泉徽文化博物馆、渡江战役纪念馆、 安徽 名人馆、 安徽 创新馆、 肥东 博物馆、巢湖博物馆( 合肥 景点主要在远郊区和乡镇,四区五县范围内有普通公园等级以上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500多处(一座山和一个古镇、古村算一处),每个乡镇游景点少则2、3处。多则10多处, 比如 三河 古镇景区算一处景点,但内部的可以深入参观景点有十几处。
http://www.mafengwo.cn/i/12274606.html 合肥 在网上的最全面攻略
http://www.mafengwo.cn/i/9081197.html 合肥 在网上的最全面攻略

黄山黄山 、西递、宏村、 徽州 古城(徽商大宅院、 徽州 历史博物馆、 徽州 府衙、斗山街和打箍井街、渔梁坝、许国石坊强烈推荐)、齐云山、呈坎、 唐模 、许村、雄村、 祁门 牯牛降、 黟县 南屏、翡翠谷、阳产土楼、历溪、古城岩、 潜口 民宅、屯溪老街、花山谜窟、西溪南、 徽州 文化博物馆、 屏山 、关麓、卢村、 塔川 、昌溪、碧山( 黄山安徽 优质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级市,也是每个乡镇都有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
https://www.mafengwo.cn/i/3012788.html 这篇涵盖 徽州黄山 大多数主要景点,包括 黄山 、西递、宏村、 徽州 古城、齐云山、牯牛降、各主要古村落等在内

https://www.mafengwo.cn/i/18596245.html 歙县 的最知名景点建议看这篇,还有更多 歙县 景区如阳产土楼鲍家庄等等可以关注我的其他 歙县 游记

亳州 :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华祖庵、北关街、曹氏家族墓
https://www.mafengwo.cn/i/23511991.html 亳州 景点见这篇

阜阳 :八里河、尤家花园、明 清苑 、程文炳故居、颍州西湖
https://www.mafengwo.cn/i/23509445.html 阜阳 景点见这篇

宿州 :皇藏峪

淮北 :临涣古镇、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淮北 汉画像石博物馆

蚌埠 :汤和墓、湖上升明月博览园

淮南寿县 古城(楚文化博物馆和古城墙必须要去)、茅仙洞、八公山、焦岗湖、安丰塘
https://www.mafengwo.cn/i/21502813.html 淮南 最主要的景点 寿县 古城的游记见这里(还有其他 淮南 游记)

滁州 :琅琊山、 凤阳 明皇陵、韭仙洞、狼巷迷谷、明中都鼓楼、 凤阳 博物馆、 全椒 吴敬梓故居
https://www.mafengwo.cn/i/6765317.html 滁州全椒 县景点
https://www.mafengwo.cn/i/12314182.html 凤阳 县景点

六安 :天堂寨、万佛湖、皖西大裂谷、马鬃岭、大别山石窟、东石笋、燕子河大峡谷、毛坦厂古镇、 六安 市区的南北二塔和皋陶墓、李家圩地主庄园、霍山文庙、铜锣寨、梅山水库
https://www.mafengwo.cn/i/6724751.html 六安 5A景区之一的 舒城 县万佛湖的介绍

安庆天柱 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石牌古镇、孔城老街、三祖寺、迎江寺振风塔、世太史第、 桐城 文庙、龙眠山、五千年文博园、花亭湖、孔雀东南飞文化园、小孤山、鹞落坪、大别山彩虹瀑布、司空山、妙道山、巨石山
https://www.mafengwo.cn/i/17083693.html 安庆 城区景点
https://www.mafengwo.cn/i/17072668.html 天柱 山所在地 潜山 的景点

芜湖 :方特欢乐世界、 芜湖 古城(很小,景点很少)、鸠兹古镇(完全 新建 )、 芜湖 天主教堂、 芜湖 海关大楼、西河古镇、丫山、马仁奇峰、 无为 泊山洞、 无为 开城古镇、 无为 黄雒古镇
https://www.mafengwo.cn/i/22991755.html 芜湖 景点见这篇

