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洛阳,一个不可错过的宝藏城市!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龙门石窟分东山和西山两个石窟群,中间被一条河隔开。而据说龙门石窟也是被破坏盗取最为严重的石窟之一,尤其东山的石窟损毁格外严重。
所以目前主要看的是西山的石窟,有80%的游览时间应该都是耗在西山石窟。来龙门石窟,如果没有提前做功课,找一个导游是挺重要的,或者也可以听电子导游,否则难以领略其精华。

看龙门石窟一般由北而入,先来看看西北最大的石窟——潜溪寺。
中间是阿弥陀佛,左右还有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据说这三者便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三圣了。

一块比较著名的宋代石碑:陈抟“十字卷碑”。碑上所书写的: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这句话据说是称颂老子,说老子是天马、是人中龙。据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孔子曾来洛阳向老子学习周礼,并赞美老子是人中龙。孔子还来过洛阳?老子在洛阳常驻?看来这老君山和老子还真的有点关系。对了,洛阳曾是周朝的王城,而老子曾是周朝的官员。
三、精致的龙门石窟,感受大唐国力
回到洛阳市区夜宿一宿,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赶往龙门石窟了。
曾听人说,龙门石窟是中国最精美的石窟,是中国石刻的巅峰。对此,我是比较赞同的。至少在游览过敦煌和云冈两个石窟后比较,个人感觉龙门石窟的水平高于这二者。

为何说龙门石窟最精美呢?个人感觉还是因为那句老话:生产力决定一切!
据说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这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便是唐。众所周知唐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一个朝代。而龙门石窟的最精华部分,是唐代的皇族开凿的。考虑到唐朝时期国家的国力,能凿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石窟,完全理所当然。所以,同其他大部分石窟相比,龙门石窟的特点就在于精雕细琢,石像细节相对精细。那龙门石窟到底有多精细呢?接下来就去感受下。

本来想看洛阳牡丹花的,但发现时至5月牡丹花早开过了。不过在龙门石窟大门口还放了几盆。我猜想这可能是放在室内冷藏养的牡丹,到了节假日专门拿出来迎客,以了却很多人错过牡丹季的遗憾。
再俯瞰下山下的栾川县城,在金顶打个卡。

今天天气如此之好,要是住山上预计可以看到日落日出的。
但时间比较短,要赶回洛阳只好放弃了。这次老君山之行只能算初探,没有赶上最好的季节,游得也比较仓促,有机会可能会再来一次深度游。在返回洛阳之前,去打卡了一下离老君山不远的鸡冠洞,据说是北方为数不多的溶洞。我看还有些时间,便在此洞简单打个卡,然后返回洛阳市区了。
俯瞰这条栈道,在峰林碎石之间穿梭,还是挺有意境的。我想有机会再秋天来一次,想必红叶季节这里会很震撼。

接下来到玉皇顶、金顶、老君庙等一众地方打个卡。

从玉皇顶上回看伏牛山脉主峰,更能看出这山势从北往南倾斜的特点。明显可以看到左边山壁比右边更陡。
好了,不一会儿便走到老君山的最高峰了。虽然都说这里是伏牛山脉的主峰,但其实并不是最高峰。

从这主峰远眺老君山的金顶,是一个标准的打卡机位,因为这里可以远眺到玉皇顶上那一堆小亭子。感觉老君山有80%的照片都是在这个位置拍的。
不过这里要有云海时才好看,今天这大晴天,感觉对面又在修房子,看过去没啥美感。

再从山顶上俯瞰下南坡景色,挺美的。其实我感觉老君山风景最美的一段路是在上山的栈道上,在山顶的感觉反而不如那种半路上的幽深。
再看看伏牛山脉北侧的山体,果然不如南侧的山陡峭了。并且看那些裸露的岩石,似乎这山真是有由北往南倾斜的趋势。

俯瞰栾川县县城,被绿色群山包裹,是一个很山清水秀的地方。印象中很少能在北方地区见到这样大片大片秀丽的地方。

若仔细看老君山的峰林,感觉的确和南方的有很大不同。据说南方因为降雨多,水蚀作用比较厉害,形成的石柱比较高细。据我观察老君山上很少看到那种细长顶尖的小峰林群。所以感觉老君山峰林的形成还挺不易的,若不是因为意外的地质作用,这里可能就是绵延的秦岭山脉上一个比较平庸的山了。

快到山顶了,俯瞰下西面的群山,植被丰富。
再回看一下走过的路,整体感受下这片绝壁峰林。

此处风景甚好,纪念一下,老君山到此一游。
无限风光在险峰,感受下老君山最典型的滑脱峰林地貌。


来一个横屏的,此行发现的最尖的一处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