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都寿春,寿县古城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2021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依然在世界上蔓延,单位落实疫情防控规定,员工离开工作地要提前报告。我本来上报的就是从工作地?歙县?回家乡?合肥?照看病重住院的爷爷,再到?淮南?为外婆过生日。哪想到到了春节却得了重感冒了,怕传染给年龄都是91岁的爷爷和外婆,就没去医院看爷爷,在二舅要求下也没到?淮南?看外婆,只有视频看下了。(外婆家第三代因为疫情都没有从外地到外婆家)到了家以后,我的父亲还是像以前一样伤感情,比以前还要嫌弃我,带着口罩,叫我滚远点,滚出爷爷奶奶留下的房子,别再回这个家。因为我自幼不是他带大的,我和他的饮食习惯,性格和思维模式差别极大,自幼就没感情也没共同语言,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自己靠其他家人资助买的房子又没有生活必需品,本来申报的目的地?合肥?之外也只有?淮南?,单位是禁止到省外的,?淮南?能有什么玩的,主要也就是?寿县?了。母亲早就去世,正在气头上无处可去的我只好一个人去?寿县?旅游散心。
寿县高铁站
寿县
早上从?合肥?坐高铁到?寿县?高铁站,这个高铁站在?寿县?城北,也是2019年刚通的高铁。
寿县
因为是过年,高铁站前只有几辆出租,还不打表。找个了出租车司机。带我?寿县?城北逛一圈再到城内看看涵洞再送到吃饭的饭店,费了很大口舌还是要了130元,要是打表的话估计就50元。?淮南?打车春节期间都不打表。还要说明一点,?寿县?四个城门据我亲眼所见,只有南门可以进汽车,其他几个汽车都进不去。所以从?寿县?高铁站到?寿县?古城想抄近路的话要么叫三轮车(但?寿县?三轮车不让进高铁站广场)要么搭车到北门外走进去。出租都要绕到南门才能进古城,?寿县?的?新城?区也基本上在古城南面。
我已经是第三次到这里了,之前到?寿县?的游记见这篇?http://www.mafengwo.cn/i/3185694.html
寿县?城北的一群山丘名叫八公山,?淮南?王刘安曾率领门客在山上修道炼丹,发明了豆腐,编著《?淮南?子》,与宾客坐而论道。其中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八人才高,称之"八公"。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山也改名叫八公山。
寿县珍珠泉
首先去?寿县?古城?东北?的珍珠泉
寿县珍珠泉旅游景点管理处
珍珠泉位于?寿县?八公山下,因为泉水在周边有大的声音时,水池里会形成很多形状像珍珠的气泡而得名。
寿县珍珠泉旅游景点管理处
珍珠泉下游的出水口
寿县珍珠泉旅游景点管理处
寿县珍珠泉旅游景点管理处
人们在泉水水池旁边大喊或者击掌,就会有无数“珍珠”上涌,清代?寿县?地方官认为这是地方的奇景而在一旁立碑在水池四周建起石护栏,一旁建亭子作为观赏,品茶,撰文之处。
寿县珍珠泉旅游景点管理处
珍珠泉泉池
寿县珍珠泉旅游景点管理处
其实泉水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是因为,水池的底部土壤里富含甲烷(也叫沼气),而池塘底的土壤比较松动,池底的土壤遇到声音产生振动,发生形变,沼气就从池底流出来,沼气的密度低于水借助浮力上涌形成气泡,这便是“珍珠”的来历。
寿县珍珠泉旅游景点管理处
击掌后的珍珠上涌
寿县珍珠泉旅游景点管理处
寿县珍珠泉旅游景点管理处
寿县珍珠泉旅游景点管理处
这珍珠泉的景区门票要30元,但是疫情期间只要10元。10元参观这里还是可以的。
淮南王刘安墓
淮南王刘安墓
西汉?淮南?王刘安的墓地,位于八公山下。据说刘安就埋在这里。清朝人在这里立了墓碑。
淮南?王刘安墓位于?寿县?城北2公里处,南临淝水,北依八公山,冢位于八公?山南?坡。墓冢呈覆斗状,底部用青石叠砌一米高环周挡土墙。墓南立有清同治八年?安徽?巡抚吴坤修书丹的汉?淮南?王墓碑。墓地周围有大量的残砖、瓦砾。其中有云文瓦当、绳纹筒瓦、板瓦等标本。于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门票10元,但是我去的时候里面没有工作人员,就免费参观了。墓前的古树树龄最长的估计已经有200年。