马鞍山 :采石矶、 当涂 两座古塔、李白墓、朱然墓、 和县 (陋室、镇淮楼、两座古塔、 和县 文庙)、 和县 霸王祠、香泉、鸡笼山、 含山 运漕古镇、凌家滩遗址、古昭关、褒禅山华阳洞
https://www.mafengwo.cn/i/9517877.html 马鞍山 市区、 当涂 县、 和县 景点

铜陵枞阳 浮山、大通古镇

池州 :九华山、 石台 牯牛降、大王洞、杏花村、 蓬莱 仙洞、东流古镇、南溪古寨

宣城 :敬亭山、广教寺双塔、 绩溪 龙川 、上庄、太极湖村、鄣山大峡谷、孔灵浧坡庄园、紫园、 绩溪 三雕博物馆、新四军军部旧址、 查济 村、黄田、章渡镇、桃花潭、江村、太极洞
https://www.mafengwo.cn/i/7964595.html 绩溪 县最知名景点

中国明清时代部分大城市城墙内空间和附郭县
[p=28, null, left]
美国 学者章生道测出的1890年代 中国 城市城墙内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出处:章生道著,马德程译《明清时期 中国 城市的形态》
又名 《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 汉字为府名( 北京南京 除外), 北京 为洪武、建文年间的北平府,永乐以后的顺天府, 南京 为明朝应天府和清朝 江宁 府。括号内为府治所在附郭县名

北京大兴 、宛平) 60.0(实际上外城南部基本上不是建成区)
南京江宁 、上元) 41.9 (实际上城市北部和东部建成区较少)
苏州 (吴县、长洲、元和) 14.2 (实际上明晚期到1860年代城外山塘街、枫桥一带为商业街,实际建成区大大超出城墙,太平天国以后大为缩小)
开封 (祥符)13.6 (城市四角方位较空旷)
杭州 (钱塘、仁和)12.6
成都成都 、华阳) 12.6
西安 (长安、 咸宁 ) 11.8 (建成区实际上在城东略扩出城外1.8平方公里)
太原阳曲 )8.40
绍兴 (会稽、 山阴 ) 8.30 (城墙内三分之一面积较空旷)
济南 (历城)7.54(明府城3.06,外城7.54,城市空间在城 西和 城南扩出明府城之外)
湖州 (乌程、归安) 6.60 ( 沿城墙内圈空地很多)
武昌 (江夏)6.35 (仅武昌,不包括当时属于汉阳府的汉口、汉阳,武昌西城墙外长江岸边建成区多)
正定正定 )6.30(城四角方空地很多)
庐州( 合肥 ) 5.60 (城内 西北 杏花公园和 东北 逍遥津非建成区,而城外南面今 芜湖 路大钟楼、稻香楼和城东外坝上街、大小东门对岸、大西门外侧为建成区)
广州番禺南海 )5.20 (实际上18世纪城市就大大扩出城外,1840年城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淮安山阳 ) 5.20 (城区外河下古镇也是建成区,约7平方公里,但人口密度低)
常州 (武进、阳湖)5.10
福州 (闽县、侯官)5.05
扬州江都 、甘泉)4.80 (城市在清朝中期大大扩出城北,太平天国以后缩小)
宁夏宁夏 、宁朔)4.80 (城内较空旷)(今 银川
荆州江陵 )4.50
长沙长沙 、善化) 4.15
南昌南昌新建 )3.95
宁波 (鄞县)3.75
重庆 (巴县) 3.50
保定清苑 ) 3.25
云南 府 ( 昆明 县)3.20
兰州皋兰 )2.70
安庆怀宁 ) 2.60 (南城墙外侧建成区较多,略扩出城外,西门外也有建成区)(1260年建城,南宋以前 安庆 地区行政中心在今 潜山 市)
桂林 (临桂)2.35
贵阳 (贵筑) 2.25
襄阳襄阳 县) 2.24(未包括樊城)
河南 府( 洛阳 县) 2.20 (实际上建成区城墙外南侧略扩出城外)
大同大同 县) 2.10
上海松江 府管辖下普通县城)2.0( 松江 府治 华亭 县今 松江 区, 上海 元代建县,晚明和清代前期已达到府治规模,1843年后发展很快,19世纪末已是 中国大城 市)
奉天( 承德兴仁 )1.69(今 沈阳 ,清代以来 东北大城 市。当时 沈阳 城墙外有圈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的外关墙,建成区约4平方公里)
天津天津 县)1.6(当时 天津 建成区大大超出城墙空间,外国租界区面积是老城厢近10倍)
徽州歙县 ) 1.7(建成区主要在城西 徽州 府城,城东部 歙县 县城较空旷)
芜湖 (太平府普通县城)0.5(太平府治 当涂 县, 芜湖 在明晚期以后开始成为 安徽 手工业重镇,清朝雍正年间,城市人口1.7万,达到 无为和县寿县 (春秋到唐代以前 安徽 第一 大城 市) 滁州六安 等州城人口规模。1876年开埠以后发展很快,城外十里长街周边十分繁华,建成区大大扩出城外)

