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迷你高压锅,高海拔户外solo利器(附详细烹饪使用方法,不断更新中)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光影蚀者 于 2023-6-28 23:41 编辑

      后面的跟帖有详细的烹饪方法!!!安全烹饪,减少炸锅的危险!!安全第一!!!那就是不上盖之前可以中小火,上盖以后务必微火!!微火!!这样不会损失太多汤汁,盖子上也不会留有印记,而且也不会听到泄压阀被吹得滋滋的转!!(以下只代表本人的个人见解和经验分享,违规使用、内装物容量超标导致喷溅堵塞、用火大小没掌握导致爆炸,把手高温脱落导致烫伤等,或造成人身伤亡的概不负责,毕竟我不是生产厂家,也就是个户外爱好者分享自己的一些户外使用心得         
       对于国人,主食还是米饭,特别是户外,低海拔无所谓,米饭煮面都不是问题,但是到了高海拔,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即使烧水泡山屋、山之厨,水也就70-90度,保温做得再好,泡起来也差那么一点。高原煮饭那高压锅就是必须的,不过之前比较火的是韩国SNOWLINE的轻便高压锅,重量也不轻,对于长线徒步来说,人多也很累,之前走两次EBC一直在需求一款轻便的solo高压锅,结果市场上基本上没有。
        去年在淘宝上出现了一款迷你solo高压锅,叫小金手作,重量就200多克,看了介绍确实心动,然后看到评论区很多人说这个是拿喷漆壶罐改装的,我也表示怀疑,不过价格很亲民,才150元,于是就买了一个,但是也担心是否存在重金属元素(如铅、镉这些),还有防爆的安全性,于是按照卖家的指导,全程小火到微火,第一次就炖了猪脚汤,半小时才10克气,猪脚软烂可口,于是我用微量元素及重金属试剂盒测定了长时间高压的纯净水,结果均未发现任何有机物质及重金属元素,至于罐体确实像卖家说的,只是参考喷漆罐的外形,重新用阳极氧化铝加工的,只要全程用小火或微火,别装太满,非常安全。于是我又买了一个,到户外亲子露营时,两个锅一起压排骨或者煮饭,非常快,也很省气,户外炖牛肉的梦想也可以实现了。现在小金又开发出了更轻便的安全阀,重量又轻了不少。另外听卖家说,他又研发了新的盖体和罐体,更轻更安全,哈哈,看来我要买第三个了,今年11月份准备计划走第三次EBC大环,去好好拍下冬季的星空和雪山延时,到时可以带上新款小金去高海拔体验一下熬夜拍星空,还可以吃热腾腾的腊肠饭,太爽了。【重要注意事项】1、炖汤时不能超过70-80%,否则一上汽沸腾就喷!!!而且容易出现危险!!  2、上汽之前可以用中小火,但是听到压力阀稍微有滋滋声的时候,立马改为微火!!!后面全程微火!!建议全程使用挡风板!! 3、微火只会听到压力阀有少量气体溢出,而不是喷(不像我们大高压锅那些滋滋的喷得阀门转),这样一来不会损失太多汤汁,一来降低炸锅风险,还可以节约气。煮饭也不会糊锅(煮饭的时间和火候要多煮几次,就不会糊锅了)。





店铺名字:小金手作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日本uniflame,有四小块,军绿色和卡其色可选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等一月后小金最新推出的加厚CNC罐体和轻量盖体你就知道了,车床在加工罐体的视频老板私下发给我过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非也非也,户外有很多种,有自虐去走狼塔、冬季翻秦岭,也有人轻装?背夫走EBC,有人自己带米饭腊肠煮饭,有人啃压缩饼干,有人买N包山之厨……户外的伙食看各自的喜好,我是徒步次要,拍摄延时、星空是主要,对吃的有时要求高有时要求低,对于拍星空延时一拍就是一通宵,打下盹,做点饭加餐顺便烤烤火暖手,何不是一种快乐呢?城市户外我一样可以带上各种新鲜食材,一样可以做出高端日料店里面的omakase套餐,看看我之前发的帖子就知道了,爱好各有所爱嘛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本帖最后由 光影蚀者 于 2023-5-12 18:33 编辑