淮南王刘安墓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被分封在?寿县?做诸侯王。他是西汉初年的大学者。今天很有名的一本国学读物《?淮南?子》就是他召集门客,主持编写的。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散文集。这本书第一次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他还是豆腐的发明者。后来他图谋造 反,消息泄漏,刘安全家被杀,?淮南?国被取消。
刘安和众门客著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淮南?子》有《内篇》21篇、《外篇》33篇、《道训》2篇,20余万字。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轴,内容涉及到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多个领域,是汉代道家学说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不过流传至今的《?淮南?子》只剩下内书21篇。
淮南王刘安墓
《?淮南?子》一书在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地总结和提出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物候系统地指导我国的农业生产。
淮南王刘安墓
今天的?中国?人应该没有人不喜欢吃豆浆和豆腐的。刘安就是?中国?豆腐和豆浆的创始人。他喜好炼丹,为了研究炼丹材料,磨大豆为汁发明了豆浆。又因为在炼丹时不慎将石膏撒入豆浆,让豆浆意外凝结结晶,而发明了豆腐。
相传,刘安为了长生不老,请八位方士,在八公山上架起丹炉,炼“仙丹”。炼丹的材料千奇百怪,其中就有豆浆和石膏。有一天,刘安在丹炉前不小心将豆浆洒在了石膏上。不一会儿,洒在石膏上的豆浆变成了白白嫩嫩的东西。刘安觉得非常奇怪,就把石膏放进整锅豆浆里搅拌,结果满锅豆浆都变成了同样的东西。有人大着胆子吃了一口觉得非常美味。于是,刘安就反试验,最后将白白嫩嫩的东西凝固到了一块儿。这就是豆腐。
所以八公山也是豆腐的发源地
郝圩乡梨树
廉颇墓
寿县?城北八公山下的郝圩乡是郝圩酥梨的产地。郝圩酥梨的梨园面积只有10000多亩,产量并不大。传说郝圩酥梨是200多年前由帮工?砀山?梨园的寿州人带回北山繁衍成林的。梨质酥脆细嫩,汁多无渣。据开车的司机说郝圩酥梨比?砀山?梨要脆、甜、细嫩、无渣。八公山的土壤和小气候适合梨的生长,在?寿县?其他地方则种不出有经济价值的梨子来。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的梨花开放期和9月中下旬的梨子收获时,都有很多人来这里。这里的梨子一般到了每年十一之前就抢光下市了。这可能是?中国?最南端的水果梨。
郝圩酥梨在1989年、1997年全省水果评选会上,两次被评为?安徽?省优质水果。
廉颇墓
廉颇墓
廉颇墓就位于出产?梨树?的郝圩村。他因为将相和的典故和长平之战的历史故事而广为人知。
廉颇墓
廉颇(前327~前243) ,嬴姓,廉氏,名颇,字洪野 ,?中山?郡苦陉县(今?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镇)人。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册封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实现将相和。长平之战前期,坚守不出,?成功?抵御秦军进攻。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相国,册封信平君。赵悼襄王即位后,被奸臣陷害,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和楚国。
秦王政四年(前243),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安葬于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唐德宗时,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之一。宋徽宗时,追赠?临城?伯,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廉颇墓