历史时期安徽第一大城的变迁
[p=28, null, left]安徽 的文明进程开始于皖 西北 ,在春秋晚期,随着州来国和蔡国先后在 寿县 定都, 淮南寿县 开始在 安徽 各地中脱颖而出,地位重要起来。到了战国时代,寿春( 寿县 )不仅通过淮河联通淮河上下游,还向北通过淮河支流颖水和魏国开凿的鸿沟运河,连接济水和黄河,南面通过东淝河的水运,经过庐( 合肥 )中转通过长江支流南淝河、巢湖和裕溪河的前身濡须水沟通长江及其支流,发展为一个水运枢纽和重要商品集散地。楚国在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后寿春的城市人口达到了20万。寿春是当时除了 山东 以外的华东地区加上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汉代 寿县 仍然是全国十六个主要商业城市之一, 安徽 境内仅次于寿春的是作为江淮水运物 资中 转站的 合肥合肥 也是《史记 货殖列传》中记载的汉代16个商业都会之一。如果加上北方化但在秦岭以南的 南阳 ,汉代南方7个 大城 市是 成都 、宛( 南阳 )、 江陵荆州 )、寿春( 寿县 )、吴( 苏州 )、 合肥番禺广州 )。汉代 安徽 境内仅次于寿春和 合肥 的重要城市还有舒( 庐江 柯坦城池村)、历阳( 和县 )、谯( 亳州 )、宛陵( 宣城 宣州区)等。 寿县 在春秋到唐代是 安徽 境内最大的城市,汉朝到唐代以前 安徽 仅次于 寿县 的第二 大城 市是汉代的 合肥 ,三国时期的 亳州 ,(两晋南北朝到隋时期不明),唐代的 宣城 。而晋代到唐代, 合肥 也一直是 安徽 境内的州治所之一。两晋南北朝到隋代, 安徽 长期为州郡治所的城市有 寿县合肥亳州阜阳宣城潜山 。其中又以 寿县合肥宣城 三城为州郡治所时间最长。唐代的庐州在 安徽 排名第三位。

五代十国后期庐州( 合肥 )因杨吴的大力经营和很少受到战乱破坏超过这一时期受到严重战乱破坏的寿州( 寿县 )和宣州( 宣城 )发展 安徽 境内的第一 大城 ,宋代庐州的商税、酒税等税收居 安徽 第一位,城市人口和城墙内空间也居 安徽 各城第一位。宋代庐州的经济之指标也超过宋代 江宁 府( 南京 )。宋真宗时代 淮南 道设置了2名主管经济大权的转运使,其一就驻庐州办公到了北宋时期或南宋初年, 淮南 西路的治所也就是当时 安徽 境内唯一个一级行政区的治所从寿州迁到了庐州 合肥合肥 作为 淮南 西路、庐州、 合肥 县三级行政区治所,取得了行政中心地位。 徽州 (治所 歙县 )的经济文化经过北宋时期的积累随着南宋定都 杭州 和很少受到战乱破坏而发展起来,在南宋时期的 安徽 ,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庐州,而手工业发展水平居 安徽 之首。原本是中古以前 安徽 第一 大城 市的 寿县 ,因南宋和金元的战争,更加严重是南宋以后淮河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在南宋以后,尤其是明清以后,成为 安徽 经济落后地区。在元明时期, 安徽 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是省级行政中心,元代的 开封杭州 ,明代的 南京 是管辖 安徽 地区的行省省会。除了明初 凤阳安徽 各城中人口最多以外,庐州 合肥安徽 境内的第一 大城安徽 长江岸边的皖江城市群除了 马鞍山 在南宋末年全部完成建城,而在明朝中后期成形。明朝中后期 安庆芜湖 和五代时期最先发展为州府的 当涂 一起成为皖江地区的三个重要城市。