小金即将推出更轻量化的CNC铝质盖体,加上改版后的小号压力阀,重量比老款不锈钢版的要轻62克左右,如下图(目前盖体还没正式上市,估计和加厚的罐体一起上市还要一个月左右,我是给老板提前买来感受下效果,确实轻,估计有人会怀疑我是托,哈哈,不管他们,好东西提前享受,并分享给有需要的驴友们),等厚罐体上市了,我再继续买来感受一下,估计重量会多一些。





改为钛锅会更轻,小金+1L钛锅(网上找了很久,杂牌,咸鱼上购买,只有一个)+550ml钛工匠的碗+缓冲收纳网套=449g,还可以组合两个450ml钛工匠的碗=587g。




本帖最后由 光影蚀者 于 2023-6-28 23:53 编辑

【掌握火候和时间是重点】1、全程小火到微火,用了家用煤气灶(加隔热板)、SOTO310风神、SOTO310蜘蛛炉、MSR小火箭2(非豪华版)、SOTO330风神测试,家用煤气灶就不说了,加了隔热板火都大,很容易喷。感觉MSR小火箭(非豪华版)最好控制,且不易熄灭,SOTO310风神要是调为微火,很容易熄灭,虽然要加挡风板,但是户外的条件更为苛刻,所以更容易被吹灭,加大火量又容易喷,而且煮饭不好控制时间,容易糊。MSR小火箭出气孔比较少,即使风大调大火焰,也比SOTO310风神好控制,而且省气,至于MSR小火箭不带海拔气压调节,4年前在EBC海拔5000米的Lobuche 8000inn烧水也没感觉有啥区别,要是到气体很少的时候才能有不一样。
2、控制火量先别盖盖子(这样好掌握火的力度,也不容易熄灭,我喜欢用MSR小火箭(非豪华版),150ml米为例(加水到300-310ml),先泡米10-20分钟(户外反正也在休息,煮饭也是一种放松),然后开中小火煮,我买了个MUJI的硅胶勺,前面是软的,可以在煮沸之前去搅拌,刮粘锅底的米饭(减少糊锅几率),火别太大,加热到煮沸,从开始点火到沸腾,控制时间6-8分钟,别太快,不然不好吃,然后就可盖上盖子了,这时候锅壁也不会太烫,用块毛巾包着锅盖盖子,然后立马调为微火(这里是以MSR小火箭(非豪华版)为例子,只有淡蓝色的火焰),等听到泄压阀有滋滋声的时候,开始计时闷8分钟(其实家里的电高压锅煮饭时也是这样,不管米量多少,泄压阀被顶起来计时时都是8min),关火后继续闷10-20分钟,就行了。(备注:高原地区气温气压低,所以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更改,总体说来,微火很关键),按照上面这个煮法,完全看不见喷糊糊的水汽,也不会气体冲得泄压阀滋滋的转,如果火大,记得加水要比上面说的多,但是容易糊锅和夹生(就像小时候父辈他们说的:下面焦上面烂,中间还夹穿甲弹),我按照上面这种煮法,常温(海拔:海平面附近)煮150ml米,只要4克气,4克算很少了哈,而且盖子上完全没有喷出的水渍和印记。







煮好饭焖饭,看看盖子上没有喷溅的印子,过去没掌握方我煮好后,上面都是米浆干燥的印子。


3、(重要!!加水后不超过容量的80%,最好不要超过70%),炖汤一样,也是别先盖盖子,因为煮肉类会产生浮沫,容易引起喷溅(这就是容易喷溅的一个原因),所以中小火加热,到沸腾产生浮沫后,去除浮沫,调为微火(火大一样会喷溅),和上面煮饭一样,再用毛巾包住罐体(咸鱼和淘宝上也有附带把手的版本,雷鸣闪电的),盖盖子后闷30分钟(针对排骨和鸡),若为猪脚,要45-50分钟左右,这样全程也不会喷溅,泄压阀也只有滋滋的出气声,只要控制微火不至于熄灭,盖子上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记,而且容量可以装到80%,因为小金的高压锅容量也就700ml,所以按照上面这种炖煮法,汤汁的损耗量很少,见下图,常温(海拔:海平面附近)炖一锅马蹄笋排骨(加2个花蛤提鲜),烹饪时间40分钟只耗费11克气。