廉颇晚年也希望继续为赵国效力,然而赵王最终听信谗言没有用他,他不得已投奔楚国,客死寿春。廉颇是个既有军事才能,又宽宏大量顾全大局的人,勇敢又刚直,爱护士兵和下属,却也因为直言不讳得罪人,和一些没有本事的侥幸得志者不合,受到他们的陷害。今天也一样,有些单位的高等级机关里偏就有大量靠关系进入,又没什么本事的人,这种人最爱嫉贤妒能,三观太正,比他们有本事都要说人坏话,想办法给那人使绊子,陷害他。当初赏识廉颇的赵惠文王、赵奢和蔺相如都是智商很高又人品不错宽宏大量的人,不用廉颇的两位赵王智?商都?极低,所用的也都是不靠谱的赵括、郭开、乐乘之流。他们不用的人才何止廉颇?当时蔺相如、虞卿、李牧都不受这几位赵王待见,后来李牧也被秦国的反间计陷害而死。赵国也在不久后灭亡。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只有智商和层次差不多的人才会结成好友,古今皆然。讲什么改变自己适应社会也要坚持必要的原则和底线。再提升自我和适应社会那也只能增进和善良之人的关系,想得到恶人的好感只能选择同流合污。人坚持善良的底线虽然不一定会得到幸福,有些灾祸已经远离了他,有些人作恶多端,虽然暂时没有得到报应,幸福已经远离他,也终究会受到惩罚制裁的。
寿县古城墙
寿县古城墙
今天的?寿县?古城墙全长7147米,古城墙围成的?寿县?古城略呈正方形。面积3.65平方公里,棋盘式布局。现在的?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在1219年,建康都统许俊镇守寿春,他带人重修?寿县?古城墙。墙砖面亦常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明清时代?寿县?城墙又重修了15次之多。?寿县?古城墙现在基本保存完好,开四座城门,东门?宾阳?门,南门通淝门,西门定湖门,北门靖淮门。这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宋代古城墙。?寿县?古城墙除了战争防御的功能外,第二项作用是防洪。城墙内侧的墙体是不包赚的夯土墙,上面种上草,向内较为平缓的倾斜,下宽上窄,这是为了防洪而设计的。在南宋后期以后,淮河经常发生水灾,城墙就成为保护城内安全的一道堤坝。在?寿县?古城城市四角有四个大水塘,是洪水时收纳城内积水,调节城内外水位的蓄水池。因为?寿县?古城在历史上的人类活动十分频繁,古城内的土地下是厚达十几米的数千年形成的文化堆积层,土壤的类型也是比较酥松的土,土壤颗粒间的缝隙十分大,土壤的吸水和渗水功能十分好,起到了类似今天海绵城市的渗水效果。即使城外洪水滔天,地面上也没有积水。古城内的土地被当地居民称为“筛子地”
寿县古城墙
寿县?古城墙之所以能保存到今天,也和建国之后历次淮河洪水中起到的防洪效果有关。在1954年和1991年的大水中,?寿县?古城曾经被洪水围困数十日,淮河水位上涨了十几米,但是因为古城墙的保护,城内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照常有序。?寿县?古城最近的一次大水发生在2020年7月,当时城北门外的积水一米多深。
寿县东北古涵洞
寿县古城墙
在?寿县?古城内。城墙里的?东北?角、?西北?角和东南角。原先建有三个高于地面的古涵洞,是连接城内蓄水塘和城外护城河的排水设施。现在?东北?角和?西北?角的两处古涵洞依然保存完好。这是城?东北?的古涵洞。古涵洞?寿县?当地人称瓮圈。在1573年张梦蟾有记曰:"寿州城下故瓮涵,盖泄市圃中潴水","一在城西南,地势峭峻,近塞弗通,?东北?并?西北?者,则今存也。"可见?寿县?古涵洞的兴建早于此。现在的城?东北?和城?西北?的两处古涵洞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1884年和1907年立有"崇墉障流"(吴中(?苏州?)钱禄曾题)和"金汤巩固"(莘庵彭城(?徐州?)孙题)两楷书石刻。
寿县古城墙
古涵洞的两端分别连接着?寿县?古城内的蓄水池和城外的护城河,在古涵洞内有一个大木塞,因为密度低于水,所以平时浮在水面上,随水压大小而移动。木塞形状是一个逆时针旋转90度的凸字形,上面的尖头朝着城内,下面的宽底 朝着城外方向,当平时城内水位高于护城河水位时,城内一侧的水和木塞接触面积大,木塞内侧水压大,木塞向外侧漂浮,形成向外排水的出水口。将城内的水排到城外。当洪水发生时,一旦城外的水位高于城内的水位,城外一侧的水进入涵洞,当涵洞内的水位高于城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木塞外侧水压高于内侧时,将木塞推向涵洞内侧,木塞堵塞城内侧的水口,防止城外洪水倒灌入城内。为了防止涵洞内在调蓄洪水时,水漫到地面上,涵洞四周建有高于城墙高度的坚固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