安庆 在1260年建城,同时取代了之前 潜山安庆 地区行政中心地位,明代后期的 安庆 府人均进士已仅次与 徽州 ,1667年 安徽 建省,因这一政区全称由十三个府州从南向北的先后顺序排列,安、徽二字居首,且都带有安定,服从王朝治理(安定和绳索)美好寓意,一说 安庆徽州 地位重要(清代书籍还没有这种说法)因此清朝命名为 安徽 省。清朝初年,因 安徽 内部经济文化民俗差异巨大,明代以前, 淮北 、江淮和 江南 从未隶属同一一级行政区,自楚都寿春之后内部自古以来一直没有唯一的zz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安徽 省会定在哪里被朝廷长期争议, 安徽 省一级衙门在清初常驻 南京 办公。清代时的1760年,乾隆因 安庆 城控扼长江中下游,且城四周有群山和险关,选定 安庆怀宁 县(元明清府县治所都在 安庆 城)为 安徽 省会, 安庆 成为 安徽 省会,成为 安徽 zz中心, 安庆 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居当时 安徽 前列,不过清代 安庆 的城墙内空间在省内排在庐州 合肥寿县 之后,面积不及庐州城 合肥 一半,清代 安庆 城又没有清末以前的城市人口数字,加上嘉庆道光年间,屡有建议迁省会于庐州 合肥 的记载。当时 安徽 的第一 大城 是否是 安庆 是可疑的。 安庆合肥 都有可能是清朝鸦片战争前乃至太平天国运动前 安徽 第一 大城安庆 作为清代 安徽 省会先天存在不足,如其人均进士数清代少于 徽州 和和州,仅为 安徽 13府州第3位,清代 安庆 府附郭县 怀宁 县的进士人数和人均进士数均少于庐州府附郭县 合肥安庆 人均赋税在清代 安徽徽州 、太平、庐州、 宁国凤阳 等府之后,仅为 安徽 13府州第6位。

清末1876年 芜湖 开埠,迅速发展成为近代 安徽 境内第一大工商业都市,工商业产值和城市人口是清末民国时期的 安徽 第一。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本来只是 凤阳 一个镇的 蚌埠安徽 崛起,迅速发展为 安徽 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并且在日伪时期还做过 安徽 省会,1947年又成为 安徽 解放前唯一一个设市的城市。虽然因 安庆 是省会的原因,清末 安庆 的近代化在 安徽 开始得最早,甚至开创过一些 中国 近代化的第一,但因为缺乏经济驱动和清末zz腐败, 安庆 的近代化和 芜湖 相比速度缓慢,民国时期 安庆 城城市规模和工商业产值仅居 安徽 第三位,在抗战爆发前仅为 安徽 的行政中心和司法和文教中心。1938年因为日军进攻 安徽安徽 省会临时迁往立煌( 金寨 ),1945年抗战胜利后, 安徽 省会正式迁到了 合肥合肥 在民国时期城市规模仅居 安徽 第4位,且城建在民国时期横向对比极为薄弱,城市规模仅为三、四线城市,城市人口仅为国内60多位,这也是汉代和隋朝以后合 肥城 市地位的最低点,但是如果以清朝中期的标准,清朝中期庐州 合肥 的城市规模和城建则属中等省会的等级。 合肥 在1950年代末成为 安徽 第一 大城 ,现在在 安徽 的优势相比其他 安徽 城市已经十分明显。

