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行,第十二站:芒康至八宿“天路”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因心一牛
2023-5-29 21:59
倒序浏览
20179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3-6-1 00:51 编辑
G318
川藏线
进入
西藏
后,
昌都
市芒康县到八宿县这一段全程356公里,要翻越四座海拔4000米及以上
高山
垭口,由于
拔高和
落差
大
,坡陡、弯多和凶险,被誉为”天路“
。”天路“也是G318川藏线上风光最美的一段路。
它是世界上地质结构最多样的公路,相对落差在2000左右米,最高海拔5130米,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自驾线路,这一路翻雪山、跨急流,沿途
雪峰
雪林立,河谷纵横,道路崎岖,林海茫茫,真的很美。
早上7:30分,我们从芒康出发,到达芒康县城西门彩绘大牌坊。大牌坊上有”善妙芒康,岭国之乡“八个金字。
芒康,藏语意为
“善妙之地”。
位于西藏东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芒康把神山圣湖、珍稀动植物、宗教圣地、旖旎风光纳入怀抱。衍生出让世界惊叹的盐井文化。
史料记载,公元
500年前芒康已有人类生存,汉代属白狼国领地。唐属吐蕃,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元朝归宣政院所设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明代被
云南
丽江
纳西族木氏土司占领。明末清初受蒙古族和硕特部控制。康熙三年为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所辖,康熙五十八年,归清朝中央管理。1909年,置宁静县、盐井县,隶巴安府。1939年,成立西康省zf,宁静、盐井化归其管辖。1951年,成立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宁静、盐井均为其直属宗(县)。1960年,盐井县撤销,并入宁静县,隶昌都地区专员公署。1965年11月,宁静县更名为芒康县,隶西藏自治区。
出县城十几公里后,车
沿路盘旋而上,
攀爬海拔4376米的拉乌山。
到达拉乌山垭口,
红色的心形雕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十分醒目。
这便是
“
重庆
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
所建的
拉乌山观景台。
拉乌山
,
藏语意为:
“神佛下面的大山”。“最美景观大道”318川藏线和“传奇爱情天路”国道214在此合二为一。
拉乌山
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地热温泉等奇异景观,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风光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四季景致变幻无穷,被誉为“西藏小
瑞士
”。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3-6-1 09:24 编辑
过了拉乌山垭口,沿着高山上
蜿蜒崎岖的道路继续前行。
路边山谷中,与318伴行的这条还未融化的冰河,就是
发源于芒康县如美镇的
澜沧江一级支流绒曲河。
蓝天白云、雪峰冰河、高山草甸,构成一幅壮观的美丽图画。
过了澜沧江大桥,我们沿澜沧江
峡谷
行进。道路一侧是
峡谷中穿梭的红色巨龙
澜沧江,而
另一边是
山崖
绝壁,随时可能有落石威胁。 到达觉巴村,
挥别了澜沧江,开始沿25公里的盘山攀爬觉巴山。
站在山脚下的
觉巴村抬眼往山上看,公里曲曲弯弯犹如一条蟒蛇盘山而上左右回旋,令人望而生畏!
上山的入口处立了许多警示牌,提醒注意一路飞石、塌方、泥石流
。
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东北部,流经西藏、云南两省区,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于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后来看到怒江的水是清澈碧绿的,我就奇怪
澜沧江的水为什么是红色的?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
澜沧江
由于
流经南方红土分布区,
汛期经常性的强降水会对红壤土冲刷
,
含铁矿物质大量进入河水
,
因此而与当地许多河流一样出现河水泛红的现象
。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3-5-31 11:51 编辑
9:10,我们终于到达了觉巴山垭口,真是一路惊险。
我在五彩的经幡前洒下五彩的隆达。
“隆达”
就是用五色的方块纸印上马和经文的也叫
风马纸
。
撒隆达,也是藏地的一种独特祈福安康的方式,一般会在山顶或者垭口时抛撒,承载着每个人的心愿,在空中飞舞片刻,直接落入水中或土地。隆达是用青稞做得,落地会融入土壤降解
。
觉巴山,又称脚巴山,
地处横断山脉
的三江(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
)流域,包围在安久拉山、伯舒拉岭、拉乌山等群山中。
觉巴山并不高,垭口的标高也只是3940米,但由于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坚硬,谷深故山高。这里是横断山区的著名险段之一,30公里盘山路
,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使觉巴山成了川藏公路
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公路在绝壁上延伸,既没有护栏也没有路标,不少地方都是紧靠山体硬生生地开凿出来的,上依绝壁,下临深渊。谷低就是
澜沧江,我们的车就是从谷底爬上来的。
川藏线虽然号称天险,但最危险的地方其实只有几处,比如排龙天险、通麦天险和怒江天险。与这几处名声在外的天险相比,觉巴山的知名度确实不高,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知道这个没有名气的天险与其他几个名声显赫的天险一样,同样让人望而生畏。
在觉巴山
垭口,可以远眺对面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
