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心情,时隔一年再进山;走长城,煤窑村穿沙虎沟 - 河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北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10 20:28 编辑

猛驴青山,一年差不多一半时间飘在外面,不是骑行就是爬山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18 04:50 编辑

  我们并没有一味的按我上次的轨迹走。我们上次下山本就时间不早了,我又大脑缺血犯了次晕,走了不近的一段回头路,更是耽误不少时间,当我急慌慌的和老慢在20号台下边的山脊上会合后,天色已开始显暗,我根本没时间再去找路,我问老慢前边有没有路,老慢说好象没路,我事先下载的几条轨迹,也确实没有从20号台直接下山的路线,为了安全,我们只能采取最稳妥的办法,沿山坡横切,向我掌握的那条最近的轨迹靠拢,那段横切根本就没有路,切到另一条山脊上发现,轨迹走的是沟,那条沟下不去,我们只能又沿着山脊向下楞走,直到快下到沟底才和那条轨迹会合了。事后搜罗,20号台那道山脊上有轨迹,只是当时我不知道。唉,还是功课没做好啊。这次我们显然不能按我上次的轨迹走,我们要沿着直通20号台的那条轨迹走,挑着明显的小路走,哪怕最终走错了路,上的不是20号台也没关系,能登上长城就行。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真是奔20号台走的。


两次走的轨迹,红线是上次下山的轨迹,蓝线是这次上山的轨迹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11 09:26 编辑

  廉颇老矣,我的状态确实不行。刚开始爬升时,我还能偶尔的走在前边,没有多长时间,青山和葫芦已不见了踪影,我前方的视线中,只有或密或疏的灌木丛。老慢呢?这次出来老慢的状态也不太好,到目前为止,他一直走在最后,据说他真的闹了一场病,静养了三个月,只不过不是新冠后遗症,是锥尖盘突出犯了。怪不得最近那么安生呢。

  当我再次看见葫芦和青山,一座敌楼已近距离出现在视线中,它就是乌字20号台。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11 14:52 编辑

  乌字20号台,长城遗产网上登记为乌龙沟堡21号台。长城遗产网是国家文物局下属的官方网站,是关于长城的权威性网站。它把这座敌楼标为乌龙沟堡21号台,按理说这座敌楼的原始编号就应该是乌字21号台。可我为什么称这座敌楼是乌字20号台呢?这是有原因的。涞源的长城,除插箭岭以西的极少部分插字号敌楼还保存有楼匾外,插箭岭以东的长城,不论是插字号敌楼、还是白字号、宁字号、浮字号长城,包括乌字号长城,所有敌楼的楼匾一块都不存在了,就拿唐子沟到乌龙沟这段长城来说,这是野长城的最精华部分,90%的敌楼主体都保持完好,有的甚至可以 完好如初来形容,但这些敌楼上的楼匾也一块不见,所以它们的原始编号是什么真的很难说清楚。我之所以说这个敌楼是乌字20号台,有以下两个证据:

  一是唐子沟有座盖洛楼,长城遗产网上标为土安村5号台,但它的原始编号是乌字54号台。1908年,美国传教士盖洛来涞源考察长城 ,乌字54号台是他的最后一站,盖洛为54号楼拍摄了多张照片,并在它1909年出版的《中国长城》一书中着重介绍了54号楼。100多年后的今天 ,盖洛的照片及文字已经成了研究这段长城的重要资料。今天,54号台里竖有以盖洛拍摄照片为主的54号台宣传牌。而人们也习惯的把那座敌楼称为盖洛楼。我是从盖洛楼开始,对照着长城遗产网上的标注的每一座敌楼的,一座楼一座楼的数过来的,数到这儿,正好是20号。

  还有一个间接的证据,资料显示,乌字号与浮字号长城以玉帛沟(驴友又称小河口)为界,小河口南属浮图峪管辖的浮字号长城,玉帛沟北则是乌龙沟管辖的乌字号长城。过去我们走长城时,在玉帛沟南侧,南卢庄附近的长城观景台上遇到过当地老乡,老乡证实观景台周边的几个敌楼分别是浮字8至11号台(长城遗产网上则标为南卢庄8至11号台),这与我们实际数的南卢庄观景台至小河口间的敌楼数量完全一致。古籍《四镇三关志》载,乌龙沟长城共有71座敌楼,也就是说,小河口北的第一座敌楼是乌字71号台。对照长城遗产网上的标注的各敌楼位置,由小河口一路向北数过来,数到盖洛楼恰好是54号台。

  既然盖洛楼是乌字54号台这一点不会错,那眼前这座敌楼原始编号是乌字20号台这点也应该没错。如果它是乌字21号台,那盖洛楼就成了55号台,而整个乌字号长城就成了72座敌楼,这与古籍所述完全不符。有人可能 会说,长城遗产网是官方的权威性网站,它的资料怎么会错?其实再权威的网站也可能出错,我在涞源走长城时,就发现了长城遗产网所标敌楼有两处错误,一是黄草安岭长城,长城遗产网上标注的土安村15、16、17、18号敌台根本不存在,那是4座马面,不是敌楼,我逐个考查过,那4座马面没有哪怕一丝丝敌楼的痕迹,根本可不可能是敌楼;二是眼前这道山脊上的乌字28、29号台(长城遗产网上应该是乌龙沟堡29、30号敌台) ,长城遗产网也标错了位置,乌字29号台漏编了,28号台它标成了乌龙沟堡30号台,乌龙沟堡29号台则标在了长城外侧的树林里,那个地方根本没有敌楼。再强大的网站,原始数据也是靠人一点点的收集和汇总的,是人就可能犯错误,长城遗产网也一样,它虽然权威,虽然数据详实,但百密难免一疏,有点差错也难免,瑕不掩瑜。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18 04:54 编辑

  西侧不远就是我上次犯晕走错了方向的乌字21号台,这两座敌楼的城墙似乎走不通,驴友们走到这儿,都是从下边山坡上绕,我们上次也不例外。放下背包,我沿城墙向21号台方向走去,上次为什么走错?这段城墙到底能不能走通?我想搞个明白。

  西行约20米,城墙的断茬档住了去路,冒险可以上去,可我选择了放弃,还是那句话,马上70的人了,我不想去冒险。

从20号台看乌字21号台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11 15:08 编辑

往回走时拍的乌字20号台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11 22:51 编辑

  返回敌楼,我催着大家上路, 时间已经快11点40了,我计划到乌字19号台里吃午餐。青山说:“太早了吧,干脆上到对面的长城上再吃午饭吧,抓点紧,用不了一小时就能过去。”青山说的对面, 是沟对面,乌龙沟那边的长城。“你一小时能走到,我绝对走不到,还是下19号台吃吧,我早晨6点吃的饭,还光喝了两碗粥,这会儿早饿了,现在马上就11点40了,下到那个敌楼正好差不多12点。”“你这么一说我也饿了,那干脆就在这吃吧,别去那个敌楼了,省的背上包走不了几步又得卸包,”这是葫芦说。“那就在这儿吃吧。”这下大家意见统一了。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18 04:56 编辑

20号台的中心室,比较窄小,面积大约6平米吧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11 15:53 编辑

中心室的地坑,在我走过的长城中,只有乌字号,还是只有唐子沟至乌龙沟间的乌字号敌楼里有这种地坑 ,其它地方一概没有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3-7-18 04:57 编辑

敌楼里残存的碑座,我在长城敌楼里见过几块古碑,多是明万历年的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汪道昆巡视碑,这块碑应该也类似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