从历史长度和全部历史时期的总体历史地位和行政等级,古建筑和地下文物数,名人的数量和影响力、史料丰富程度、拥有独立地域文化区且是庐州文化区中心的角度, 合肥 在这些方面都大大超过 安庆芜湖蚌埠徽州 黄山 在古建筑、传统手工艺、传世文物数、明清文书档案数、明清文化名人、地域文化发展水平上超过 合肥 ,但 徽州 地处 皖南 山区,且地理位置偏居 安徽 南端,人口又太少,虽然有传统文化积淀的优势,却并不适合建成 大城 市,也没有足够的承载大规模产业的土地空间,交通建设成本高。因此 合肥 作为省会是合理的。


草包包子铺2月7日晚上6点多到达 济南 火车站,步行去火车站出站口附近的草包包子铺火车站店,我是慕名而来,却发现包子铺春节放假打烊了。1937年,一名叫做张文汉的老实人,在 济南 开了一家名叫草包包子的店铺,他制作出来的草包包子以馅多、味美、灌汤而闻名泉城 济南 。半个多世纪以来,草包包子的店铺经历了日伪时期的土豪恶霸寻衅敲诈,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飞机滥炸,zz运动,经济改革等诸多风潮,见证了 济南 近百年的荣辱沉浮。是 济南 人为之喜爱的,为之自豪,最能体现古老 济南 韵味的老字号。在 济南 市饮食协会连年的评比中,草包包子铺的特色草包包子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风味多次荣获 济南 市名优小吃的称号。草包包子铺
张文汉也是命运多舛,1948年 济南 战役的时候张家一家五口都被炸死了。只有妻子和遗腹子活下来。现在草包包子铺是中华老字号,草包包子是中华名小吃。
然后我就打车去之前预定的酒店舜和酒店。 济南 火车站站前广场是极难打车,过路的车也是宰客。对过去的 济南 火车站印象不好也是 青岛 人喷 济南 的一个理由,从火车站沿着车站街向南走到经一路,可以很方便打到车。
山东舜和酒店(泺源大街店)

到达舜和酒店办理入住手续之后,就来到酒店餐厅用餐。上次我来 济南 也是住这家酒店,主要就是看中这家酒店当时能做最好吃的鲁菜。这家酒店和 济南 有名的饭店尧舜酒家是一个老板,当时还是 济南 餐饮协会会长单位。现在还是 三星 级旅游饭店。不过这次我到这餐厅吃饭,感觉口味大不如几年前。而且菜肴的品种似乎还减少了。如果满分是5星,做菜口味也就能打3星半,估计是易主了。

山东舜和酒店

第一餐是点了鲍鱼捞饭、墨鱼肉片炖豆腐,还有米饭,价格不便宜,但是感觉口味一般。

山东舜和酒店

山东舜和酒店

豪华大床房空间不大,但是干净卫生,基本的设施都还有。

山东舜和酒店

山东舜和酒店

酒店有点做得很好,就是每天送一盘水果、酸奶、饼干组成的小吃。

山东舜和酒店

山东舜和酒店

山东舜和酒店

酒店的客房还配备了防烟面具和消防手电。

山东舜和酒店

早上到餐厅吃早餐,感觉我能吃的也就是炒饭、红肠、干丝什么的,大米粥都没有,能吃下一小碗面条做副食品。北方包子馒头饺子什么的也吃不惯。我的早餐是包括在客房费用里的,这家酒店的早餐厅的牌子上写的是78元一位,感觉28元一位都不值。然后尝了下 济南 的名小吃甜沫,甜沫是一种以小米面为主熬煮的咸粥,一点也不甜。 济南 人喜欢用油旋配甜沫当早餐。我尝了下,真不习惯那个味道。