崇山险峻,雪峰巍峨,景色壮观
。即使是在夏季,东达山顶也是白雪皑皑,风景极美!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3-5-31 16:36 编辑
观景台一侧的山峰,就是觉巴山的主峰。
可以看到山峰上有很多的针叶林,虽不是多茂密,但也绿意盎然。
过了觉巴山垭口,我们在高山峡谷前行。
山路不再是多么蜿蜒曲折,而是既缓且长,一眼看不到尽头。
在这里,318国道又与澜沧江一级支流登曲河汇合了。
318国道便沿着登曲河一直往上游延升,无尽的上坡通向海拔5千多米高的东达山。登曲河的源头就是东达山。
世上的道路有千万条,却只有一条让人听到就怦然心动血脉贲张,
318
川藏线
,进藏线中风景最秀美的路线。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人都前往川藏线,虽然行路艰险,却承载了太多的风光和美景,太多的意外和惊奇,太多的故事和冒险,太多的感受和震憾。没有走过川藏线,你就不能说你到过西藏。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3-5-31 16:35 编辑
10:40,我们又翻上东达山垭口。
东达山位于西藏昌都市左贡县
境内,重新测绘之前是川藏南线上海拔第二高度的垭口,垭口
海拔标高5008米,根据最新测绘结果显示,
垭口
海拔实际高度为5130米,成为川藏南线上海拔第一高度的垭口
。
东达山
也被称为“生命禁区”,一年四季都有雪。是登山爱好者的圣地,山的一边是奔腾的澜沧江,山的另一边是左贡。在东达山,邦达草原气温可达摄氏零度以下。可是在澜沧江和怒江江畔气温却是20℃左右。一天经历的海拔落差起伏可近2500米。两县之间横着觉巴山,拉乌山和海拔近6000米的东达山,路况不是很好,经常有“人仰马翻”的感觉。
但作为普通的旅行者,一般都只到3-4000米的高度远眺,却很少到达5000米以上的高度。
所以真正到了5130米的东达山,才知道什么是生命禁区,一般人都会有高原反应,有的人甚至会出现头晕、乏力的感受,在这里不能奔跑与剧烈的运动,否则会加剧高原反应。
站在观景台上,看着无处起伏的雪山,除了感受到它的气势磅礴之外,也可以想象当初人民子弟兵修建这条天路时的情景,我们只是在上面走走路都觉得累,他们却要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海拔、没有公路的条件下修建一条人间天路,条件是何等的艰难,场面是如何的壮观。
在一块“川藏线养护精神:甘为路石,无私奉献”的石碑的四周围满了洁白的哈达。这就是藏族人民对建设和养护川藏线的人民
子弟兵最
衷心的敬意吧。
我也在这里留个影,表达一下我对
人民
子弟兵
无比崇拜的心情。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3-5-31 17:21 编辑
在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上,有许多的光伏太阳能板,在这高海拔环境极其严酷的地方,也只能靠太阳取得自然清洁的能源。
走到垭口的高地,环视垭口四周到处飘满了五彩的经幡。
藏族人说:经幡在,神明在。大风每吹动经幡一次,就是诵经一次,也是祈福一次。风起幡动,寄托着人们美好生活的期许,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
东达山是我到过的最高的海拔,是离天神最近的地方,我再次洒下隆达,祈求西藏之行平安顺利。
11:10,我们告别白雪
皑皑
东达山垭口,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3-5-31 18:16 编辑
12:00,我们到达昌都市左贡县城。
“左贡”在藏语中是“犏(耕)牛背”的意思。
左贡县地处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左贡县境内主要山脉有东达山
、多拉山、茶瓦珠山、茶瓦多吉志嘎山,以及与云南交界的梅里雪山
,最高峰雀拉山峰,海拔5434米;最低海拔2650米;全县平均海拔3750米;县城驻地海拔3780米。
怒江、澜沧江、玉曲河由北向南呈“川”字型纵贯全境奔流而下,形成三种不同的河谷地貌。
“此生必驾318”,我要在此打个卡。
由于正是饭时,我们走进这家七椒渔府。
墙上贴有《七椒鱼的由来》,感光趣的朋友,可以点开图片看看。
七椒鱼的四种吃法,就看个人的口味了。
七椒渔府的菜单,看看与内地比,也不是多贵。
我们想吃清淡点,四人就点了“金汤柠檬”锅底。
我喜欢吃鱼头,当然就独霸了。
金黄透亮的汤汁裹着雪白的鱼头和鱼片,加了
柠檬
片炖煮,酸味刺激着口水的分泌,更大程度的凸显了鱼的鲜美。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3-6-1 00:54 编辑
吃饱喝足,接着上路。
沿着坡道向上行驶,山谷中是金黄的草地。越往前走,视野越发开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高原草甸上的风景显得特别的美丽。
到达昌都八宿县公安检查站,我们下车核验身份。
15:10,我们终于到达海拔4658米业拉山垭口。
业拉山,
又名年拉山,
地处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
,由
藏语
“年拉”音译而来,“拉”在藏语里是“山峰”的意思。
由于
业拉山下就是涛涛滚滚的怒江,又叫怒江山。
业拉山
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境内,
业拉山垭口标高海拔4658米,山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很高,业拉山山地风光因其高差起伏之变化而闻名于318线。
业拉山
垭口上的广场,叫“莲花广场”,整个广场上地砖的图案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
在
“莲花广场”的一侧,有一座“爱心”形的雕塑,上有“武警交通”和国徽的浮雕。雕塑的柱子上挂满了洁白的哈达,象征着到此的人民对武警战士的敬爱。
莲花广场
的边上耸立着六座高高的白塔,再往外面是一座颇具特色的二层观景平台。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3-5-31 23:58 编辑
走上业拉山观景台,可以远眺横断山脉绵延的雪山,近看业拉山主峰。
在业拉山顶,游人不仅可以远眺环绕四周的洁白雪山,还能近距离观赏大自然的精美
“雕塑”——
山顶石洞。由于业拉山
顶岩石和土壤风化严重,呈现崎岖突兀的灰白色的喀斯特地形。远处裸露在外的岩石仿佛一座久经风霜的“石洞”,巍然矗立,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
鬼斧神工!