看看下面这个煮好后的盖子,没有明显喷溅的印子


户外就在于DIY折腾,小金开发出了把手后,如虎添翼,经过老板的指导顺利粘接了把手,胶水是可以耐受300度高温的耐高温胶,很牢固,小金的吗容量稍小,我也买了雷鸣闪电的迷你高压锅做了对比,相比之下,雷鸣闪电的锅体容量较大,有1L,经过炖排骨炖牛腩,小金的压力明显优于雷鸣,停止加热后小金压力可以维持数分钟,雷鸣基本上一关火就没压力了,雷鸣的水汽损耗比较严重,微火阀门处一直有水汽流出,小金锅体厚度也比雷鸣要厚,通过DIY内置罐体(雷鸣为360ml不锈钢罐,小金为钛工匠280ml的茶叶罐),蒸隔一个为酒精炉支架,一个为jar钛蒸隔,隔水高压蒸粉蒸肉,两者都是加300ml水蒸,200克肉雷鸣上汽后小火加热40多分钟后肉质还是比较硬(耗气18克),153克肉小金上汽后微火40分钟肉质已经软烂(耗气13克),小金的容量要小于雷鸣1L的容量,所以雷鸣多了50克肉要多耗费一些时间,但是也与压力不足有关。相比之下,高海拔solo长线徒步,烧水我还是优先选择小金,低海拔煮面烧水可以考虑雷鸣闪电。








本帖最后由 光影蚀者 于 2023-6-28 23:34 编辑

小金煮面
关于小金煮泡面:高海拔的话先上盖烧水,开盖烧水即使水开了,温度也不达标,水不超过500ml,烧开后,等3-4分钟泄压后再开盖,低海拔或零海拔就开盖把500ml水煮沸腾,常规桶状方便面85克的方便面饼掰成3块下去泡,粉包只能放60-70%,避免过咸,这时可以放青菜,生菜可以放4-5片(像EBC徒步可以低海拔买个包菜,不容易坏,那边蔬菜比肉贵,高海拔能吃到蔬菜是一种奢侈的享受)然后开微火继续煮,别上盖,水微开泡面就会膨胀,立刻关火,上盖闷5-10分钟开盖就OK了(常温耗气8-9克)。

        关于一体式炉头外加钛折叠挡风板会导致热反射使得罐体温度升高的问题,冬季还好,气罐减压本来就会导致罐体降温,太冷环境高山罐也会出现汽化不完全,还需要预热或者热水泡罐体(户外低温环境下,我睡觉前都会烧开水放进保温壶,第二天要是气罐不来气,就用热水泡一下),backcountry生产了一款配合MSR反应堆的铜片预热装置,不过反应堆确实适合登雪山的高海拔大风环境,就是有点重,烧水利器,煮面都要控制好火候,煮饭别想了,隔水蒸那太耗气(我就曾经用MSR1.8L的风神放进小金迷你高压锅隔水蒸粉蒸排骨,太耗气了,所以后面还是采用隔水内高压制做个人份的粉蒸排骨或粉蒸肉),所以低温环境一体炉挡风板反射的热量应该不至于导致气罐发热过度。





       常温或者夏天气温高时一体式炉头使用半包围或全包围挡风板,会导致气罐温度过高,导致过热或爆炸危险,我也买了个钛挡风板配合气罐钛隔热板,但是挡风效果确实不如钛包围挡风板效果,气罐上部的钛隔热板温度也较高。




        自己DIY了个轻便的隔热垫,在网上看到二氧化硅气凝胶,大小10×10×0.3cm,隔热效果好(耐热560度),用气罐盖在中央划线,裁纸刀很好切割,但是容易掉渣和粉尘(感觉类似石棉,勿吸入,戴口罩操作),然后用卡夫特耐热胶(耐热200度)将锡纸(耐热450度,锡在零下13度时,白锡会变成粉状灰锡,俗称锡疫,不过我将锡薄放进零下18度速冻48小时未见有异常,不过我也做了铝箔覆盖的版本,耐低温性能更好)粘接包裹二氧化硅气凝胶,胶水本身属于柔性材料,涂抹后也可以减少粉尘外溢,中间孔侧壁一样要覆盖,避免粉尘外溢,重量21g(铝箔版本23克),收纳于平时常用的belmont轻便户外桌(桌总重量205)包装里面,也不会被压变形。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