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小时50分钟--速攀慕士塔格峰流水账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龙王123 于 2023-8-2 16:27 编辑
慕士塔格峰的简介不用单独介绍了,其它人介绍的比我好,此贴只是简单汇总一下此次速攀的数据,借此机会也分析一下此次速攀的过程供大家讨论不足之处。

慕士塔格峰全景图

传统攀登线路图
慕士塔格峰速攀历史记录
一、2017年珊瑚开创历史
2017年7月26日,来自大连的著名越野跑及登山运动员曲丽杰(网名珊瑚),在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境内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登顶成功,用时14个半小时,全程约10公里,海拔跨度3300米。
这是慕士塔格峰几十年攀登历史中的最快登顶记录,
也是国人首个7000米以上独立山峰速攀记录!
此次攀登由新疆乔戈里高山探险服务公司支持。
于25日下午7点20出发,
于26日上午9点50分成功登顶(海拔7564米)。

(来源:https://www.xnuts.cn/news/654.html)
二、2018年牛B三人组
2018年7月16日,川藏队三名[color=rgb(88, 88, 88) !important]
高山向导用时8小时20分成功登顶7546米的慕士塔格顶峰,三名向导是秋足、阿基、蒋杨,他们于16日凌晨零点从4500米海拔的大本营出发攀登,经历了漫长黑夜的严寒与时速高达60公里的7级大风考验,成功完成这一壮举!
速攀成绩记录:
4500米大本营-7546米顶峰,登顶用时8小时20分钟;
大本营-顶峰-大本营往返总用时11小时08分钟。

(来源:https://www.8264.com/wenzhang/5497601.html)
三、2023年珊瑚继续
因在网上没有查到其它资料,只能引用珊瑚微博的截图。
向以上大神们致敬!
题外话:
根据我所认识的各个登山公司的向导们(例如梦幻高山的刘俊甫、阿楚他们,凯途的种王红,还有川藏队、岩羊高山的向导们),很多都具备速攀慕峰的能力,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愿意去做,但并不代表他们的能力,他们实力都很牛。
注:
1楼的两张图片都是在网上捡的,版权属于拍摄者或制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联系我或版主删除。
本帖最后由 龙王123 于 2023-8-1 23:16 编辑
选择速攀的原因一、去年登过一次慕峰,到达7330米;
二、想测试一下自己在高海拔的攀登时面对长时间、长距离的情况下的身体及心里状态,为以后攀登打基础;
三、讨厌慕峰的反复拉练过程,想尽可能的缩短在慕峰待的时间;
速攀的保障
一、心理方面
去年登过一次慕峰,除最后200米不知道路况外,其它路况都比较熟悉,心理方面较第一次登的队员有优势;
二、攀登公司保障方面
此次的攀登公司选择的是梦幻高山,实力比较强,就像他们的公司简介中很烧包的介绍说:“团队成员人均获得金犀牛最佳攀登成就奖”,当然他们也确实有烧包的理由。
三、向导保障方面
此次是个性化定制,故选择的是1:1的向导,刘峻甫是我认识的向导中能力比较出众的向导,他带我爬过勒多曼因、慕峰、小贡嘎等,相互比较熟悉,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我相信就算在山上遇到风险,他也有能力把我拖下来(我85KG),另外他带节奏也带的比较好,特别是慕峰这种漫长路段,节奏非常重要,至少我在C2前没有感觉到累。
四、身体方面
此次攀登没有参加传统的慕峰拉练方式,参考了珊瑚2017年速攀前的训练,也去了冈仁波齐转山,转了三圈,最后两圈在14个小时左右完成,不过原计划是转5圈,除第一圈适应海拔分两天转完外,其它4圈计划一天转完的,但悲催的是转第3圈时练的太狠,把自己拉伤了,然后听医生的建议在狮泉河休息了4天等飞往喀什的飞机;
梦幻高山简介

梦幻高山向导
其它还有记忆的小事
1、此次攀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白天,气温相对较高,所以无论上或下,在C3以下路段都没有穿连体,而且因为我没有参加前期拉练,所以连体羽绒服是刘峻甫背着,增加了他的消耗;
2、刘峻甫包里带了一段向导绳,做好了拖我的准备,而且出发之前还专门给我显摆了一眼;
3、我们这次在向上时落过ABC、C1、C2、C3全都藏了可乐或雪碧或红牛,下撤经过时喝一瓶,确实不枉“神仙水”的称号;
4、这次带的是薄的高山袜,穿8000的高山靴有点不合脚,上山时无所谓,但是下山时脚指头往下滑,磨的很难受,下到C2时,因为带着眼镜,我看着天有点暗,就把鞋脱了,告诉刘峻甫,咱们在这里睡一晚吧,结果刘峻甫让我看看时间,才13点多,大爷的,那肯定不可能住了,就把踏雪板给刘峻甫背了,然后就穿着高山靴直接下了,当然前提是建立在自己有一定的冰雪行走经验和技巧的基础上,而且刘一直在前面挡着我,危险路段他也会保护我过去;
5、回到城市后发现有3个脚指甲充血了,最终修脚的干掉了它们;
6、原计划在C2煮个螺蛳粉吃,后来发现在BC都要煮半个小时以上才能吃,计划泡汤;
7、冲顶到最后的缓坡时,山顶雾很大,夜里的雪把之前的路覆盖了,我们两个把头灯开到最亮找路旗,最后还是刘峻甫根据线路图才找到顶峰的;
8、这次攀登刘峻甫和我都没有刻意为了速攀而去减少休息时间,去赶时间,相反我们该休息休息,到C3也是因为睡不着才继续往上走的;
事后诸葛亮的分析
1、时间能再缩短一点吗?
肯定能,但我这水平,再怎么快也到不了珊瑚和川藏队向导的水平,毕竟咱就是一般人,估计再减少点休息时间能控制到18~20个小时之前已经很牛了,但有什么意义呢?
2、能不吸氧上吗?
感觉前期海拔适应能到C3的高度的话,应该问题不大,但攀登时间肯定会相应延长;
3、能全程负重吗?
负重个10KG左右可以,要像向导他们那样负重,我肯定不行;
4、其它
还没有想起来。
最后,祝大家都能安全攀登,顺利下山,开心回忆。