关于此石洞的传说众多,一种说法是远古时期藏王格萨尔为镇压妖魔,拔箭射出此石洞,以起威慑作用;也有人说石洞是上天之眼,为世人照明前程,驱散厄运
......
让我们置身于千百年古老神话之中。
从业拉山
盘旋下降到海拔4100米
邦达镇后,走不多远,就到了著名的“天路72拐”观景台。
“
天路
72拐”,是指川藏线上
从
海拔
4618米的业拉
山垭口
,
下到
海拔
2800多米的
怒江
大峡谷底
的3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
,落差达1800多米,
蜿蜒曲折、
坡陡路险,人称
“九十九道回头弯”、业拉山“108拐”、“川藏99道弯”,有人统计其实有130多个弯。
天路72拐是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集中体现了川藏线
的奇险和灾害,这里环境恶劣,气候无常,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常在川藏线上行车的老司机走这段路也得小心翼翼,驾驶员们称它为“绝望坡”,被有关专家称为“公路病害百科全书”。
天路72拐,不是景点,但却胜似景点。
站在
“怒江72拐”观景台,俯瞰山下,
远处蔓延着的山路
,以一个接一个的
“之”字形,在这群山峻岭之间开道,同时又融于自然之间,也可为独具匠心,不得不感慨祖国大好河山,竟会创造出如此神奇的一片土地。
这里有一面宣传“天路72拐”的宣传栏,讲述了当年修建这一段路的艰辛。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9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3-6-1 09:10 编辑
我们的车开始沿盘山公路下山,我看了一下时间,是15:50,下到谷底的时间是16:46,用时不到1个小时。
这是因为,国家加大西部建设后,川藏公路修成了柏油路面。如今的“天路72拐”,柏油路面平整,标志标线清楚,并有钢筋水泥土护栏保护,为过往车辆提供了安全保障,再加上天气晴好,无雨无雪,加快了下山的速度。就是这样,我们坐在车上,每到一个拐弯时也是惊心动魄。
怒江大峡谷的318川藏线,沿着怒江逆流而上,一侧是滚滚的江水,另一侧的头上就是悬崖峭壁。
车过怒江东桥,前方发生堵车,我们只好下车等待。
听前面过来的人讲,在“老虎嘴”那一段路发生塌方,进行交通管制,正在抢修排险。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
潞江
,上游
藏语
叫
“
那曲河
”,发源于
青藏高原
的
唐古拉山
南麓的吉热拍格。
至云南省保山地区的张赛附近进入缅甸,流入缅甸后改称
萨尔温江
,最后在毛淡棉附近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
怒江大部河段奔流于深造峡谷中,落差大,流势急,多瀑布险滩,上游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春季
我们看到怒江的水还是很清的。
在我们车前面停着一辆小车,上有“咖啡日记”的招牌。在众人的要求下,车主小哥趁堵车做起了咖啡生意,现磨的咖啡30元钱一杯,还真有不少人前来品尝捧场。
咖啡小哥带了一条可爱的小狗,吸引了不少大姐姐和小姐姐,与小狗玩的不也乐乎。
到了晚上18:40左右,才解除交通管制,我们上路。晚上19:50,我们才到了昌都市八宿县城住宿酒店。
回复
精选推荐
一路湘西骑行
五一五台山重装顺朝台小记
泰山南北线穿越记
庐山云雾与汉墓传奇
二刷武功山
青岛阳光不应被辜负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