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心千里行 掠步武功山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叨叨念念了若干年想走走的
武功山,終于成行。2016年國慶節南下,安排的綫路(船底頂~石砊硿~南風面(神農峰)~衡山~武功山~黄崗山),由于天氣舆體能原因,提前結束行程,錯過武功山,未登黄崗山。“南武功,北太白(一説華北小五臺,江南武功山)”,同屬户外“十大非著名山脉”之列,一南一北,遥相呼應,對于户外人有蠻大的吸引力。
江西自古“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荆而引毆越。盧山三清山武功山,山山有名。特别是武功山,古有“東南天柱”、“乾坤勝境”之稱。 先奉上19幅前幾年關注的美圖,濃縮了武功山迷人的一年四季,绿武、黄武、白武,春夏秋冬,雲海流霧,朝陽晚霞,山嵴逶迤,草甸茫茫,冬茅如毡,孤松成景。
説走就走。三月下旬,君子大哥問:清明節有何安排?答:尚無计劃。接着提議,擼一趟武功山,如何?對于向往已久的武功山,便慨然允之。有意向者若干人,最终5人成行。

同行人員:左1:隊長君子大哥,貌似40多歲但已年過花甲走過多條大綫的小伙子左2:CC,背着大單反走過川滇藏新多條大綫,喝過雪蓮湯,趟過大冰河左3:顏如玉,這幾年走遍川滇藏新,還有若干大綫計劃右1:貌似子羽,資深帥鍋二級運動員右2:本座天埫佬,偶尔走走户外綫路




4月5日赶到山下沈子村,已是下午5點多,薄霧濛濛,細雨沥沥,夜宿登山口農家。 6号雨報,時有變化,起牀後顯示8~12點有雨,經過商量,凖備中午雨停進山,晚上赶到金頂扎營。過一會雨報顯示10~13點有雨,打亂了出發的節奏。實際從昨天下午到今天早上小雨未駐。本想雨駐出发,幾經反复,還是决定冒雨出行,赶一赶路,體驗一把“雨武”的滋味。 出征要有儀式感:起點打卡合影

好在路蹟明顯,或沙或石,冒雨而行,并不泥泞。江南的温潤叠加濛濛細雨,雨霧如煙,書本中描繪的煙雨江南便如眼前。

虎耳草(又稱石荷葉、金綫吊芙蓉),長在溪邊垻邊溝邊,葉大形如虎耳,故名。是一味中藥,具清熱解毒、止血凉血功效,據説治凍瘡上品。
路途中挂銘牌的樹並不多見,這一株黑絲楠,是不是如金絲楠一樣珍貴?
金頂西側下方木平臺,有三條路可達金頂,左行有棧道,從北側繞到東側可登頂,右行棧道從南側繞到東側再登頂,路程稍長,最近的是從中間直拔近80米高差登頂。我等右行,走長而缓的棧道登上武功山之巅~金頂白鶴峰,已過中午12點。 金頂游人漸增,多為從景區上来的年輕人,来此打卡。 從沈子村起點至此大約12km,背包30余斤,負重而行,已連續拨升1300多米,最艱苦的路已在脚下。 都説登高望遠,一覧群山,雨濛濛、霧濛濛,暗灰色的天空,三五十米外茫茫一色,金頂附近的千年古祭壇也一一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