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明代早期与中后期防御思路的变化:从守口到守连续的山脊防线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明代北京周边边境形势的变化,是较为专业的明史研究问题,研究文献丰富,观点不尽相同。我们不过多地讨论这些领域,只提示几个阶段及转折事件:



1、洪武永乐时期



明朝初期,对北元或蒙古各部落的防御思路,以积极防御,主动出击,安抚属夷的策略为主。



在积极防御的同时,洪武年间在燕山一带设置200关口进行守卫,永乐年间增设了不少关口。所以,《四镇三关志》上各主要关口,多是永乐年建。



但永乐时期,取消了洪武年间塞王守边的策略,安置朵颜三卫于辽东至大同一线,卫所内迁,防线后撤,也为中后期北部边疆的不稳定局势埋下了隐患。



2、势力均衡相持时期



永乐以后至正统十四年止,北部边境基本相安无事,大明与蒙古各部落基本处于均衡相持阶段,没有大的冲突发生。



这个时期,陆续增设了一些关口,但冲突不是主流。



3、土木堡事变,明朝由盛转弱



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了震惊大明王朝的土木堡事变,该事件的发生,有其深层的原因,是长期积累的矛盾暴发的结果,甚至有大明王朝内部矛盾的掺搅。



土木堡事变以后,为加强防御,在重要防御地带大量修筑边墙,不但在北部大边设置防线防御草原上的蒙古部落,还需要在内线设置数道防线防范原已归顺的属夷。这个时间的边墙,加固、重修了各处隘口墙,包括新修宣镇各路边墙、陵后诸隘口墙、永宁一带边墙等。居庸关景泰年间在长坡店重建,擦石口设口于嘉靖二十三年,大致也属于这一阶段。



4、庚戌之变,大明的防御思路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因长期要求进行边贸得不到满足,并且使者被杀,俺答汗纵兵自古北口溃边而入,在怀柔、顺义、通州、平谷等地大肆劫掠,历八日乃从古北口、白羊口而退,此为震惊整个大明的庚戌事变。自此以后,蒙古兵进攻大明成了常态,进攻的线路也被侦察成熟,虏骑会选择早期看不上的点进行偷袭。修建连续的大墙,成为迫切的需要。



于是嘉靖三十年,修建了蓟镇至昌镇白羊口下的边墙,嘉靖三十四年,修建了昌镇横岭路的边墙。



这个时期的墙,为毛石墙体,以三合土或黄土粘合。至今仍然保存下来的这个时期的墙体,目前在密云一带还有较多遗存。怀柔的“秦皇旧址”段长城、驴鞍岭口西侧被证伪的“北齐长城”残墙、怀柔与延庆交界处的双界山长城,都应是嘉靖年间的墙体。嘉靖三十年的墙体为保持连续走势,选择大体沿山脊修建。



5、隆庆历历年间改建空心敌台修建砖石大墙



隆庆元年,戚继光从抗倭前线调任戚镇,隆庆二年任总理蓟镇练兵事务,开始创建空心敌台,并对嘉靖年间的边墙进行修葺、加固、加宽、加高、包砖。根据蓟镇一带出土的碑刻,空心敌台及砖石墙体的修建,迟至戚继光被弹劾后的万历三十五年仍在进行。



万历年间以后,明代记载北部边疆防御的志书大幅度减少,但砖石长城上遗留的大量碑刻,仍然记载了长城修建的历史。直至崇祯年间,修建长城的工程仍在进行。这个阶段所遗留下来的砖石长城,也成为最为壮观雄伟的长城。



这个时期的长城,由于材料的更新,城砖与大条石更加规则,可以标准化预制,稳定性高,又大量使用三合土作粘合剂,因而可以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修建砖石大墙,对嘉靖三十年的墙体进行了局部改线及取直,留下了包括鹰飞倒仰、蝴蝶结等处异常险峻的墙体。



嘉靖三十年以前,防御思路有共性是守口。这个时期由于没有连续的边墙,关口的选择与地形相契合,往往利用自然地势宜守难攻之处,关址尽量选择沟谷内口,形势紧要的地区,会同时设置内口与外口,如居庸路与古北路。根据内口外口地形的优劣,部分关口也会加强外口的防御,如枣园寨-石城峪外口一带,各本志书对关口形势、位置关系、进犯线路等的描述都重点着墨于外口。这种策略的优势,一是大大降低了防御的兵力成本、物资供应成本;二是这种防御思路,利用有纵深的沟谷,可以把敌虏放进沟谷,一路畅通,诱敌深入,布设一个口袋阵,待到敌虏进到关前口袋深处,人马拥挤,进无可进,退不能退之时,有效实施狙击。这种防线,由于地形有利的关口不可能呈直线分布,因此各关口的位置较为分散,呈点状分布,有前突者,有深处腹地者。居庸路的各关口至今呈现这种状态。



嘉靖三十年以后,蒙古人的入侵常态化,他们对边境一带的防御薄弱环节已经了如指掌。原有的点状分布的关口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已经不太能适应局势的发展。于是沿燕山一带基本连续的山脉走势,修建了连续的边墙。连续的边墙主要沿山脊修建,原有的关口多不在山脊之上,因此防线虽然仍然围绕原有的关口附近布局,但走势无疑发生了改变。有一些关口被撇开在连续的边墙以内,如驼岭关、石城峪口、擦石口、密云的陈家峪等;有一些关口属于这种情况,但早期关口与后期关口位置变化不大,如撞道口、驴鞍岭口、磨石口。也有一些关口被弃守在主防线以外,如枣园寨、石城峪外口、鹞子峪外口等。由于边境形势已经彻底发生变化,早期用于往来人员、交易物资、抚赏属夷的关口失去了这些功能,于是部分较小的关口被封堵,包括石湖峪、大长峪口、擦石口、师坡谷关等。



总体上来说,永乐后期以后,北部边境的防线是在退缩的,但在修建连续边墙之时,局部地段防线前置到山脊之上,如石湖峪段、擦石口段(今庄户长城)等。



早期的防线由于毛石墙稳固性差,这个阶段的边墙无法在陡峭的山崖边修建,因此回避了在断崖边修墙,在险要处往往迂回至缓坡修建。如驴鞍岭口的残墙,磨石口堡西侧的残墙,避开了现驴鞍岭口、磨石口处的断崖。



后期改建砖石大墙时,城砖规格统一,稳固性好,又以粘合性非常好的三合土筑砌,因而成就了鹰飞倒仰、蝴蝶结这样几乎垂直而壮观的长城。




经历过几次变化以后,洪武永乐年间的长城关塞,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例如早期黄花镇一带的诸多关口,到后期已经面目全非,后人基本上都说不清、找不到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研究长城的人渐次增多,但最初研究长城的部分学者只感叹砖石长城的雄伟壮观,忽略了明代北部边疆修建长城防线的数次变化,对那些早期修建的已经坍塌成石垄的墙体不辨缘由,猜测为“北齐长城”甚至“秦皇旧址长城”,误导了大众,以至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内,这种影响还未能消除。

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深受启发,学习啦。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