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人字白道
——人字白道——东猫耳——北安垭口——三盆水——车厂穿越
燕山山人
人字白道位于房山猫耳
山东峰之南,是山脊塌方滚落的大小石头形成。从山脊好像白色瀑布平铺而下,恰巧在山体上呈现出巨大的“人字”,几十里外都能看得非常清楚。故山人爱叫它“人字瀑”。由于石块松动,再加上坡度很陡,从此登猫耳极其困难。
猫耳山有几大险,猫耳绝壁,鬼关岭,阴沟和人字白道。听名称就够瘆人的,更不用说身历其境,冒险攀登了。
除了人字白道,其他险关山人均已闯过。绝壁陡崖山人不怕,就怕石块滚滚,一步踏上去,哗啦一声,人随石块的洪流咆哮而下,多可怕!因此,山人迟迟未去人字白道。就是与凉皮、揉揉、旅长、096从东大梁上猫耳,山人从人字白道上面的巨石旁经过,也未对此留意。
听旅长说,他年轻的时候上过人字白道,那时很好走。最近几年,人字白道旁边又大面积塌方,在人字旁边加上一个单立人,老塌方加上新塌方,难度加大。
山人行前看了
冲浪手队员70后和U型锁独行人字白道的照片以及攀登路线,然后准备独行人字白道。计划人字白道上,到猫耳东峰,然后走三盆水沟,下十字寺。相机放在办公室,就用手机照,今天主要是探路。手台必须带着,以防万一。
登山绳也在办公室,心想,太陡了就原路下撤,绝不冒险。
山人家住燕化,离猫耳山近,2012年3月10日周六,早晨8点多出发,9点多开始登山。顺着红房子西面的水沟路,蜿蜒而上,到了好像是废弃的煤矿边(因为堆放着很多煤矸石),沿着长沟峪煤矿通风口边新修的泄洪道直上,很快就爬升了几百米。到了泄洪道的尽头,就要在荆棘丛中寻找成熟的登山小道,好在不难,很快就找到了上山的小路。一路上揪荆攀石拽树,来到人字白道脚下。仰面望去,果然名不虚传,从山脊上滚落的石头瀑布足有30米宽,像玉带一样飘浮在山体上。捡起一块石头向瀑流甩过去,“轰隆,哗啦啦”,石头的瀑流向下奔泻一大片。我记得70后和U型锁是从人字白道左侧边上石头少的地方上去的,但要横穿瀑流。试探着过去,石头松动,还是别冒险,就从人字白道右侧揪着荆棘小树向上攀登。山人想右侧是老塌方形成的,左侧是新塌方,还是右侧石头稍微稳固些。越往上攀登,植被越少,坡度越大,脚下的沙石越打滑。到了离山顶100米,全是光秃秃的石头。山人小心翼翼,每一步都格外留神,每抠一块石棱都分外在意,尝试着前行。即使这样,遇到松散的沙石,还是往下滑。山人于是用双臂撑住巨大石头的棱角,然后用脚在石头上寻找立足点,也就是说,在巨石上攀跃,不踩碎石和沙石地面。真考验臂力,如果撑不住,用脚踩巨石间的碎石就会与滚滚石流滑下陡坡。
在石上舞蹈,还要选准大的石块,千万不要扒小的石头。山人试着借助上面较小的一块石头,稍一用力,石头就移动了。不能碰。
山人感觉自己走的肯定不是正路,怎么这么艰辛呢。使尽浑身解数,山神保佑,终于登顶。到了山顶一屁股坐在石头上,大口喘着粗气。这是山人登山遇到的最困难的地方,心一直提着。阴沟都说凶险,以往出事多发生于此,但那里的石块坚硬,棱角分明。
由此山人更坚定了洁净大山的信念。顺着山脊路向北,不多时就到了“仙人桥”,11点30就到了通往金陵的巨石边,石头上刻着一座佛像,不知被什么人敲去头颅,山人顶礼膜拜,在这里还收到远在十渡王老铺的六道木的亲切问候。又与从南窖上到上梁然后折向金陵草甸的旅长等人通联。
接下的路极好走,到了北安垭口,右下三盆水沟,2点30分就到了十字寺。
一路上,山人又捡了不少垃圾,与以往不同的是山人这次没有把矿泉水瓶随垃圾倒入山下的垃圾桶里,而是背回家里。
生活很美好,需要我们格外珍惜;环境很美丽,需要我们认真保护。
友情提示,这可能是京郊户外十大险之首,经验不足者切莫效仿。

大致路线

远眺人字白道

近观石瀑天降

从泄洪道上来后回望山谷

石瀑滚滚,气势宏伟

往上看很恐怖,石瀑是滚动的,稍有不慎,就会被石瀑吞没

上面的路况

从巨石旁横穿过去

往下望,不寒而栗

要选择好攀爬路线,抱一块石头扔进石流中,轰隆隆,急速奔泻,持续几分钟

从人字白道的一捺上行,极为险峻,可是从交汇点的巨石需要横穿50米的石瀑才能到一撇,据说从左侧有山道
但是,我觉得横穿根本不可能,只能继续往上攀爬,向上连续的小断崖,而且石块松散

登顶后南望东大梁

近看人字白道上的危崖,这些石块摇摇欲坠

猫耳东峰,绝不逊色于西峰

东峰仙人桥,六十米长的窄窄石墙,左右都是深不见底的山涧

北大梁雄姿

西面开山惨状,山体支离破碎

猫耳东峰,只有走过东大梁的朋友才会找到真正的东峰

这是金陵佛像处,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东峰,就得东峰很好走。

猫耳绝壁

温罐瀑布

三盆水之上

偶遇游人,请他为我留影

十字寺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