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装甲兵peixian 于 2023-5-11 13:23 编辑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省会城市。地处中国东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下辖鼓楼、玄武、建邺、秦淮、栖霞、雨花台、浦口、六合、江宁、溧水、高淳11个区。
4月16日,10:25分乘坐G105次高铁至南京南站,换乘地铁1号线到三山街。在地铁出口金陵杨家混沌店来碗鸭肝馄饨,外加自带的鹅蛋解决午餐。鸭肝馄饨,名字听起来新鲜,其实就是馄饨碗里放了些鸭肝。餐后步行到净觉寺,净觉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全国五大古建清真寺之一,也是南京城最古老、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净觉寺为庭院式建筑格局,古朴典雅。礼拜堂后面高高的砖墙是南京寺庙中最高的墙壁,相传为明代所建。寺庙大门搭设有脚手架,准备修缮维修。




穿过马路不远处,是甘熙宅第。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甘家大院,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大城市中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景区内部维修施工,未对外开放。大门处一株古藤花开得正艳,摄影团队簇拥下,有身着旗袍的女士在这里拍摄民国风。

继续乘坐公共交通到愚园,按照指路牌方向,先行来到古瓦官寺。寺庙规模不大,梵音缭绕,大雄宝殿有僧人和居士在诵经。

原路折返,来到愚园大门处。愚园,宋时称凤台园,明初是徐达西花园,清代为胡家花园。愚园的建造规模在清朝达到鼎盛时期,有“南京狮子林”之称。历经战争、动乱等原因,愚园损毁殆尽。现在的愚园,是当地zf为再现当年历史风貌,按原有结构布局,近年原址复建。


景区游人如织,有身穿唐装美拍的年青女子,也有老师组织下写生的学生,还有培训机构组织小朋友才艺展示的演出。



愚园游览结束,穿过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到中华门。沿途分布着大量清末民初传统民居院落,市井气息浓厚,处处是人间烟火气。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有瓮城三座、门垣四道、藏兵洞二十七个,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




中华门藏兵洞冬暖夏凉,部分被开辟布置成展厅,有关于南京古城历史的图片、文字介绍,也有刻着文字墙砖的实物展示。景区工作人员,热情的在向游客作南京城墙历史、传统文化、沈万三发迹史及聚宝盆文化的讲解。


夕阳开始西下,登上古城墙信步前行,领略六朝古都城内城外大美风光。




行至雨花门回返下城墙,城墙边盛开的杜鹃,与古城墙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徒步赶往地铁站,路遇一棵树干开满密密麻麻紫色花朵的藤类植物,好奇心驱使下,手机百度得知是常青油麻藤。乘坐地铁到酒店,在一楼餐厅用晚餐。

4月17日,酒店早餐后,先乘地铁再换公交,来到江宁区祖堂山站下车。同行的还有一位刚退休的南京游客,两人一道顺着孝文化长廊来到祖堂山宏觉寺第二道山门处。宏觉寺,金陵名刹,始建于南朝时期。寺庙历经沧桑,几度兴废,现金碧辉煌、规模宏伟的寺庙建筑群为近年重建。上行药王殿时已到午时,殿堂内的居士提醒先去吃午饭,再来参观拜佛。来到斋堂用过午餐,在宏觉寺大致游览一番。寺内几条流浪狗,遇有游客临近领地,戾气十足。




从宏觉寺南天门顺道下行,去探访南唐二陵。南唐二陵,位于祖堂山南麓,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先主李昪的钦陵和中主李璟的顺陵。陵墓为砖结构多室墓,依山而筑,封土为陵。陵墓历史上多次被盗,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墓室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



游览结束,搭乘公共交通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所建,前身是东吴时期的建初寺。大报恩寺琉璃塔,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可惜毁于清朝晚期。




2010年,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现轰动世界和佛教界,地宫出土释迦牟尼顶骨舍利。大报恩寺遗址现在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展厅有大量寺庙建筑遗存,还有地宫出土的石函、铁函、阿育王塔等珍贵文物展示。从眼前这些历史遗存,遐想大明王朝时期,大报恩寺是何等壮观气派!





登上新建钢架玻璃保护塔,远眺南京城市风貌,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