四门塔景区


之前在携程上包了车,2月8日游览 济南 市区南边很远的四个宋代以前就有的古老遗迹,隋唐古迹为主的四门塔,宋代到明代的古迹灵岩寺,东汉的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峰山齐长城。早上七点半司 机张 师傅按照之前的约定来接我开始这一日游。当天包车一共花费了930元,行程接近200公里。这四个古迹正好都在 济南 市境内南部靠近 泰安 的地界上, 泰山 山脉的北麓,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摆脱了历代战火人祸的破坏,一字排开,离得很远。

四门塔

首先来到四门塔。四门塔景区位于 济南 城历城区柳埠镇,是一处环绕古代神通寺修建的古迹遗址群。山下现代修建的大型寺院神通寺不值得看,真正的看点是现代神通寺后上坡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会经过的西汉古柏九颈松,隋代方塔四门塔,小宋塔、小唐塔、建于宋金时代到明代的神通寺 塔林 、唐代古塔龙虎塔、唐朝初年的石窟千佛崖。九顶松树龄已超过2000年,枝干高大宽阔,隋代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单层庭阁式石塔,唐代龙虎塔造型独特,石砌三层须弥座塔基,上有覆莲、 狮子 、伎乐、等精致券门,上部雕龙、虎、佛、 菩萨 、力士、伎乐、飞 天等 。建筑华丽优美,在现存唐塔中别具一格。 塔林 中有二十多位得道高僧的墓塔,千佛崖为开凿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到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的一处摩崖石刻,现有较大的洞窟6个,大小造像214尊,铭刻45处。景区门票30元,持导游证免票。

四门塔

四门塔

四门塔建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距今已有1400年了。四门塔全用灰青色石料砌成,每边面宽7.4米,高度略同面宽,四面各开一圆券门。塔内中心有大 石柱 ,柱四面各有石佛像,绕柱一周为回廊。塔檐用五层石条叠涩砌成,轮廓内凹。最上须弥座四角置“蕉叶”,正中置覆钵和五重相轮及宝珠组成的塔刹,也全是石刻。塔总高15.4米。四门塔很重视轮廓和比例的推敲及繁简对比,艺术价值较高。如檐下的内凹和屋面的优美凹曲给 方正 刚劲的石塔增加了柔曲的意味;塔门甚小,正确地显示了塔的实际尺度;塔刹形象丰富,给全塔简洁而质朴的风格增添了一些趣味。

四门塔

四门塔

首先来到的隋代古塔四门塔,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隋代石塔。四门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 中国 现存最早的全石结构佛教塔,全以青石砌成,是 中国 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层庭阁式石塔,也是现存最早的亭式塔。

四门塔

塔内有四尊隋代佛像,可惜四座佛像的头都在时被砸毁,现在的佛头都是十几年前重新雕刻接上的。

四门塔

四门塔

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主佛像及左右二尊 菩萨 和弟子,目前剩下主佛。每尊佛像都是用整块 大理 石雕刻而成。佛像皆螺发肉髻,颜面 丰润 ,细眉慈眼,隆鼻长耳,嘴角上扬,安详恬静。四佛各有名号,西边佛像叫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南边一尊称欢喜世界宝生佛,东边一尊为阿閦佛,北边的是莲花庄严世界微妙声佛。这些佛像雕刻细腻传神、刀法流畅、文饰清晰,极富 中国 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是珍贵的佛教艺术极品。

四门塔

四门塔旁边有一棵巨大的古柏,植于汉代,树龄已超过2000年,叫做九顶松。

四门塔

九顶松又名"千岁松",位于四门塔北邻。实际是一株侧柏。树围5.5米,顶端分生9股粗壮的巨枝。故名九顶。因 济南 当地人"柏"读"bei"音,古人忌"悲",故名九顶松。虽过两千年高龄,仍枝叶茂盛,葱笼叠翠。它有“齐鲁第一树”的美誉,与“齐鲁第一塔”四门塔相依相伴,相互辉映,年龄比塔还要老。
1984年,文物部门在树周安装了长11.2米,宽8.7米, 高1.3米,由139根直径11厘米的方形"柳埠红"花岗石构造的围栏,加以保护。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